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明风雨-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仗打到这个份上,也实在有些没意思了!
因此,“威慑行动”历时15天的战斗宣告结束,而转运江南的行为居然达到了达一月之久,一百多万人离开江南这鱼米之乡,前往那个传说当中的天堂一一神州自由邦。



第六章 尊严 64节 曲终人散




而在这一个多月之中,除了初期的连续而高强度作战之外,再没有发生过任何像样的战斗。
这一段时间里,几乎所有清廷辖下的城市,全都四门紧闭加紧防守。因为没人知道神州军趁着别人都行动不便的时候,还会不会打下去,会打哪里?
而只要他们想打,这沿海、沿江、沿河的地方就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而且此时的太湖基地,已经颇成为清军的问题,要知道湖里是万万下不得的,但湖里的人可是随时都出得来,这不禁要了沿湖各城官员们的老命。
而无锡一仗,在神州军及胜武军的联合进攻之下,外加山上炮台失陷、战舰临门、援兵受阻。虽经固山额真图赖的拼死抵抗,然而终于是激战半天而陷落。三万守军全军覆灭,图赖自刎成仁。
而博洛心痛的最要命的是,他的粮食及其他各项物资的储备彻底完了,这还倒在其次,主要是那些工匠甚至连同打铁炉也被人家搬了个干干净净。他的补给尤其是武备方面的补给几乎完全中断,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加紧守城并以飞飞鸽传书急报朝廷得知。
这样做的另一个恶果是,几乎整个江南都由于这场“震慑行动”误了水稻的播种时间,当然不是赶不上,而是要晚许多。至于够不够吃,那是多尔衮的问题,而让不让清军吃才是岳效飞的问题。
当然,神州军在这次行动之中,由于没有战车的支援,战斗相比以往要艰苦得多,伤亡将近一千余人,加上胜武军的伤亡共计三千余人。
更令岳效飞痛心的是,吕方则在此战中的阵亡,则成为神州军建军以来除郑肇基之外,阵亡的最高级将领。直到沿江沿海的百姓们安全转移之后,这一次震慑行动也就告一了段落。
此战当中,歼敌数量并不很多大约不到十万人。可是这一次行动,给清廷造成的困惑显然是短期之内难以解决的事,同时也给了神州自由邦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吞下的人口。
吴胜兆最终在候方域及张明振的劝说之下,带着胜武军全军投入了神州自由邦的情报,施琅则率部回到了温州开始整顿部队。同时令神州自由邦的光头们喜出望外的是,另一次的征兵开始了。
实际神州军不会再打下去,因为现在神州自由邦百姓关心的不在是发展时劳动力的问题,现在该关心吃饭的问题了。猛然之间多出了一百万人口,尤其是距离较近在舟山岛及温州城一时之间人满为患。
好在对于这种情况,早有预案在先,包括舟山岛上的海军基地及温州城、中华明月湾船坞的扩建以及各项耗资巨大的各项工程开建,缓解了部分压力。而从黄斌卿的老巢之可抄来的金银及粮食恰好可以用在这儿。
虽然如此,但却依然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例如运输就是一个问题。仅仅除了海军的战舰之外,其余例如“明月号”“鲸级两栖攻击舰”及其他大部分船支全部参加了运输,甚至驶往温州城去的缴自莱莫海军中将的荷兰舰队,每艘战舰一次就被塞了两千人之多。仅仅这五艘战舰一次运走就达将近一万余人,尽管如此运输的压力仍然非常之大。
另外就是舟山岛上的粮食仍然日渐紧张,虽然在神州军士兵组成的宪兵们分发下保证了公平。可是,预先的屯积及缴自江南清军的粮食,数量依然不足。毕竟自古以来在中国,种粮的时节就会为吃粮而发愁。
这使得岳效飞有些担心,突然给神州自由邦“引进”将近一百多万人口,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从长远来看,自然是一件好事,几个城市的建设以及要进一步扩大的军火及造船工业都需要大量的人口。然而这些人来到这儿,适应生活学习技能还需要一定时日,而这一段时日应该是政府最为困难的时节。
银子倒不是很缺,现在缺得又成了物资和粮食了。虽然扶桑的战斗依然在不停的进行,每打下一个城市,就会有大量存在那些大名手中的粮食及其他物资运向神州自由邦。朝鲜的粮食、物资也为了他们军队的装备一个劲的再向这儿运,可那都需要时间不是。
而眼下,他就需要粮食,因为神州自由邦的粮食存量已经到了仅够五个月这么低的限度了,虽然靠大陆,可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都缺粮啊!这是个难题,怎么办呢?
好在给他解除困难的人很快就到了,而且是他没有想到的人。
“哈哈,护民官阁下……”有什么办法呢,“大人”这个词早已经被神州自由邦的高速发展而被尘封多时,所以徐震寰的这种称呼多少让岳效飞有些不适。
还被舟山岛上的粮食问题头痛的得有些愁眉苦脸的岳效飞,忙站起来迎接,嘴里道:“徐老伯您一向可好啊!快请坐!”
徐震寰对于岳效飞打断他的话倒也不以为意,知道他不喜欢听这种官面上的称呼。所以他一边坐下,一边嘴里客气应着:“还好、还好!”
只不过他倒是有些奇怪岳效飞的表情,一向以来他都挺乐观的。今天怎么回事,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怎么还是一付苦相呢?
“徐老伯,您今个来不是告诉我咱们神州自由邦没粮了吧!”
“啊,我知道了,你小子是为了这事发愁呢!”
徐震寰一向对于岳效飞的好感就没多少,虽然有时私下也挺佩服他。凭他一家之力硬是搞起这么大的神州自由邦来,可终究对于他那种时常没个皇帝相的举动,颇为不满。
“哈哈,这件事不愁,我们的远洋货运刚刚自南洋那边回来,运回来别得不多,尽是些粮食之类的东西。这一次远洋货运可是没少挣啊,要不我都在想,我们家老三那个官也不必当了,回家一块搞这个,挣得可比你那军官多得多了!”
岳效飞为之语塞,这一向是他和徐震寰抬扛的地方之所在,而一直占上风的他,这一次吃瘪了。



第六章 尊严 65节 远洋货运


可不,他岳效飞这一次不吃瘪也不可能了。前面咱们说过,徐家由于家财雄厚,早在神州城时代就开始搞远洋渔业及远洋货运。
也得怪岳效飞自己,当时只顾着和徐烈钧吹,结果这些想法就全都到了徐家老爷子徐震寰的耳中。做了一辈子生意的徐震寰,当然嗅得出这里面包括了怎么样的收益,所以老早就开始联合相当数量的商家,吸引到大量投资开始搞这个生意。
到了台湾之战以后,他徐家牵头的宏达远洋货运以雄厚的财力,几乎包揽了神州军所拍卖的,被他们俘获的大部分荷兰人商船并加以改造,组成了神州自由邦的第一支远洋运输企业。
所以第一批前往南洋的商船就达到了将近五十艘,运去的尽是些诸如牙具、风扇、折叠伞、打火机、瓷器、茶叶、花布、丝绸等等已经量产并有相当库存的东西,当然也带有不多的刚刚开始生产的水晶玻璃制品,例如成套的餐具及圣母像等物品。
而仅仅风扇一项在那个炎热的地方就卖疯了!
至于,回程时的商品,在出航之时就已经商量妥了,回航时多买生产物资及粮食等等都属于中华明月湾稀缺的东西。
因此,岳效飞与朝鲜结盟及进入扶桑的举动,使物资及粮食等资源的缺口有所缩小,当时使得众商家稍有担忧。
直到船舶回航之时,却发现可敬的“护民官”大人正在进行增加人口的战争,这些东西的价钱正在回涨的过程之中,这又不禁使他们大喜过望。
这次船队的回航,带回来的大多是荷兰商人自中国及中国附近所出产的各种生产资源,包括粮食、各种矿物甚至还从荷兰人手中买来了天竺(印度)、暹罗(泰国)、安南(越南)的大米等农作物。
将工业品,尤其是那些水晶制品运加欧洲的话,获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神州自由邦方面,因为工业品换回来的这些原料与粮食,使他们不得不雇了一批外国船帮忙运了回来。
所以回来之后,他们的船队只船只的数量是去时的三倍不止。其实工业品与那些生产物资相比,赢利三倍实在是非常便宜及公道的了。
这些交易使神州自由邦的商人们尝到了甜头,几件水晶的洋观音像(圣母像)就可以换回来一船的生丝,这种生意做得!而一套完全由水晶及银制刀叉制成的餐具在拍卖的时候就可以使那些红毛商人打架。
眼热别人发财而没有抢购上货物的各国商人,无一不渴望着跟随神州自由邦的第一只外贸船队前往中国。
然而,由于揆一的叙述及留在中华明月湾的外藉军官的证词,使驻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的雅加达)的总督迪曼,也是巴达维亚分公司的负责人下达了禁止向中国海航行的命令。
这一消息使跟随而来的那些为神州城运送物资的,将近五十艘商船的老板们喜出望外,这可就是发财的天赐良机啊!为此他们携带了大批的黄金及珠宝之类的硬通货前来。
为何会如此呢,因为神州自由邦的船队抵达巴达维亚(雅加达)的时候,看着这几乎完全由西方人占据的城市,只是不屑的撇嘴。
“什么破地方,叫什么巴达维亚!和这地方的人做生意只怕要多留几个心眼,除了粮食、物资及黄金,其他不值钱的东西一概不要。”
值得一说的是,其中还有一船谁也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生橡胶,当然这一船的货物分别由两家采购,其中五分之一送至鲁班盟,其余部分要送到“武备坊”里去的。
关于橡胶,《有人设想》当中居然只有四个字“硫化橡胶”。
商人们的眼睛可是都贼贼的盯着“鲁班盟”,他们都有了一个经验,越是没人见过的东西,将来越是值钱,所以盯的那个叫紧,生怕露过了什么宝贝!
至于如何做得到,做到了如何去用,似乎没有人知道。看来只好依靠我们的那些为了银子和荣誉而不顾一切的技师们的努力了。
徐震寰并没有“乘胜追击”,仅仅只是脸上得意的神色就已经让人难受了。
如今的岳效飞已经不是那个昔日吴下阿蒙,再去为这点小事去进行意气之争,因为他关心的是另一档子事。
“恭喜啊!远洋货运大获其利,又使我神州自由邦的燃眉之危顿解。只是不知去那边一趟,这远航报告准报好了没有?”
原来,当初在远洋货运的船长们,都负有一个职责,那就是到达异地之后,对于对方的风土人情、矿物资源、生意买卖、海上航路、最好再能带上军事布防等等方面,要做出系统的评价,格式是神州自由邦的安全局规定好的表格,照填就是。
一说到远航报告,兴高采烈的徐震寰的语调立即低了下来,他咂咂嘴道:“啧!怎么说呢,咱们这次去倒没遇到什么危险。刚到的时候,那里红毛人还打算武力相抗呢,仅许咱们派一只小船上岸。
后来那个揆一,就是你特赦的那一个,他自己要求上岸前去疏通。结果,岸上的那什么巴达维亚的总督就让咱们的船队靠岸了,只不过却不许咱们与那些商人交易,而由他买下咱们全部的货物,而且不许咱们的商船去别处岛上。
如此也还罢了,那个总督还要上船看看咱们的货物,看过之后,一瞧他给出的价钱,那低得都叫不靠谱了。
我家老二当时就不干了,他对揆一说‘揆一先生,请您给这位总督大人说一下,他这样的作法是不公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