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炮兵传奇-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空传来了一阵巨大的轰鸣声,约有40多架野马式战斗轰炸机沿着山沟飞了过来。国民党空军得知我延安没有高炮更没有空军,便肆意进行低空轰炸。
  四架敌机沿着山头向王家坪冲了过去,对准一排窑洞投下了一串炸弹。有一发炸弹落到了院子里的老槐树下,飞起的弹片将老槐树的树皮削下了一大块。敌机拉了起来,又朝别处投弹去了。国民党飞行员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个长着一棵老槐树的院子里,住着共产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听到了爆炸声,便要从窑洞里走出来看看,被警卫员拖住了。等飞机飞远了之后,毛泽东才从窑洞里走了出来。他拾起院子里一块炮弹皮说:“好大的一块,能打好几把菜刀。”
  他又看了看天上,问一边的警卫员:“敌人没有来?”
  “主席,敌机只是投了炸弹,伞兵没有来。”
  “我们准备好了,他却不敢来了。这里有我们的军队,我们的群众,他要是来了也就回不去了。”毛泽东笑着说:“过几天我们走的时候,要把屋里收拾干净,让胡宗南看一看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3月13日上午, 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刚刚晋升为上将军衔的胡宗南,率14万国民党军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而中共在延安只有2万多兵力,可以说是以石击卵万无一失,为此胡宗南踌躇满志,一副志在必得的孤傲。
  此时,胡宗南正坐在一辆美式吉普车内,沿着咸榆公路向延安开进。公路上的队伍前头是美式装备的31旅,后头是135旅,头上是空军的轰炸机。
  汽车里的电台响了。胡宗南接过电报看了起来:据空中侦察,在延安城外发现共军主力,没有发现共军的炮兵。
  “这是怎么回事?没有炮兵他们能守得住延安吗?”
  “胡长官,我看他们未必是真心要守,不过是做做样子!”说话的是31旅少将旅长李季云。
  “他真守也好,假守也好,这一次我是一定要占领延安,对老头子那里要有个交待!命令全速前进,三天之内占领延安!”
  我军在陕北的部队本来就很少,和胡宗南的部队相比装备就更差了。保卫延安的是教导旅和警备第7团, 一共有5000多人。在这之前正在开荒种地大生产,每个人只有十多发子弹。西北野战军炮兵也只有十多个连,全部分散在各个旅,也不可能全参加延安保卫战。尽管这样,部队士气仍十分高昂,与敌人在延安城下激战了七天七夜,消灭敌人5000余人。
  3月18日, 当彭德怀看到毛泽东和中央机关已经安全撤出延安之后,才命令教导旅和警备7团撤出阵地。 这天晚上,16团留了一个连在城内,敌人没敢进城,一直到3月19日的早上, 40多架飞机对延安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轰炸之后,敌人才派出—个排的兵力试探着进了延安。
  几个小时之后,胡宗南的吉普车开到了延安的大道上,在延安的宝塔山下,胡宗南命令停车。他从车上跳下来,命令副官给他拍了几张背景有宝塔的照片。接着又与手下的人合了影。
  胡宗南上了车,很快来到了王家坪。他要看一看毛泽东住的地方。来到毛泽东住过的窑洞前,他发现院子里非常干净。走进窑洞内,他看到了一张会议桌,周围整整齐齐摆着十多把椅子。他伸出白手套抹了一下桌子,桌子上一尘不染。
  “看来,他们走得很从容,特别是毛泽东。”这个念头在胡宗南的脑子里一闪而过。不过,占领延安的激动和得意,马上又使他否定了这个想法。
  “毛泽东是在做样子给人看,在20万大军的追击下,这时候说不定早就逃过黄河去了。”胡宗南的这番话引来了一片得意的笑声。
  胡宗南又四处打量了一下,如此简陋的房舍,就是毛泽东的住处吗?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这时, 我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正拉开架势,漫山遍野地朝安塞方向撤退。公路上1纵的炮兵,马拉着大炮,大摇大摆地走着……
  几小时之后,胡宗南就接到了空军的报告:据飞机侦察,共军主力正在向安塞方向撤退,其中还有共军的炮兵部队。
  胡宗南趴在地图上看了半天,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共军不朝这个方向跑,还能朝哪跑呢?很明显,共军已经走投无路了。
  他下令以五个旅的兵力追赶共军主力,并尽快与之决战。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我军的主力并没有走远,而是在延安以东的青化砭布好了口袋阵。
  彭德怀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带着参谋人员赶到了青化砭看地形。他知道这是党中央撤出延安的第一仗,关系十分重大,只能打好不能打坏。而且敌人有20多万,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战斗,就会使我军主力陷入敌人的四面包围之中。
  青化砭一溜30里的大山,山高沟深,一条公路在沟底,两边都是土崖,正是一个口袋形。彭总一边看地形一边说:“好地方啊:在这个地方打第一仗,对头哟!”
  “就是不知道胡宗南肯不肯来?”新4旅张旅长说。
  “胡宗南刚占了我们的延安,正在吹嘘胜利,他会不来?他这个时候脑子都大了,你做个口袋,他就会朝里钻!”彭总的话说得大家连连点头。
  “这一次我们集中了联司的两个炮兵连,又加上了各旅的六个炮兵连。炮兵一定要用好,要尽快解决战斗没有炮兵是不行的!”彭总又拿起了望远镜:“你们看,那下边有一个土寨子,敌人要进了寨子炮兵就不好打了,敌人要是全部进入我们的伏击圈,就必须放弃寨子。这个问题你们想过没有?”
  “这个问题我们771团已经研究过了。”张旅长说。
  “说说看,是啥子办法?”
  “将北墙全都拆去,只留下南墙,敌人从南边来,就挡住了敌人的视线,我军可以从北面攻击。也便于我炮兵发扬火力!”
  “这个办法好,看来你们是动脑子了。”彭总很高兴。
  3月24日拂晓,彭德怀一声令下,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和第1纵队第358旅、教导旅、新4旅全都进入了阵地。
  我军1万多人在山上等了一天,也不见敌人的影子,派出去的侦察员回来报告,也没有发现敌人。到了半夜里山上山风很大,战士们的手脚全都冻麻了,加上又冷又饿,一个劲地骂敌人不来。指挥部来了命令,把部队撤到就近的村子里休息了一下,战士们这才喝上了一点热汤。过了后半夜,战士们又沉不住气了,全都跑回到山上。
  天刚亮的时候,对面的山上刚能看到人。两架敌人飞机低空飞了过来,擦着山沟飞了过去。
  敌31旅旅长李季云很快便接到了空军的报告:没有发现共军。
  李季云放心了,本来他接到情报,也是说共军的主力已经到安塞方向去了。昨天夜里先头部队抓了几个老百姓。他亲自审问了一番,都说这一带没有共军的影子。听到此话,李季云还隐隐地生出了几分遗憾,找不到共军的主力,就无法与之决战,消灭不了共军的主力,就失去了为党国立功的机会。
  到了上午10点多钟,敌31旅的先头部队一个连,才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圈。敌人先头部队一边走,一边无目的地到处打枪,四面山上枪声不断,但是一直也没有发现我军的潜伏部队。
  李季云走得很慢,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共军的主力,并无作战目标,只是朝前走着。身为一旅之长,李季云甚至连青化砭的地形都没有看一眼。这时候他满脑子里想得还是胡宗南在庆功宴上的讲话,还有蒋介石给胡宗南部的嘉奖电。这也许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了。这时候他听到队伍的后面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
  “不要乱跑,这不过是敌人的小股部队!”他的喊声刚落,山沟的两边响起了炮声……
  “轰……轰……”有两发炮弹落到了离他几十米远的地方,有几名士兵倒在了地上。
  “报告旅长,可能是共军的主力,有炮兵参加作战!”31旅副旅长向他报告。
  “传我的命令,向前冲出去,先占领两边的高地。”李季云下达了命令,可是并没有人去执行。
  只见我军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般落入敌群,敌人马上一哄而散,四下里乱跑乱窜。一发炮弹落到了马队中,马群像炸了锅一样,有几匹马翻到了沟里,将驭手压到了底下,有的马乱跑起来,马驮着机枪和火炮全都跑到了我军的阵地上来了。
  李季云趴在一块土坎后面,看着我军的炮弹纷纷落下来,将他的31旅炸成了几截,首尾不能相顾。他心里暗暗叫苦:这一定是共军的主力,一眼就可以看出炮兵进行了周密的准备。这是早有预谋的设伏。想到这里,他不由全身一阵发冷,不停地哆嗦起来。
  我新4旅张贤约旅长看了一下表, 下达了出击的命令,接着1纵和2纵的部队也接到了出击的命令。我军的炮兵停止了射击。战士们从四面山上冲了下来,敌人一看无路可逃,都趴到地上不动了。
  李季云可以说连地方都没有动一下,就做了俘虏。当两名穿灰色军装的解放军战士冲到他面前,耳边响起了“缴枪不杀”的喊声的时候,他还一个劲地问周围的人:“这是怎么回事?”没有人回答他。
  李季云两眼发直,如同梦中一般,眼前的现实与他一个小时之前所想到的,真是天上地下。
  当我军新4旅张旅长问他, 当了俘虏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我心绪已乱,无以可想!”
  这场战斗干净利索,一个多小时就打完了,不要说敌人的旅长被打得惊慌失措,人都吓傻了,就是我军的干部战士也没有想到胜利来得这么快。我军才刚刚撤出延安六天,就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真是大快人心!
  胡宗南错打如意算盘
  胡宗南三思之后,还是向蒋介石报告了31旅被共军歼灭的消息。这一段,老蒋的心情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占了延安之后,正在兴头上,不但没有责怪胡宗南,而且还告诉他:“这是共军困兽犹斗,不足为奇,以后多加注意就是了。”
  蒋介石一番话使胡宗南心里暗暗发狠,要给共军点颜色看看。此后国防部又重新制定了一个“方形战术”。一出动就是八九个旅,几路排开,摆出一个几十里的方阵,同行同住,同进同退。胡宗南很是得意,这就像是一个大锅饼,叫共军无处下口。但是胡宗南也有他的难处,他并不想只是防止被动挨打,他还有一个要消灭共军主力的野心,于是就不得不每日里都在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
  彭德怀一眼就看透了胡宗南又想不挨打、又想捡便宜的心思。青化砭战斗之后,我军主力便突然“消失”了,只用少数部队出来牵制敌人。新4旅771团派出两个营,在延安东北部带着炮和重机枪大摇大摆地行军。胡宗南果然以为发现了我军的主力。便命令董钊和刘戡两个军共九个旅紧追不放。这样一路牵着敌人主力一走就是十多天,经延长、延川、清涧至瓦窑堡,所到之处,因群众坚壁清野,敌人找不到一粒粮食,只有啃干粮、睡野地,加上连日爬山,一个个又累又饿叫苦不迭。
  4月12日, 彭德怀接到情报:胡宗南的八个旅向青化砭的西北而来,同时他又命令135旅代旅长麦宗禹率部沿瓦窑堡至青化砭公路南下策应。 彭总看完情报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