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我这就为您展示。”
说完,他转过了身去,带着江晨与陶明来到了一株“棕榈树”前,然后对着那个培养槽的方向摊开了手,微笑道。
“这就是我们的研究成果,石油棕榈。”
说着,苏里文对助手打了个手势,从他手中接过了手套戴上,然后打开了培养舱的玻璃罩。
“在对油棕榈的DNA进行修饰之后,修改了37条DNA片段后,经过两代培育,得到了现在这株名为‘石油棕榈’的变种油棕榈树。之所以叫它石油棕榈,是因为他产的油已经不是原先的棕榈油,而是与石油相似度接近90%的液体……就像这样。”
说着,他从助手手中接过了小刀,在棕榈树的表面,轻轻地一划。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仅仅是划破了树皮,那暗红色如血液般的树汁,便顺着那道浅浅的伤口流下!
戴好塑胶手套的助手上前,用烧杯接了20ml的液体,然后拿到了一台仪器下,进行了现场的成分鉴定。
很快,一份报告摆在了江晨的面前。
虽然他看不懂,但简已经替他解读了报告上的各项参数。
确实如苏里文教授所言,这种石油棕榈产出的树汁,成分确实与石油惊人的相似!只要稍加处理,便可得到甚至比地下开采出来的还要优质的石油!
“一开始我们尝试通过结出的果实,生产这种液体。不过后来我们发现,如果将分泌石油的组织设计在植株的营养组织中,将会大大削减生产效率。后来我们干脆删减了相关的DNA,将其彻底改造成了不结果实的棕榈树,然后将分泌石油的器官设计在输导组织旁,最后我们便得到了现在这玩意儿。”说着,苏里文教授兴奋地敲了敲培养槽外的玻璃罩,“只需要在树皮上开个小口,就能从树皮下的导管中收获到大量的石油!”
看着这株长得和棕榈树没什么差别的植物,江晨的表情也跟着精彩了起来。
我的乖乖,从地里种石油出来,这尼玛简直是会生长的人民币!
虽然石油植物的相关DNA是他从末世那边的数据库带过来的,但一段根本看不懂的DNA代码,远远没有亲眼见到这“黑色黄金”从树皮底下留出来震撼!
哦不,是暗红色的液体……管他的呢!只要能提炼出石油就行了!
“这种植株的生产周期多少?”江晨立刻问道。
在他的印象中,棕榈科的植物初期生长是相当缓慢的。到了成熟期后,也才差不多一年一米的速度。如果等个五年才能用上这种棕榈树量产石油,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不用重幼苗开始栽种,我们可以通过对油棕榈用特殊手段进行诱导分化,使其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中部分结构发生特异性变异,就能获得成品植株了!这个诱导分化的周期大概只有两个月!”苏里文肯定地说道。
“哈哈,这回你们可立大功了!”江晨顿时露。出了欣喜之色,拍着苏里文的肩膀,高声说道,“参与该项目的所有研究员,都能领到五十万美元的奖金!至于苏里文教授,我个人再奖励他五百万美元!”
研究所内的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就连站在江晨身后的陶明,都忍不住眉头跳了跳。
光是奖金就开出了数千万,这放到国际上只怕都没谁了。
然而江晨一点也不觉得这笔钱花的不值,他在研究人员身上从来不会吝啬花销。
人才永远是未来人集团的核心,能把这些人才留住,才能拥有未来!
(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七章 种在海上
石油植物并未是未来人生物首创。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梅尔温·卡尔文就在巴西的热带雨林里,发现了一种名为“三叶橡胶树”的高大的常绿乔木,只要在树上钻个眼,就能够产出少量成分与柴油相似的油液。
1986年,美国率先进行人工种植“石油植物”。随后,英、法、日、巴西、菲、俄罗斯等国也相继开展了“石油植物”的研究与应用,建立起“石油植物园”、“石油农场”等全新的绿色石油生产基地。
不过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为止,这种绿色能源依旧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
并不是因为不好用,而是因为成本和产量的问题。
先说说产量。
沙特的产油量为多少?根据欧佩克组织公布的数据,在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历史峰值1250万桶……
每天!
是的,每天1250万桶!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就拿在石油植物研究领域相对领先的美国来说,每公顷“石油农场”年收获的“石油”也不过才140桶左右。往宽点算,就算它的质量相当于120桶原油。而目前美国全国的石油植物也才十万公顷,每年产油不过1200万桶。
很直观的数据,已经很直观地说明了问题。
美国全国石油植物的产油量,还不及欧佩克成员国一天的产油量。当然,也不及美国自己德克萨斯州一个州的日产油量。
这样的产量,想要撼动石油的地位,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各国都只是将这种“石油植物”作为能源战略的一个备选发展项,通过各种能源、环保政策对这些“农场”进行补贴,使他们不至于死掉。毕竟谁也说不好,未来是个什么样子。
没准真的有一天,中东挖完了最后一滴油,这些石油植物没准有希望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救命稻草。
当然,仅仅是有希望而已。
毕竟这点产量实在是太少了!
然而未来人生物的实验室,研究出来的“石油棕榈”却不同。只需要划上一道小口子,就能从树皮底流出足足10公升的树汁!一桶油相当于159公升,16棵树就能产一桶油。而这种树汁,一个星期就能采集一次!
按照一亩地能种100棵这种“石油棕榈”来算,一亩地的平均日产量就已经接近了1桶油!
十万亩就是十万桶油的日产量,只需要种上一百万亩这种“石油棕榈”,再盖上几座专门用于提炼这种树汁的炼油厂。别说是新国的能源需求了可以满足了,就算是向隔壁的石油进口大国出口,只怕都够了!
从未来人生物的实验室出来后,江晨立刻下令,一边全力收购市面上的油棕榈,另一方面让陶明督促实验室,尽全力对这些收购来的油棕榈进行诱导分化等特殊手段的处理。
前者很好办,油棕榈这种植物在吕宋岛、棉兰老岛、新几内亚甚至是新国国内都很常见。江晨一个电话打过去,桑托斯二话不说,就组织摩洛国的农民进山,用卡车和拖拉机拉了上百万柱油棕榈到达沃港,以合理的价格卖给了未来人集团。
这点量对于物资丰富的棉兰老岛来说绰绰有余,桑托斯反倒是为赚了一笔而沾沾自喜。江晨付给他的钱少说也有两千万美元,而他需要付给那些农民的最多不超过一百万。
关于这些石油棕榈种在哪,江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还是放弃了种在菲国种植园的打算。
这种好东西,还是放在自己的国家比较好。虽说菲国已经成为了星环贸易事实上的附庸,但猴子们终归是外人,冷战的时候日美关系那么铁,日国企业还不是卖了毛子几台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
为了保证这些能够低成本量产的石油植物,所有的石油棕榈必须在国内种植,并且植株培育技术和DNA代码必须严格保密!江晨之所以给这些研究员,尤其是比尔·苏里文发这么多奖金,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封口费。
不过这十万亩的面积可一点都不小,整个科罗岛的面积也才十几万亩,把所有房子都拆了才能挤的出这面积,更别说培育百万亩石油棕榈成为石油出口国了。
海底农场培育农作物还行,但种几米高的棕榈树就有点不科学了。
江晨还是第一次如此为领土面积而发愁。
不过最终,他还是想出了解决方案。
在蓬莱市旁边,建一个面积和蓬莱市差不多大的种植园。
这些种植园没必要按照岛的标准来建,只需要以百亩为单位,建成长宽大约各250米的海上平台,在上面填充土壤,然后用石墨烯缆绳将这些平台连接,形成“棋盘状”的海上种植园。
当然,想归想,具体能不能实现还得问问这方面的专家。
不过江晨估计难度应该不会太大,以石墨烯的强度,承受这点潮汐力应该不算太难。这种漂浮农田,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也肯定要比海底农场便宜的多。
至于如何对抗风暴或其他恶劣天气,这就交给那些未来人重工的技术员去完善好了。建造蓬莱市时,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海上施工经验,这点小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应该不算很大才对。
……
九月很快过去了,十月悄然而至。
相较于前段时间的动荡,九月可以说是过的四平八稳,没出什么太大的乱子。土耳其内战已经被政府军占据了上风,和平谈判似乎不久便将来临。
除了马达加斯加的内战依旧在继续,乌克兰问题因为俄罗斯的发难而持续发酵,全球局势似乎也随着北半球即将入冬,而稍稍迎来了一段相较缓和的时期。
当然,仅仅是相对而言。
国际原油市场上依旧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一只看不见地手正在左右着这个市场,让全球经济都为之蒙上了一层阴霾。
未来人集团的业务也受到了影响,不过相较于国际上的其他公司,还算是好的多了。托拉斯模式之下的未来人集团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着工业原料,虽然油价带动了矿石、农产品等一系列资源价格的上涨,但未来人集团所受的影响仅仅来自于油价而已。
这些天来,江晨的生活作息很规律,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基本上都在未来人集团的董事长办公室,而周六他则会抽出半天,去科罗大学给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上课。
不指望能够让他们学到什么,毕竟来上公选课的人也没指望去学什么,江晨只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观念。
至于其余的时间,他基本上会待在末世那边。
好歹他也是元帅,保持“出勤率”对于稳定军心还是很有必要的。就算不在那主持大局,露个脸还是必须的。
另外,他也想陪陪在那边的“家人”。
自从望海市的危机解除,现世扩张的脚步迈开之后,他就很少将精力放在末世这边了。哪怕是作为补偿,他也希望多陪陪孙娇、姚姚她们。毕对于他来说,她们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八章 海上种植园
来到蓬莱市已经快一年了。
周强怎么也没想到,他这条苦哈哈的工人命,竟然也有成为百万富翁的一天。
17年那会儿,在家里人的怂恿下,他走网上招聘,从华国来新国这边打工。刚好那会儿蓬莱市正在施工,凭着一副好身板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被调进了甲板作业队当工。
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每天干的活儿就是往水里扔“箱子”,没事儿的时候帮着补给船卸货,或者跟着保洁的一起搞卫生。
说句实话,直到蓬莱市竣工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