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容青史尽成灰-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坚,陕西弘农华阴人,其家族身世显赫,是当年西魏宇文氏打天下时期的“八柱国”之一。其父杨忠当年跟随北周太祖起兵关中,为北周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事后因功封为“隋国公”,更被北周王朝赐鲜卑姓“普六茹”。到杨坚承袭爵位后,其长女杨丽华又被立为太子妃,和北周皇室成了亲家,可谓位高权重。而杨坚本人也不简单,史载他“深沉严重”,属于性格冷静不怒自威的类型。有许多史书说他相貌奇特,比如他幼年的时候,宇文泰就曾赞他说“此儿风骨,不似当代人”。相貌奇伟外加处事冷静,又带有皇室亲上加亲的血统,这样的杨坚,想不飞黄腾达都难。杨坚早年,历经了北周王朝的24年,先是北周王朝权臣宇文护当道,几个小皇帝轮流坐庄,终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时,对内剪除权臣,励精图治,对外征伐四夷,平灭了雄踞东方的北齐王朝,终于一统北方。杨坚在此期间鞍前马后,出力颇多。特别是征伐北齐时,杨坚统筹谋划,奇招迭出,助宇文邕一举统一北方。不过,杨坚也因此颇遭忌惮。

今天历史书上所说颇多的,就是杨坚在事宇文邕时险些被杀的掌故,通常的说法是:宇文邕忌惮杨坚的才能,更兼他相貌奇伟,深恐将来难治,故屡生杀心。但宇文邕宠信的星相家赵昭为杨坚看相,断定杨坚无富贵命,才让宇文邕安心。后来内史王轨又劝宇文邕下决心,说杨坚“恐有反相”,宇文邕反回答说:“若如此,实天命也。”屡遭猜忌的杨坚终于化险为夷。而实际的情况是,彼时志在一统天下的北周,其实内外矛盾不断,北方有突厥犯边,南方南陈王朝未平,何况彼时宇文邕为整顿内部,正大行“灭佛令”,已激得反对声四起。在这种局面下,轻戮重臣势必会引起国事动荡,任何有头脑的政治家都不会贸然动手。当然,如果历史的结果是由北周一统天下,位高权重的杨坚是否会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这就很难说了。

杨坚是幸运的,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在北伐突厥的路上溘然长逝,年仅36岁。其子宇文赟即位,史称北周宣帝。杨坚的女儿杨丽华被立为皇后,杨坚作为国丈,被立为大司马,成为手握北周兵权的重臣。比起励精图治的宇文邕,这位宇文赟可谓“子不类父”。每日沉迷于享乐游玩,国家大事几乎荒废,对杨坚、宇文赟起先信任有加。他每次出外巡游时,都命杨坚在朝中留守,酌情处理国家大事。彼时杨坚,也就成了位高权重的驻国大臣。宣帝宇文赟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怒无常,更兼后来杨坚女儿失宠,且有传言说杨坚有“不臣之心”,一次宇文赟宣召杨坚,在宫中埋下刀斧手,下令杨坚如果神色大变就下手杀之。

危急时刻,杨坚的冷静再次救了他,他“行礼趋拜,一如往日”,终消解了宇文赟的杀心。两年后,这位喜怒无常的荒唐皇帝病逝,他年仅8岁的幼子宇文阐即位,史称“北周静帝”。帝国的权力刹那间出现了真空,杨坚的女儿成了太后,作为皇帝外公的杨坚自然地位攀升,成为执掌朝政的辅政大臣。

而此时的杨坚,在“镇定自若”数十年后,终于开始了夺权行动。就在北周宣帝过世前后的5天里,他先是设计命镇守在外的北周皇帝五宗王入京,将5人软禁,踢掉了掌权的绊脚石,继而平定青州、勋州、益州三地叛乱。到公元581年春,杨坚先以北周静帝名义加封自己为隋王,几天后,就以“禅让”把戏,成功地代周而起,建立了最终一统四海的大隋王朝。

杨坚的夺权,看似运气颇好,而其伏笔,早在宇文赟任命他为大司马时就已埋下。北周实行府兵制,剥夺宗室兵权,目的为强干弱枝,防范宗室叛乱,保证军权集于皇帝之手,但人算不如天算,北周宣帝荒淫,北周静帝更是不懂事的小孩子,权力真空下,宗室诸王无兵权,最终只能束手待毙。杨坚代隋,可以说是步步为营,最终水到渠成。

【二】

杨坚这个皇帝当得怎么样?

隋朝建立后,杨坚用霹雳手段,迅速平定了北周王室的反叛势力,连“禅位”给他的北周静帝宇文阐,最终也被他杀死。内患渐熄后,外围却强敌环伺,北方的突厥王朝虎视眈眈,南方陈朝未平,西北吐谷浑不断骚扰,丝绸之路遭到阻隔,种种问题,都摆在了这位新君面前。

幸运的是,杨坚从国丈到皇帝,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牢牢把持住了军队。从他做大司马开始,军队的控制权就被他牢牢抓在手里,因此杨坚登基后,虽有北周王室叛乱,但军队却忠于杨坚,使战乱得以很快平息。但随着杨坚的称帝,突厥问题却首先尖锐化了。

突厥自南北朝末年崛起于漠北后,和中原的“北周”“北齐”两个王朝一直时战时和,平灭北齐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正是驾崩于北伐突厥的路上。在宇文邕去世后,北周王朝对突厥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双方虽然小有冲突,但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杨坚称帝后,局势却陡然变化,突厥可汗此时的王后,正是北周宗室之女,如此“亡国之恨”,王后当然频吹“枕边风”。就在杨坚称帝的同年,突厥沙伯略可汗就三次兴兵南下,大掠隋朝周边州县,还打出了“为北周王室复仇”的口号。

面对强敌,杨坚毫无惧色,他的政策是“先北后南”,对南方苟延残喘的陈朝政权,杨坚采取了通好政策,集中全力对付雄心勃勃的突厥帝国。北周末期虽然皇帝荒淫,但府兵制全面推行,军力正是强大时。隋军经过鸡头山和河北两次会战,将突厥主力打得丢盔弃甲,尤其是鸡头山会战,突厥可汗仅带5骑仓皇逃窜。杨坚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打个巴掌揉三揉”,在得胜后主动遣使招抚沙伯略。兵威之下,沙伯略上表称杨坚为“丈人”,死心塌地地投诚了。与此同时,杨坚又派人分化突厥,用重金贿赂西突厥,让双方互相残杀,所谓“夷狄相攻,或为中国之利”,这套分化瓦解的战术,就是杨坚亲口所说的至理名言。

杨坚的苦心很快收到了回报,在隋朝与突厥战争结束后不久,突厥帝国就陷入了自相残杀的战乱之中,杨坚则渔翁得利。在沙伯略可汗死后,其两子都蓝可汗和突利可汗互相残杀,杨坚扶植实力比较弱的突利可汗,册封他为“启民可汗”,利用启民可汗来防备突厥。一度威胁中原王朝的突厥帝国,在隋王朝的分化瓦解和持续打击下,在此时终于分崩离析。中国北方边境,终于暂时避免了胡虏侵扰之苦。

而第二个遭杨坚打击的势力,就是盘踞在中国西北的吐谷浑。和突厥比起来,吐谷浑势力并不强大,但它地处河西走廊的要冲,阻断丝绸之路,对于隋朝势力的西扩以及丝绸之路的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障碍。隋朝初年,趁隋王朝与突厥相互攻杀之时,吐谷浑趁机扩张势力,据有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庞大地盘,俨然西北一强大势力,同时吐谷浑劫掠丝绸之路,阻杀隋朝使节,甚至屡屡东侵,对于国都建在关中平原的隋王朝来说,吐谷浑是一个必须剪除的现实威胁。

对吐谷浑,杨坚起先的策略就一个——打,在公元582年击退突厥后,就派大将梁元山西征,在尔汗山大败吐谷浑,斩其名王。吐谷浑势力大挫,就在隋军欲乘胜追击时,杨坚却下了班师令,同时派使者招抚吐谷浑。经此一败,吐谷浑见识到了隋朝的军力,因此死心塌地地归顺了隋朝。这以后,隋朝使团西出玉门关,进入西域地带,并修筑了伊吾城。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原王朝的势力再次进入西域。

无论是对突厥还是对吐谷浑,杨坚都采取了一种极其聪明的办法——军事打击,但把打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各周边部族,皆是“打个巴掌给块糖吃”,听话的就给援助,给册封,给荣耀,不听话的就打,打到你听话为止。同时更“以夷制夷”,对突厥分化瓦解,保证各种力量相互牵制,对吐谷浑则在得胜后收手,保证吐谷浑牵制西突厥,在册封启民可汗的同时,又拉拢突厥周边的契丹,牵制强大的突厥人,苦心之下,战乱持续的中国北方,终于被杨坚打出了一个“战略平衡”,契丹、吐谷浑、突厥皆遣使归顺,隋王朝更在西域设立兵站,重新进入西域地区,“威服四夷”的局面,至此开始初现。

当然,还有一个不服的——南陈。

在整顿完内部,打服了北方以后,隋文帝终下决心,发动这场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公元587年,杨坚首先灭掉了盘踞在荆州一带的后梁政权,打掉了南进的障碍。此时南陈正是荒唐皇帝陈后主在位时期,他沉迷诗词创作,常聚一群文士作乐,国家朝政大多荒废。

公元588年,杨坚以晋王杨广为大元帅,着韩擒虎和贺若弼兵分两路大举南征。这次南征,杨坚很重视“宣传工作”,在诏书里历数了陈后主13条大罪,在江南地区广为散发。此时荆州地区也被隋朝占有,南方政权原本可以倚仗的长江天险已经不复存在。陈后主偏偏自己作死,隋朝大兵压境他竟然毫不慌张,说金陵有“王气”,隋朝根本过不了长江。结果短短几天,南方各州县望风披靡,隋朝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包围了南陈国都建康。

此时建康城中尚有兵马十多万,完全可以背城一战,甚至可以做到突围而出,但先前自信有王气的陈后主却吓破了胆,整日只知道躲在深宫里以泪洗面,他本就爱好诗词创作,一生里写的最经典的几首悲情诗,大多出自此时。但写诗救不了他,隋军随后发起强攻,轻易攻破了建康城,陈后主和后妃躲在枯井里,最后被隋军士兵给搜了出来,活活的做了俘虏。公元589年四月,陈后主连同被俘官员200多人被押至北方,至此,自西晋末年开始分裂数百年的中国,终于重归一统。这是隋文帝的不世功勋。

【三】

纵观隋文帝登基后的各类战争,可谓是“大有为”之君,但另一个事实更值得重视:他哪来的这么多钱?

历朝历代,但凡是开疆拓土,统一天下这种事,多半都是要打仗的,要打仗就必须花钱,打成经济崩溃的也不在少数。而隋文帝创造的奇迹是,他登基时,接下的是北周的国土,刚刚统一北方,国民经济尚在恢复之中。之后又宗室叛乱,突厥犯边,一边打仗一边恢复经济,却平稳过渡,一统四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如何实现这个奇迹?这才是隋文帝一生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比他统一北方,威服四夷更重要,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事:隋朝时代的政治经济改革。

说隋文帝的政策,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改革。

打仗需要钱,不管是统一战争,还是对突厥、吐谷浑的反侵略战争,皆是耗资巨大。在隋文帝之前,北周时代的24年,中国北方几乎年年打仗,内部有跟北齐打,跟南朝打,外部有跟突厥打,跟吐谷浑打,不打的话就要拉拢,和亲、赏赐,样样皆是花钱如流水。

在杨坚建立隋朝之前,北方从北魏时代开始就实行了均田制,即按照人丁来分配土地和缴纳赋税,但发展到隋朝时,均田制的政策却还处于“粗线条”阶段,杨坚所做的,是将北魏时代开始实行的均田制更加细化,一方面在人丁管理上,设立了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即保闾制度,规定县以下5家为保,5保为闾,4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