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鬼有张床-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吟哦毕,我红了脸,不敢再看先生的眼睛,一副不胜爱怜的娇羞。先生拥我来到台前,笑道:“古人云:‘闲敲棋子落灯花。’今晚,你我二人,乱敲棋子开心花,就不枉此行了。”
我笑而依言,对坐之后,取了黑子。先生却取了一枚杏和一枚桂圆,放于手心,对我说:“今夜良宵,我们是有幸还是有缘?”我从先生手中取过杏,放入他嘴里,笑道:“因幸而得缘。”
先生哈哈大笑,轻轻在我鼻子上一刮道:“难怪众人都说百合姑娘聪耳慧眼、绣口锦心。如此才德,朗朗前途,未可限量。”
我笑道:“奴婢愚钝,不及先生之万一,愿听先生之教诲。”先生一点我额头,笑道:“佳人当堂坐,神仙奈若何?”于是二人一边吃着茶,一边品着果,一边落着子。
棋到中途,我的子渐渐被先生围了起来。先生停了手,叹道:“这人生啊,就如一场棋局,看似纵横交错,其实黑白分明。起初时,寥寥几子,不见得失,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渐入沙场,两军交手,一时纵横驰骋,一时帷幄畅饮,何等的快意恩仇,恰如壮夫,气吞山河,手可揽月,一览而众山小;棋到中局,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犹似人到中年,处处都是险境,步步都是危机,一步走错,落名断利,一输到底;棋到尾声,看过了、听过了、想过了,已是人到垂暮,移步不坚,举手无力,偶有斩获,不过萤虫之光,返照之夕,长江大河,尽归汪洋。”
先生这一片鸿篇大论,直说得我目瞪口呆,我执子笑道:“奴婢对世事不能洞察,对人情不能练达,先生乃人中之龙凤,微言可见大义,举手可呼风雨,今生有缘,今夜有幸,听先生一席钟鼎之言,胜读十年圣贤之书。”
棋到最后,当然是我输了。我笑道:“落子有声,惊鬼泣神。先生者,矫人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先生从盘上取了一枚棋子,夹在指尖,笑道:“百合者,玉人也!有贵妃之媚、西施织绣、昭君之娇、貂蝉之柔。一夜风留千古,佳人一笑红楼。从古至今,多少佳话,都由此传,绿珠燕燕、红玉师师、香君圆圆,莫不如此。”
我笑道:“奴婢星灯之光,岂可与日月争辉?佳人已乘鹤去,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书不尽三世三生之风流。奴婢感恩,有先生如此,真叫人生而无憾、死而无怨了。”
先生摆摆手,长声笑道:“百年同船,千年共枕。有姑娘今日相知,明日相忆,此生不枉也!”说完,我们二人,相视而笑,收拾棋盘,重新落子。
三局过,夜渐中天,有凉风渐起。先生望望星月,似有倦意。我明白我该做什么了,携先生之手,有说有笑,双双回到了卧房。
桌上,秋荷已放好了两碗温浴的合欢汤,用荷叶盖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拿开荷叶,但见袅袅香烟,冉冉而升,浸人心脾;温浴盆里,颗颗海棠,散落水底,星罗棋布,水面之上,飘着瓣瓣兰花,赏心悦目。几股幽香,盈盈弥漫,整个屋子,犹如芝兰之室。
伺候好先生喝完汤,便慢慢为先生宽衣接待。好个德先生,危襟正坐,面若春风,真不愧是云中的凤,水里的龙。
立在镜前,双眼迷离,我缓缓褪去衣衫,寸缕不挂,一幅美丽的躯壳便呈现在先生的面前。先生轻拉我手,抱我起来,放在床上,俯身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翻,叹道:“天生红颜,地设丽质,天地精华,都叫你一个人给占全了。这天地造人,真的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绝啊。”
我红着脸,半开双眼,微启双唇,一切在梦里,又似梦外。
看够了,德先生不在斯文,一把抓住我,翻身一滚,把我压在了身下,变得有些猴急起来。他那嘴和手,开始不安生地四处乱啃奇 ^书*~网!&*收*集。整@理,四处乱摸,弄得我好生疼痛。我闭上眼睛,忍受着一切的折磨与屈辱,让他像狗一样的趴在我的身上,喘着粗气,发出像狼一样的嚎叫,尽情的发泄着。我明白,这样的风月场老手,身经百战,非得让我九死一生,才能满足他的欲望。
几梦几醒之后,好个德先生,大叫一声,像皮球一样滚了下去。
这还不能完,我还得抱住他,轻轻的抚摸着他的身体,让他感受到阳光一样的母爱。好个听话的德先生,像孩子一样的把头埋在我的胸前,不久,便发出了猪一样的鼾声。
面对明灯,孤单一人,我所作的戏,似乎应该结束了。窗外,明月皎皎,碧水柔柔,丹花离离,一切都不再是我的。
在这天堂里,每个人都知道这些人喜欢什么,他们要的是床上的魔鬼,床下的天使。

正文 手记35  一路悲歌

送走了这个主儿,中秋也快到了。
临走时,那只馋猫还念念不忘的对我说:“小傻瓜,别把什么都献出去,还得给先生留点儿。”我笑道:“先生放心吧,好的都给你留着呢。”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今年的中秋,又是一个无月夜。天上,不见一颗星子,只有几丝惨淡的碎云烟一样四处飘散。书馆里,却是火树银花,灯红酒绿,并没有因为无月不成良宵而扰了大家的兴致。
天色一黄昏,禽苑里已摆上了果品与糕点。先生叫姨娘,一一请了我们三姐妹,见了礼,大家相依围坐一起,吃茶谈天,
先生只身前来,见不着那个还是学生的夫人。入书馆这么久,我还无缘一见夫人的尊容,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可人儿。
小小禽苑里,虽是初夜,那些不曾入眠的鸟儿还在高声唱着,低声和着。这些无知的生命,又岂能唱出有心的天籁?
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大姐,拿了树枝,东一个笼子,西一个笼子,把一只只鸟儿弄得脱毛折羽,尖叫连声。大家只顾说笑,没有人管她,都让她由着性子去。
一会儿,姨娘前来,对先生说:“老爷,九夫人有些咳嗽,心里难受,请你赶快回去。”
先生笑骂道:“这个小九儿,真是个贾宝玉的性子,林黛玉的身子,不让人省心。”说完,急匆匆地走了。
傻大姐鼓捣够了,丢了树枝,也随姨娘去了。
眼看先生离去,每一个人心里都知道,能把先生呼来唤去的,天底下,还没有几个;如此看来,这个九夫人,一定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老虎虽然厉害,能骑在老虎背上的人,那才是真英雄、真豪杰。
禽苑里,只剩下三姐妹,三丫头,在惊魂未定的鸟声里,相顾无言。
平日里,三姐妹相见的时候不多,相聚的日子更少,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好像是三个相逢的异乡人,比邻若天涯;而且,海棠的冷,牡丹的热,我的不卑不亢,都使大家退避三舍,在自己的空间里,自由的哭,自由的笑,乐得大家图个安静。
大家坐了一会儿,眼看无话可说,海棠辞别走了,牡丹看看海棠,看看我,笑笑,道声:“妹妹,姐姐也去了。”紧随其后,散去了。
眼看他们一个个散去,独坐一隅,手擎花枝,我无语向天,不知所想,静静的打发着时光。
末了,秋荷上来,说道:“小姐,当心秋凉,我们也回去吧。”
回到屋子,我心慵意懒,不洗不漱,上床睡了。
这个中秋,就这么简简单单、匆匆忙忙、百无聊奈的过了。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又梦见了我的妈妈,我的姐姐,他们都还活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里,他们是那样的鲜活,不曾因为受了苦楚而改变了初衷,反而越活越顽强,为了一家人的团聚而充满希望。
心有所牵,情有所动,第二天,我对先生说,要回老家去看看。先生同意了,说:“闲着反正也是闲着,只要心里高兴,去哪儿都行。在这里,每个姑娘都是自由的、平等的。”
是啊,在这里,还愁什么呢?白天望着太阳,晚上对着月亮,上有天光,下有水色,眼前花红柳绿,身后灯红酒绿,九天的瑶池,蓬莱的仙境,也不过如此了。
可是,也是在这样的时刻,一杯红酒端在手,那颗闲下来的心,不由自主地就生出些淡淡的哀愁,想起了一些过往已久的痛事。
我的亲爸爸、继爸爸、表叔舅、八月,这些离世的人,是我心上的一根刺,一触动,心里就隐隐作痛。
我的姐姐、妈妈、张婶,这些离去的人,是我心里的一块石,一想起,心里就堵得慌。
每每想到这里,我望着手腕上的玻璃镯子,眼里无泪,心却已经开始滴血了。我是婊子,可在我的内心深深处,仍然还藏着那么一份不染风尘的情感,为那个死去的男人一生守候。
离了书馆,踏上旧途,我寻了一个老实青年的黄包车,去了那个让我百般伤心、千般无奈却又万般牵挂的小城。
一路上,物还是那样的物,景还是那样的景,变了的,是那为奴为婢的人心,眼下里,所有的人都在议论小日本成了秋后的蚂蚱——快完完了;他们苦难的脸上带着笑,仿佛看到了一种新的希望,一觉醒来,太阳就出来了,鲜花就盛开了。
终于到了,这就是我的家。我下了车,车伕便蹲在地上,闷头抽他的旱烟去了。
眼前的小屋,不见了当年的影子,早被风雨摧残了;黄土与烂瓦,残棂与断梁,面目全非。看到这些景象,我的心里,没有太多地感叹,太多的遗憾,物不是,景亦非,一切都过往了,我回来,就是想看看小屋,重温一下当年的旧梦而已,至于它破不破、烂不烂,遭了多少风、受了多少雨,对我而言,好像已不再重要。
立在屋前,一阵伫立。天大地大,心却空空。我象一个孤独的行者,没有人理我,更没有人怜我。
我上了车,去看那个让我憎恨的大宅院。对于这一个伤心之地,是姐姐的切肤之痛,我和妈妈的切齿之恨,那段时光,是我们一家人的噩梦。
那个大宅院,已是人去楼空,无声无息,鬼影子都不见一个。立在大门前,望着狮子头,我长叹一口气,心里有几分解恨,想当年,几易人手,这个宅子,改姓换主,谁知到头来,还是落得个人亡家破。
我上了车,又去了城西的老房子。房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因为有人住进去了。一个女人,背着孩子,正在屋外打着草鞋,见我立在面前,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又埋下头去,继续做她的活儿。
我来这里,就是希望得到妈妈或者姐姐的消息,问这个女人道:“大婶,您在这住做多久了?”
她没有抬头,道:“五年了。”
我说:“您有见到一个中年女人或年轻姑娘来这儿寻亲人吗?”
她说:“三年前来过一个姑娘,来找妈妈和妹妹,没寻着,不知回哪儿去了。”
我知道,那一定是我的姐姐,我可怜的姐姐,他真的还活着!
这时候,那女人背上的孩子哭了起来。她没有奶水,走进屋里端出一个小瓦罐来,放在一个泥炉上,用纸点着木屑儿热那稀糊糊。我苦笑,他手里拿的那些引火纸,是我新爸爸的书。过了这么多年,恐怕已经快烧光了。对他们来说,书哪里是知识,哪里是学问?不过是引火的,擦屁股的。
我不怨他们,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这样做。我读了几年书,到头来,却落得个比他们更凄凉的结局。
辞了那个黄包车,先坐船,后坐车,我去了表叔舅的老屋。
到了那儿,我又包了一辆车。那个车伕,一边跑,一边揩着汗,好像有永远用不完的劲儿。他从众多的车伕中,谋得了我这份生意,脸上时不时呈现出几分满足与自豪。
老屋到了。
那小巷、那小河、那小桥、那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