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6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乘风问了一句诸位怎么看,大家都不怎么吭声,反正这个廉国公既然下了命令,大家还能说什么。他是特务头子,严查奸细和大家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既然如此。自然是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心里没鬼的,也不怕柳乘风来查。心里有鬼的,也绝不敢做这出头鸟,对柳乘风的决定产生质疑。

朱世茂喝了口茶,捋须笑了笑,他平淡的看了柳乘风一眼,道:“大人说的不错,是要提防奸细,城内加大盘查的力度,这倒没什么,有备无患。很好嘛……”

他说话的时候,语气沉稳,风淡云清,很让人享受在这妙音之中,处处都显出了翰林的矜持。

可你要认为朱世茂是个软柿子。那可就错了,他故意在这停顿了一下,随即道:“可是大人说要严查官员,以防有人和宁王私通,老夫却并不认同,这九江城中的官军。都是忠贞之士,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些人,老夫来时在兵部也查过他们的资历,断没有私通宁王的可能,若是锦衣卫大张旗鼓的去搜查自己人,这很不妥当。老夫的意思呢,该查的自然要查,可是也不必这般紧张,还有就是,城内这么多商贾,商贾都是见利忘义之徒,这样的人哪知道什么家国,就算要查,也就从他们身上查起才是,九江有个聚宝楼的分店,这里头商贾聚集的最多,不如从这里起头,廉国公意下如何?”

朱世茂说的头头是道,可是傻子都听明白了,这是巡抚大人要与钦差大人打擂台,不过朱世茂一番声情并茂的话,隐隐之间却也是维护在座的武官,这些指挥使免不了对朱世茂生出了一些亲近感。

虽然文官抑武,可也抑商不是,在朱大人心里,武人的地位显然比商人还高几分,指挥使们早已受惯了歧视早就稀松平常了,连他们自己都鄙视自己,现在廉国公说要查他们通贼,这就犯了他们的忌讳,再加上钦差几次申斥各大营早就让大家憋了一口气,现在朱世茂愿意为他们出头,有不少人眼珠子便不禁转动起来,指挥使邓通呵呵笑道:“抚台大人的话发人深省,不错,卑下熟读兵书,却也知道商贾通贼的多,这些人见利忘义有什么事做不出的,现在九江防务事关平叛,不可不慎,依我看,根本就不必查了,直接将这些商贾先统统抓起来,查封了他们的铺子,这也是以万全之策防万一之变嘛。”

其他人纷纷叫好,对这些商贾,大家早就垂涎三尺,他们有兵,商贾有钱,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狠狠的抢掠一把,保准能使自己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再者说,大明朝从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例,土木堡之役的时候,大军过处,都是一路抢掠过去的,将领们得了钱财,一部分上缴给当时的权宦王振,其余一部分留给自己,大家一起发财,到现在还有人记得英宗时候的事呢。

柳乘风微微一笑,看了诸人一眼,却没有说话,他的眼睛瞥了新军指挥使钱芳一眼,钱芳立即明白了柳乘风的意思,冷冷一笑,道:“怎么,这战事还没起来,就有人想把主意打到商贾百姓头上了,咱们是官军,不是乱匪!”

指挥使邓通见钱芳言外之意骂他是乱匪,自是反唇相讥:“钱芳,你别以为可以仗着上头有人就可以放肆,你在宣府做千户的时候,老子在辽东就已经是指挥使同知了!”

砰……

有人拍案而起。

邓通连忙噤声,只见柳乘风手撑着桌子冷冷的看着他,这眼神杀机毕露,让邓通心里不禁打了个哆嗦,按道理他也应当算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怎么可能会害怕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可是偏偏,这个穿着蟒袍的新贵的眼神令他毛骨悚然,邓通的身子不禁向后倾斜了一些,再不敢去看柳乘风的眼睛。

柳乘风冷漠的道:“有人要摆资历,邓指挥使是不是还要说,柳某人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你邓指挥使就已经威风凛凛了,是不是柳某人见了你还要给你问安赔笑?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在本官面前咆哮!”

这番话不客气到了极点,一点面子都没给邓通留下,邓通的眼中,不禁露出了一抹怨毒之色,他低着头,只是不吭声,牙关却是咬的死死的,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柳乘风冷哼一声,随即扫视众人,提高了分贝道:“这里是本官说了算,谁要是不服,就动百姓和商贾们一根毫毛试试,本官剥了你们的皮,还有,昨日本官再三重申,各营要整肃军纪,平叛在即,还放纵官军四处游荡,这带的是什么兵,可是今日,居然还有官军在街面上行走,我再说一遍,从现在开始,谁要是敢放纵下头的官军,你们就试试看,本官虽没有旨意,可是杀几个指挥使却也不觉的有什么困难,全部散了吧,立即回营,管好自己的部属,不想做这官的,那就滚开,我这里不留吃闲饭的。”

众人脸色都变了,可是柳乘风在气头上,谁也不敢顶撞。

朱世茂脸色也露出了羞愤之色,他眼睛微微眯着,眼仁中闪出一丝冷色,随即他打了个哈哈,竟是笑了起来,道:“钦差大人想必是乏了,大家也散了吧。”他当先起身,连头都没回抬腿便走。

其余的指挥使紧跟着朱世茂的脚步,也纷纷走了,这气氛很不对劲,以至于钱芳悄悄留下来,对柳乘风道:“大人方才是不是过了一些,这些人是最要脸面的,现在大人一点脸面也不给他们,只怕……”

柳乘风却只是漠然一笑,把玩着案牍上的镇纸,慢慢的道:“只怕他们不肯与我同心协力吗?说句实在的话,这些酒囊饭袋,只要他们不给我惹麻烦我便烧高香了,指望他们平叛,你未免太高看他们了,传令下去,新军这边的操练照旧进行,不过要加强戒备,真要出了事,还得靠新军。”

钱芳重重点头,道:“遵命。”

钱芳前腿刚走,后脚便有个读书人进来,朝柳乘风躬身行了个礼,道:“大人,按着您的吩咐,军令已经印制好了,大人要不要过目。”

这个读书人叫赵毅成,是九江人,柳乘风来的匆忙,手头上可以可用的文吏,因此九江知府衙门那边便举荐了这个人来,此人时运不济,虽然有功名,却一直没有中第,因此便屈身在知府衙门里负责文书的工作,为人显得很老实,据说在知府衙门的时候,从未出过什么差错,知府大人很看重他,这一次将他引荐到柳乘风这边,其实就有保举他的意思,希望他能在柳乘风身边,若是能得到这位廉国公的认可,这前程就有保障了。

柳乘风脸色缓和下来,看了赵毅成一眼,微微笑道:“不必过目了,到时你带着几个人一起出城张贴就是,是了,瞧你的样子,只怕连午饭都未必用过吧?正好,我也没有吃午饭,不如这样,待会我叫人上些酒菜来,你我就在这里随意吃几口填饱肚子如何……




第八百零四章:布局

赵毅成想不到柳乘风竟是这样随和,面露出感激之色,他忙道:“大人,学生身份卑微,只怕……”

柳乘风却是摆摆手,正色道:“到了这里,你我便是同僚,就算有上下的关系,可毕竟将来一段时间内还得在一处办公,本官将来还少不得要仰仗你,谈什么身份卑微?”

说罢,柳乘风让人上了酒菜来,随即笑了笑,道:“本官一个人吃饭,也是无聊的很,你权且当陪我说说话吧。”

赵毅成这才如受惊小兔一样坐下,吃了几杯酒,话头也就多了起来,他看了柳乘风一眼,随即道:“大人似乎心情不是很好?”

柳乘风看了他一眼,又是一杯酒下肚,此时天气已经转凉,酒水是特意煮过的,这时候酒精度数不高,放在后世就和温热的酒精饮料一般,一口下去,整个人的身体便暖洋洋的,柳乘风在平时喝酒不多,唯独身子有些冷的时候会适当吃一些,别人喝酒糊涂,柳乘风喝了酒反而精神奕奕,柳乘风顿了一下,才叹了口气,道:“心情谈不上好坏,只是这一次想必你也知道,平叛事关重大,稍有疏忽就是万劫不复,偏偏这九江城就像大杂烩一样,那些官军不堪重用,那江西巡抚又喜欢横生枝节,我不要求他们能给我冲锋陷阵,也不要求那江西巡抚为我出谋献策,只求他们能不要从中作梗,也就烧高香了。”

“还有。叛军攻克了饶州府,下一步就是安庆,安庆是南京门户,一旦安庆失守,南京将无险可守,可是我这都督两江的钦差却只能坐守九江,哎……不说也罢。”

柳乘风摇摇头。显得忧心忡忡,只怕谁也没有想到,这廉国公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

赵毅成连忙安慰道:“大人多虑了。朝廷数十万大军围困宁王,宁王是困兽,就算侥幸胜了一场。可是朝廷仍然占有巨大的优势,大人勿忧,宁王迟早要授首的。”

柳乘风却是哈哈一笑,立即转移开话题:“在这里,还是不要谈公务好了,是了,赵先生据说曾在知府衙门里做事,说句实在话,我看过赵先生的文章,也知道赵先生在九江一带颇有文名。知府衙门确实是屈才了一些。”

赵毅成谦虚的道:“文名谈不上,不过是同道中人相互吹嘘而已,否则怎么连登科的机会都没有?还是学生欠缺了太多东西,说句实在话,进知府衙门里做事。一是学生尚需养家糊口,其次便是想为朝廷做一点事,真正进了公门,学生才知道眼下这个世道说空话容易,做实事却是难上加难。”

“哦?这是为何?”柳乘风笑吟吟的问。

赵毅成正色道:“庙堂上的人太不接地气了,内阁一道命令传递到各部。各部拟定章程下发下来,可是各地风俗各有不同,各地的情况也是不同,比如前些时日,部里下文,说是尽量少种植桑树、茶树,以免农户们纷纷抛了稻田去改种茶桑,本来嘛,这对江南那边确实有效,可是在九江府就不一样了,九江府多山,多丘陵,本来就有许多土地不能种稻,就算强制种下来,收成也是极低,反倒种些茶桑倒还合适,九江这一带素来有种茶的传统,这庐山茶享誉天下。可是就因为这一道公文,还说要将种稻纳入到地方官员的功考之中,结果知府大人也没有办法,只好鼓励甚至强制下头的农户移除茶桑改种稻米,结果怎么样?”赵毅成摇头苦笑道:“结果农户们种稻收成骤减了数成,甚至有些根本不适合种稻的土地颗粒无收。”

柳乘风颌首点头,这事他也有耳闻,大明朝的官制算是层层掣肘,设计上已经到了完美的地步,可是有一条却不如前宋,那就是内阁的官员几乎都没有任地方官的经验,基本上一个内阁大臣,都是先科举,再进翰林做庶吉士,随即步步高升,大多数开始晋升为侍读、侍讲,最后再进詹事府,直接入阁。

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清贵,一辈子的大多数时间都用于了闭门读书和编修典册,同时也是五谷不分,不说对庙堂上,就说是地方上的事务也是两眼一抹黑。而宋朝的制度就相对好了许多,宋朝的优等生首先就是下放去从县令做起,一步步高升,最后进入最高的决策机构。

所以有些时候,明朝内阁下发的许多公文看上去道理很足,可是到了地方,总是避免不了阳奉阴违,好事变成坏事。当然,这个体制也有它的优点,那便是挑选出来的内阁大臣,虽然不会太好,但是总不会太坏,这是最不坏的体制。坏如严嵩者,也不过是贪赃枉法而已。

赵毅成抱怨了一通,随即才意识到坐在他面前的是廉国公,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