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梅隆发现林明阳在这方面居然和自己有共同的爱好,他也开始变得兴奋了起来,然后滔滔不绝的开始讲述这部电影的创作经历:
“我的灵感来源非常单一,都是从我儿时读过的科幻小说中得来的。而且其中的一些并不是科幻小说。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瑞德哈葛德等等充满阳刚之气的丛林冒险题材的作家们。我曾经一度想要做一个老式的丛林冒险,只要把故事背景放在其它的星球上,并且按照它的规则去表演就可以。所以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外星球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想象碎片在卡梅隆的脑中集合成了他第一次编写的剧本,其中就营造了一个满是宇宙飞船,外星生物跟全新星球的瑰丽世界,甚至还根据进化论设想出了外星种族的基本形态,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可是一个生物可以自己发光的世界”。
从构思诞生到影片付诸拍摄,《阿凡达》和卡梅隆的成名一样经历了十分漫长的等待,1976年到1977年期间,从大学辍学、干着卡车司机并兼职白天送外卖的卡梅隆在闲暇时还是写写科幻小说,制作一下各类电影模型。那一年,《星球大战》的上映再次点燃了他心中的创作漏*点,一直以来他都梦想能够制作出《星战》那样的科幻巨制。
不顾妻子的埋怨和愤怒,卡梅隆砸锅卖铁淘换来一些简陋的电影拍摄设备,自己跟几个朋友捣鼓起短片制作来。这之后卡梅隆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踏上自己的电影之旅,期间通过《异形2》,两集《终结者》,《深渊》,《真实的谎言》等片终于确立起好莱坞一线大导演的地位。
1994年,功成名就的他再度开始心痒痒,积蓄在脑中近二十年来的创意又开始蠢蠢欲动。一篇足足82页的剧本很快就完成编撰,这便是《阿凡达》的故事雏形。故事讲述了一名下肢瘫痪的地球士兵来到一颗神秘星球,并与星球上的原始种族相遇进而衍生出基因改良人的出场,以及人类同外星种族的大战。起初在剧本中,纳美人的设定并不像最终确定的是蓝色,而是通身绿色。
“你会在《在上帝的领土游戏》和《翡翠森林》里看到同样的主题。这几部影片的故事背景没有太多联系,但故事讲的都是文化或文明间的冲突。对我来说,那是另外的基准点。影片中有美的一面。我在影片里加入了全部主题。随后你通过科幻的镜头看到这些。影片出来后看起来会很不一样。但在宇宙背景的故事里,这些仍会让观众认同。观众看了也会非常舒服。”
“1995年,我同D2的CEO以及主要人员进行了一次闭门会谈。席间我向众人阐述了心中的异世界奇观:不需要太多真人出演,一个完全生造出来的新世界,无数有10英尺高的绿色外星人,他们的表情丰富,动作精妙,总之一切看起来都必须像真的一样。”
但是很快卡梅隆就被专业人员告知,以当时的CG技术手法根本无法完成,并且会耗费太多的精力与资金,而采用传统化妆也没可能达到卡梅隆要求的效果。加之当时的3D技术与IMAX屏幕的硬件条件也无法完美的呈现出卡梅隆心中的视觉想象,投资成本初算过4亿,吓走了所有电影公司,就连老东家福克斯也犹豫了。
“因为《泰坦尼克号》的拍摄超支,我和福克斯产生了一些矛盾。”
在得到了7500万美元的分成后,身心俱疲的卡梅隆已经不想马上就再次开动拍摄新片。事实上,他的心中除了《阿凡达》之外,已经没有更合适的选择了。《泰坦尼克》的巨大成功使卡梅隆成为神级一样的存在,全世界无数影迷都在翘首期待他的下一部影片,可是他却好像突然从人间蒸发一样,相关的报道与新闻越来越少。
当然卡梅隆自己也承认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没有闲着。一方面通过拍摄纪录片不断研究完善3D技术,一边寻找相关的技术团队制作公司为新电影的拍摄做铺垫。几部深海探险题材的纪录片成了卡梅隆的技术试验田,他为此发明了水下IMAX摄影机,双镜头虚拟摄影机,实现了他心中对于下一代摄影机要求:更轻便,易操作,符合电影拍摄习惯,拥有无与伦比的高解析度,同时可以直接拍摄3D效果画面。
卡梅隆耸耸肩:“在《异形2》之后,我就没再染指过太空题材的科幻片,我感觉心中的梦想与冥冥指向都在亦步亦趋中**到一起。”
随着3D电影技术与CG特效制作大爆发式的发展水准日趋完善。卡梅隆预见到一个崭新的电影视听时代即将来临。2005年春,他再次找到福克斯公司说服其投资一部分钱让其拍摄一段花絮片段。一个多月后,由工业光魔制作的这支片花终于打动了福克斯高层们的心,一挥手批给了卡梅隆近三亿美元供其造梦。福克斯的当家大佬默多克给予了卡梅隆充分的信任与支持,在他眼中,自己也许将与这位好莱坞“烧钱天王”一同缔造一个电影新奇迹。同年6月,卡梅隆宣布将拍摄一部代号为880项目的电影,同期还打算将日本科幻漫画《铳梦》搬上银幕。但同年底又再度改口,期间烟雾弹放个不停,变数颇多。
一直到06年7月,卡梅隆正式公布《阿凡达》拍摄计划,并将于08年暑期上映,但后来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承认:这部电影让卡梅隆完全成了“跳票之王”。由于对特效技术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制作成本的不断攀升,电影根本无法如期完成,上映日期一拖再拖。
不管是极客宅男,狂热特效爱好者,还是普通影迷,等的“花儿也谢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动力让这些铁杆们每日搜罗着关于这部电影的只言片语,甚至有人不断声称和质疑自己在有生之年还是否能看到这部已成传说的史诗巨制。
只有拥有后世记忆的林明阳才知道,《阿凡达》这部影片要真正的面世可能要等上一年多的时间,这时候正应该是影片后期制作的关键时刻,那么卡梅隆突然来找自己,这不由得让林明阳心中有产生了新的疑惑。
卡梅隆有些难为情的看了林明阳一眼:“还是因为影片拍摄预算的问题,福克斯给我的钱已经全部用完,但是影片的制作进度只完成了一半多…但我可以向你们保证,《阿凡达》肯定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次电影制作,2个半小时的电影有1600个镜头,而且和《金刚》、《指环王》不同的是,我们要做的CG角色不止一个,而是几百个,都要有照片般的真实感。”
埃克斯眉头一挑,虽然不知道福克斯具体给了卡梅隆多少钱,但他知道那一定不是个小数目,福克斯官方宣称《阿凡达》是迄今为止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据称其初始预算为2。6亿美元,最终成本可能超过3亿美元,而《纽约时报》的估计则认为这部影片的总耗资可能会超过5亿美元。
这么一大笔钱,卡梅隆说用完就给用完了。影片拍成这样,福克斯不可能再继续往里面投钱,这才同意卡梅隆寻找其他的投资商,共同出资完成这部电影。这么做无论是对于福克斯还是新的投资方都风险极大,万一影片拍砸了,如此巨大的投资很可能会拖垮一家公司。
如果这事由埃克斯做主,他估计得认真的考虑一番,可换成了林明阳,他几乎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还有多大的资金缺口?”
“3亿美元”卡梅隆喜出望外的喊出这样一个数字,却把坐在他身边的埃克斯吓了一跳。他这边心脏还没有恢复平静,那头林明阳的反应直接让他有喷血的冲动。
3亿美元,林明阳居然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就答应了
第241章是可怕的直觉还会是天生的好运?
第241章是可怕的直觉还会是天生的好运?
《阿凡达》在制作上的资金缺口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卡梅隆抛出3亿美元只是为了试探一下林明阳的决心和整个米高梅的态度,没想到事情进展的居然如此顺利,就连在背后“指使”他来找林明阳的那位,也不曾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林明阳出人意料的果断让接待室里的其他两人的表情都变得极为怪异:米高梅的总裁埃克斯皱着眉头,他显然还是考虑整件事的利弊得失;卡梅隆则陷入了一种狂喜的状态,因为林明阳的一口允诺,他的世界里现在就只剩下了美好。
林明阳当然没有脑袋发热,相反他现在头脑非常之清醒。他非常清楚3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但他同时也很清楚,将3亿美元的重注砸在《阿凡达》身上一点都不亏。这部卡梅隆耗时4年半制作,总斥资接近5亿美元打造的电影不仅开辟了电影3D技术的新天地,其带给人的视听感受也是划时代的。这样一部电影,用“开启好莱坞电影的崭新时代”来总结并不为过,其技术标竿的地位比之卡梅隆当年的神作《泰坦尼克号》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重要的是在林明阳的记忆中,这部影片最后的票房高达27亿美元,而投资大概在5亿美元上下。这相当于一部投资2亿美元的电影最终收获10亿美元的票房,同样的票房回报率,好莱坞票房破10亿的电影基本都做到了这一点。关键是整部影片的投资基数摆在那里,5亿美元的巨资足够其他的影片拍摄两部有余。
投资越大,票房回报率越低,这在电影投资界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一部投资1000万美元的电影最后获得1亿美元的票房,10倍的票房回报率在这个水平并不奇怪,但一部投资上亿的大片能够获得5倍的票房回报率,那已经同类作品中的票房炸弹,足以让一位导演从此功成名就。
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5亿美元的投资最后只要能够获得10亿美元的票房回报就已经算是成绩合格,而卡梅隆最后交出的答卷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优秀来形容,这是让林明阳不假思索就下定决心的重要原因。
既然林明阳已经一锤定音,埃克斯自然不会再站出来反对,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合作意向之后,林明阳立刻就促催缔结书面合同,他的反应就像是卡梅隆会反悔似的。
投资这个棘手的问题能够尽快解决当然是卡梅隆很乐意看到的,当他拿着与米高梅影业签订的投资协议上门去找当初“指点”自己去找林明阳的那位幕后大佬的时候,对方心里马上就后悔,甚至暗自责怪自己将一个好好的赚钱的机会就这样“慷慨”的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授意卡梅隆寻找新的投资伙伴的幕后主使正是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默多克。以股票市值来计算,新闻集团是世界上跨国媒体集团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在它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公司。
卡梅隆烧干了福克斯给出的2。3亿美元投资,拿出却是一个半成品,这一点再次引发公司内部对于这位“烧钱天王”的不满,很多董事都认为卡梅隆拍摄超支的坏毛病在《泰坦尼克号》之后非当没有改正,反而变得变本加厉。他这次显然也是想要重复《泰坦尼克号》的老路子,拿尚未完成的作品来要挟投资方,进而获得更多的投资。
卡梅隆的举动已经越过了福克斯的股东们能够忍受的底限,这股怨念集体爆发,就连默多克本人都无法强制弹压,而他本人虽然对卡梅隆一力支持,但心里其实也对卡梅隆能否再次创造奇迹心存疑虑。最后他想到了一个验证的办法,就是让卡梅隆去找林明阳。
从入主米高梅到最近并购《花花公子》集团,林明阳走出的每一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