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崩泪流-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往不同方向的岔路所在。“三岔”实际暗喻四通八达之意。只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这焚化的“家堂”才能更好更快地去往目的地。换言之,去往另一个世界的父亲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家堂”安居。
  在“纸驴”的引领下,我、姐夫和父亲的两个外甥就将“家堂”放置到合适的地方。至此,“纸驴”的使命也就最终完成了。因此,在别人的授意下,外甥就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将手中的“纸驴”抛到“家堂”一旁。
  紧接着,抬棺材的众人就将携带而来的秸秆围着“家堂”摆上一圈。不管军乐队的人是不是已经疲惫了,但在这个时刻,他们都必须要卯着劲地敲打和吹奏了,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化家堂”的高潮时间。
  在鼓乐声中,我们一众人按序面向“家堂”跪拜。在我们跪拜的同时,“家堂”也被专人点燃了。一时间,火借风势,噼里啪啦声中,火光冲天。据说,这火头是越高越好。火头越高,说明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父亲接受“家堂”的程度就越高;同时,火头越高,也暗喻着父亲这边的后辈生活会越发的红火。至此,也许你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化家堂”的地方一般会选择在空旷处了吧。
  跪拜之后,我们就不需要再围着熊熊火光了。除了专门负责焚化“家堂”的,其他人在这个时候就必须得回去了。不过,回去的时候,与去殡仪馆时一样,绝不能走重复的道路。来的时候,我们走的是水泥大道,因此回去的时候,我们就只能选择田间的羊肠小道了。
  在回去的过程之中,还有一场比拼。这比拼的就是回家的速度,据说越快赶回家的,将来就越容易发财或事业兴旺。当然,这当中肯定是有什么道理的。只是不知道罢了。
  绝大部分人跟来时一样悠然自得,因为需要比拼速度的只不过是少部分人。这少部分人就是与父亲关系最为亲密的几个。我、姐姐、两个堂弟以及父亲的两个外甥一家。当然,这里指的全是父亲的后辈。于是,磕头完毕之后,小几家子的人就无一例外地拔腿往家中跑去。我和姐姐自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因为我们地儿熟,而其他人在七绕八绕之后,已经有些迷糊了,在不能原路返回的情况下,好些人还真搞不清该走哪条道。甚至有人把鞋都跑掉了,由此就不难看出其比拼的热烈程度了。


第264章  墓穴选址
  最后,到底是哪个先到家的,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因为,对于所谓“发财或者事业兴旺”的结果,我并不是如何相信。当时,之所以也会参与到热烈的比拼之中,完全是出于对本地习俗的一种尊重。
  只要是参加“化家堂”的,回来之后,无一例外地要跨一下火堆,否则就不能进入家中。很快,众人就都陆陆续续地返回。“化家堂”本就是上午最后一个重大祭奠活动,待其完成之后,也已经十一点多了。因此,接下来,众亲朋就直接入席吃饭。
  吃罢午饭,也就预示着整个白事事宜中最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即将开始。中国向有“入土为安”之说,而父亲生前强调要购买“十二段”的棺材,实际上就是想“入土为安”的。因此,整个白事也将随着父亲的入土而步入高潮。前来参加父亲葬礼的亲朋,只要不是有特殊情况,一般都会等到父亲入土之后方才离去。
  入土也就是俗称的“落葬”。落葬的时辰是非常有讲究的,因此在这之前,阴阳已经特地为此而选择了吉日和良辰。今天,就是阴阳选择的吉日,所以,父亲才会在今日凌晨火化。至于良辰,则是在今天下午时分。
  既然是入土,那么就需要坑。如同父亲要求的那般巨型木棺,所需要的土坑绝对也是巨型的。因此,一众抬棺材的预先就得将那巨型的土坑给挖好。当然,这坑可不是随便挖的。土坑所在的位置,也将是祖坟所在的位置。因此,这位置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选择得好的话,那么祖坟也就长得好了。祖坟长得好,后辈子嗣也就能兴旺发达了。
  这祖坟的选址可是牵涉到了许多风水上的学问。对于风水,我只是略知皮毛。反正,据阴阳所说,这祖坟要么靠山(靠山暗喻着找到“靠山”之意,如果有了“靠山”,那么无论是在阴间还是在阳间就尽皆不愁了),要么靠水(这可能跟水能通灵有关,也可能与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有关,因此潜意识中人们也就对水有了亲近之意),要么靠路(路乃四通八达之所,离大路近了,自能兴旺)。我们这里乃是平原,靠山自然是找不到的;我家地处农村,也无法找到四通八达的大路;最终,我们所能选择的就只有水。而我家有一块农田正好临近一条小溪,因此,阴阳就将父亲的墓穴选址在小溪旁边。事实上,我家的祖坟几乎都集中于此。甚至,我们队上人家十之八九的祖坟也都在这里。在我们队上人家的心目中,那一片可是相当难得的风水宝地了。
  当然,为了免遭纠纷,父亲的墓穴还是尽量考虑自家的田地为好。地址确定下来之后,紧接着考虑的就是朝向的问题。如果有山,自然是靠山;如果有路,当然是朝向大路;倘若是水,自然也是面向流动的溪水为好;当然,如果无山、无路,还无水,那么自是朝向东方为佳。我家农田旁的小溪是东西向的,所以,最终父亲的墓穴被确定为南北朝向。
  地址和方位都确定下来之后,抬棺材的一众人等才能开始动土。虽然人数不少,但他们也要挖上好长一段时间才行。毕竟,那么大一个棺材,没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可是不行的。他们扛着铁锹、带着茶壶,然后就在阴阳的指导之下紧锣密鼓地开动了起来。毕竟,时辰已经选好,不容错过。因此,他们必须在时辰到来之前完成挖坑的所有工作。
  在众人挖坑的同时,已经派人用三轮电瓶车装载石灰粉去了。在土坑挖完之后,众人就开始用运来的石灰粉仔细地将土坑四周和底部撒上石灰粉。估计这石灰粉是用来防潮、消毒的。有了这些石灰粉,木棺腐烂的时间必定会有所延迟。当然,对于没有火化的人家来说,这石灰粉的消毒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只不过,这些与古人的防腐防盗技术相比,还是远远不如的。因此,从土葬程序和处理手段方面来看,人类肯定是有所退步的。
  至此,挖坑的浩大工程也就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跃坑”。“跃坑”也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奇特风俗。“跃坑”,顾名思义,就是从挖好的土坑之上跳跃而过。当然,需要跳跃的只不过是少数人,是少数与父亲关系最为亲密的几个后人。第一,需要跳跃的都是男性,从中也就能再一次看到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子;第二,需要跳跃的都是父亲的后辈,与父亲同辈的或者比父亲辈分高的男子是绝不需要跳跃的;第三,需要跳跃的都是跟父亲关系最亲的后一辈子弟,其中有我、姐夫、堂弟、表弟(我姑姑家的儿子和舅舅家的儿子)以及父亲的干儿子,再晚一辈的比如说我的外甥,那就不需要跳跃了。
  “跃坑”,考验的绝不是你的身体素质。土坑是长方形,跳跃的时候,不是让你从宽的这边跳到另一边,而是让你从长的这边到另一边。那么长的距离,别说是普通人,就算是专业运动员也未必能跳得过去。因此,“跃坑”开始的时候,是先由两个抬棺材的人在深深的土坑之中等着。有人跃坑的时候,就先由这两人将其架入土坑之内。
  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我自是第一个“跃坑”。八十多岁的老者预先跟我说过了,在跳跃的那一刹那,也就是两人架着我入坑的那一刻,一定要往土坑之中抛洒一把硬币。因此,早早的,我就往孝服的口袋中塞满了硬币。在往下跳的时候,我满满地抓上一把,并狠命地抛洒而出。可惜的是,那土坑实在是太大了些,满满一把的硬币,但洒落之后,就稀稀落落得几乎很难被察觉到。只要这些硬币能够有幸被保存下来,那么,说不准几百、几千年之后,它们也会变成文物呢!
  正在我胡思乱想之际,抬棺材的已经开口说道:“你用不着担心。正主儿可不是你。‘跃坑’对你来说,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说完之后,那两抬棺材的就将我从另一边给架了上去。


第265章  乞要五谷
  他的话实际上就是在提醒其他需要“跃坑”的人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跃坑”估计就是专门为抬棺材的人而设置的一个项目。接下来的人,一旦跃入深深的土坑之中,就不会像我那般容易就能上得去了。
  第一个进去的,显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当抬棺材的人问“该如何表示”的时候,就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于是抬棺材的就进一步提醒,要香烟,而且是成条的。这个时候,第一个“入套”的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讹上了”。只不过,这样的“讹”乃是风俗允许范围之内的,纯属一种无伤大雅的即兴娱乐。
  倘若,你这个时候不想被对方所“讹”,试图凭借一人之力窜上去,那么,你的结局只能是悲催的。即便是我姑姑家那身材最高的表弟,站在坑中,也要矮上半头,那就更别说是其他人了。就算是在没有旁人干涉的情况下,想从这么深的土坑中爬出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有那八位抬棺材的在一边虎视眈眈呢?也有自视身体素质过硬并尝试着从深坑之中突围而出的。只是,在抬棺材众人的上推(在上面的人往下推)下拉(在坑内的人往下拽)之下,最终只能无奈地放弃那一点也不现实的尝试。
  各人性格不同,因此各自的反应也就不尽相同。
  有人一下到坑中就相当爽快地答应拿烟。于是,抬棺材众人就会追问几条。在回答完两条之后,抬棺材的众人就露出些许会心的微笑。然后,抬棺材的众人就强调,可不能是现在用的十二元一包的。坑中之人就赶紧回道:“哪能呢?”最终,在表明自己拿出两条二十元一包的香烟的诚意之后,他就被抬棺材的众人给架到了坑外。
  有人下到坑中立刻就插科打诨、也有人装聋作哑、更有甚者试图逃脱……但,在不达到人家的要求就无法出坑的情况下,他们最终无一例外地乖乖屈服就范。最后,抬棺材的可谓收获颇丰。七八个人下来,每人皆是两条二十元一包的香烟,算下来,也差不多三千元左右了。
  至此,“跃坑”的闹剧就算是真正结束了。接下来,也就到了整个白事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重头戏——“落葬”。
  在田里的众人包括抬棺材的,于“跃坑”完成之后,都得立即赶回去。抬棺材的八人先是象征性地将杠子绑到木棺之上。与此同时,我还得继续忙碌一阵。在本族八十多岁的老人的引领下,在军乐队的鼓乐声中,我开始了前往左邻右舍家乞要五谷的行动。先是往东。身披重孝的我是不能进入别人家中的。因此,我只得远远地跪于人家大门之前。听到鼓乐声,邻居家的也就已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以最快的速度接过我手中的碗,将事先准备好的五谷盛来给我。不错,这些就是“事先准备好”了的。在我动身前往乞要之前,八十多岁的老人已经预先挨门挨户地打过招呼了。否则,到时候,人家到田里忙农活了怎么办?万一人家盛给的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