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人犯被劫走,扬州大牢必然会把此案向刑部禀告,之前之所以朱熹能够一手遮天,就是因为这件案子只是在他盐官的主管之下。劫狱之后,刑部不得不插手,我们再借机把事情闹大……”小舞狡猾的笑了笑。
“劫狱啊?”韩风撇了撇嘴:“谁去?”
第十七章 唐仲友
无论在任何时代,因为男女关系而犯罪的罪犯在监狱里都是受到排挤的一派,大牢里这样的罪犯会被单独关押,在宋代监狱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没有好吃好喝,还得做苦役,而扬州大牢里的罪犯,所做的苦役就是要在扬州瘦西湖里堆积假山。
唐仲友本是官员出身,锦衣玉食,手无缚鸡之力,如今要做这样的苦役,可想而知有多么艰难。他的身上穿着囚犯的号衣,单薄的号衣根本无力抵挡冬天的寒冷,沉重的扁担压着他的肩膀,篮子里装的是沙土和石块。扬州乃是大宋负有盛名的美景所在,趁着冬天的时候,把瘦西湖的风景翻新一番,开春之后,游客到来,美景胜收,谁也不会知道那些苦役的苦难。
趾高气昂的狱卒手握皮鞭,站在高处监督着这群倒霉的苦役,谁若是走的慢的,劈头盖脸就是一鞭子。蛇皮拧成的皮鞭抽在身上,顿时出现一道道血痕。唐仲友头昏眼花的扛着扁担,高一脚低一脚的走着。忽然间,脚下一个趔趄,唐仲友跌跌撞撞的摔倒在地上,扁担里的沙土泼了一地。
狱卒大怒,扬起皮鞭,当头抽下,一道凄厉的血痕顿时在唐仲友额头上出现。
“官爷,别打了,他身体弱,再打几下,只怕会出人命的。”一个皮肤古铜色的光头汉子挡在唐仲友身前,陪着笑脸对狱卒说道。
狱卒冷冷哼了一声,他知道这个光头,是个犯戒和尚,前两天去扬州寺庙里挂单,结果偷偷杀了庙外农户的一只狗,在后山躲着吃狗肉。出家人犯戒不归官府管辖,可偷东西就是罪过了。尤其现在是快要过年的时候,捕快狱卒也要找些闲钱过年,于是扬州府精英捕快齐齐出动,不费力气就将这个犯戒和尚抓了过来。
“赶紧把地上的沙土给我收拾干净,要是还有剩下的,你就自己给老子吃下去。”狱卒大咧咧的指着唐仲友骂道。
唐仲友的年纪不算大,三十来岁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本来在两浙路好好做着自己的官,没想到得罪了朱熹,却招惹来这么大的祸事。案子悬而未决,自己却在大牢里受苦,在寒冬腊月里做苦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县官还不如现管,狱卒对于犯人来说,就是最招惹不起的人。唐仲友吃力的爬了起来,双手捧着冰冷刺骨的沙土,一捧捧朝扁担里送去。
那个犯戒的花和尚放下自己的扁担,蹲在唐仲友身边,帮他收拾着地上的沙土。
唐仲友感激的说道:“多谢小师傅了。”
“客气什么。一起蹲大狱也算是咱们的缘分。佛祖曰,万事皆逃不过一个缘。”和尚笑嘻嘻的说道:“对了,你是犯什么事进来的?”
唐仲友迟疑了一下,他的案子在监狱里很多人知道,也因此受过不少毒打虐待。如今这个和尚问起,还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告诉他。
狱卒站在高处大声笑道:“我说你这个花和尚,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犯的事,说起来可威风了。咱们大宋律例有规定,官员可以叫官妓陪酒却不可以陪睡。这位唐大人,色胆包天,不但叫官妓喝酒,还大模大样的跟人家睡了。真是羡慕死人啊。”
唐仲友一张脸本来被北风吹得雪白,听他这番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脸色涨得通红,大声喝道:“我没有做过。我是被冤枉的。”
“个个进来蹲大牢的人都说自己是冤枉的,老子见得多了。很多人就算被拉到刑场要砍头了,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冤枉。真是好笑,是不是冤枉,难道老爷们不会断案吗?唐大人,你还是赶紧把沙土收拾干净了,不然的话,一会儿吃砂子的味道可不好受。”狱卒调侃着说道。
小和尚手脚敏捷,一会儿功夫就把沙土收拾妥当,挑起自己的扁担,还伸出一手帮唐仲友拖着扁担,两人一前一后缓缓朝瘦西湖走去。
“原来你是做官的,还是一位大人,失礼了。”小和尚的话语里可没有调侃的意思,一本正经的说道:“不过牢头说的也对,老爷们断案需要人证物证,若是你真的没有做过,别人是怎么炮制证据冤枉你的呢?”
唐仲友长长的叹了口气,举目看着阴霾的天空,悠悠的说道:“说起来也是我倒霉。本来我在两浙路督查盐务。后来调来个盐官,是朱熹朱大人。他和我本来就有些不合,到任之后,朱熹就一力排挤我,先是借口账目的事,将我停职,随即审查账目。不过我为官清廉,他抓不到我的把柄。”
“身为长官排挤下属,朱熹难道不知道这是多大的罪吗?”小和尚诧异的反问道。
唐仲友一边继续朝前走,一边苦笑着摇头:“朱熹和右相赵汝愚交好,又曾经是太子的老师,他在朝里的地位不是我这样的七品芝麻官能相比的。”
“善了个哉的”,小和尚抓了抓光溜溜的头皮问道“朱熹是怎么冤枉你的?”
唐仲友长长的叹了口气,似乎要把心里的郁闷都在这口气里吐出来似的,迟疑了一会,唐仲友说道:“在我被朱熹查帐之前,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僚去官窑喝酒,当时叫了几个官伎相陪,其中有一名官妓严蕊年方十八,生得如花,尤其唱得一嗓子好曲儿,在官窖里面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她能自己写词自己弹唱,不过严蕊虽然色艺双绝,但她官妓的身份我也知道,虽然我时常去找严蕊,但从未有非礼之举。”
小和尚这就不明白了,脱口而出,“即然你们没有非礼之举,那朱熹怎么能冤枉你。”
唐仲友阴沉的脸上浮起一丝微笑,不知道是在嘲笑小和尚还是在嘲笑自己,他说:“有没有证据都无所谓,朱熹把严蕊抓进衙门,严刑拷打两个月,她只是一个女人,怎么能够严刑拷打,就算她是被屈打成招,我也不怪她,要怪就怪自己得罪的是谁不好,偏偏得罪的是顶头上司,朱熹这人满嘴的仁义道德,私底下男盗女娼。他要存天理,灭人欲,却自己搞大了儿媳妇的肚子,这样的上司我也不屑与他为伍。”
小和尚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你以为严蕊出卖了你,如果这个女人真的和朱熹串通起来,捏造证词,以大宋的法律你应该被发放三千里之外,还怎么可能在扬州干活。”
唐仲友有些诧异,扭过头来看着哈哈大笑的小和尚,问道:“照你这么说,严蕊应该没有出卖我。”
“很显然,”小和尚挑着扁担却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显得十分无奈。这个动作是他跟韩风学来的,但是小和尚忘记了,他的右手在帮唐仲友托着扁担,如今两手一摊,沉甸甸的扁担顿时全压在唐仲友的肩膀上,唐仲友疼得大叫一声,小和尚急忙伸出手,再次扶住唐仲友的扁担。
“如果严蕊没有给出供词,那朱熹把我关在扬州大牢是怎么也说不通的。”唐仲友气愤的把扁担扔在地上,高声喊着:“我要去临安告御状。”
“发疯了吧你,告个屁啊!”随着一声怒喝,长长的皮鞭在唐仲友的背上抽出一道血痕。
小和尚回头一看,几名狱卒正朝这边跑来,好汉不吃眼前亏,小和尚急忙站了出来,陪着笑脸说道:“几位爷,都知道他是一个发疯的汉子,您又何必跟他计较呢,小的来帮你们出气。”
说罢,小和尚转过身来,照着唐仲友的屁股,飞起大脚就踹了过去,一个泥泞的脚印,出现在唐仲友的屁股上。
那个瘦弱的汉子,顿时摔了个狗吃屎。
几名狱卒放声大笑起来,也不再为难唐仲友,只管招呼着其他犯人干活。
小和尚看着狱卒走远,伸手把唐仲友扶了起来。趴在他耳边说道:“被我踹一脚,总好过被他们打几鞭子。”
唐仲友苦着着摇了摇了头:“我是不是还得谢谢你呢?”
小和尚憨厚的笑了笑:“那您老人家也不用这么客气。”
唐仲友站直了身体,小和尚低声对他说道:“你现在被关在扬州大牢,根本接触不到外界,你的亲人朋友,就算有心想要为你去临安告御状,可案子没有递上刑部,根本不可能进登闻鼓院,你想告御状只有一个办法。”
唐仲友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道草,着急的问:“什么办法?”
小和尚故作高深的点了点头:“自己去告。”
唐仲友的眼睛顿时瞪得像牛眼一样,还好在他脱口而出的时候压低了声音:“你是叫我越狱?”
小和尚又耸了耸肩膀,两又一摊笑道:“难道你指望官家用八抬大轿抬你去告御状吗?”
唐仲友左右回头看着那些从他们身边走过的犯人,吃惊的说道:“越狱就是要杀头的大罪。”
小和尚笑眯眯地说:“反正越不越狱你都是死路一条,跑出去也许还有一条生路。”
第十八章 逃出生天
女囚不用像男囚一样做苦役,但这并不代表她们的生活会好一点,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就算是在干躁的冬季依然充满发霉一样的味道,薄得像纸一样的被子,盖在人的身上并不能给人带来温暖,那些恨不得拧出水来的被子,只会让这些女犯人在寒冬的深夜里更觉得冰冷刺骨。
吱溜溜的声音,大牢的门被打开了。
扬州的大牢里早已人满为患,女犯人是三五成群被关在一起。
从牢房的门口两名狱卒带着一位年轻的姑娘走了进来,沉重的铁镣拖在地面上,发出令人牙酸、难受的金属磨擦声音。
刚进牢房的姑娘看起来年纪并不大,估摸只有十**岁的年纪,宽大的囚衣掩盖不了她玲珑的身材,低散的头发挡住了她半张脸庞,但是露出来的那半张脸,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出那个姑娘应该是个美人儿。
牢头走在她的前边,取出钥匙,打开一扇牢房的门,一把把这姑娘推了进去,那个姑娘跌跌撞撞的摔倒在地上,但是牢房里的其他几个女子,只是默默地看着她,并没有人伸手来扶她。
那个姑娘坐了起来,从地上胡乱摸了一把稻草,垫在身下,打量着牢房里的几名女囚。
忽然间她的目光停住了,在牢房的角落里,坐着一个神色憔悴的姑娘,那个姑娘也许比她大一两岁,但是看不出真实的年纪,她的衣服上有斑斑血迹,头发蓬松而又散乱。
借着过道里昏暗的灯光,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姑娘的十根手指的指甲都被拔了出来,她只是用双手抱着膝盖,将脑袋挨在双腿上。
刚刚走进牢房的姑娘,带着一丝怜悯坐到她的身边,轻声问道:“姐姐你怎么会被拷打得这么惨?”
那个姑娘只是无助地抬起头来笑一笑,却一言不发。
靠墙蹲着的一个女子,缓缓地开口说道:“她的运气不好,她是被朱大人亲手抓进来的。”
那个刚刚走进牢房的姑娘立刻问道:“哪个朱大人?”
靠墙蹲着的那个女子答道:“哪个朱大人?当然就是朱熹。”
其实在宋代的时候,对女子的伦理道德要求,并没有后世这么严格,也正是在朱熹等人理学开始盛行之后,所谓饿死事小,失节是大,才开始渐渐流传开来。如果照北宋时候的风俗,那潘金莲和西门庆不过是场风花雪月而已。
当然,如果他们没有杀死武大朗,一切都会不同。这也正是武松在杀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