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翁同龢宅邸,翁同龢与几个清流正在密谈。
翁同龢沉吟着,半晌方道:“请各位来,是为了明日的御前会议做些准备。前日倭寇悍然攻击我舰队借机寻衅,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一个叫黄绍箕的说:“北洋海军、淮军都是李鸿章的私家军,打赢了他已经位极人臣,也封不了什么官,打输了,他就要大蚀血本。我看多半不会打”�;
翁同龢的弟子文廷式严正地说:“朝廷可不是李鸿章开得,他不想打,我看皇上一定不允,皇上让他打她敢不打?李鸿章若以一己私利而置国之安危不顾,他将遭千夫所指,遗臭万年!”�;
翁同龢赞同地说:“说的很!这个仗却是非打不可。其一,倭寇不过弹丸之地,却屡次犯我天朝,不大不足以永固江山;其二,皇上自‘亲政’以来,一直以圣主为目标,希望成就一番帝王之业。此役击败倭寇,成就伟业指日可待,解大胜之威必可让皇上真正掌握大权……”�;
黄绍箕接道:“若李鸿章打败了,对皇上也是有利无弊。”�;
此语一出,众人皆惊,翁同龢捻须不语。�;
黄绍箕见众人吃惊,心里十分得意:“大清之军,淮军和北洋水师而已,皆非朝廷所有,靡费金钱千万。若败,是李鸿章败也!为朝廷去一毒瘤,则吾辈必兴,吾辈兴,则国家兴矣!”�;
一个官员拍案叫绝道:“黄兄此论,真正深刻到骨髓里面去了!”�;
黄绍箕笑道:“黄某一点浅见,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还请各位多发震耳之言!”�;
翁同龢沉下脸,严肃地对黄绍箕说:“这话不要乱说,淮军败了难道不是中国败了?”
黄绍箕不敢反驳,顺着意思道:“老师训斥的对,不过淮军之前,可还有一支军队,丝毫不差给淮军,老师难道忘了吗?”�;
翁同龢沉下脸,不答黄绍箕,转身面对众人,“不管怎样,一定要打,不让主和谬议得逞!”�;
这些人有一个可怕的名字,叫清流。一旦大战将起,这些人必然主战,而主和之人被斥为汉奸。当然如果国家因为这个亡了国,这些清流并不会殉国,他们会投入到新主子的怀抱,继续当清流。
养心殿正殿,浓浓的战争阴云,似乎也笼罩在朝堂之上。�;
翁师傅,如你所说,我理直气壮为王者之师,必然战胜。那么,我且问你。敌人一发260mm大炮打过来,用正义之气能挡住吗?
李鸿章几句话就把翁同龢堵得哑口无言。这些清流说春秋大义无人能及,但是对于海军知识分毫不懂,朝堂之上不觉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半响,光绪终于开口道,“这仗要打。”
光绪挺直腰杆,神采奕奕地宣布:“朕决定,先拿出三百万两银子充作军费!如果需要的话,跟外国人借款也要打赢甲午之战,扬我大清国威。”�;
他话刚一落音,大臣们早已齐刷刷跪倒一片,感动得热泪盈眶道,齐声道“圣上英明!万岁!万万岁!”�;
甲午战争正式爆发了。
第二卷 甲午风云卷
第二十八节 血战 精锐对精锐
到了驻地,发现黑牛已经等了好久,赵刚一愣让身后众人先走,进门之后亲切地对黑牛说:
“黑牛,什么事情?”
黑牛递过一份电报,上面写着
“东学党与日本有勾结。”
看看右下角的日期是昨天的,赵刚站起身吩咐道,“立刻叫参谋处人员报道。”
10分钟后,全部参谋人员到齐,巨大的朝鲜地图(原本是日本间谍收罗,后来被赵刚缴获。)挂在墙上,几个参谋将日本军队的番号用小旗标注清楚,全罗道的势力范围也被一一标明了。
情势极为清楚,两股人马合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平壤正好处在包围圈内。
赵刚站起身,对参谋下命令,“平寇军停止休整,立刻轻装集合,明日午时全军必须赶到丹东。”
转头又吩咐黑牛:“去跟朝鲜那个混蛋说,出钱收购大炮,炮弹,以及枪支弹药。子弹2文钱一发,炮弹100文一发,枪支好的一两银子,差的800文。大炮好的100两,差的10两到50两不等。”
此时的朝鲜早已打得不可开交,日军第一旅团攻击失败后,陆续有三万多军队加入,使总人数达到五万人。虽然清军比历史上多了1万1千人,但是日军也相应的多了1万多人,清军在人数上仍然处于劣势。在5月19日平壤北门失守,3万多清兵趁夜争相逃命,被日军拦路追击,死伤4千多人。
黑夜中,从平壤到丹东的大路上,全都是清朝的溃兵,这些人虽然是淮军精锐,与对手相比也并不缺少战斗力。但是主将叶志超带头逃跑,让这支精兵丧失了战斗的意志,一溃千里。
冷月照体,清风拂面,吴俊升带着自己的两千骑兵策马狂奔,(原来的9000人马中有七千已经被袁世凯收买,只有这两千骑兵因为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亲信还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次兵败,吴俊升依仗骑兵的速度快,一下子就跑了出来,没有受到多大损失,其他的人应该没有那么幸运了。
一路上,不时地有些朝鲜人埋伏在大路旁打冷枪,吴俊升不敢停留。几万日军像条狗一样跟在后面,咬上了就不会轻易摆脱。要不是那个叫聂士成的大官挡住了一部分敌人,恐怕清军大部分人都得葬身平壤了。
跑了不知道多久,吴俊升脑袋逐渐清醒起来,慢慢勒住了马约束好手下。凭照月光看向前面,前面是一片宽阔的林地,有些熟悉的感觉。曾几何时他与那个人亲如兄弟,一同埋伏在大路旁伏击土匪的一幕又出现在面前。吴俊升摇摇头将这些荒谬的东西甩出脑外,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手一挥大声叫道:“走”
又行一段路,对面出现了一支全身黑衣的队伍。皎洁的月光下,枪刺闪着寒光。黑衣军显然早已发现了吴俊升,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仿佛接受。
吴俊升目光闪烁似乎有些意外、有些激动,周围的亲兵也低声的说着话。对面的黑衣军虽然鸦雀无声,但是微微颤抖的刺刀暴露了他们激动的心情。
两支队伍对峙了一会之后,黑衣军闪开了半边路,吴俊升带着人马由让出的半边路快速通过。两边的士兵都不说话,曾几何时,同在一个操场演练,在同一个锅里吃饭。
兄弟们!何时变得如此陌生,如此冷淡,连胸中的热血也不再滚烫。
吴俊升只觉得心头塞了一块石头,烦躁的叫了起来,声音凄厉宛若狼嚎。好不容易通过了士兵长排,眼前霍地一亮,在此处有一个打麦场,现在还空空的。打麦场中间,一个人骑了一匹乌骓马孤零零的站在中央。比起半年前,这张脸少了几分稚嫩,多了几许老成,几许霸气。
仿佛着了魔一样,吴俊升不由自主的靠近了这个人,两人相距越来越近。吴俊升心里十分安详,背负的罪让他无法安眠,一朝了清多痛快。
两人马身相错,离的极近,吴俊升欣慰地看到年轻人又长高了一些。
两人相对无语,过了一会,吴俊升拔出马刀,倒转刀柄,递到年轻人面前:“把我葬在靠山屯老家,跟我妈说我死在小日本手上,这些兄弟就交给你了。”
月光下刀光如雪,年轻人没有接刀,猛地将吴俊升抱住:“大哥!”
日本第十旅团旅团长立见尚文正在率领部下快速行军,一路上碰到的零星敌人一概不予理会。只要先敌一步赶到鸭绿江,那么剩余的清军将成为瓮中之鳖。对于清朝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立见尚文深有体会,在单兵作战中并不逊色,只是火炮的应用不及自己军队。一旦让这些士兵逃回去,再配上炮兵,那将变成皇军的噩梦。
一昼夜行军100里,对于强大的第十旅团来说也是可怕的行军强度,看着摇摇欲睡的士兵们,立见尚文终于下令“休整两小时,两小时后立刻出发,斥候10里范围搜索。”
军令一下,士兵东倒西歪的躺在路上,甜甜的进入了梦乡。立见尚文的眼睛湿润了,从昨天凌晨4点钟准备,血战十六个小时后打开平壤城门,仅仅休息了两个小时又被命令轻装追击清军,十个小时内行军100里,放眼世界没有哪支军队能做到。所以山县有朋前辈才把重任交给自己,而不是交给那个一味喊口号的笨蛋乃木。
尽管十分疲劳,但是立见尚文仍然不肯睡,作为领导者应该吃更多的苦,为自己的手下做出表率,这样部下才会不畏艰苦,奋勇向前。如果像那些清朝同事那样贪生怕死,部下就会像老鼠一样胆小。
这是立见尚文最后的一个想法,一发8。0mm子弹从1200米处打了过来,由脑后进入前额穿出,立见尚文立刻倒地。
旁边的卫兵急忙开始急救,但是任何人都能看出这是无用的,立见尚文的瞳孔已经放大,死亡到来的如此迅速,立见尚文甚至连旅团长都来不及指定。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第十旅团陷入了混乱之中,三个联队长意见不一,两个联队长主张继续前进,一个主张撤退,最后决定先抓住凶手再说。
经过三个小时的搜索,精疲力竭的第十旅团没有抓到凶手,连续作战带来的疲劳让这支军队蹒跚前行。立见尚文过于优秀在这时候成为一个缺点,在他死后没有一个人能成为第十旅团的精神领袖,带领士兵发挥出超越平常的实力。
缓慢的前进了十里,队形变得十分松散,而且出现了极其糟糕的情况,一小队士兵竟然连串的倒了下去,疲劳不可阻挡的征服了这些勇士。
不得已,三个联队长下令,“就地休息”,第十旅团大部分士兵又一次平铺在大路上。
一小时之后,第十旅团的大部分人都进入了沉沉的梦乡,只有少部分人还在警戒,这些人是军队的眼睛,防止军队受到意外的伤害。
突然,在三里之外传来几声枪响,随即升起三颗红色的信号弹(最紧急)。
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第十旅团全部士兵都清醒过来,这时三个联队长意见又出现了分歧。正在三方互相争吵时,对面出现了大队的骑兵,第十旅团被迫收缩进入防御状态。
过了片刻,对面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大队的骑兵调转马头带着马小步向后跑,密密麻麻的步兵显现出来。接着,十几发炮弹从步兵阵地后面飞了出来,在第十旅团阵地处爆炸。尽管没有造成多大伤亡,但是仍然对日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三个联队长又一次作出了相反的命令“撤退!”,“进攻”,“防守”。
第十旅团彻底陷入混乱中,这种混乱终于造成巨大的恶果,对面的炮兵阵地上随着一声口令
“全部火炮,一分钟急促射。”
一分钟内超过1500发75mm口径炮弹落在第十旅团头上,2600人死亡,3300人受伤,7800人的旅团被打得丧失了大半的战斗力。
而军官的伤亡比例更高,三个联队长全部阵亡,大队长野阵亡了7个,重伤一名,(这次终于给了第十旅团一个能作主的领导人,虽然已经没有作主的必要),剩余的士兵孤注一掷的开始了白刃冲锋。
以往这种冲锋是无往不利的,再勇敢的清朝士兵见到白刃进攻都吓得狼狈逃窜,与清朝军队屡战屡胜的战绩也在支撑这些疲惫的士兵。
一路上密集的子弹,横飞的弹片打倒了无数的日本士兵,但是这些都吓不倒第十旅团的士兵,在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