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
今天星期日,是世钧在南京的最后一天。他母亲轻轻地跟他说了一声:“你今天可要去看看爸爸。”
世钧很不愿意到他父亲小公馆里去。他母亲又何尝愿意他去,但是她觉得他有一年光景没回家来了,这一次回来,既然亲友们都知道他回来了,如果不到父亲那里去一趟,无论如何是有点缺礼。世钧也知道,去总得去一趟的,不过他总喜欢拖延到最后一刻。
这一天他拣上午他父亲还没出门的时候,到小公馆里去。
那边的气派比他们这边大得多,用着两个男当差的。来开门的一个仆人是新来的,不认识他,世钧道:“老爷起来了没有?”
那人有点迟疑地向他打量着,道:“我去看看去。你贵姓?”世钧道:“你就说老公馆里二少爷来了。”
那人让他到客厅里坐下,自去通报。客厅里全堂红木家具。世钧的父亲是很喜欢附庸风雅的,高几上,条几上,到处摆着古玩瓷器,使人一举手一投足都怕打碎了值钱的东西。
世钧别的都不注意,桌上有一只托盘,里面散放着几张来客的名片和请帖,世钧倒顺手拿起来看了一看。有一张粉红色的结婚请帖,请的是“沈啸桐先生夫人”,可见在他父亲来往的这一个圈子里面,人家都拿他这位姨太太当太太看待了。
啸桐大约还没有起身,世钧独自坐在客厅里等着,早晨的阳光照进来,照在他所坐的沙发上。沙发上蒙着的白布套子,已经相当旧了,可是倒洗得干干净净的。显然地,这里的主妇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物。
她这时候正在小菜场上买了菜回来,背后跟着一个女佣,代她拎着篮子,她自己手里提着一杆秤,走过客堂门口,向里面张了一张,笑道:“哟,二少爷来了!几时回南京来的?”
世钧向来不叫她什么的,只向她起了一起身,正着脸色道:刚回来没两天。非常老实,梳着头,穿着件半旧黑毛葛旗袍,脸上也只淡淡地扑了点粉。她如果是一个妖艳的荡妇,世钧倒又觉得心平气和些,而她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完全把世钧的母亲的地位取而代之,所以他每次看见她总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她见了他总是满脸敷衍,但是于客气中并不失她的身分。
她回过头去叫道:“李升,怎么不给二少爷倒茶?”李升在外面答道:“在这儿倒呢,”她又向世钧点点头笑道:“你坐会儿,爸爸就下来了。小三儿,你来叫哥哥。来!”她的第三个孩子正背着书包下楼来,她招手把他叫过来,道:“叫二哥!”那孩子跟世钧的侄儿差不多大。世钧笑道:“你几岁了?”姨太太笑道:“二哥问你话呢,说呀!”世钧笑道:“我记得他有点结巴。”姨太太笑道:“那是他哥哥。他是第三个,上次你看见他,还抱在手里呢!”世钧道:“小孩子长得真快。”姨太太道:“可不是。”
姨太太随即牵着孩子的手出去了,远远地可以听见她在那里叫喊着:“车夫呢?叫他送小少爷到学堂去,马上就回来,老爷要坐呢。”她知道他们父子会谈的时间不会长的,也不会有什么心腹话,但她还是防范得很周到,自己虽然走开了,却把她母亲调遣了来,在堂屋里坐镇着。这老太太一直跟着女儿过活,她女儿现在虽然彻头彻尾经过改造,成为一个标准的人家人了,这母亲的虔婆气息依旧非常浓厚。世钧看见她比看见姨太太还要讨厌。她大约心里也有点数,所以并没有走来和他打招呼。只听见她在堂屋里赶赶咐咐坐下来,和一个小女孩说:“小四呀,来,外婆教你叠锡箔!喏,这样一折,再这样一折——”纸折的元宝和锭子投入篮中的赶咐声都听得见,这边客室里的谈话她当然可以听见。她年纪虽大,耳朵大概还好。
这里的伏兵刚刚布置好,楼梯上一声熟悉的“合罕”!世钧的父亲下楼来了。父亲那一声咳嗽声虽然听上去很熟悉,父亲本人却有点陌生。沈啸桐背着手踱了进来,世钧站起来叫了声“爸爸”。啸桐向他点点头道:“你坐。你几时回来的?”
世钧道:“前天回来的。”啸桐道:“这一向谣言很多呀,你在上海可听见什么消息?”然后便大谈其时局。世钧对于他的见解一点也不佩服,他只是一个旧式商人,他那些议论都是从别的生意人那里听来的,再不然就是报上看来的一鳞半爪。
啸桐把国家大事一一分析过之后,稍稍沉默了一会。他一直也没朝世钧脸上看过,但是这时候忽然说道:“你怎么晒得这样黑?”世钧笑道:“大概就是我回来这两天,天天出去爬山晒的。”啸桐道:“你这次来,是告假回来的?”世钧道:没有告假,这一次双十节放假,刚巧连着星期六星期日,有好几天工夫。不大问他关于他的职业,因为父子间曾经闹得非常决裂,就为了他的职业问题。所以说到这里,啸桐便感到一种禁忌似的,马上掉转话锋道:大舅公死了,你知道不知道?的。
他们亲戚里面有几个仅存的老长辈,啸桐对他们十分敬畏,过年的时候,他到这几家人家拜年,总是和世钧的母亲一同去的,虽然他们夫妇平时简直不见面,这样俪影双双地一同出去,当然更是绝对没有的事了。现在这几个长辈一个个都去世了,只剩下这一个大舅公,现在也死了,从此啸桐再也不会和太太一同出去拜年了。
啸桐说起了大舅公这次中风的经过,说:“真快……”啸桐自己也有很严重的血压高的毛病,提起大舅公,不免联想到自己身上。他沉默了一会,便道:“从前刘医生替我开的一张方子,也不知到哪儿去了,赶明儿倒要找出来,去买点来吃吃。”世钧道:“爸爸为什么不再找刘医生看看呢?”啸桐向来有点讳疾忌医,便推托地道:“这人也不知还在南京不在。”
世钧道:“在。这次小健出疹子就是他看的。”啸桐道:“哦?
小健出疹子?“世钧心里想,同是住在南京的人,这些事他倒要问我这个从上海来的人,可见他和家里隔膜的一斑了。
啸桐道:“小健这孩子,老是生病,也不知养得大养不大。
我看见他就想起你哥哥。你哥哥死了倒已经有六年了!“说着,忽然淌下眼泪来。世钧倒觉得非常愕然。他这次回来,看见母亲有点颠三倒四,他想着母亲是老了,现在父亲又向他流眼泪,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也是因为年老的缘故么?”
哥哥死了已经六年了,刚死那时候,父亲也没有这样涕泪纵横,怎么六年之后的今天,倒又这样伤感起来了呢?或者是觉得自己老了,哥哥死了使他失掉了一条膀臂,第二个儿子又不肯和他合作,他这时候想念死者,正是向生者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怀念。
世钧不作声。在这一刹那间,他想起无数的事情,想起他父亲是怎样对待他母亲的,而母亲的痛苦又使自己的童年罩上一层阴影。他想起这一切,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硬起来。
姨太太在楼上高声叫道:“张妈,请老爷听电话!”嘴里喊的是张妈,实际上就是直接地喊老爷。她这样一声喊,倒提醒了世钧,他大可以不必代他父亲难过,他父亲自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啸桐站起身来待要上楼去听电话,世钧便道:爸爸我走了,我还有点事。
世钧跟在父亲后面一同走出去,姨太太的母亲向他笑道:二少爷,怎么倒要走了?不在这儿吃饭呀?楼梯口,他转身向世钧点点头,自上楼去了。世钧便走了。
回到家里,他母亲问他:“爸爸跟你说了些什么?”世钧只说:“说起大舅公来,说他也是血压高的毛病,爸爸自己好像也有点害怕。”沈太太道:“是呀,你爸爸那毛病,就怕中风。不是我咒他的话,我老是担心你再不回来,恐怕都要看不见他了!”世钧心里想着,父亲一定也是这样想,所以刚才那样伤感。这一次回南京来,因为有叔惠在一起,母亲一直没有机会向他淌眼抹泪的。想不到父亲却对他哭了!
他问他母亲:“这一向家用怎么样?”沈太太道:“这一向倒还好,总是按月叫人送来。不过……你别说我心肠狠,我老这么想着,有一天你爸爸要是死了,可怎么办,他的钱都捏在那个女人手里。”世钧道:“那……爸爸总会有一个安排的,他总也防着有这样的一天……沈太太苦笑道:们要见一面都难呢!我不见得像秦雪梅吊孝似的跑了去!”
世钧也知道他母亲并不是过虑。亲戚间常常有这种事件发生,老爷死在姨太太那里,太太这方面要把尸首抬回来,那边不让抬,闹得满天星斗,结果大公馆里只好另外布置一个灵堂,没有棺材也照样治丧。这还是小事,将来这财产的问题,实在是一桩头痛的事。但愿他那时候已经有这能力可以养活他母亲,嫂嫂和侄儿,那就不必去跟人家争家产了。他虽然有这份心,却不愿意拿空话去安慰他母亲,所以只机械地劝慰了几句,说:“我们不要杞人忧天。”沈太太因为这是他最后一天在家里,也愿意大家欢欢喜喜的,所以也就不提这些了。
他今天晚车走,白天又陪着叔惠逛了两处地方,下午回家,提早吃晚饭。大少奶奶抱着小健笑道:“才跟二叔混熟了,倒又要走了。下次二叔再回来,又要认生了!”沈太太想道:再回来,又要隔一年半载,孩子可不是又要认生了。强笑道:“小健,跟二叔到上海去吧?
去不去呀?“大少奶奶也道:”上海好!跟二叔去吧?“问得紧了,小健只是向大少奶奶怀里钻,大少奶奶笑道:”没出息!
还是要妈!“
世钧和叔惠这次来的时候没带多少行李,去的时候却是满载而归。除了照例的水果,点心,沈太太又买了两只桂花鸭子给他们带去,那正是桂花鸭子上市的季节。此外还有一大箱药品,是她逼着世钧打针服用的。她本来一定要送他们上车站,被世钧拦住了。家里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站在大门口送他们上车,沈太太笑嘻嘻地直擦眼泪,叫世钧“一到就来信”。
一上火车,世钧陡然觉得轻松起来。他们买了两份上海的报纸躺在铺上看着。火车开了,轰隆轰隆离开了南京,那古城的灯火渐渐远了。人家说“时代的列车”,比喻得实在有道理,火车的行驶的确像是轰轰烈烈通过一个时代。世钧的家里那种旧时代的空气,那些悲剧性的人物,那些恨海难填的事情,都被丢在后面了。火车轰隆轰隆向黑暗中驰去。
叔惠睡的是上面一个铺位,世钧闷在下面,看见叔惠的一只脚悬在铺位的边缘上,皮鞋底上糊着一层黄泥,边上还镶着一圈毛毵毵的草屑。所谓“游屐”,就是这样的吧?世钧自问实在不是一个良好的游伴。这一次回南京来,也不知为什么,总是这样心不定,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匆匆的,只求赶紧脱身,仿佛他另外有一个约会似的。
第二天一早到上海,世钧说:“直接到厂里去吧。”他想早一点去,可以早一点看见曼桢,不必等到吃饭的时候。叔惠道:“行李怎样呢?”世钧道:“先带了去,放在你办公室里好了。”他帮着送行李到叔惠的办公室里,正是为了看曼桢。
叔惠道:“别的都没关系,就是这两只鸭子,油汪汪的,简直没处放。我看还是得送回去。我跑一趟好了,你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