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栖特种兵-第1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挨着西域军战场的,就是土谷浑的那支援兵。

    这里防守的天军,充分利用了这里的一座小小丘陵高地,他们把防线设在丘陵顶部,居高临下地打击仰攻的土谷浑士兵。

    土谷浑的士兵特点是人多势众,第一次试探性攻击,就压上了一万人!

    天军全军上阵,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一万人的公共打退。

    不料,敌人第二轮进攻却投入了二万人!

    霎时间,天军的阵地出现了几处被敌人突破!

    这个时候,增援的天军,从左右两个方向恰巧来到!

    他们也是依赖于机动运兵线的良好运行,援兵及时来到,才保住防线不被突破!

    就这样,敌人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天军的援军源源不绝,才保住了阵地不失。

    这个时候,麦轲的命令传了过来,要求云贵大军,坚决堵住敌人逃跑的路线,一个也不能放走!

    同时,也要求全体天军参战部队,坚决按照天军的政策要求,在保证战略意图实现的前提下,要活的不要死的!

    麦轲这个时候的战略眼光,早就越过了厮杀的战线,到达了这些欲图逃跑之人所来之地。

    吐蕃的人虽然不多,只有十万,可是在那个地广人稀之地,十万几乎就是不可阻挡的庞然大物了。

    正所谓不在东西大小,在于放在什么地方。

    一个石子要想拦住大河奔流,固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要放进一个人的眼睛里面,一般人就无法承受了。

    所以,麦轲现在越来越感谢咸丰皇帝的那个绝命令,驱使众多兵力从那些边远地区来到这个无底洞一般绞肉机战场。

    不但极大地消弱了那些地区的防守力量,还被麦轲送来了潜在的大军,反击回去,把那些地方,一举据为己有。

    当然,麦轲还要做点什么事情。

    第一就是要把他们全部捉住。

    第二就是要把他们全部转化,心甘情愿地为天国出力。

    嘿嘿!麦轲对这两条都是相当有信心做到。

    所以,他就下达了“抓活的”这样一条命令!

    然后,他就叫上小刀郡主,当然还有新成立的空军,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三万人,开始对这条防线进行监督。

    他们只做一件事情,就是那里的敌人难缠,马上就派出一队空军勇士助阵!

    也就是,看到哪一个点子硬,就对他实施凌空捕捞!

    还是那种绳兜,迎风一展,当头一罩,“嗖”的一声,就给逮住,弄走了!

    这些急于逃走的敌兵,拼死拼活地争取到一点上风,看到了一点点儿逃跑的希望,却被这些万恶的空中黑手给破灭了,登时士气大泄,特别顽强的还能再来一轮,心志不坚的,马上放弃了努力!

    即使再来一轮,也以更快的速度被天军空军拿获;那么第三轮也就再也不见了!

    实际上,空军的捕捞根本就没有停止,他们明确任务是专拣硬茬捕捞,但是没有硬茬以后,软茬也是可以的吧!没听说“柿子拣软的捏”吗?

    结果,这四拨人马,在天军参战以后,彻底灭绝了他们冲破包围圈的希望。

    这个时候,后面跟上来的四个兵团,也开始趁火打劫,杀声震天地围裹上来。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上有空中捕捞,让这些逃兵顿时陷入绝境之中!那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个时候,只有麦轲能给他们出路了!

    就在此时,三个方向的天军齐声高呼:“缴枪不杀!投降免死!”

    他们一边高呼,一边步步紧逼,给敌人施加压力!

    最先崩溃的吐蕃的十万兵,他们可以在崇山峻岭如履平地,但是下了高山,行走在平地,反而呼吸不畅,浑身无力,早就不行了。

    如果不是天军对他们网开一面,他们早就被灭光了。

    现在一听到天军的宣布,立刻就扔了武器,瘫倒在地,彻底地投降了天军。

    接着就是土谷浑、北地的援军,他们打得都比较激烈,损失也比较大,已经无以为继了,这时也就坎骑驴,顺坡下了。

    最后就是西域的骑兵,他们也是一直就极力突破,几次接近成功!

    他们的实力也非常强悍,而且二十万大宛骑士,没有一个善茬,都符合天军空军擒贼先擒王的标准!

    因此,虽然经过二轮捕捞,被绳兜兜走了一千多人以后,他们依然斗志昂扬!

    罗山德的白俄骑兵也一直没有停止对他们的围打!他们的反击也一直非常激烈!

    麦轲一看也乐了,你既然愿意挨打,就如你所愿!

    小刀郡主娇喝一声:“全体都有!一起上!”

    三万空中捕捞大军,凌空而下,开始了大肆捕捞!

    。


第1074章 大河一泄如注(改)

    麦轲这一手太狠了!

    二万空军同时下手,每次捕捞都是人手一份,一个俯冲回旋,就捞住一个!

    那就是二万个!

    捕捞成功率百分之百!

    令麦轲惊讶的是,这一捞,竟然是连人带马,全都捞了起来!

    这些捞手也没有想到,那个小小的绳兜,捞一个人已经大大超出它外表的容积了!

    看那绳兜,顶多就是一个小笼子大小,也就二尺方圆。

    以前的经验是捕捞一个大活人,已经是奇迹!

    没想到这次捞人的时候,被捕捞的骑士都乘坐在马背上,兜住了人以后,那个绳兜如同活的一样,根本就没有停止,而是继续蔓延,以至于把整个战马都套了进去!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捕捞手还在担忧,虽然马套上了,那么沉的大家伙,也无法拖动呀!

    也许是多套一马,反丢一人!

    因此,是福是祸,这个时候还真是万难断定!

    等他们如同以前一样,套人完毕,就一个回转飘升,没有想到,所有的感觉都和以前一样!

    大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一套人马都带走了!

    这下大家喜出望外!

    那可是大宛马!实乃不世良驹!

    这些人想到以后打仗的时候,随时飞行;平常日子,乘坐大宛马,那岂不是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一想到这个前景,大家干劲倍增,放下这些捕捞的俘虏人马,立马就来了第二趟!

    又是二万人马!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次大家干的更通畅了!

    整个捕捞过程全部用时,比第一次缩短了足足一分钟!

    这些人马不停蹄。连续捕捞了五次!

    这麦轲难道不怕别人投诉他过度捕捞?

    看着这些空军兄弟大捞特捞,大获丰收,两面围追堵截的兄弟们不干了!红眼了!

    大宛良驹谁不想要啊?

    于是。大家也不顾这些骑兵凶猛,步兵对上去有很大危险。前后左右一拥而上!

    剩下的十万骑兵,早就被空军搞得胆战心惊,斗志全无了!

    一看这些原来自己根本就不放在眼里的步卒们冲了上来,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

    竟然没有一个人心升反抗之念!

    他们反而全都有一种释然:与其让那些凶猛的空军抓到天上示众,还不如让这些步兵抓去,至少还脚踩大地,心里踏实。

    于是,最后这十万大宛骑兵。都被这些人瓜分,治疗他们的红眼病去了。

    这些大宛骑兵被彻底解决以后,这场围剿西部二百万援军的战役最后结束,以天军痛快淋漓的连场大胜,尽歼敌军为标志,为这个战役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审讯俘虏的时候,麦轲得知这些土谷浑的战士,许多都是在大河发源地而来,一直顺流而下,直到中游那个河段。都是他们时代栖住之处。

    同时,麦轲也知道,通过这一阶段的反复争夺。所有上游大河两岸,都已经掌握在天军手里,中游的大河两岸也是如此,都已经收归天国所有。

    只有衫东境内的大河下游,依然还没有最后转手,不过林凤祥大军已经杀了过去!想来很快就会就会有结果。

    再说,如果对大河统一治理,也是对林凤祥一个极大的帮助!

    他把顾继之再次找来,跟他一起去踏查大河沿岸。并且予以改造!

    现在正是时候,老的满清统治。已经被天军打碎,新的政权机构暂时还没有建立起来。现在无论做什么,都好似在白纸上作画,没有人为制肘。

    这个问题,麦轲以前和顾继之讨论过,所以现在等于把那时的想法付诸实施。

    当然现在情况变了,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也不在话下。

    “方舆兄,现在是时候重新安排旧河山了!你对大河所花时间最多,是不是已经有了新的方案?我是指彻底改变大河现状的全面而整体的方案,呵呵。”

    “哈哈,你终于问起这件事情了!我还以为你忙着打仗,已经把这个事情全忘掉了呢!这个给你,我的所有想法都在里面!这个方案,包括了我们以前的所有想法,但是也有更多新内容。”

    顾继之说着,递过来一本厚厚的书。

    对,就是一本书,装潢精美!

    麦轲打开一看,首先看到几个大字进入眼帘,“根治大河计划”。

    下面有一句话,是给这个计划的,写着什么“大河一泄入注,旁流百转千回”。

    麦轲一时竟然没有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抬眼看向顾继之。

    那老兄贼忒忒一笑,说道:“麦轲你想多了吧?就是很直白的意思。”

    “说说看?”麦轲还是不懂。

    “大河一泄如注,指的是从大河的源头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开始,一直到入海口渤海,全程径直而下,把那些弯曲的水路全部舍弃,一直达到渤海海湾,这就叫一泄如注!一泄,指的是走直路,畅行无阻;如注,说明的是奔腾入海不回头的气势!懂不懂?”

    “懂了!”麦轲自嘲一笑,“不过老哥这个用词有点超常性的独出心裁,呵呵。”

    “那是当然,我辈岂是庸才?”顾继之大言不惭。

    “那百转千回呢?”麦轲继续问。

    “咳!这个更好懂了!原来的大河那么多绕路、转弯,现在不是捋直了吗?但是,那些弯道、支流什么的,总有些用处,所以就把它们变成了支流,或者回流,你知道回流是什么意思吧?”

    顾继之三言而语就让麦轲明白了,原来是原来的需要还是要照顾的。

    “懂了!这样就不用担心原来必须用水的地方没水可用了!这个方法好,考虑得很周全!我想,你这里都有具体的规划了吧?”

    “那是当然!我给你一个大概数字吧。

    “大河的弯多,素有“九曲大河”的说法;大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个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大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弯,干流的主要大弯有六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上面。

    “大弯中,其中一百八十度的大弯有三个,九十度的大弯有二个,四十五度大弯有一个。

    而大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四千里,但实际流程是一万一千里,是直线距离的二点****倍。

    “大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