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孔家一共派了五次弟子进入书坟当中,都没有能够将书魂给请出来……所以这一次应该算是孔家的第六次尝试了吧!”
“竟然是《春秋》的书魂?难怪……难怪孔家的子弟会这么重视,想必对于圣人世家来说,其他诸子百家的那些书魂,并不看在他们的眼中。也只有圣人孔子的《春秋》书魂,才能够吸引他们进入书魂当中……”
听到是《春秋》的书魂,苏林的心里面也是有所悸动。要知道,《春秋》是圣人孔子亲自撰写的带有史家思想的著作,也是圣典之一,其中蕴含的圣人智慧和思想,是无与伦比的。如果说能够得到这一个《春秋》的书魂的话,恐怕……便可以等于拥有孔子圣人在一旁指点思想的作用了。
一个圣人在你的智海当中指点你的修炼思想,这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效果呢?想想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起来了。
“什么?孔家又打算进入书坟当中夺取《春秋》的书魂了么?看来他们一直以来都没有死心啊?不过……这《春秋》的书魂,实在是太难以获得了,它一直潜藏在书坟的最深处,几乎很少有儒士可以走到那个地方……”
大学士叶鸿业闻言也是惊讶地叫道,苏林便奇怪地问道:“老叶,说说看……书坟当中是怎么样一个构造的?难道说……各个书魂活动的区域,还有所不同的么?”
“是啊!世子,老叶我虽然没有进入过书坟,但是我在圣殿当中任职的时候,不少半圣子弟,都进入过书坟。不过,他们当中的那些人,很多都是在书坟的第一层便败退了。书坟当中的世界,是思想的世界,无数的书魂被焚烧以后,他们的思想并没有被泯灭,反而各自交融和修炼成精,形成了书魂……尤其是他们当中,会淘汰掉书籍当中许多糟粕的存在,最后剩下来的全部都是精华所在……这也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连秦始皇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一把火,非但没有将书籍当中的思想烧光,反而是将其中的糟粕烧掉了,留下了精华得意形成了书魂……”
大学士叶鸿业缓缓地将自己知道的关于书坟的部分说道,“而那些糟粕就会在书坟外围,形成一层又一层的阻碍……”(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夷人
书籍当中的糟粕和精华,在秦始皇的一场焚书大火当中,糟粕和精华都被剥离了出来,最后精华反而被历练成为了书魂。
苏林还是第一次听到关于书魂的由来,同时也对于这一现象心中感到震惊。
“一本蕴含了思想的书籍当中,所表述和承载的,都是著作者的思想。可是这些思想,不一定完全都是对的。即便是圣人孔子,在阐述许多思想的时候,也会夹杂着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可是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往往却会因为圣人的光环,而被无限的放大……这些便是圣典等经义书籍当中的糟粕所在……”
在这个思想世界当中越久,苏林反而越能够理解思想的奥妙和强大。同时,也对于那些创造和提出不同思想主张的诸子百家圣人,更加地钦佩和尊崇。
但是,这些诸子百家圣人,他们也并不是任何的思想主张都是正确的。每一家的思想主张,实际上都是一个客观上正确的东西,但是从不同的角度上和事件上,却都并不适用。所以,才会出现百家争鸣,对于同一件政务,同一个问题,诸子百家根据各自的思想,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而且,诸子百家的思想当中,许多走入误区的错误思想,也成为了这些著作当中的糟粕存在。而秦始皇在开创大一统的秦朝之后,便是看透了诸子百家的这些糟粕,下了大宏愿,要将诸子百家学说都烧了。要用自己的王霸思想,用国运来统一天下的国土和天下百姓的思想。
国运之火!
浩浩荡荡地在咸阳燃烧了上百日。但是这些国运之火,非但没有将这些诸子百家圣人的手稿书籍燃烧殆尽。反而是将其中的糟粕和精华给分离了开来。
其中的精华形成了具有自我思想智慧的书魂,而那些糟粕,却成为了围绕在书魂外面的一层一层的阻碍和迷阵,不断地阻止外人进入书坟当中。
“老叶,想必这一次的书坟开启,前来的各个世家的子弟不会少。我们应该要提高警惕,防备一些别有居心的人物。”
苏林点了点头,距离到达书坟还有几日的时间,一路上倒还是十分的平静。毕竟都是在吴国的疆域内陆官道上,并没有碰上什么阻碍。
而那长公主孙菱香,本来就对苏林的学识和才华十分欣赏。在路上的这几日时间来,和苏林可以说一直是在促膝长谈,从诸子百家的思想到吴国的民生发展,她这么一介女流,却也能够和苏林侃侃而谈,甚至从苏林的话语当中,吸收到了许多有用的思想内容来。
“这个长公主果然不简单啊!难怪朝中有戏谈说当初吴国先皇甚至考虑想要将国君之位传给女儿身的孙菱香了……可见。长公主孙菱香不管是在思想还是勇谋上,都远远超过了一般的皇室公主……”
苏林之前对于长公主孙菱香并不了解,在皇宫当中,也不过是一面之缘。他一直觉得这种长得漂亮又精致的皇室公主。虽然被外界标榜为贤良淑德皇家女的象征,但是终究应该也不过是花瓶一样的存在吧!
但是这几日的一番了解和攀谈,苏林才真正了解到。一个拥有思想和智慧的女人的恐怖。甚至,结合长公主孙菱香的这些言论。苏林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吴国近年来国君孙建实制定的那些利国利民发展的政策里面。都有长公主孙菱香的影子在其中。
这也就是说,一直以来还待字闺中没有出嫁的长公主孙菱香,实际上在皇宫当中,却成为了其兄长国君孙建实的智囊,
“长公主,之前你说过……这一次圣人世家孔家也会有子弟前来的么?据我所知,孔子世家是从来不会让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他们的子弟也很少出世露面,不知道这一次,他们为了这《春秋》书魂,会让什么样的子弟出马呢?这个《春秋》书魂对于他们孔家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想起之前长公主孙菱香所说的,这一次孔家也会派人前去,尤其是为了那《春秋》的书魂,所以在马上就要到达咸阳的时候,苏林再度提起了这个问题。
“孔家和很多亚圣世家,都是几乎不现世的。因为据说他们有自己的大世界空间,孔家似乎是当初孔圣人留下来的春秋大世界,所以……他们的子弟,在其中大部分都可以依靠圣人传承提升文位,而不需要依靠圣殿的科举考试。他们只有在整个天仁大陆人族发生重大危机的时候,才会派出大量的子弟前来……否则的话,即便有少数子弟到天仁大陆九国来历练,我们也并不清楚……这一次,我也是从皇兄那里听说的,圣殿那边已经通知出去,孔家这一次会派出这一代的天才进士孔化夷前往书坟……”
长公主孙菱香美目流转,摇摆着香裙,和苏林仔细地说道。大学士叶鸿业同时在一旁补充地说道:“世子,这个孔化夷,说起来和世子你在府试当中主张的观点还是十分相近觉得。据说,这孔化夷便是秉承了孔子居九夷的思想理念,想要彻底的将蛮夷等族,化入我们的人族当中来……”
“孔化夷?若是真的人如其名,行那化夷的壮举,的确值得令人敬佩。不过,这化字好写,可是想要彻底的将蛮夷化为我人族的一部分,何其之难啊!”
截至目前为止,苏林也只不过见过一些半圣世子的子弟,并没有见过亚圣乃至孔家圣人世家的子弟。在苏林的眼中看来,半圣世家的子弟,其实和普通的世子子弟,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只不过,半圣世家子弟从小经历的思想教育和一些外界历练环境,能够让他们比普通的世家子弟更加优秀罢了。
而亚圣和圣人,在整个天仁大陆当中,人族发展的上万年历史以来,根本不会超过两只手的数目。所以,这样的亚圣和圣人世家,他们的子弟,必然和普通的半圣世家子弟有极大的不同。
正如刚刚长公主孙菱香所说的,亚圣和圣人世家,最显著的一点就表现在,他们的子弟是完全和科举制度剥离开来的。这些亚圣和圣人世家的子弟,从来不需要通过科举制度提升文位,而且,世家当中拥有亚圣和圣人留下的大世界,这才是其他半圣世家远远比不上的根本原因。
“而且,世子……恐怕你还不知道,这孔化夷其实是当初孔子居九夷时候留下的一脉,其本身就带有夷族的血统,据说……他的身上依旧拥有夷族人的体征,是重瞳……”
大学士叶鸿业很是慎重地说道,“其实在孔家当中,夷族血统的后人是不少的。这也算是孔家人很少现世的一个原因吧!”
“重瞳?和虞舜一样,虞舜据说也是重瞳……可见,我人族的圣皇虞舜极有可能当初也是夷族……但是在圣人孔子看来,思想之道,是没有门户之别的。孔圣人想要做的,并非将人族圈定在长城的保护范围之内,而是要用人族的思想之道,去同化那些蛮夷和妖族们……”
苏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其实在府试的时候,能够在考察针对蛮夷政策的时候一连写出了九个化字,就已经表明了他的这种思想。其实也是和圣人孔子思想最为接近的想法,而且,当时孔子是切身去践行了同化夷族的想法,也成功的将其中的九夷给同化进入了人族。
只不过,这些九夷的人族,现在还和我们天仁大陆的人族在外貌上有很大的区别,比较受正统人族的排斥。
黑头发,黄皮肤和黑眼睛,人头人身,这是对人族的最正统定义。而那些九夷之族当中,就有不少是金发碧眼,甚至还有一些长有鸟翅,尖嘴等禽类特征。所以,有些天仁大陆九国的人族,都会戏称九夷之人为“鸟族”或者“鸟人”。
“九夷位于西方,目前已经和我中原九国有不少的商贸往来……因为圣人孔子的化夷思想,其中的许多夷人开始不断地学习我们人族的思想,不过……他们并无法参加我们的科举考试,所以……一直以来,他们当中的儒生,都只是处于一个开智的状态……只有极少数可以通过孔家的认可,在孔家的圣器之下,提升文位……”
长公主孙菱香细细说道,然后还笑了笑,问苏林道,“苏林,你可曾见过夷人的样子?那些金发碧眼,或者是白发绿眼的夷人,有的甚至还长有翅膀……看起来样子十分滑稽,本公主曾经就在一次接受西域夷国朝贡当中,见识过不少夷人……虽然这些夷人,比起那些蛮族人更加像我们人族,但是看着还是十分别扭……”
在一旁惊奇地听着两人叙述的苏林,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对夷人大概的形象了解,金发碧眼,不就刚好像极了上辈子地球上的那些西方人么?(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五章 苏林,竟然是你
“金发碧眼,这就是夷人的长相?难怪了……不过,要让九夷之人,乃至蛮族那些马蛮人和牛蛮彻底的融入我们人族当中来,的确是任重而道远啊!”
即便苏林提出了化的思想,但是真正让他去想象和那些蛮夷一起生活,他也是一时之间难以接受,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