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是第三个豫州刺史了:朝廷任命的孔,袁术的孙坚,袁绍任命的周昂。
袁绍此举实在有点不怀好意。周氏兄弟虽算不上自己的嫡系,但也是南方的实力派,派他去豫州,正好捣一下乱。二袁相斗的序幕就此拉开,在未来七八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陷入一片混战,交战的双方主要就是他们这两大集团。
从这时起到次年的七月,曹操一直随袁绍驻扎在黄河北岸的河内郡。这一段时间是他比较苦闷的时候,初举义兵便连遭挫折,他现在能做的,只能等待时局变化,寻找新的机会。
【二、公孙度和刘表】
在介绍曹操下一步动向之前,还有两个人要作以交待:公孙度和刘表。
公孙度字升济,原籍幽州刺史部辽东郡襄平县,到他父亲公孙延的时候,为了避难逃到玄菟郡(治所在今辽宁沈阳一带),跟董卓手下的猛将徐荣成了同乡。公孙度小时候名叫公孙豹,这个名字给他带来了好运。
客居在玄菟郡的公孙延一家人,过的是背井离乡、四处打工、朝不保夕的生活,不可能送儿子公孙度上学。玄菟郡太守叫公孙,有个儿子也叫公孙豹,跟公孙度年龄相仿,公孙太守家的儿子死得比较早,太守见到这个公孙豹,很是喜欢,就出钱送他读书,又帮他娶了妻室,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
公孙度后来被推荐到朝廷任尚书台的办事员(尚书郎),以后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高升,最高做到了冀州刺史,后来因为别的事被免了官。
公孙度与徐荣不仅是同乡,而且关系很好,徐荣连败袁绍、曹操、孙坚之后,深受董卓的信任。董卓迁都长安前后,考虑任命一批人到地方任职,目的是往关东联军地盘里渗透。徐荣得到消息,力荐老乡公孙度担任辽东郡太守。
辽东郡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整个辽东半岛,治所就在公孙度的老家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管辖面积很大,看来灵帝时的“三互法”到现在执行得已经不那么严格了。公孙度走马上任,开始并不顺利。
在家门口当官,很多人对他都知根知底,觉得这家人过去在这里见谁都点头哈腰的,怎么摇身一变成了人上人?有人心理上接受不了,有点不太服气,襄平县令公孙昭就是这么一位。
公孙度想,必须找点事来立威,目标选中了公孙昭。他找了个茬,将公孙昭抓起来,于集市上公开审判并判刑,一顿板子下去,将公孙昭活活打死。
这还不够,公孙度大搞扫黑行动,对于当地的不法豪强以及黑恶势力大开杀戒,将田韶等百余户豪强灭族(夷灭百余家),举郡震撼,没有人再敢跟他叫板。公孙度还整顿人马,讨伐玄菟郡的乌桓人和高句丽人,势头很猛。
辽东与内地远隔千山万水,幽州牧刘虞虽然是公孙度的顶头上司,也没有力量管他。公孙度有了实力,就搞开地方自治,把势力不断向周边发展,新设郡县,自行任命太守,成了独立王国。
与公孙度到东北上任的同时,董卓还任命了一位荆州刺史,就是刘表。
前面已经介绍过刘表,他与现任三公之一的王畅同是山阳国(今在山东境内)人,王畅是他的老师,师生二人都很有名气,同时列为“八俊”之一。何进掌权时,对刘表很信任,任命他为北军联合参谋长(北军中侯)。
从刘表的政治倾向来看,他与袁绍等人关系一般,加上他是刘氏宗亲,对朝廷忠心耿耿。董卓正是看中这一点,在袁术、孙坚等人即将控制荆州的情况下,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董卓希望这个能干的人到荆州搅和一下,给袁术、孙坚制造点麻烦。
刘表单人匹马到了荆州,他取得的成果远远超出了董卓的期望,没用多长时间居然把袁术和孙坚的势力挤出了荆州,而且杀掉了孙坚。
司马彪所著一本叫《战略》的书对刘表创业经过有详细记述。当时荆州一代拥兵自重的人很多,袁术、孙坚不用说,还有苏代、贝羽、张虎、陈生、蒯越、庞季、蔡瑁、黄祖等人。荆州刺史部的治所原来在汉寿(今湖南常德附近),刘表一个人先到了宜城,和他曾一同在何进大将军府共过事的老朋友蒯越就在这里。
在蒯越的支持下,蒯良、蔡瑁、庞季、黄祖等都来投奔刘表。刘表向他们请教取得整个荆州的策略,蒯良认为取荆州重点是取南郡,取南郡重点是取襄阳,只要守住襄阳,奉行仁政,安顿百姓,荆州其它各郡可传檄而定。
蒯家、蔡家在襄阳一带很有势力,在他们的协助下,刘表迅速控制了南郡的大部分地区,只剩下张虎、陈生领兵守在襄阳。蒯越和庞季二人进城,劝说他们投降,刘表成功占据了南郡。
刘表索性把荆州刺史部的治所搬到襄阳来,不再去汉寿就任。正如蒯良分析的,南郡平定之后,不费一兵一卒,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都归顺了刘表,荆州七郡中,只有南阳郡在袁术控制之下。
此时袁术坐镇鲁阳,孙坚北伐,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洛阳,把董卓赶向关中,孙坚正准备乘胜追击。新到荆州的刘表让袁术很不爽,同时,袁绍在背后也搞起了小动作,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跑来抢地盘。面对这些新的情况,袁术命令孙坚火速回师,商议对策。
看来,董卓把刘表安插到袁术、孙坚的后面实在是一招妙棋,关键时刻还真替自己解了围。
据晋人张勃所撰《吴录》一书说,孙坚听说袁绍派周昂来抢地盘,伤心得落了泪。他说:“大家同举义兵,抢救社稷,董卓逆贼眼看就要灭亡,还有谁能跟我合力同心呢(吾当与谁戮力乎)?”
孙坚回师,出兵迎击周昂,周昂大败。袁术和孙坚共同对付南面的刘表。
初平二年(191年),袁术派孙坚出兵攻打襄阳,刘表派手下将领黄祖在樊城、邓县一带迎击。黄祖大败,孙坚率军渡过汉水,包围了襄阳。
刘表闭门不战,同时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军队再战,结果又被打败。黄祖败逃至襄阳西郊的岘山,孙坚追击途中,遭黄祖手下人从竹林间发射暗箭的袭击,一代名将孙坚中箭而亡!
陈寿对孙坚的评价是:勇猛果毅,从社会底层开始奋斗,建立了功业,劝说张温杀董卓,收复洛阳后修补宫室陵墓,有忠壮之烈。但陈寿同时指出,孙坚和他儿子孙策一样,行事轻率暴躁(皆轻佻果躁),以至于因为意外事故而丧生,招致整个事业的失败。
孙坚死时,他远在舒县的长子孙策仅十六岁,次子孙权九岁。在程普、黄盖、韩当等一批追随孙坚多年征战老部下的扶持下,孙策迅速成长,挑起了续写家族荣耀的重任。
孙坚之死对袁术是个沉重打击,袁术本质上是个花花公子,尽管野心比谁都大,但实际才能却有限。孙坚在时,袁术可以整天守在鲁阳老窝坐享其成,现在孙坚不在了,他不敢贸然攻击,先守住南阳郡看看形势再说吧。
这样,荆州刺史部除南阳郡以外,都掌握在了刘表的手中。
【三、往何处安身】
现在,我们来盘点一下初平二年(191年)年初全国的形势。
一、幽州刺史部:辖涿郡、上谷郡、广阳郡、代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东郡、辽西郡、玄菟郡、乐浪郡等十郡,治所为蓟县(今北京附近)。州牧刘虞,兼任大司马。在他的地盘上,还有两个难对付的人物:公孙瓒和公孙度。公孙瓒的正式职务是北部边防军司令(降虏校尉),公孙度的正式职务是辽东郡太守。
二、冀州刺史部:辖魏郡、钜鹿郡、常山国、中山国、安平国、河间国、清河国、渤海郡等十郡国,治所邺县(今河北临漳)。州牧韩馥,在他的地盘上有一个更难对付的人物:袁绍。袁绍的正式职务是渤海郡太守,但他以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车骑将军)自称,毫不客气地当上了韩馥的领导。
三、青州刺史部:辖济南国、平原国、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等五郡国,治所临淄(今山东临淄)。刺史焦和,兵多粮足,但不善带兵,总被弱小势力欺负。大约在去年底,袁绍又表奏了一个青州刺史,即酸枣会盟时大出风头的臧洪。公孙瓒后来也不甘落后,任命田楷为青州刺史。一年前,本州所辖的北海国来了一个名人当国相,此人就是孔融。这里地处偏远,斗争形势却很复杂。
四、兖州刺史部:辖陈留郡、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山阳郡、济阴郡等八郡国,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附近)。刺史刘岱,酸枣会盟的主要参与者。辖区有济北国相鲍信、东郡太守王肱、陈留郡太守张邈、山阳郡太守袁遗等实力派人物。
五、徐州刺史部:辖东海郡、琅邪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国等五郡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刺史陶谦,控制主要郡县,辖区内的广陵郡太守张超是张邈的弟弟。
六、豫州刺史部:辖颖川郡、汝南郡、沛国、梁国、陈国、鲁国等六郡国,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刺史有三个,朝廷任命的孔,袁术任孙坚(此时尚未战死),袁绍任命的周昂。
七、司隶校尉部:辖河南尹、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七郡国,治所洛阳。此处的司隶校尉好像不太有名,查了万斯同《汉季方镇年表》,得知此人叫刘嚣,跟他的上一任宣播一样,都为大家所不熟悉,应该是董卓所署。所辖河内郡太守为王匡,河南尹为老将朱俊。
八、并州刺史部:辖上党郡、太原郡、上郡、西河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朔方郡等九郡,治所在晋阳县(今山西太原附近)。辖区内有大量黄巾军余部,著名的有黑山军、白波军等。董卓一直兼任并州牧。
九、荆州刺史部:辖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等七郡,原治所汉寿,现治所襄阳(今湖北襄樊)。刺史为刘表,控制全部七郡中的六个,另外一个南阳郡由袁术控制。
十、扬州刺史部:辖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等六郡,治所历阳(今安徽和县附近)。刺史陈温,曾支持曹洪募兵。辖区内丹阳郡太守周颀,支持过曹操的募兵行动。
十一、益州刺史部:辖蜀郡、汉中郡、广汉郡、巴郡、犍为郡、郡、越郡、益州郡、永昌郡等九郡,治所雒县(今四川广汉附近)。州牧为刘焉。
十二、凉州刺史部:辖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等十郡,治所陇县(今甘肃天水附近)。刺史韦端,由朝廷任命。辖区内除董卓集团外,还有叛乱武装韩遂、马腾等。
十三、交州刺史部:辖南海郡、苍梧郡、九真郡、日南郡、交趾郡、郁林郡、合浦郡等七郡,治所番禺(今广州附近),包括两广、海南(时称朱崖洲)及越南一部分,地处偏远,与内地交往有限,常常作为流放发配之地。刺史为朱符。
以上是全国十三个州的情况,在这些主要地方实力派中,支持董卓或拥戴朝廷的有刘虞、刘表、刘焉、陶谦、焦和、公孙度、公孙瓒以及凉州、司隶校尉、交州等势力;参加关东联军或给予声援的包括袁绍、袁术、韩馥、孙坚、刘岱、孔、陈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