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摘录此文的开头一段,便于今日的读者了解一些背景材料;摘录此文的末尾一段,因为那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争论最激烈的所在。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姚文元
一九五九年六月开始,吴晗同志接连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许多歌颂海瑞的文章,反复强调了学习海瑞的“现实意义”。一九六一年,他又经过七次改写,完成了京剧《海瑞罢官》,还写了一篇序,再一次要求大家学习海瑞的“好品德”。剧本发表和演出后,报刊上一片赞扬,有的文章说它“深寓着丰富的意味”、“留给观众以想象的余地”,鼓吹“羞为甘草剂,敢做南包公”;有的评论文章极口称赞吴晗同志“是一位善于将历史研究和参加现实斗争结合起来的史学家”,“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做到了历史研究的古为今用”,这个戏更是“开辟了一条将自己的历史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实、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有的文章还说:“人们在戏里表扬‘清官’……是在教育当时的做官的,起着‘大字报’的作用。”
既然《海瑞罢官》及其赞扬者提出了这么重大的问题,并且广泛地宣传了他们的主张,我们就不能不认真地进行一次研究。
……(中略,下为结尾)
现在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上来:《海瑞罢官》这张“大字报”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人民究竟起什么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研究一下作品产生的背景。大家知道,一九六一年正是我国因为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而遇到暂时的经济困难的时候,在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一再发动反华高潮的情况下,牛鬼蛇神们刮过一阵“单干风”、“翻案风”。他们鼓吹什么“单干”的“优越性”,要求恢复个体经济,要求“退田”,就是要拆掉人民公社的台,恢复地主富农的罪恶统治。那些在旧社会中为劳动人民制造了无数冤狱的帝国主义者和地富反坏右,他们失掉了制造冤狱的权利,他们觉得被打倒是“冤枉”的,大肆叫嚣什么“平冤狱”,他们希望有那么一个代表他们利益的人物使他们再上台执政。“退田”、“平冤狱”就是当时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焦点。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它必然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用这种或那种形式反映出来,在这位或者那位作家的笔下反映出来,而不管这位作家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海瑞罢官》就是这种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的反映。如果吴晗同志不同意这种分析,那么请他明确回答:在一九六一年,人民从歪曲历史真实的《海瑞罢官》中到底能“学习”到一些什么东西呢?
我们认为:《海瑞罢官》并不是芬芳的香花,而是一株毒草。它虽然是头几年发表和演出的,但是,歌颂的文章连篇累牍,类似的作品和文章大量流传,影响很大,流毒很广,不加以澄清,对人民的事业是十分有害的,需要加以讨论。在这种讨论中,只要用阶级分析观点认真地思考,一定可以得到现实的和历史的阶级斗争的深刻教训。
如果说,在反胡风的时候姚文元不过是个小棍子,在反右派时是棍子,那么,此时已成了江青、张春桥手中的“金棍子”了!
《文汇报》的太上皇
唐朝诗人陈子昂在《宴胡楚真禁所》一诗中,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青蝇一相点,白壁遂成冤。”自从《文汇报》被江青、张春桥、姚文元所看中,也就蒙冤受屈了。
张春桥召见《文汇报》总编,发号施令,规定了六条“纪律”,把了解各界人士对姚文元文章的反映,列为“绝密工作”。
于是,《文汇报》社印刷厂里,忽地冒出了个闲人莫入的“第二车间”——保密车间。
于是,《文汇报》社指定了专门班子负责“《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
于是,《文汇报》社奉命逐日向张春桥报告:
一、哪家报纸在第几版转载姚文元的文章;
二、各地、各界对姚文元文章的反映(尤其是《文汇报》驻京办事处,必须随时报告北京动向);
三、把重要内容编入内部刊物《文汇情况》。
于是,《文汇报》奉命执行自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五日创刊以来从未有过的编辑方式:凡是准备发表的有关《海瑞罢官》的文章,必须事先由“第二车间”用老四号大字排出,送张春桥阅定,再退回报社,改用小字排印。拼成大样后,再送张春桥,待他签字后才付印。
于是,张春桥完全控制了《文汇报》,成为《文汇报》总编的太上皇。什么“民间报纸”,那只是张春桥借以蒙骗读者的幌子!
于是,《文汇报》成了张春桥的耳目,张春桥的喉舌!
张春桥每走一步棋,都有一套“战略”:
第一步棋,在姚文元的文章写作过程中,曰“对外保密”;
第二步棋,在姚文元的文章发表前夕,开“征求意见会”,曰“火力侦察;
第三步棋,在姚文元的文章发表之初,曰“引蛇出洞”。
怎么个“引蛇出洞”?
张春桥“指示”:在《文汇报》上开辟专版,冠以醒目的通栏标题——“关于《海瑞罢官》问题的讨论”,要“之一”、“之二”、“之三”地连续刊出,要引出各种不同意见来——以便日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虽然张春桥打起了“百家争鸣”的旗号,虽然《文汇报》编辑奉张春桥之命到各位知名人士家中,主动约写批判姚文元的文章,然而,非常令人遗憾,一开始无人出马“争鸣”。大抵是一九五七年大鸣大放的“阴谋”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各界高级知识分子都经历过那场运动,已有了前车之鉴。在姚文元的文章见报之后,敢怒者众,敢言者寡——人们只是在莫有财饭店里的场合那样私下议论,未敢落笔写批姚文章。
一只碗不响,两只碗才响。没有反驳文章,难演“争鸣”这场戏,无法达到“引蛇出洞”的目的。真是天底下的怪事:张春桥居然为没有人写文章批判姚文元而犯愁了!
又一次召见《文汇报》总编。
一你们把读者来信查一查,看看能不能找到个‘反对者’?“张春桥出了新主意。
于是,编辑们奉命逐封检查最近的读者来信。查来查去,持反对意见的,只有两封。其中的一封,只是大骂姚文元,没有留姓名、地址,似乎要请公安局帮忙才能找到写信者;另一封倒不错,对姚文元的文章逐点加以批驳,但是“理论水平”不高。最遗憾的是,这封信是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写来的,“资历”未免太浅。
不过,如果真的找不出“反对者”,很难向张春桥交帐。《文汇报》的编辑只得矮子里拔将军,把那封中学生的来信,送往“第二车间”,用大字排印出来。
出乎意料,张春桥见了排印稿,居然喜出望外。他立即要《文汇报》总编把那个中学生找来,对他进行“辅导”,写得更有“深度”,写得更加“尖锐”。
那位中学生——上海敬业中学学生马捷,真的被请到《文汇报》社,真的受到“辅导”。
天真烂漫的中学生,没有吃过一九五七年的苦头,不知道什么“阳谋”、“阴谋”,马上根据“辅导”意见,写出一篇言词激烈的批姚文章……
中学生马捷成了批姚先锋
笔者在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六日采访了马捷。他出生于一九四八年四月十二日,写那篇批姚文章时,他不过十七岁!
马捷的真名叫马以鑫。
既非高干子弟,也不是书香门第,他原先住在南市区斜桥附近大林路。父亲在某水产供销公司当职员,母亲则是居委会干部。
当年,马以鑫是上海敬业中学的学生。大约从初三开始,他对文学产生兴趣,课余不仅喜欢看文学作品,而且广为测览各种报刊、杂志。
正因为这样,当姚文元的“雄文”在《文汇报》上冒出的当天,马以鑫就细细地“拜读”了。对于姚文元的“大名”,他早就十分熟悉,知道此人在文坛上东征西讨,颇有背景。不过,读罢那篇“雄文”,他的脑海中产生了许多问号:海瑞,向来是受人推崇的清官,如今怎么成了姚文元的批判对象?再说,批判吴晗的《海瑞罢官》,怎么可以跟毫不相干的“单干风”、“翻案风”、“平冤狱”扯在一起?……他越看,越觉得姚文元的文章强词夺理,逻辑混乱,简直在那里“歪批《三国》”!
他思索着。忽地,他产生一个念头:写一篇稿子给《文汇报》,对姚文元的文章提出意见!
好不容易等到星期日——十一月十四日,他一早就赶到上海图书馆去。他那“注释”中所引用的许多学术论文,就是这个星期天查到的。一边查阅文献,一边摘录。
回家后,花了四五个小时,他一气呵成,写出了《也谈(海瑞罢官)》。他连草稿也没有打,信手写在印着横条的活页纸上。
写罢,他看了一遍,觉得这样指名道姓批判姚文元的文章不便署真名。灵机一动,想出个笔名“马捷”。
他还给报社附了一封信,说明自己是敬业中学高二学生,出于对姚文元的文章有不同的观点,写了一篇稿子,信末署上自己真名实姓。
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把信和稿子一起投进了邮筒。
约摸过了四五天,班主任突然来找马以鑫:“你给《文汇
。001。报》写了稿子,是吗?报社给学校来电话了,要你马上去一下,有些地方要作些修改。“
万万想不到,《文汇报》居然会这么快就有了回音!他原以为,一个小小的中学生的来稿,也许会被扔进编辑部的废纸篓。如今,竟要他去报社,且要作修改,这显然意味着要发表他的稿子。
他平生还是头一遭去《文汇报》社。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他当即去了。他不知道去那里该找谁,因为打电话给学校的人没有留姓名。当他来到圆明园路,跨进《文汇报》大门,说自己是敬业中学的学生,一个似乎早就等在那里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说道:“跟我来!”
马以鑫随着他走进大楼,来到一间办公室。马以鑫注意到那门口挂着“总编辑办公室”字样的牌子,心中不由得一阵紧张。总编辑亲自接见他这个中学生,看样子对他的稿子破格重视!“
一进去,总编辑手中正拿着他那写在活页纸上的稿子,每一页差不多都用红铅笔画过许多道道。
总编辑询问了马以鑫怎么会想起写这样一篇文章,是不是自己写的,资料是怎么查的。这时,马以鑫壮起胆子,逐一作了答复。从他那不假思索、流畅的答话中,可以清楚判定,此文确系他写的,并没有什么人“辅导”。
总编辑谈了对稿子的意见,说写得太分散,要集中一些,要他抓紧时间修改,明天一早送来。
走出《文汇报》社,马以鑫的情绪处于异常兴奋之中。因为“明天一早就送来”,意味着《文汇报》会很快发表他的文章。如此重视,又如此急用,是他做梦也未曾想到的。
他揣着那一叠画满红道的活页纸回到家中,当晚便重写了一稿。他把稿子删短,压缩。想到此文要公开见报,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