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药谷-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强先动手,将木条插得斜向一边,插满了一排后,又插另一排木条,两排木条交叉组合,便成了篱笆墙,再插上大木条固定,就是风吹不倒了。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大家也把菜籽撒了下去,扎好篱笆,浇上清水,让菜籽在地上生根芽,以后他们食的蔬菜,就不用从谷里运出来了。

    临走时,蔡强说道:“明天,男知青都跟着我到山上砍柴,然后挑到瓷器厂去卖,赚得钱时,在谷民那里买两只猪仔回来养,大家说好吗?”

    “这就再好不过了,明天我们女知青也去帮忙挑柴,买回猪仔后,我们负责煮饲料喂养,不用你们男生动手!”

    王小霞听得要买猪仔回来喂养,一蹦三尺高,养猪种菜,这不就是农家人要干的活吗?

    刘刚说道:“那明天砍柴,也不用你们女生动手,你们负责给种下去的薯苗,菜种浇水就行!”

    女知青们满口答应,她们也想象农家人一样,享受着小集体生活带来的情趣,因为她们知道,这次上山下乡,可能要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生根芽,开花结果,这个知青点,应该就是她们的小集体单位了。

    但是,蔡强可不是样想,这些学生娃,有知识,有文化,城市建设也需要人才,他们始终要回到城市,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上山下乡,参加集体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只是为了煅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做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所以,他要让他们有更多的煅炼机会,要买两只小猪养,以生产队雄厚的集体资金,根本不是问题,但他要让知青们知道,农村人赚每一分钱,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劳动,让他们懂得勤俭持家,厉行节约这个简单的道理,不要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

    这一天早上,王小霞带着两个室友,早早便爬起床,她们要为男生做好早餐,让他们上山砍柴赚钱,尽早把猪仔买回来养,女生们的愿望,也很容得到满足啊!

    蔡强和张大彪准时来到知青点,男生们也食了早餐,每人手里拿着一把砍柴刀,雄赳赳,气昂昂地跟在两个生产队干部的后面,好象要去打一场局部战争那样,严肃认真而又激动不已。

    砍生柴却是不难,山里的杂木很多,不用爬树,而且长得遍地都是,只要有力气,挥动着砍刀,就能把一棵棵的杂树砍倒,象那天斩篱笆枝条一样,扎成一梱梱的,穿上小木杆就能挑了。

    瓷器厂是一间集体企业,属于公社企业办管理,专门生产日常生活使用的饭碗和碟子,在计划经济时期,销售渠道不错,那时是用木柴来煅烧碗坯的,属于环境污染企业,也就是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早就被有关部门下令整改了。

    知青们把柴挑到瓷器厂时,过了称后,蔡强把他们带到了生产车间,那时候的生产机器还很落后,制坯机还是用脚来踏动,把稀泥放进用石膏铸成的碗模里,踏动机器让碗模旋转起来,然后压搾出碗坯,放在木架上晒干,修整后喷上釉面,就可以装进窑子里煅烧了。

    这样的制作法,知青们那里见过?觉得十分新奇,迟迟不肯走开,蔡强小声地对张大彪说道:“你在这里带着他们参观,我到厂出纳处取款,明天就在村民家里买两只小猪仔,运到知青点,让他们饲养!”

    张大彪点了点头,他不忍心打扰了知青们的兴趣,准备让他们看个够,反正今天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不能一下子就累坏了他们,知青们尚年轻,还有大把工作在等着他们去干啊!

    蔡强来到厂财务室,掏出收据,说道:“出纳员!请支付柴款,我还等着这十几元钱,给知青们买两头小猪来饲养呢?”

    “这些学生娃!也真够难为的了,千里迢迢从省城来到咱们这些穷乡僻壤,接受再教育,说白了,还不是用劳动来改造世界观?”出纳员说道。

    那个时候,谁说话,都不敢过于露骨啊!

 第952章知青点〈八〉

    蔡厂长说道:“这些学生娃,还真有冲劲,连砍柴这些费大力气的活儿,也肯跟着你干!”

    “所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培养对象,根正苗红,您可不能放弃这么好的人才啊!”蔡强提醒道。 

    蔡厂长知道蔡强的意思,有意问道:“你是说,让我把他们招进厂来当工人?”

    “先当工人,然后提升为班组干部,培养成为得力助手!”蔡强说道。

    蔡厂长说道:“只可惜我的厂子工人不多,要招工时,再通知你吧?”

    “那我先代他们多谢您了!”蔡强说道。

    蔡厂长其实是仙药谷人,和蔡强还是叔侄关系,早年便是公社企业办干部,后来调到瓷器厂当厂长,老伴,儿子,儿媳和孙子,还在公社干部宿舍区里住呢!

    两人的关系虽好,但蔡强从未走过后门,这次打招呼,也是为了知青们,到时厂里真的招工,他还可以去找公社书记要指标,因为是他要自己代管知青点,也得为知青们的理想和前途出一点力。

    张大彪带着知青们先回住地,他对大家说道:“知青们!大家一鼓作气,不怕辛苦,到山上砍伐树木,割茅草,在粪池的旁边搭建一间茅草屋作为猪舍,队长说了,明天就在村民家里买两只猪仔,然后送过来给你们喂养,有了猪栏,到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大家知道很快就有猪养了,十分兴奋,马上跟着张大彪上山,砍树的砍树,割茅草的割茅草,回到知青点时便搭建茅舍,并用木条围好猪栏,一直干到天入黑,这才完成工作。

    第二天上午,蔡强亲自驾着一辆大马车,车厢里放有用竹笼子装着的两只十来斤重猪仔,还有两大袋子嫩滑的米皮糠和两三捆嫩绿的薯苗。

    知青们看见,可高兴啦!七手八脚地抬着竹笼子,抱起两只小猪放到猪栏里,王小霞带着女知青,在蔡强的指导下,把薯苖用菜刀切碎,放进锅里煮熟,加上嫩滑的米糠,然后装进木桶里,提到猪栏旁边,用勺子舀到瓷盆上,让猪仔吸食。

    两只小猪仔望着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畏畏缩缩的不敢上前,过了许久,看见大家没有动手的意思,这才试试探探地走到盆子旁边,小心地食起饲料来。

    蔡强说道:“刚开始时小猪会认生,过一段时间便好了,你们按刚才的方法喂养,隔几天,我便送一次饲料过来,一直到夏天收割为止!”

    这段时间,知青们都是食用国家分配给他们的大米,每人每月三十斤,一直到夏收时才停止供应,所以这段时间是没有米糠的,全靠生产队里提供。

    “多谢队长的关照!”曹剑说道。

    王小霞看见猪仔长得那么可爱,说道:“我真希望这两只猪仔有个好名字,叫起来响亮,大方,而且不落俗套!”

    “我提议,叫安安,乐乐,表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意思!”张少强说道。

    王小霞反对道:“咱们上山下乡,从大城市来到这穷山村,就是要战天斗地,改变穷山恶水,不是来享受的,安安乐乐,没有一点奋斗精神,叫起来也不响亮!”

    “两只小猪,一只黑,一只白,干脆就叫小黑,小白,长到中猪时叫中黑,中白,长成大猪时就叫大黑,大白得了!”吴文豪提议道。

    王道:“还是学习委员有学问,给小猪取的名字,既好叫,又形象!”

    “我先回去啦!趁着大家心情好,今天晚上带着生产队干部,提着汽灯过来,和大家到河里去照鱼,饮酒唱歌娱乐,很快便要进入春插大忙,要等春耕结束后,才有时间玩了!”蔡强说道。

    年轻人喜欢热闹,喜欢精神享受,物质享受还是其次,只是山区地方,连电都没有,别说是看电视,就是电影,也难得看一场,下来十几天了,才到桃花街看过一次,还是县电影队下乡巡回放映呢!

    现在大家听得队长说,晚上生产队干部们都过来,饮酒唱歌,高兴极了,早早就煮好了晚饭,用完后干脆坐在凳子上聊天,等待着干部们提着汽灯过来。

    天刚入黑,干部们就赶了过来,照鱼是前奏,好戏还在后头呢?今天晚上,他们要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一齐上,来个皆大欢喜。

    从稻香谷流出来的河水,离知青点很近,不但清徹,而且养份高,河里的鱼虾,一向都是又肥又大,但是近几年,捕鱼者竟然使用了电鱼机,大小鱼虾一齐死,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使鱼类到了灭绝的边缘,现在在河里面游的,也只是一些小鱼,幸好稻香谷他们进不去,也有一些好动的鱼类,从上游漂下来,这才有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境。

    张大彪提着汽灯,带着艾亮和几个知青,每人手中拿着一个网式捕鱼工具,直向谷口的河边走去。

    蔡强对蔡文秀说道:“也好!等他们捞到鱼回来后,我和你负责处理,给知青们制作出美味的饮酒食品!”

    大约一个钟后,张大彪一行人便回来了,而且是满载而归,捞了一大胶桶河鱼,虽然不大,却也上得酒桌。

    知青们看见,十分高兴,大家七手八脚地帮着清理鱼肚,蔡文秀把鱼用盐腌了一会儿,蔡强将半桶茶籽油倒进铁锅里,烧起柴火,等油滚烫后,便把鱼倒进锅里去炸。

    过了一会儿,便闻得一阵阵的香味,从厨房里飘了出来,这乡土风味,知青们那里尝过?直馋得口水直流,有几个知青还挪好了桌子,摆好了凳子,从里面取出米酒,等搞好了菜肴,便开始大饮一场。

    这时,艾波调好了二胡,吴文豪挍好了小提琴,张劲也试好了竹箫,三个人等知青们上台唱歌时,给他们来个伴奏。

    知青点的月光,是明媚的,知青点的夜色,是美丽的,知青点的年轻人,激情满怀地迎接下乡后,第一个春耕的到来。

    年轻人总有自己的理想,就让他们接照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去实现吧?

 第953章知青点〈九〉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知青们面对的,可是春插大忙了。

    有六个男知青是犁耙手,其他的男知青负责挑秧,女知青和谷中派过来支援春插的妇女们,负责插秧工作。

    那时候还没有推广拔秧方法,铲秧就成了技术活,铲得厚了,一担秧没有十多坯,却有一百多斤,重得压死人,铲得薄了,连秧苗的根也断了,不能成活,铲得秧坯长,左手托不住,铲得秧坯短,没有几条秧苗,影响插秧进度。

    开始时,艾亮带着谷中的几个铲秧高手过来示范,刘刚,曹剑,张少强,吴文豪等六个知青负责耙田,李可源,赵向明,何国良等十个男知青,只能负责挑秧工作了。

    在知青中,算何国良年纪最小,人也长得单薄,一担上百斤重的秧苗,他就是挑不起来,艾亮看见,忙说道:“你先弯腰,用右手抓住扁担,用左手撑着左膝盖,用力向上顶,就能把秧担挑起来,等挺直了腰杆,便可以向前走了!”

    他照着艾亮的吩咐去做,果然站了起来,摇摇摆摆地向前走,但是,走在田埂上却是如履薄冰,不但路小,而且上面沾着泥浆,滑溜溜的,一不小心,整个人连秧担都掉在地上,两筐秧苗陷在泥浆里,怎么也挑不起来了。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