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秘史-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驻守在陈留郡的张邈这才意识到,吕布之后曹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自己了。曾经的挚友,为了反董大业并肩作战的盟军,这么快就要在战场上刀兵相见了。张邈想到这儿,一定会老泪纵横。
  张邈的年龄不详,郑泰曾把他称为出生在东平国的那个老汉(东平长者),想来他的年龄应该比曹操和袁绍都大得多吧。
  果然,曹操把吕布赶出兖州之后并没有追击,而是挥师西进,冲着张邈来了。张邈想,如果跟曹操在阵前相见,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同时,他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放弃陈留郡,让他的弟弟张超守住雍丘,他去搬救兵。
  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或许会考虑另一个选择:放弃陈留郡,追随吕布。但张邈在此经营多年,乡亲、部下、家属、财产都在这里,弃之不顾,张邈好像下不了决心。
  现在能给张邈帮助的人只有一个:袁术。作为袁绍的敌人,袁术是唯一有可能帮助自己的人。以前在洛阳,张邈与袁术也有交情,事已至此,张邈只能亲自跑一趟碰碰运气了。但是张邈已经没有机会见到老朋友袁术了,因为他在半路上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仅记录在《献帝春秋》里,说张邈到了袁术那里,但袁术并没有派兵来,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张邈于是就滞留在了袁术那里,两年后袁术称帝,张邈还劝过他。
  兴平二年(195年)八月,曹军围住了雍丘,城里有张邈的弟弟张超,以及张邈的家眷。雍丘是座古城,在春秋时称为杞国,“杞人忧天”的典故就出自这里。凡是做过国都的城池都比较坚固,雍丘也是这样,曹军攻城数月,没有将城打下。
  雍丘城防坚固的另一个佐证是唐朝天宝年间的雍丘之战。天宝十五年(756年)唐朝的真源令张巡率军民二千多人守卫雍丘,安禄山手下的令狐潮率四万多人来攻,从二月份打到七月份,前后大战三百多回,居然没有把雍丘打下来,最后守军利用偷袭战术反而将敌军击溃,创造了古代城防作战以少胜多的精典战例。
  如果守城的人觉得自己已经逃无可逃、去无可去,就会拼死抵抗,激发出来的战斗力也会相当惊人,雍丘城里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他们大都是本地人,早就听说曹军每攻下一座城都会大肆杀戮,他们心中唯一的选择就是誓死抵抗,把希望寄托在张邈太守搬来的救兵上。
  但是救兵迟迟不到。张超给大家鼓劲:“不要紧,很快就有人来救咱们了,别人不来,臧洪肯定会来的。”
  张超在广陵郡当太守时,发现了臧洪这个人才并延揽到自己手下。臧洪后来到袁绍那里发展,现在是袁绍新任命的东郡太守。
  大家都认为臧洪此刻在袁绍手下,是不可能来的。张超说:“臧子元是个义士,我相信他一定会来的!”子元,是臧洪的字。
  奉袁绍之令驻扎在黄河北岸东武阳的臧洪听说曹操率军围困了雍丘,他大吃一惊,马上向袁绍请求,要袁绍给曹操下令,停止进攻。
  袁绍当然不予接受,让藏洪原地待命,不得擅自行动。
  兴平二年(195年)十二月,曹军在经历了五个月的进攻后,终于将雍丘城拿下,此战乐进立下头功,第一个登上城墙(先登)。
  攻破雍丘,张超自杀,曹操下令夷灭张邈三族。据《汉书》刑法志,“三族”一般包括父母、妻室儿女、同胞兄弟姐妹。
  消息传来,臧洪无比悲痛,他光着脚在地上走来走去嚎啕大哭(徒跣号泣)。臧洪宣布,与袁绍正式脱离关系。
  袁绍闻讯大怒,亲自率兵来攻。奇迹出现了,小小的东武阳愣是打不下来,居然让袁军在城下苦攻了一年之久。
  期间,袁绍让自己的大笔杆子兼首席秘书陈琳给臧洪写了封信,责备他忘恩负义,让他明智一些,尽早投降。陈琳也是广陵郡人,跟臧洪是同乡。陈琳的文笔十分了得,他写的信一定慷慨激昂、有理有据,但是陈琳的这封信没有保存下来,因为史学家们觉得对方的回信更精彩。
  这封长达一千五百字的长信完整地保留在《三国志·臧洪传》中。这封信写得声情并茂、义正辞严。袁绍看后,知道臧洪不可能投降了,于是增兵继续攻城。
  臧洪看到城肯定要破了,于是对身边的人说:“袁绍不行大义,我反对他,与大家无关,连累你们遭此大祸,你们现在逃命去吧。”
  可是没有人逃,大家说:“将军与袁绍无怨无仇,为的是申明大义,我们怎么能离您而去呢?”臧洪先后派了几批人出城找救兵,其中有一个叫陈容的同乡,是个书生,跟随臧洪一块从家乡广陵郡出来,很仰慕臧洪。陈容一出城就被袁绍抓住了,扣了起来。
  东武阳被围一年之久,城里可吃的东西基本没了,开始还能挖个老鼠什么的,后来连弓上的牛筋都给煮了,最后全城只剩下三斗米,身边的人想拿它煮点粥给臧洪吃,臧洪流着泪说:“我怎么能单独享用呢?”让大家一块吃。
  据《三国志》记载,臧洪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自己的爱妾杀了,分给将士们吃(杀其爱妾以食将士)!
  但是,城终于还是破了,袁军进城后发现城里饿死的就有七八千人,大家一个个互相枕着躺在那里。
  臧洪被抓,袁绍一直很喜欢他,有意留他一条生路。袁绍说:“臧洪,你为什么辜负我?到了这个地步,你现在服了吗?”
  臧洪虽然饿得发晕,但还是精神抖擞,当着将士的面将袁绍痛斥了一番。袁绍无奈,下令把臧洪杀了。
  当时陈容在座,他马上冲袁绍叫道:“臧洪是个义士,你怎么能杀他呢?”
  袁绍不想再杀陈容了,让人把他拖出去。
  陈容不干,他叫道:“仁义是天常,遵守的人是君子,违背的人是小人,我宁意与臧洪一同死,也不愿意跟你一同生(宁与臧洪同日而死,不与将军同日而生)!”
  袁绍无奈,下令把陈容也杀了。
  臧洪因为重节义历来受到推崇,但客观说,他的行为有很大的问题。张超固然是他的老领导,曾经对他有恩,但这似乎构不成他反对现任领导的理由,他的这种行为到底能不能完全算做忠义,似乎存在疑问。看来,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袁绍对部下这方面的教育还得多搞点。
  此事对袁绍的打击是沉重的。长达一年的时间里,袁军主力被拖在南线,在北线只能处于守势,看着公孙瓒在易水河畔大修防御工事,西面的张燕、于扶罗等又趁机闹事,给袁绍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假如没有臧洪事件,兴平二年(195年)这段时间袁绍可以专心对付公孙瓒,让公孙瓒来不及修筑易水防线,袁绍解决幽州问题就可能提前。一年后,当献帝刘协回归中原时,袁绍就不会因为受制于公孙瓒而无法分身了,抢得历史先机的或许应该是他。
  最终,袁绍虽然也消灭了臧洪和公孙瓒,但在时间进程上刚好都落后了一步,正所谓“一步没跟上、步步跟不上”:袁绍打臧洪的时候,公孙瓒有了喘息之机;袁绍打公孙瓒的时候,给曹操迎接献帝留下了机会。
  袁绍为当初看似高明、实为败笔的一个安排付出了沉重代价。
  【六、迟来的任命】
  现在,让我们检讨一下兴平元年(194年)下半年到兴平二年(195年)夏天曹操的军事行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曹操率军纵横驰骋于兖州大地,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与刚从徐州回师时的情形判若两人。
  首先是曹操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在极端劣势的情况下,他没有惊惶失措,而是收缩防线,集中兵力,固守战略要地,寻找机会,发动反击。
  其次是袁绍的支持,由于袁军在黄河北岸的行动,动摇了吕布固守濮阳的决心,在军粮匮乏、远离友军的情况下,吕布决定向南运动,进入了他不擅长作战的河湖交叉的济阴郡、山阳郡一带,给曹操取胜创造了条件。
  再者,是对手接二连三的失误。在整个战役中,张邈作为吕布的友军,应该明白唇齿相依的道理,但他迟迟没有具体的军事行动,在与吕布的配合上态度消极,吕布被赶走,他也无法在陈留郡再呆下去。
  还有一个内在的原因,就是曹军的逐渐成熟。曹操手下的将领经过两次徐州之战以及与袁术之战而逐渐成长起来,曹军从最早的硬冲硬打、常吃败仗,到现在声东击西、游刃有余,对战场形势的把控能力已有新的跃升。此战役期间,曹仁、乐进、于禁、李典、程昱等人均有率军独立作战的记载,曹军由最初独立的一支军事力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互呼应、配合作战的集团军。
  吕布、陈宫被赶走,张邈、张超被杀,兖州八郡国重新回到曹操手中。这一年的十月,献帝下诏,正式任命曹操为兖州牧,曹操终于拥有了合法身份,这是他一仗一仗打出来的。
  这是一份迟来的任命,当曹操派王比历尽千辛万苦前往长安进贡的时候,就是想得到这样的确认,用自己对皇室的忠心换来一份肯定。但长安的“三人小组”对曹操没有好感,在他们眼里曹操比袁术、刘表、陶谦差得远,尽管丁冲、钟繇等人从中斡旋,但曹操也只得到了几句冠冕堂皇的慰问而已。
  现在,曹操靠自己的实力打败了袁术,消灭了陶谦,打跑了吕布,统一了整个兖州,终于赢得了长安朝廷的重视,主动送来了任命。
  《曹操集》中收录有《领兖州牧表》,是曹操接受兖州牧后的谢表。在这份上表中,曹操回顾了爷爷曹腾、父亲曹嵩以及自己深受皇恩的情况,表示自己将效忠帝室,继续努力进取。在《太平御览》一书中还保存了曹操以兖州牧的身份向献帝进贡的记载,他进的贡大体上都是兖州当地的土特产,如山阳郡特产的美梨二箱,以及一种青黑色的枣二箱。
  在很多人心目中,曹操是汉室的奸臣,但最少到现在,曹操的内心对汉室都是充满敬意的。即使在以后的岁月里,曹操也很少说汉室的坏话,相较于同时期的那些空发议论的人,曹操对汉室的贡献更大,相对于袁术、袁绍这样对当今天子充满敌视的人来说,曹操似乎更应该受到尊敬。
  在张邈、陈宫叛乱中,兖州有很多官民跟随他们背叛了曹操,曹操重新取得兖州后,很多人心存不安,不知道曹操会不会追究。针对这种心理,曹操通过重用毕谌让他们打消了顾虑。
  如前所述,毕谌因为母亲等人被叛军扣留离开了曹操,与曹操话别时还流了泪,毕谌表示决不会依附吕布,但他一离开曹操,就投靠了吕布。吕布失败后,毕谌被抓,大家都认为老毕这一回算是完了。
  没想到曹操并没有追究他,曹操说:“一个人能做到对亲人尽孝,岂能不忠于君吗,这正是我所要的(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不仅如此,曹操还让他做了鲁国相。曹操对毕谌的安排很恰当,不追究反而褒奖,让过去反对过曹操的人吃了定心丸:连毕谌都能得到曹将军的原谅,我们还怕什么呢?
  但是毕谌毕竟有投敌行为,如果让他继续在自己身边处理机要大事,曹操已经信不过他了。于是安排他到外地鲁国任国相,这里是孔子的故乡,孔子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