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元帅之谜-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爸留下来的东西整理出一个头绪来,现在不行了。希望你们能够下去。你们要懂得那些纷扰的争斗和虚浮的颂辞都不过是过眼的云烟,不值得计较和迷恋。在你们爸爸的文章、讲话和诗词作品中却有一些真正有价值、崇高的东西,你们不要等闲置之呵!”耿耿此心,感人肺腑。
  爱情,这是多么奇妙而又圣洁的情感,当她附丽于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事业的时候,可以产生出多么恒久而遒劲的青春活力。而陈毅和张茜的爱情之花给后世留下了特有的芬芳。
  陈毅元帅在追念王若飞同志时,有感于亡友对爱情的坚贞,赋出了这样的诗句:“英雄肝胆亦柔肠。”这诗句也正是他的自我写照。
  聂荣臻元帅之谜
  2 百战不殆之谜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聂帅驰骋沙场,屡战屡胜,威名远扬。四渡赤水、两占遵义、反复争夺娄山关、强渡大渡河、大战平型关、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在这一次次极具历史意义的场面中,无不闪耀着他指挥若定的身影。人们想知道,这位常胜将军百战不殆的秘诀是什么?
  2。1 漳州大捷的启示
  1932年3月,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军委命令,提升原四军军长林彪为第一军团军团长,聂荣臻为第一军团政委,从此,聂帅开始了长期的野战军旅生活。他率领着一军团,时而江西,时而福建,时而广东,马不停蹄,走遍了半个中国,打遍了半个中国。
  4月11日,毛泽东主持一军团师长、师政委以上干部会议,布置了攻打漳州市的计划。16日,东路军总部在毛泽东领导下,于马山组织了敌情地形侦察,确定了我军进攻部署。
  原定17日即行进攻,但17、18日连降大雨,河水陡涨,视野迷朦,而且道路地形都不熟悉,所以推迟到19日拂晓同时发起攻击。4月20日,我军占领漳州城,国民党四十九师大部被歼,俘获一千六百多人,张贞的主力基本被歼,其残余部分逃到闽粤交界的海滨城市绍安,长期未能恢复战斗力。
  这次部队进入漳州城,对部队的入城纪律、政策观念,是个很好的考验。当时的漳州,是福建的第二大城市,华侨很多。红军部队在漳州纪律好坏,执行政策怎样,影响所及,决不仅限于漳州一地。4月21日,由毛泽东主持在漳州召开师级以上干部会议,讨论下一步工作,并且告诫部队要严格执行入城纪律,不许拿非公用品,不许打破东西,维持革命秩序。毛泽东1930年亲自指挥部队打过江西吉安,规定过一些政策,有经验,所以这次规定得更加完善,强调红军进入漳州后商店照常营业,对敌产没收,仍打土豪,可是对一般工商业,红军只是通过商会向他们筹款。结果,部队入城时纪律良好。
  漳州战役是聂荣臻带领、指挥部队首次攻入一座城市,经验教训很深刻,所以直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每逢攻打一座城市,聂荣臻都要引用进漳州的实例,提醒部队应如何遵守入城纪律和执行城市政策。
  漳州战役,也是聂荣臻第一次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带兵打仗和做群众工作,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和考虑问题的方法,给了他较大的启发。毛泽东在战术指挥上有很多特点。第一,他很注意调查、研究。对敌情、地形以及民情风俗都是亲自找人或到现场作调查。这次打漳州,认为漳州“易攻难守”,就是他调查得来的结果。他在调查的基础上,又善于把握全局,捕捉战机,迅速定下决心。他还很注意分析、研究、判断,摸敌人的规律,寻找敌人的弱点,迅速行动;3月打赣州,没有打下来,吃了大苦头,4月打漳州,打下来了,吃了一个甜头。两战相隔一个多月。两相比较,究其原因,赣州,是敌人的弱点,又有国民党大部队增援,再加上红军侦察警戒疏忽,所以吃了亏。开始在瑞金开会研究打不打赣州时,毛泽东就在会上指出:赣州是敌人必守的坚城,红军技术装备差,很可能久攻不克,于我不利,反对打这这一仗,认为即使打,也只能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历来主张尽可能打野战、打运动战。当时,朱德也不赞成打赣州,中央区中央局和中央军委的一些同志却坚决主张打赣州。由于聂荣臻当时刚进根据地,对情况不了解,会上没有发言。后来看了赣州地形,四面都比较开阔,水陆交通方便,我军则屯兵于坚城之下,实为兵家所忌。赣州打了一个月零三天,未能攻下,在战略指导思想和战术上都给我军留下了一次很大的教训。漳州,是敌人的薄弱点,毛泽东就赞成打,并且亲自指挥,取得了胜利。第二,毛泽东善于制造假情况,给敌人一些虚假的“示形”,以便调动敌人或麻痹敌人,出敌不意。这次打漳州,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了许多“乱敌探耳目”的动作。第三,他很注意集中优势兵力。这次打漳州,他建议把五军团从江西调来,形成了“作战拳头”。第四,他很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在龙岩,在漳州,他都亲自给干部作总结。第五,他也很讲民主,大的军事行动,他都尽可能事先征求意见,然后再作决定。
  毛泽东在开辟闽南新区所制定的方针,更帮助聂荣臻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策略。其策略思想的基础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因占领漳州冲昏头脑,不因占领漳州而背上包袱。占领漳州以后,本来局面很大,可是毛泽东估计红军力量有限,不可能长期占领。所以他确定在新区的工作方针是“公开宣传,秘密组织”,在漳州,“只散发各物,而不建立政权,不分土地。”所有这些,都使聂荣臻受益匪浅。后来,他曾经回忆说:“我对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张是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才认为它是正确的。毛泽东同志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套切实可行又能克敌制胜的政策主张,和王明等人从国外贩来的,或从书本上抄来的大而空的政策主张,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我不是说毛泽东同志是‘圣人’,一点也不会出错。
  但是他那时很注意调查研究,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总结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出了错改正得也比较及时,不象他晚年那样。比如根据地的肃反政策,许多地方一度犯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大悲剧。我们在上海时就有所发觉。对此,毛泽东同志也是发觉得比较早,提出反对搞逼供比较早的主要领导人。“《聂荣臻回忆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聂荣臻在以后的作战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探索,活学活用,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他创立、巩固和发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实践,成为我党我军理论实践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
  2。2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中曾言: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贵胜,不贵久”,在战前必须周密分析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研究决定作战大计,而且必须从道(政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制)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等主面认真地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这样,就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所谓“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还指出,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也就是不得己而采取的办法才是攻城,此外,该书还提出了“避实而击虚”、“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我专为一,敌分为十”以达到“以十攻其一”,“以众击寡”,“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等战略战术原则,为历来军事家所赞赏。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经指出:“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后来在《论持久战》中,他又一次高度评价了孙子的战争法则,“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在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方面,聂荣臻与毛泽东有许多相似之处,无论战斗大小,他事先都要查看地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敌人的阵地,研究敌我兵力分布情况,对政治形势了如指掌,他总是在掌握了虚实,权衡了利弊得失之后再作决断,果断而不失为武断,稳妥而不延误战机,正如古人所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聂荣臻是一个做事果断而又考虑周密的将领,即使在危难情况下,也临危不惧,从容应变和决策,杨尚昆回忆说:“荣臻同志处险不惊、沉着冷静的胆略和气魄,在他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始终是十分突出的。”《悼念聂荣臻同志》,这种从具体情况出发,处处做调查研究,具体问题个体对待的方法,也正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神髓所在。
  1936年5月14日,红一方面军接毛泽东同志指示,在大相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动员西征到黄河以南陕某大道以北地区作战,其目的在于一、扩大新根据地;二、扩大红军;三、打击马鸿逵、马鸿宾的封建势力。西征开始,红一军团为左路军,他们首先遇到的是驻在曲子镇和庆阳一带的马鸿宾的一个师,和马鸿逵第一○五骑兵旅的骑兵。一○五骑兵旅旅长冶成章,外号叫野骡子。此人性情暴躁,打仗强悍,欺压百姓十分野蛮。当地人说他是“一对骡子,一对马,一对老婆,一对娃”。6月1日,红一军团到曲子镇,适逢野骡子带着一部分骑兵到环县去,在曲子镇宿营。二师师长杨得志和政委肖华就急令先头团二团团长梁兴初带着部队将曲子镇包围了。然后由二团主攻,五团助攻,展开了一场为兵家所不常用的攻坚战。曲子镇是一座土城,方圆不过二华里,野骡子守得十分顽强,红军一度攻进城堡,又被野骡子和他的警卫部队打了出来。那时二师东征扩充了一些新战士,没有打过仗,新提升的一些干部也没有打巷战的经验。只知道拚命往城里攻,刚打开一个缺口就几乎全团就往里冲。从上午攻到中午,仍未攻下。《孙子兵法》上说,如果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城还没有攻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难。善于用兵者,夺取敌人的城邑而不靠硬攻,灭敌之国而不需久战,否则乃兵家大忌。
  这时,聂荣臻和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当时中央调林彪任红军大学校长)左权到阵地一看,看出攻击的方法不对头。聂荣臻命令他们赶紧把突破口坚决守住,同时把其他部队撒下来,在城墙隐蔽地点进行整顿,不要一下子都拥进城。只要将兵力、火力组织好,派一个连打进城去就行了。进城的连队,也不必过于集中,几个排互相掩护,交替前进。进去人太多,反而展不开,招致无谓的伤亡。经过改进战术,打到下午四时半,二团一个连攻进去了,其他部队随后跟进,最后抓住了野骡子,攻下了曲子镇。
  在打的过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