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非捷报连连。
3月份,获得了更多补给的沙漠之狐就发动了突袭,把英国人一直赶到了埃及和利比亚交接处,并俘虏了之前一路突进,俘虏了十几万意大利军队的奥康纳中将。就连新上任的尼姆中将也被俘虏。让英国人丢尽了脸面。
不过这些都是顺着历史的轨迹在走,而4月中旬刚刚取得的托卜鲁克的大捷,却是历史性的突破。没有了历史上的242天的包围,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德国人的重炮就敲开了英国人的防御。就连英国来支援的地中海舰队都被陆地上的巨大岸炮逼退。
毫无疑问,当意大利人的海军崩溃,只能龟缩于国内军港的时候,是利比亚的分基地给德国人提供了重炮的支持,从203毫米的重炮,到280毫米的岸炮,都可轻松获得,而代价不过是的德国人在北非的部分劫掠品而已。
当山寨公司抛出了一门420毫米的大贝尔塔榴弹炮,通过二十多辆卡车运送到了前线组装后,德国军队中的一些已经成为校尉甚至将级的老兵想起了攻陷列日要塞和那慕尔要塞的辉煌时,眼睛不由的湿润了,但对面托卜鲁克的英国人却直接泪奔了。
这门大贝尔塔炮并不是铁路型的,而是公路炮,因为有了6吨和3吨的欧宝卡车的运输,倒是很快从临近前线的战车工厂拖到了托卜鲁克前线。
一千多人一起伺候这些零件,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就在克隆工程师的帮助下组装完成了。当820公斤的弹头砸向托卜鲁克要塞的时候,望着耸起300多米混合着硝烟、沙尘和碎片的蘑菇云的时候,被巨爆震得口鼻流血的英国人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托卜鲁克内还没有什么堡垒能够挡住这么沉重弹头的撞击。直接命中的结果就是成粉再填坑。整段的壕堑和上边的堡垒直接被爆炸抹平,什么也阻挡不住重金属锤的狂欢。即使落到附近,沉重的弹头借助下落的动能,钻入地下深处爆炸,引起的地震也足以摇撼坚固堡垒的根基,更是摇撼了英国人的信心。
说实在的,大贝尔塔的攻击效果在一战的时候或许犀利,但在二战战列舰舰炮普遍的向400毫米迈进的时候,威力自然就差了很多,而且大贝尔塔的攻击距离有些近,那点13公里多的射击距离很容易就被对手反击。不得不说,这门炮有点落伍了。
不过大贝尔塔巨炮的威名却是早在一战时候就开始传扬,很多年轻人是听着它的传奇长大的,当英国人了解到外边那个怪摸样的巨炮是大贝尔塔的时候,心中的恐慌是难于压抑的。
而参与攻击的不仅仅是山寨公司稍稍一提,德国人就难忘旧情的采购了一门的大贝尔塔,还有3门283毫米岸炮,直接引用了德意志袖珍战列舰上的SKC34舰炮,除了对抗一下靠到海港的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战舰,也加入了此次围城的攻击。
而德国人空中呼啸的斯图卡和Ju88轰炸机对英国人地中海舰队的威胁以及对托卜鲁克要塞的轰炸则成为了压倒英国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使强硬的澳大利亚少将摩尔谢特在军中被称为是“无情的明”,此时也压不住防守军队的恐慌和混乱了。澳大利亚第9步兵师依旧勇敢,但用重炮武装起来的德国人已经不是原来历史上的那一支只靠着钢铁装甲的闪电速度冲击的队伍了。
仅仅被大贝尔塔巨炮砸了32发炮弹,澳大利亚军队就打算撤离了。
虽然英国人维持着表面的统一,但英联邦各成员国只要愿意,还是有权自行决定撤离的。巨大的损失也不得不让澳大利亚政府考虑以后的自身利益。英国本土的危急以及日本人对东南亚的虎视眈眈,都是他们需要长远考虑的。
于是,澳大利亚军队在坚持了半个多月后,眼见着援军无望,德国人的铁甲前锋又闪电般的突击到了拜尔迪耶附近,不得不突击撤离,在损失了过半后,终于退到了拜尔迪耶。
北非的德军气势如虹,压向了利比亚和埃及的边境线。无论怎么看,在那里的6个师的德国人已经占据了主动,剩下的只是打到哪里的问题。
英国人本土的生命运输线被德国狼群和战列舰队切断了,他们只能苟延残喘。即使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控制在手,对于英伦三岛的情况也改变不大。虽然英国人遏制住直布罗陀海峡,让德国人冲不进去,但德国人的舰队也把英国人堵在了地中海里,运不出东西来。
大英帝国的鸡眼的作用减小了,但英国人两手准备的策略,也并不会放弃中东和北非的利益。来自亚洲的物资开始积累向地中海附近,英国人在北非战场甚至希腊战场都不断地的投入着更多的力量。
只可惜,北非战场还是在非洲之狐隆美尔的指挥下,慢慢的衰退。而希腊战场同样在击溃意大利人的辉煌下,黯淡了下来。
即使英国人支援了希腊人三个师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资,但德国人的行动更彻底,两个军团30多师的一系列雷霆风暴般的行动直接把英国人驱逐了出去,就连英国人挑动的南斯拉夫的3月份军事政变也被直接砸熄了火。
但统一的南斯拉夫王国已经被肢解,南斯拉夫这个民族火药桶被各方势力共同点燃。成千上万的民族大屠杀在各民族和各宗教政派间不断上演。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有25万塞族人被杀。其他穆斯林和基督徒、保皇党和苏俄主义党之间也是直接用赤果果的屠杀来种植着新的仇恨。
这或许也是以后南斯拉夫在铁托死后,再次爆发民族战乱的一个原因。不过,此时叫做布罗兹的铁托还正在打游击。
南斯拉夫的内乱让德国人轻松了不少,希腊那边的更是有意大利人在维持稳定,这也使得德国人可以抽身出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不用多考虑,先锋军的行动已经给了德国人很好的启示。
“只有苏俄被攻下,欧洲之王才是真正的冠属在日耳曼人的头顶甚至是世界之王”老希每天都被新的胜利刺激着,不自觉的开始跨越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以及拿破仑一世的巅峰。
“蒙古人曾经在俄国土地上倒下,拿破仑大军曾经也在俄国土地上倒下,征服那片辽阔的土地将是留给世界之王的伟大功勋”老希很感性的联想道。
现在对英国人的作战已经进入了最微妙的时候,面对着奄奄一息的英国人和旁边若隐若现的美国人,老希有些犹豫了。虽然此时德国铁骑很强大,老希也很风光,但无论是经济、金融还是宗教、权势,德国人也好,还是老希也好,还是有些受制于人,不能彻彻底底的君临天下。
梵蒂冈、欧洲错综复杂的皇室王族、掌控着经济命脉的垄断资本家族,更加贪婪的金融寡头们、甚至是军队中的容克贵族们,都让老希不得不按捺住性子。但老希知道,只要德国军靴继续踏步向前,日耳曼战车继续行驶,只要掠夺的利益能够满足那些分割者的贪婪胃口,他终究有一天可以彻底掌控日耳曼军刀,砍倒一切障碍。
他明显的也感觉到了背后一股洪流推动着他向苏俄开炮,而苏俄广阔的大地可以给他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和足够分割的利益,他也甘愿在俄国人的大地上完成他向世界之王的巅峰冲刺。于是对苏俄作战的脚步一天紧似一天了。
“让我们的足迹踏遍整个欧洲”德国国内针对苏俄的舆论宣传是如火如荼的,磨刀之声直接灼灼显露。
苏俄人也感受到了那股灼热的,可以烫伤一切幻想的气焰,但很多事情无法避免,不过却可以拖延。
苏俄人明知道双方都是在虚情假意,但依旧抓紧一切机会在积极的谈判着,目标除了德国人,还有先锋军。
第二卷扬帆,38到39 第635章 苏俄来谈判
第635章 苏俄来谈判
“拖着就行,我们不着急”对于苏俄人跑来谈判,孟享的指示很简单,不过明白孟享打算的阎锡山却是深知其中三味。
这个时候不乘机痛打落水狗,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这么好的机会?
华夏人近百年来,不仅仅是在战场上输,在谈判桌子上也是三天两头的输。阎锡山一向是可以在三个鸡蛋上跳舞,也是被逼无奈,要是有强横的的实力,谁还需要委曲求全?突然之间,老阎发现自己都不会谈判了。跟老毛子也不需要客气,只需要骄横跋扈的撒泼就行了。
甚至为了表演到位,还特地从军队中抽调了几个粗中有细的大老粗偶尔到谈判判现场活跃活跃气氛,让苏俄人目瞪口呆。
国家利益的谈判还想着讲究绅士风度,纯粹是扯淡。也就是以前打着小受的旗号,打算混入西方文明人中博得同情,才有了一帮子伪欧美绅士。为了国家利益,谁还时时在意自己的仪表?
先锋军唱黑脸的也有,唱红脸的也有,让苏俄人哭笑不得,但他们还得沉住气扮演着绅士的受方。
“我受够了,这群野蛮人”波利维杰夫一回到住所,就大声的牢骚道,“那个家伙的口水简直就像是要给我们洗脸,这群该死的黄皮猴子”
“越是这种情况,越需要冷静”维申斯基表情很严肃。
“要怎么冷静,我们已经放弃了蒙古。可那些黄皮猴子却依旧贪心的要改回以前所有的华俄条约。天哪,要知道那可是上百万平方公里,如果我们真的答应了,恐怕我们将直接钉死在苏俄历史的耻辱架上。”波利维杰夫显然无法冷静下来。
很明显,这样的卖国条约,即使莫斯科那边同意,他们根据莫斯科的授意签订后,也逃不过之后的清算。
维申斯基点上了一根雪茄,但烟头闪动的火光照到了他冰冷的眼眸中就黯淡了。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要不然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也不会留在德国,而这里秘密谈判的事情交给了他来主持。当然德国那边也同样不好过,不过牺牲的是利益,而且很快会在国与国的被判中重新涂改,而不是让后人铭记的土地。
国土的意义在哪里都一样,即使苏俄人有着广阔的疆域,对土地的贪婪已经根植在骨子里了,岂能随便的送出去?尤其是对方还是以前苏俄人及其看不起的华夏人,简直让波利维杰夫有种跪奉的感觉,心中的羞恼更是无法的平息。或许也正是他的这种性格,才被派来当炮灰了。
“那些土地,我们可以慢慢谈,我们首先需要先让华夏人停战”维申斯基明白自己的职责,也明白莫斯科的底线。
苏俄人已经无奈的发现,在外蒙的土地上,华夏军队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了。
苏俄外蒙远征军的收缩兵力使得很多地方的防守变得脆弱了。先锋军大军突进,西线的孙楚,东线的孙仲连都已经挥军突入外蒙,已经慢慢的绕到了苏俄外蒙远征军的背后去了。若不是后勤供应紧张,恐怕他们早就配合着发动了总攻,围歼苏俄剩下的那二十多万军队了。
而先锋军的空运人员的行动一致没有停止,不过人员不再那么密集,一些军用物资也在大批的空运中。毕竟紧靠着一座外蒙分基地,已经供应不过来了。尤其是在乌兰巴托以北的地区,已经得不到前线前进基地的补充供给,又需要维持数万人的战争消耗,已经开达到分基地供给的临界线了。
但即便如此,看着华夏人越来越多,苏俄人的攻击又一次比一次疲软,让苏俄开始考虑这整支队伍的生存问题。通过想尽一切把法,二十多万大军还没有饿死。不过也坚持不了太久。
而莫斯科虽然需要强硬,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也不希望再次暴露出苏俄军队太多无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