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迪生传-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数名、实业机关及各大学所派的自愿专家。丹尼尔斯后来在为司考特书撰写的序言中写道:“爱直成海军军官,且数月不离海军部,又数次巡行深海,就近实测,而谋解决诸要题。”其实验每达相当程度,即呈明陆海军人员,候命而继续完成。
  1917年2月,为了实现把英国困死的狂妄企图,德国命令恢复无限制的潜水艇战,对所有在战争区域出现的中立国船只均进行攻击。德国指挥部并非不知道这样一来必将把美国推向反对自己的战争,但他们想进行一次冒险,争取在美国进行总动员之前就把美国打垮。几个星期之内,又有几艘美国商船被鱼雷击沉,生命财产都遭到损失。
  当时,威尔逊(Woodrow Witson )总统正在竞选连任。威尔逊在连任总统之前对参议院说:“任何一国不应控制另一国;任何一个大国不应成为世界陆地或海洋的主宰;必须限制军备;必须建立一个国际组织以维护持久的‘彼此平等的和平’,即‘没有胜利者的和平’。”但在总统讲这番话的前三天,德国政府已告知其驻华盛顿大使约翰·海因里希·冯·伯恩斯托夫伯爵,不加限制的潜艇战即将恢复,即使此举必然导致美国放弃中立。
  为了适应新的战争形势,威尔逊不得不要求国会宣战。1917年4月6日,美国终于加入协约国向德国宣战。
  美国参战后,爱迪生打电话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希本,请他派4位物理学家来协助解决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卡尔·康普顿(Karl Kampton )是被派来的人员之一,他写道:“刚见到爱迪生先生,还没来得及问好,他就拿出一支铅笔,给我描述海军顾问委员会交给他的任务——在不改变鱼雷航程和尺寸的情况下,通过改进鱼雷的推动装置,使鱼雷的药载量加大。接着,他非常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这种鱼雷的研制历史和应该具有的性能,最后,爱迪生告诉我,等找到答案再来见他。”
  康普顿再次见到爱迪生时,他告诉爱迪生,为改进推动装置,他找到了3种燃料。爱迪生把这3种燃料全部推翻。“第一种燃料只能从德国获得,无法采用。第二种燃料已作过试验,因为有爆炸危险,只好放弃。第三种燃料含有木酒精,水手们会饮用,所以也不合适。”
  康普顿最终又提出了另一种选择。爱迪生看过技术细节之后,要他去找执行同一任务的哥伦比亚大学的青年研究,看他们的结论是否相吻合。
  如何防范德国潜水艇的攻击?一方面,发挥美国潜艇的作用。当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约有50艘潜艇在服役。另一方面,改进和发明潜艇装置。这问题在海军顾问委员会最先被提出来时,爱迪生特地邀请古立奇(Coolidge )博士来商量。古立奇博士是将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改良为钨钢白热丝电灯的科学家。爱迪生一向将他的能力估得很高。爱迪生和古立奇博士一致认为,防止潜水艇攻击的最好方法是“水中听音机”。
  “古立奇先生,对于利用水中听音机事先知道6公里外来袭的敌人潜水艇的方法,以及如遇敌人鱼雷攻击,我方船只能迅即换转90度的装置,希望你来想办法。”爱迪生问道。
  “这很困难,不过愿意试试。”古立奇回答。
  古立奇博士果然不使爱迪生失望,没多久发明出能发现在附近3公里内海中潜水艇的“潜水艇探知器”。有这项设备,美国海运的损失大为减少。
  潜艇预报装置的设计一直占据着爱迪生的思想。早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海军就在寻求一种更灵敏的扩音器,充当探测潜艇的装置。一般应用的碳粒式扩音器电阻太大,爱迪生计划用金属粒取代。然而,金属粒又不够灵敏,因此,他找到了一种巧妙的制作较轻金属粒的方法。首先,他搞来一批猪鬃。在猪鬃上镀上各种不同的金属。镀过金属的猪鬃被切成1%英寸长,置于苛性钾溶液,将猪鬃蚀去,最后只剩下一个小金属圈。这些小金属圈微粒便在实验扩大器中代替了碳粒。
  反潜战的另一战术,基于鱼雷不是直接向敌舰开火,而是找提前量截击这一事实。爱迪生应用这一事实,通过计算与实验,找到一种使军舰突然调向避开鱼雷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不管军舰的速度有多快,舰体有多长,都可以在相当于舰身2/3到3/4长度的范围内与自己原来的前进方向成直角。装有这种设备的军舰还配备了测听器,只要发射鱼雷的声音一到,调向就开始了。
  爱迪生在战后解释说:“这种调向装置,像多数高效装置一样,结构极其简单——只用几根粗绳拴上极大的锥形海锚即可。这种装置设在船头,而不是船尾。锚一落下,船头停止了运动,船尾便自动调转方向,仅冲出几百英尺远就可以完成调头。”
  调头装置试验成功以后,潜艇之威胁实际已被扫除。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创造。它是在对潜艇活动的研究中得来的。爱迪生从海军方面获得了自开战以来被潜艇击沉的船只的地点、时间等资料。他根据这些资料,抽象出许多细节,将攻击的日期、时间、海路、港口及灯标位置进行归类分析,从中获得了惊人的发现:多数船只受到潜艇攻击的事件都发生在它们战前曾航行过的路线上。另外,从夜间沉船数目只占全部沉船数量的6%来看,多数船是在白昼穿过危险区。由这些数字即可不费气力地推导出船只被攻击的方式、时间和地区。
  如果能够以实验证实,爱迪生绝不满足于推断。因此,他准备了一张上面绘有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的海峡和海岸的装有木楔的海图。官方对爱迪生的模拟实验记录道:“这幅海图被分成许多方格,每格边长代表40英里,这个数字正好是处于方格中心的潜水艇能够发现货轮冒出的青烟的距离。每个方格中都有一个楔子,楔子下是插板。一个人提出要把30只船送入法国或英国的港口。他的对手用13只楔子代表13只潜艇。他的船只将在不同时间冲进不同的港口,他的对手便把潜艇放在他认为能够发现船只通过的线路,如两者相吻合,船只就被认为是击沉。通过模拟,他们指出,只要依靠某种方式,船只就可以安全送入港口,只有少数几只能被潜艇发现。”
  爱迪生关于海战方面有很多设想。在离美国东海岸50至100英里的海域设几十只浮标。每只浮标由3人管理,浮标上的人员都被提供够4个星期用的食物和淡水,让他们呆在这里监视海域,如发现潜艇活动,就用无线电报告海岸。爱迪生说,用无烟煤作燃料,可使轮船被潜艇发现的距离从40英里半径降到20英里。如果再去掉桅杆和烟囱,或将这些突出物伪装起来,被发现的半径就可以进一步降到12英里。爱迪生针对舰船烟囱的毒烟设计了一种特制的面具,并亲自在一间充满了硫酸呛人气味的密室里试验面具的效果。他还设计了拦截鱼雷的网,扩大舰队视野的潜望镜,甚至制订了保护泽布勒赫港的具体措施。泽布勒赫港是1918年英国皇家海军袭击的目标。爱迪生想用无人驾驶的电动平底船,装满炸药,由陀螺仪舵控制,来巡视海面。
  计爱迪生受命于丹尼尔斯以后,实验发明所取得成绩,曾向华盛顿当局报告者,得39种:1。窥听潜艇器。
  2。船只转弯捷法。
  3。救货船受潜艇攻击法。
  4。冲撞垫。
  5。领导商船脱离水雷区域法。
  6。涂饰货船,以遮眼法,以焚硬煤法。
  7。用潜水浮标,以防海岸法。
  8。用浅水炸弹测海深法。
  9。护送舰之航海灯。
  10。蒙蔽天边法。
  11。阻鱼电网。
  12。水下探灯。
  13。油质烟幕弹。
  14。探灯之高速快门,备发信号用。
  15。辟水弹。
  16。从侧面窥视他舰潜望镜之轮廓法。
  17。引诱潜艇之囮法18。商船于危险区内折行避难法之研究。
  19。减少战舰颠簸法。
  20。自空气提取气法。
  21。保持沉水后潜艇之稳固平衡法。
  22。潜艇用验氢存在法。
  23。侦察潜艇来袭之诱导天平法。
  24。烟中保持潜望镜或其他观察镜之效力法。
  25。投射弹前段装卧轮法。
  26。最布鲁格(Zeebrugge )港浅水埋鱼雷法。
  27。反光镜通信法。
  28。了望员用器。
  29。油弹,备阻碍潜艇视线。
  30。煤库内灭火法。
  31。侦察敌人飞机法。
  32。听声测远器。
  33。船舶用电话。
  34。发炮了望台之云梯。
  35。化学反应弹。
  36。黑夜望远镜。
  37。涂蔽敌人潜望镜用之油。
  38。防止水花遮蔽测远器光路之法。
  39。保护潜艇炮及他用炮类不锈法。
  这些工作实际都是爱迪生本人完成的,或是在自己的实验室,或是在海军基地,由官方派海军人员协助。这些发明全都是防御性的东西,而非攻击性武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爱迪生还是厌恶战争的。
  大战结束后,爱迪生是唯一获得海军部“特殊勋章”的平民。
  但是,由于爱迪生不了解海军传统,海军部有人怀疑他是否能帮助美国海军打赢这场战争。他在几年以后说:“在战争期间,我作了大约40项发明;每一项发明都十分成功,可是他们一项也没采用,都闲置了起来。海军官员讨厌平民插手他们的工作。这些人开办的似乎是封闭公司。”
  一种说法是比较客观正确的,海军部只是想借用爱迪生的威望使公众相信政府。爱迪生后来也发现了这点,但他没有时间来抱怨,对他来说,某项发明只是他的生活组成部分,而非最后目的。在他一生中,他对发明只是“发明”而已,至于发明以后的事,他往往扔到一边不顾。
  1918年11月,大战结束,爱迪生卸去海军顾问委员会的职务,重返研究所工作。
  这时,爱迪生71岁,精神矍铄。他自豪地说:“我的祖父、父亲都活到90岁以上,我到90岁,还有20年,从事于新的发明,有的是时间。”
  十 顽强追求
  不懈奋斗人们在临终之际,若能把狂热的精神留给子孙,那就留下了无价之宝。人生太短暂了,事情是这样的多,能不兼程而进吗?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爱迪生的晚年,仍然像青壮年时期一样,紧张地进行着发明创造活动。其中一例是就“爱迪生考题”的“发明”。1928年,他从野草中提炼橡胶成功。当他80岁时,仍然不懈努力地工作着,他下定决心:“我能活多久,就工作多久。”
  “爱迪生考题”的发明
  在爱迪生晚年,他所具有的个人特征是:说话仍夹杂着年青时代就有的亲昵与淳朴的地方口音;他所说的警句含义深远,恰到好处,同时也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他对勤奋工作、节制欲望和朴实无华的称颂,在美国各地引起了共鸣。战后,他成为美国声名鼎赫的人物。1918年1月24日,由爱迪生的几位同事创造的“爱迪生先驱会”,就足以表达了全美对爱迪生深厚的景仰之情。
  年迈后,爱迪生利用空闲,常常外出旅行,大半是夏季,作为期两周的野外露营。这种旅行,常有亨利·福特和博物学权威约翰·布朗博士参加,有时连哈定(WarrenHarding )总统也会来凑兴。1919年,3人一起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