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风云-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一个女官走进来,跪奏道:“东王求见陛下。”洪秀全闻听“东王”二字,不由打了个冷战。他不知道杨秀清又来找他什么麻烦,问道:“都有谁,现在何处?”“启奏天王,北王和顶天侯也来了。现在朝房候旨。”洪秀全思考了片刻,说道:“叫他们到偏殿见驾。”赖后和几个女官给天王换了衣服,登上肩舆,在众人簇拥下来到偏殿,登上宝座。此时,六部尚书、承宣官、左右史、引赞官等已分立两旁。
  洪秀全朝下面点点头。引赞官高呼道:“天王有旨,宣东王、北王、顶天侯进殿!”
  杨秀清为首的三个人走进偏殿,跪在金阶下,给天王叩头,三呼万岁。礼毕,三个人站起来,依次走到龙书案前。东王道:“几日前天父降凡,怒责了二哥,使小弟们深感不安。今日特来问候,不知二哥康复否?”天王脸上露着一丝笑意,说道:“都怪朕不好,惹天父动怒。父责子过,理所应该,朕心情舒畅,毫不埋怨,何劳四弟挂怀!”北王道:“二哥痛快就好,我们做儿臣的都要体谅天父的苦心。”东王道:“天父还让我劝二哥尊文爱武,礼贤下士。天父还说,能受臣下直谏,方尽为君之道。自古以来,为君者常多恃其气性,不纳臣谏,往往一怒,误杀得力忠臣,致使国政多乖,悔之晚矣。”顶天侯秦日纲道:“臣等请天王宽心安福,以社稷为重,以天下为重!”洪秀全勉强地笑着说:“众位兄弟的心,二哥领了。尤其是清胞之言,意味深长,感人肺腑。朕牢记就是。”杨秀清又道:“弟怕二哥烦闷,特从东府挑选了四名美女,送给哥哥,请陛下笑纳。”
  杨秀清说罢,冲殿外一招手,走进四个少女,一个个云髻高挽,浓粉艳装,环佩了当,香气四溢,轻移莲步,来到龙书案前跪倒,口称:“婢子们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北王道:“这是我四哥对二哥的一片忠心,请二哥收下吧!”
  东王接着说道:“她们四人都是东府的侍女,大的十七,小的十五,正在妙龄。既聪明,又知礼,还都是完壁,二哥准能满意。”
  洪秀全也没细看,只是点了点头,意思是准下了。从天王身后走出一名女官,把四名少女领到内宫去了。可怜这四名少女,竟充当了杨秀清的牺牲品。
  杨秀清又启奏了翼王出兵攻打江南大营的事和督促赖汉英进兵长沙的事,北王也把天京守卫情况和治安情况启奏了一遍。天王无不照准。于是,这次非正式的朝会就这样结束了。
  此后,杨秀清更是有恃无恐,一心想压过天王。他还在原有的头衔上,又加上两个新官衔:一是取用郭士立的《新约》译本所用的“劝慰师”;一是取马礼逊所用“神圣风”之名。张贴在通衙的浩偷上,其头衔就变成了“太平天国真天命,劝慰师神圣风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九千岁”。他自觉显赫,别人读起来却觉得别别扭扭,难解其意。他把天国一切大权都揽到手中,成为太平天国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而天王洪秀全,却变成架空了的君主、象征性的最高领袖。
  从此,东府成了最高权力中心,白天车马盈门、门庭若市,晚上灯火触天、彻夜通宵。
  这天,东王正在望云楼与潘小红说笑,侯谦芳求见。潘小红回避之后,东王把侯谦芳唤进来。侯谦芳先请安,后说话,把两封战报呈上。
  东王先拆开第一封战报观觑,原来是石达开写的。大致的意思是:自从奉命出师,兵发孝陵卫,与清妖见仗于紫金山下。经过一场恶战,清妖大败,退十里安营。圣兵不舍,跟踪猛攻,清妖又退十里。我缴获器械甚多。清妖头向荣依山立寨坚守,意在等候援兵。我也立寨围之。目前,圣兵已解天京之危,清江南大营指日可破,等等。
  杨秀清大喜,心中暗想:姓石的不愧是个英雄,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简直成了常胜将军。当即命令侯谦芳道:“翼军辛苦,应予鼓励。拨给他们两万斤猪羊肉,四万斤上等日米。”“遵谕。”
  杨秀清又把第二份战报展开。原来是恩赏丞相赖汉英发来的,启奏最近的战况。第一个消息是:太平军在湖南湘潭中了曾国藩的埋伏,转胜为败,林绍璋部死伤军兵一万七千多人,船只被毁达三千四百多艘;第二个消息说,石凤奎、黄再兴等兵败于武昌,损失惨重,兵船毁约万只,人马伤近三万,现已退守田家镇待援。战报上还说:臣如今困守岳州,十分艰难。西征大军五路皆不利,局势非常严重,恳请东王速派援兵。
  杨秀清看完,勃然大怒,狠狠地把战报摔到地上:“废物!蠢才!该杀!”他一面骂着,一面在屋内转圈儿。过了一会儿,突然停住了脚步,大吼道:“请传我的诰谕,马上派人把石凤奎、黄再兴斩了;把赖汉英调回东府领罪;将林绍璋削职,重打八十,叫他暂时把守岳州。倘若他再把岳州给我丢了,就车裂、点天灯!”侯谦芳一一领命,马上叫书吏缮写诰谕。之后,请东王过目,用印。杨秀清派掌刑的丞相张再浩为钦差,起身奔前线而去。
  侯谦芳对东王说:“西征事关紧要,依卑职看,非翼王不可。”杨秀清道:“翼王正与清江南大营对垒,如何撤得?”侯谦芳道:“事有缓急之分,又有轻重之别。依当前局势而论,应以西征战场为重。让地官丞相胡以晃代翼王对付江南大营可也!”
  杨秀清早就想把胡以晃支出天京。侯谦芳所提,正合他的心意,便点头说:“对,这个办法很好。就按你说的办吧。”侯谦芳又让书吏写了一道诰谕,用印后,立刻发了下去。
  且说翼王,他正在中军大帐处理粮饷等军务,一个参护把东王诸谕呈,。翼王急忙展开观瞧。上写:
  西征战场,展战不利,损兵失地,危在旦夕,非弟不能解围。特命你火速率兵西上。不必面辞。江南防务由地官丞相胡以晃接替。此令。
  翼王对东王的这一决定,甚感愕然!但军令如山,岂敢不遵!立即传令,做好移军准备。
  当晚,胡以晃就赶到了。翼王向胡以晃交卸完毕,胡以晃也把前些日子天父下凡的经过,对翼王说了一遍,石达开嗟叹不已。
  次日平明,翼王向胡以晃告辞,亲统大军开奔湖南。一路上马不停蹄,兼程而进。
  这一天,翼王来到岳州,把大兵扎在城下和擂鼓台一带。林启荣、林绍璋、曾天养、石祥祯、韦俊、石镇伦、苏三点、白晖怀、杨宜清、杨辅清、鲁国进等三十多名将佐出城迎接。
  石达开在众将簇拥下,来到帅府,与众人一一寒暄,惟独不见赖汉英、石凤奎、黄再兴三人。林启荣就把奉东王诸谕,将赖汉英革职逮捕、解京问罪以及石凤奎、黄再兴被斩之事,都对翼王说了。石达开听了,深感不快,半晌无言。屋内沉静了好长时间,翼王才询问各个战场失利的情况,林启荣口打唉声,从头到尾禀奏了一遍。石达开不住地摇头叹息。
  前文书说过,太平军智取岳州、大败曾国荃,形势大好。后来,为什么突然来了个急转直下,失败得这样惨呢?追其根源,就错在杨秀清身上。
  太平军攻占岳州后,赖汉英曾向东王请示机宜。就当时情况而论,应集中兵力攻占长沙,收复湖南。湖南既定,两广天地会众势必群起响应,太平军收复两广就指日可待了。而杨秀清却发下了个分兵攻守的指示:派石凤奎为主、黄再兴为副,镇守武昌;命林绍璋攻打湘潭;赖汉英坐守岳州;陈玉成协助罗大纲守庐州;杨辅清、杨宜清攻打武昌。这样一来,分散了太平军的兵力。另外,湘潭乃是湘军的老巢,又是湖南清军的大本营,因此,湘潭一战非常重要。而杨秀清却错把湘潭看做一般战场,派了个有勇无谋的林绍璋前去攻打,怎能不失利?再者,武昌是湖北重镇,扼长江之中枢,必须有个精明主将把守,青年将领陈玉成就非常称职。而杨秀清却把陈玉成调往安徽,让刚愎自用的石凤奎把守武昌。这说明,杨秀清作为义军领袖,在知人善任这一点上,做得是很不够的。他这一系列的错误决定,结果断送了十几万太平军的性命,损失了上万只兵船,使西征大军全线溃败,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武昌失守,杨秀清把石凤奎斩了,于理还能说得过去,而不该把责任不大的黄再兴也一起杀掉。说明他赏罚不够分明,或者说失之过严,也可以说他严而不明。
  杨秀清最错的是,当初不该把石达开调走。假如翼王始终在此指挥,湖南的局势早就定了。
  林启荣又向翼王详细述说了湘潭一战失利的经过,还说:“按东王指示,林绍璋将军率兵二万,船三四千只,水陆并进,一鼓作气攻占了湘潭。结果中了曾国藩的空城计。曾国藩调动了全部人马,封锁水面,围困湘潭县城,还让妖头曾国荃、罗泽南、塔齐布等轮流攻城。清妖还使用了西洋巨炮和西洋火箭。林绍璋把守不住,弃城突围。曾国藩又使用了火攻计,把我兵船全部烧毁。林将军舍命拼杀,才冲开一条血路,回到岳州。”
  翼王以拳击案道:“一着棋走错,满盘尽是空。一年多的心血都白费了。”林启荣道:“曾国藩得胜后,嚣张极了。他说要在半年内把我军赶出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翼王冷笑道:“那就叫他试试看吧!”
  当晚,石达开把军帅以上的将领召来,鼓励大家振作精神,继续奋战。他又制定了一个大胆而有把握取胜的计划。众人听了,无不骇然。
  第二天,太平军主动放弃岳州以及附近的州县,退到九江。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长沙,可乐坏了这里的清朝官员,他们张灯结彩,热烈祝贺。湖南巡抚骆秉章马上派人,接管了岳州和各个州县。
  湘军督办衙门,车来人往,热闹极了,都来给曾国藩贺喜。可是,这只老狐狸却面带忧色,一言不发。曾国荃问道:“哥哥因何不乐?”曾国藩道:“长毛子不战自退,这里面肯定有鬼。”曾国荃笑道:“哥哥不必多虑。湘潭一战,已吓破了长毛子的狗胆。武昌再败,更是不知所措了。据探子查知,石凤奎和黄再兴已被杨秀清斩了,赖汉英也被革职拿问。如今,长毛子自顾不暇,离未日已不远了。”
  曾国藩道:“不完全如此。据我所知,岳州的长毛子,自贼逆石达开领兵来到湖南以后,鬼鬼祟祟活动多日,如今,突然决定撤走,这里必有文章!”
  塔齐布道:“石逆凶悍狡猾,善于用兵,不可不防。”罗泽南冷笑道:“长毛子有鬼也好,石达开有诈也罢,我们还怕他不成?恩师赶快进兵才是。”曾国藩又思索了半天,才说:“待请旨后,再作道理。”
  当晚,曾国藩给咸丰皇帝上了一本:先把自己吹嘘了一顿,然后禀奏了湖南的军情。十几天后,圣旨降下,赏曾国藩二品顶戴,赐穿黄马褂;赏曾国荃五品京堂;赏罗泽南四品知府衔;赏曾国华、曾国葆为六品同知;封塔齐布署湖南提督。其余出力人员,不论文武,皆有封赏。咸丰在圣旨上还说:“发逆一日不除,朕一日不能安寝。召曾国藩率师出湘,追剿长毛。不可坐失良机。朕拭目而待。切之,切之。”
  曾国藩不敢抗旨,接旨后的第三天,向附近各省发出檄文,要求他们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