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宁完我没有在接范文程的话,他已经隐约能够猜到范文程要说什么了,不过他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
“原本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更是大好的机会,可是这位天启皇帝很是不一般,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年少登基的汉武帝。登基之后,天启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贤任能,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孙承宗。在朝堂上有了这些能臣之后,天启皇帝开始拙着手收拾那些朝堂里的蛀虫!”范文程将酒杯里的酒再一次喝掉,脸色也变得有些红润。
叹了口气,宁完我赞同道:“是啊!用辽东的走私案拿掉了那些大臣,一来能够将澄清朝堂,二来能够封堵大金,可谓一石二鸟,手段高明。在这之后,天启皇帝又在张家口动手,将大金的物资来源彻底堵死。在江南惩治盐商,将财权收归到朝廷,在辽东编练新军,在京城整训三大营。自从天启皇帝登基以来,大动作小动作不断,不过能够确定的有一件事情!”
“他在改变大明,他在中兴大明,而且已经是卓有成效了。这次辽东和遵化双面开花,说明大明军事上的恢复。从今天开始,在想劫掠大明,肯定变得非常的困难。大金补给困难,肯定矛盾重重。开原可铁岭丢了,大金与蒙古逐步的联系给隔断,刚刚建立的同盟,恐怕很快就会被切断。”范文程一边喝酒,一边絮絮叨叨的道,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丧气。
宁完我的情绪也低落了起来,脸上带着几分无奈,他知道范文程说的是真的。自从来到京城,宁完我看到了大明正在逐渐变得强大,虽然百姓的生活还没有改变,可是在没有给百姓增加负担的同时,天启皇帝已经在悄悄地改变大明朝了。
“范先生,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大明不过刚刚起步,很多事情还说不定啊!”宁完我想要劝一劝范文程,不过他也不知道要怎么说好。
“杀了他!”范文程忽然打断了宁完我的话,脸色变的很是狰狞,一拍桌子道。
愣愣坐在那里,宁完我目光直直的看着范文程,心里都在扑通扑通的跳着。嘴唇不断的抖动,良久宁完我才试探着道:“你说杀谁?”
宁完我原本是辽阳人,看惯了战乱,死人见过不知道有多少,甚至自己也动手杀过人。不过范文程说到杀人,宁完我是真的害怕了。
“天启皇帝已经做好了准备,外患已经暂时威胁不到大明了,天启皇帝将着手整治内政。从天启皇帝登基以来的做为来看,变法的可能非常的大。一旦成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而且天启皇帝绝对有这个能力成功,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范文程脸上的带着疯狂的神色,右手紧紧地攥着手中的酒杯,手指都发白了,可是范文程却仿佛什么都没感觉到。
低着头想了想,宁完我还是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范先生,我们能够在京城里做这么多事情,那是因为那些人需要我们。单凭我们手里掌握的证据,那些人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难得了。如果让他们做这些事情,恐怕是不可能的,很可能把我们也出卖了!”
冷冷的哼了一声,范文程声音冷冽的道:“那些人尸位素餐,胸无大志,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我们为什么要将计划对他们和盘托出?只要利用他们就好了!你要知道,天启皇帝刚刚生了儿子,一旦天启皇帝死去,那么就是他的这个儿子继位。到时候主弱臣强,再加上后宫和宦官干政,大明一定会走下坡路,大明朝亡国之日不远矣。”
虽然还是有很多顾虑,可是宁完我也对范文程的计划很是动心,语气便不再那么坚定,道:“可是天启皇帝深居皇宫大内,想要刺杀可以说是难如登天,我们人手也不够,恐怕行动无果啊!”
见宁完我不再坚持而是赞同了自己的意见,范文程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其实在他得到消息之后,范文程便已经有了决断,今日的作为不过是想说服宁完我。略微沉吟了一下,范文程再一次开口道:“既然已经走了决断,那事情就好办了!我们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只要将天启皇帝杀死,大事可成矣!”
两个人按照当前的局势以及自己能够动用的力量,将事情好好的分解一番,在各自离开了便宜坊。
宁完我是坐着马车离开的,车子七拐八拐的在一座府门前停了下来,门子显然是认识他。见宁完我回来了,门子连忙笑着迎了上来,献媚着道:“宁先生回来了!老爷等您半天了,请先生到后园一见!”
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没有理会门子,宁完我抬腿走了进去。忽然一阵风出来,挂在门上的灯笼掉了下来,宁完我一愣,看着上面写着韩字的灯笼,若有所思。直到管家出来,站在那里数落门子,宁完我才迈步走了进去。
与宁完我不同,范文程没有到谁的府邸去,一个人在街上走了很久,确认没有人跟着自己才转身进了一个胡同。来到一所不起眼的院门前,轻轻的推开门,闪身走了进去。里面似乎在就有人在等着,见范文程走了进来,那人道:“大人,一切顺利否?”
范文程点了点头,面带喜色的道:“一切顺利,可是开始筹备了!”
那人顿时面露喜色,招呼身边的几个人像后面走去,很快便从后门消失了,一切便重归于安静。
京城里很大,人很多,如果不是有心,恐怕不会有人发现什么异常。虽然东厂和锦衣卫都在尽力调查着,不过天启皇帝并不怎么满意。
将手里面的奏折放下,天启皇帝轻轻的揉了揉自己发胀的额头,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虽然上书弹劾孙承宗的人偃旗息鼓了,可是天启皇帝对这件事情总是念念不忘。
不过御史风闻奏事,天启皇帝不能过于苛责,锦衣卫也不能把人抓到诏狱里去。虽然查到背后可能有建奴间隙的影子,也抓了几个人,可是无一例外全都死在了诏狱里。这是真正的死士,天启皇帝的心理非常的清楚,越是这样,天启皇帝越是担心。
这几日朝中全都是贺喜的折子,那些人似乎偃旗息鼓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事出反常必有妖,天启皇帝也闻到了些许诡异的气息。
“王承恩,最近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吗?”天启皇帝实在是没有心思再看奏折,低着头对一边的王承恩说到。
“回皇上,吏部刚刚又折子地上来,是关于今年吏部考绩的事情!”王承恩恭敬的站在一边,他知道天启皇帝没心思看奏折,这些经由司礼监的奏折他早就记下来了。
天启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虽然吏部每年都要考绩,可是大部分全都流于形式。天启皇帝心里的非常的清楚,大明朝没有一个健全的考察官吏的机制,京察也成了党争的工具。虽然张居正弄了一个考成法,可是现在已经没有了意义。
抬头看了一眼外面的天气,天启皇帝皱了皱眉头,笑着对王承恩说道:“去准备一下,朕要去吏部。”
“皇上,有什么事情可以把吏部尚书周大人找来,皇上何必亲自去!”王承恩恭敬的对天启皇帝行了一礼,语气中略微有些担忧。
天启皇帝这么爱出宫,王承恩真的怕出事情,要知道当年的正德皇帝可就是微服出寻成瘾了。现在还没有什么,知道的人并不多,要是消息传开,恐怕对天启皇帝不利啊!
摆了摆手,天启皇帝没有理会王承恩的劝谏,笑着说道:“没有关系,你多带几个人去准备吧!朕只是去吏部,不会有事情的,又没有人知道朕出宫。”
见天启皇帝不听自己的,王承恩的目光有些安暗淡,略微有些无奈。不过他也在心里告诉自己,皇上不以为然,自己一定要更加的小心。
没有过多的耽搁,天启皇帝便带着人来到了吏部的大门口,不过还没有进去,便发现这里似乎有事情发生。几个人正在争吵,其中就有吏部的小吏,只是并没有动手。
天启皇帝在王承恩的搀扶下走下了车,带着几个人走到了现场,想听听里面在吵什么。
正和吏部小吏对吵的是两个人,全都是身穿青衫,手中拿着折扇,从打扮上看着两个人都是有功名的人。不过肯定不是进士,否则也不会和吏部小吏在这里争吵。
从两个人的面目上看,两个人应该是兄弟,因为长得比较像,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下颚有一缕胡子。虽然被小吏气的不轻,可是吵架的时候依然注意着自己的形象。见周围的人越来越多,看起来是兄长的人道:“应星,不要和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小吏一般见识,枉自亏损了名声。咱们走,这官不做也罢!”
那个年轻一些的人也比较决然,用力的点了点头,跟着自己的哥哥向外走去。
天启皇帝来到近前,正好看到这一幕,听到那个弟弟被称作应星,天启皇帝顿时有些惊愕。脸上虽然带着震惊,不过天启皇帝知道需要仔细的确认一下,转过头对王承恩吩咐道:“把那两个人带到对面的酒楼,本公子在哪里等他们!”
“是,公子!”王承恩不知道天启皇帝为什么对这两个人感兴趣,只以为天启皇帝是为了找吏部的麻烦。不敢丝毫的懈怠,王承恩快步的走去拦住兄弟两个人。
笑呵呵的对兄弟二人点了点头,王承恩正色道:“两位公子,我们家少爷有请,希望两位公子赏光!”
兄弟二人顿时一愣,互相看了一眼,二人全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谨慎。仔细的打量着王承恩,怎么看都像是大户人家的管家。兄弟二人中的兄长连忙还礼,道:“不知道贵公子是哪一位?因何要寻我兄弟二人?”
“我家公子的名讳,老朽不敢提及,至于有什么事情,也不是老朽能够过问的。两位公子丰神俊朗,一表人才,想必是我家公子有了结交之心,还请两位不要推辞!”王承恩一副管家的模样,说起话来不卑不亢,无形中抬高天启皇帝的身价。
如果在后世,大街上有人拦着你,说看你长得帅,想要认识你,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感觉?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件事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读书人之间,这种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稍微想了想,兄弟两个人就明白了,肯定是刚刚那位少爷看到自己兄弟二人在吏部门口的事情,有钱人家的少爷都比较闲,这是有好奇心啊!
见王承恩一副诚恳的样子,兄弟二人也不好在推辞,笑着对王承恩拱拱手,道:“烦劳老丈在前面引路!”
王承恩见两个人答应,顿时松了一口气,如果他们不答应还要费些手脚。如果不能把人请去,难免给天启皇帝留下办事不利的印象。
将手里的茶水喝干净,天启皇帝有些无奈的看着王承恩的方向,就在他等的无聊的时候,王承恩带着人走了上来。
“看两位气宇轩昂,在下顿生结交之心,冒昧相请,希望两位不要见怪。在下京城白玉,还未请教两位高兴大名?天启皇帝笑呵呵的迎上去,一副标准的读书人范。
两兄弟见一个少年人迎了上来,便知道这就是那位老管家口中的少爷,连忙抱拳还礼,道:“冒昧叨扰,希望白贤弟不要见怪!吾乃奉新人宋应升,这位乃是在下的弟弟宋应星!”
听完两个人的自我介绍,天启皇帝顿时欣喜若狂,真是太好了,自己怎么把这个人忘了?这可是《天工开物》的作者,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如果说徐光启非常的擅长火器,那么这个宋应星就是什么都擅长。无论是农业、机械、采矿等等,他全都懂得。
最让天启皇帝看到的是,宋应星研究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