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解释一下文中的几个佛教术语,“般若”基本含意是智慧,“波罗蜜多”意指到达解脱彼岸,“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是经常在变动著的物质与精神力量、其综合就构成了一个个的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遭到了滥用的玷污。这句话包含的意思非常深刻,代表了般若智慧的核心,按心经,体悟了这点就走向了通往彼岸的道路。我们一般的印象,佛法强调的是“空”,但实际上从眼前的《心经》可以看出,佛法不会离开“色”来说“空”,也不会离开“空”来说“色”,这二者有相同的范围,不会“色”大于“空”或“空”大于 “色”。佛法强烈反对偏执于“色”,也反对偏执于“空”,从把握“空”和“色”的矛盾关系上,走向觉悟。这是佛陀的智慧。建议毛毛虫好好读一下《心经》原文,网上也有《心经》歌曲可以下载来听听,这对治疗很多心伤有特效,不信可以试一试。
从代表了古代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的智慧巅峰人物老子和佛陀身上,我们看到智慧的包容,他们以矛盾法作为分析事物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贯彻这种包容矛盾的心态,是非常不容易的。人最容易陷入纯一,不愿意看到矛盾冲突。这可能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本能,就如同鸵鸟遇到危险就把头埋入沙子里一样。所以,我们故意矫枉过正,将智慧简单化、绝对化:智者必析事物为冲突两方。这条准则,可以称为“一究为二”,“究”者强调探究,尊重实际,而不是强制、不顾现实。有一个著名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它切掉了物理里形而上学的概念(最著名的比如宇宙以太的概念),使理论简单为美。我们也称“一究为二”为智慧剃刀,不满足这个条件的不为智慧。
运用智慧剃刀,颐养智慧,特别要小心人类所形成应用的概念。概念是要求逻辑无矛盾的,它一旦形成即成为静止的、不易变更的。这些和智慧剃刀的要求有内在的不协调。所以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智者记取其适用环境的时时变化,防止刻舟求剑,刻“概念”求“事物”。这里编造个故事,大家轻松一下,本想用古文之乎者也一下,怕大家太累,加之古文也已经不少了,就算了。
古时候,齐国有一个食厮,主人专门请一个帮手砸核桃取仁,主人有一爱好,喜欢在核桃上写“核桃”二字,久而久之,帮手习惯了见写有“核桃”二字的核桃则取其仁,一日主人偶然兴起,顺手在一个铜球上写下“核桃”二字,不久帮手满头大汗来找主人说:“今天这个核桃太奇怪了,好不容易打开,怎么没有仁”。
概念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节约时间和认识深刻,但它也像贴在事物上的静止标签,不注意的话,就会签在物非,时时弄人。不滞于概念,仅把概念当作相对的工具,不为所惑,事物的变化才可得以追踪澄清。所以,这智慧剃刀可要常用常新,不然也会生锈,流于概念化。
矛盾的双方不断的相互作用带来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最小原理所确定的事物“树欲静而风不止”。智者惯于“一究为二”,容纳矛盾,才能从心底里接受变化,视变化为当然,就会对概念心存警惕,不会被概念轻易忽悠了。
投入冲突使智慧快速增长
容纳矛盾、以“一究为二”的剃刀看待事物,是智慧的基础。这还只是停留在感悟、认识的层面上。实际上思想高超、行事糟糕的人很多。对于大志者而言,更关键的是体悟,在意志的发挥过程中运用智慧,也就是在实践中习惯于利用冲突。从感悟到体悟这个过程,不是表面上这么容易,是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作为旁观者,人可以纯粹来分析问题,就像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不管动物之间多么血腥残忍,我们都可以淡定自若地评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但作为参与者的时候,在实践中人就会掺杂入各种复杂的情绪,如恐惧、怀疑、兴奋、逃避等。这些情绪一方面可能破坏实践中智慧的应用,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强化自觉运用智慧的习惯。无论何种情况,情绪的介入,对于智慧的运用而言,会产生不易磨灭的体验,对于有意识提高智慧产生很大的推动。所以,对智慧而言投入冲突是“肉”还是比较贴切的吧。
是否投入到冲突中,可以说是充分激发人的意志的重要分水岭。超然物外,只能成为谋士;投入其中,始能成统帅。稍不留意又给谋士和统帅搞了一个区分标准,看来胆子越来越大了。
以矛盾的角度来认识事物,之后却放弃投入其中,是老子的典型做法。这一点是我对老子最为惋惜的,后果很严重,老子几千年思想熏陶成了中国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安于平庸的精神支柱。老子在解决矛盾时通常采取的独特手法,即通过一方的放弃,从而使对方丧失对比的性质,这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比如《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又比如《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的思想现在多为企业管理者所欣赏。有时候采用无为的思想,确实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以缓解矛盾冲突。有个在公司里作领导的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主管的两个部门,因为对公司一项战略业务的发展意见不统一,双方经常提出各种策划来支持自己的意见,争论得非常激烈,甚至两位能力都很强的部门领导到了互不相能、见面就吵架的地步,双方互相牵制,严重阻碍了工作效率。最后这位朋友调解无效,就采用了老子无为的思想,对两个部门的任何动议不作为,就算是对非常有创意的策划也不置可否,不到半年,两个部门发现自己再精彩的想法都不会得到赞扬,于是天下太平,原来双方的矛盾冰消云散了。但是没多久,这个朋友却发现,两个部门虽然其乐融融,但大家的工作明显没了激情,以前层出不穷的精彩构思再也不见踪影了。这里对不起这位朋友了,经过一番思索,我要品头论足一番了。认识到矛盾,却不介入到冲突之中,通过放弃积极一方来解决矛盾,事物发展就会总是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老子无为思想带来的最有害的负面影响,需要应用之时,仔细周详。更高超的处理,是投入到冲突之中,利用和引导这个矛盾冲突,促进事物向更高水平发展。其实这个朋友,可以总结出双方意见的精华,结合战略业务目标,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利用鼓励两个部门的竞争,使他们在竞争中为公司战略业务做出贡献。但这也就需要领导者更多投入到冲突之中去。
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这个旁观者的角色而逃避行动,其实是一种洁癖。满眼看到的都是冲突矛盾,却避而远之,就如同洁癖者看到的都是肮脏,到处回避一样。如果对冲突彻底容纳,就不会厌恶投入到实际的冲突中。离开行动的智慧,一定软弱无力,不投入到冲突中去,不到中流击水,智慧也会萎缩。如果水母站在岸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超脱出水的变化,久而久之,水母必死。
关注内因保证智慧不会远离事物本质
我们前面搞清楚了,复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性质的决定因素。可是一碰到实际情况,这个简单的道理马上就会被否决。开玩笑,把一个推卸责任的路给堵死了,不是自找罪受?不过千万要注意,当我们正在推卸责任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嘴上把责任推给外部因素,可心里要牢记,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否则连自己都给骗了,那可损失大了。
这也难怪,对于思维来讲,事物外部的联系确实是一种诱惑,它把思维引向外部能够更快、更强烈产生影响的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星火一现,立即在原野上蔓延而成熊熊之火,壮观雄伟。所以人很容易被星火所吸引,热切盼望星火的出现,以此来引出壮丽。但是,对于燎原这件事,原野具备燃烧的条件才是内因。想要体验那燎原的壮观,致力于在原野上培育出茂密的丛草,摆脱星火的诱惑,才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关注内因对于一般人来说,不是当然的,甚至还是很困难的,是需要耐心来养成的习惯。如果说出“风吹叶落”,一般人并没有感觉不妥,会马上接受这个说法。本来嘛,风一吹树叶就落了。实际上,智者的习惯就和一般人不同,他会从树叶的内因来看问题:为什么风一来,只是有些树叶落了?应该是树叶本身的问题,或者病了或者老黄了,风这个外界因素加速了它的失落。智者更接受“瓜熟蒂落”而不是“风吹叶落”。
惯于关注内因,对于事物外部联系如何影响事物的发展会有更深的理解,对于事物的本质会有更强的把握,从而减少了促进事物发展的偶然性。一旦没有达成目标,也会理智分析原因,不会怨天尤人。这可是有感而发的,看看反面典型项羽的作为。
项羽英雄非常。巨鹿与秦兵一战,破釜沉舟,叱咤风云,使得天下豪杰不敢仰视。但他至死都没有关注内因。看他垓下一战,初被围时,已经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感慨。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感觉大势已去,还不忘证实不是他的原因导致失败,在其所剩不多的部下面前宣称“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军快战,必三胜,斩将,艾旗,乃后死,使诸君知吾非用兵罪,天亡我也”,然后以二十几骑三次冲突汉军,杀伤数百名汉将士,自己仅仅损失两骑兵。当项羽逃到乌江时, 乌江亭长撑着船等他,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亡以渡。”羽笑曰:“乃天亡我,何渡为!”项羽一旦认定“时不利、天不与”这些外部因素是其失败的根本,就不可能反省内因,既然是“天亡我”,再做什么都是徒劳,丧失了继续坚韧的勇气。真可惜这位少智慧的千古英雄。
现实工作生活中,关注内因也经常被遗忘,而导致远离事物的本质。看过一个案例,某著名IT公司,其产品开发部聚集了一批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人才,但是他们开发的新产品的市场发展却总是差强人意。他们分析原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销售部门对他们的新产品不积极。所以,产品开发部一方面抱怨市场销售部门,另一方面花了很大的精力试图取得市场销售部门的认同,结果并没有使情况得到根本改善。后来咨询公司发现了这个问题,建议产品开发部将主要精力放在内部工作上,提高自身开发产品时对市场需求的真实把握,而不是花大量劳动来试图影响外在的一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