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要看南京的决定了”
“陛下,过去的两个星期中,情报局设于朝鲜的情报站,在朝鲜各地一共制造了175起暗杀事件,同时使用迫击炮袭击六十二次日军军营,现在整个朝鲜半岛,都已经知道朝鲜军和他的领导者李存新的名字,我们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
恭坐在陛下面前的张靖,在提起这些时,唇角禁不住扬起一丝嘲讽之色,什么朝鲜军大举进攻,什么朝鲜军将为朝鲜的自由而战,都是假的,甚至就连那支朝鲜军也是假的,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而已。
“很好,这事件一定要操作好,不能有任何失误”
点点头,陈默然满意的笑笑。
这件事如果操作好的话,可以解决那个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难题,朝鲜,任何一个看过几十年后朝鲜和韩国所为的中国人都不会对这个国家产生什么好感,即然没有好感,那么根本就没有必要花费十几亿再流上几万人的血,让这个地方保持独立。
“陛下,为什么我们不选择朝鲜王室?”
与朝鲜王室勉强有旧的袁世凯轻声问了一句。
看一眼袁世凯,陈默然在心底一笑,过去的几个月中,他可是没少拿朝鲜皇室的银子,不过按照他一惯的作风,他拿了银子还不一定办事
见袁世凯似乎还有些不太明白,张之洞一笑之后,便开口解释道。
“慰亭,现在十年前满清即然已经同意朝鲜独立,现在若是断然取消他们的独立只怕会适得其反,朝鲜,小国寡民,国虽小,但自尊心极强,若是冒然吞并,只恐引起后患……”
吞并
张之洞吐出的这个词只让袁世凯眼皮一跳,当年自己正是崛起于朝鲜,当在日本人的压力之下,虚弱的满清政府不得不让日本分享了朝鲜宗主国的地位而自己奉命回国后,曾愤然向管辖朝鲜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书,建议趁列强势力尚未严重干涉朝鲜之际,“我政府应立即彻底收拾朝鲜,建为一个行省。”
但惟一了解国情和世情的李中堂正遭一般昏庸的朝臣的忌恨呢,哪能再把属下一个小官儿的大胆倡言转奏朝廷?可也正因如此,自己才得李鸿章的赏识,甚至曾为自己下了十六字评语:“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
也正是在李中堂的荐举下,袁世凯再回高丽人那儿当了中国最高驻守官——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 在二次赴朝之后,便大权独揽,做了实际的“监国”,颐指气使,纵横捭阖,致使三韩慑服,日、俄、英、美、法五大列强无不瞠目结舌。
到后来,在自己离开朝鲜之后,甲午战起,日军占领汉城,随后,在日军和开化党人的胁迫下朝鲜国王李熙发表声明:“自兹脱离中国,独立自主……”
此时张之洞的这番“吞并”之言,只让袁世凯想起曾经年少之时,朝鲜,可不正是自己从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自己在那里耗了偌长的时光,曾几何时,自己曾想过一但吞并朝鲜,便可出任朝鲜第一任巡抚,由此可为封疆大吏,从而挤身庙堂之上,而今天,在自己向李中堂提出吞并朝鲜的那番话语的二十年后,终于要吞并朝鲜了。
望着沉默不语的袁世凯,陈默然脸上挤出一些笑容。就袁世凯来说,朝鲜曾是他施展身手的好地方,也是他飞黄腾达的起步点。世人以为袁从小站练兵起家,其实如果没有在朝鲜没有杰出的成就,清朝练新兵的责任就不会交给他,也不会有后来的北洋,更不可有现在的内政大臣一职。
可以说,对于袁世凯而言,或许,朝鲜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至少截止到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总希望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而袁世凯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恐怕就是朝鲜。
“慰亭,你起于朝鲜、成于朝鲜,可以说,在中国没有任何人,比你更了解朝鲜”
陛下的话传入耳中,袁世凯只觉眉头微跳,心底一时间不知是喜还是忧,看来自己是躲不掉了——总督朝鲜,若是所料不差的话,陛下接下来,一定是想让自己去总督朝鲜。
“陛下,臣愿于朝鲜光复后,往朝鲜出任朝鲜总督”
明白陛下意思的袁世凯连忙起身恭应道,作臣子的,他自然知道陛下已经决定的事情,若是自己坚持不去,只恐引得陛下不快,而在另一方面,袁世凯同样明白,朝鲜对自己而言,或许是得陛下赏识与信任的唯一途径。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清末至今,中国从来只有割地赔款的份,那里有开疆拓土之事,虽说台湾光复,但那是光复,而朝鲜不同,朝鲜过去是属国,现在是“独立国”,若是能纳朝鲜为中国一行省,以一文职行此开疆拓土之功,只怕,心下寻思着,袁世凯甚至看到了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向自己伸出了手来。
内阁总理大臣
对于袁世凯而言,他明白这是自己的最终目标,同陛下斗,自己撑不住,一来是没有军队,二来是没有时间,陛下远比自己更为年青,熬也能把自己熬死。
“好”
用力点下头,称赞的同时,陈默然难得对袁世凯生出些欣赏之意,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今个这袁世凯算是做到了,自己思来想去,未来能去总督朝鲜的,除了袁世凯,可还真没有其它的人选。
对于朝鲜,袁世凯太了解了,过去诸国于朝鲜角逐之时,居于劣势他都能轻易对朝鲜行临国之实,更何况是现在。
“陛下,不知,近卫军何时进攻朝鲜”
“进攻朝鲜?”
看着袁世凯,陈默然朗声一笑。
“为什么要进攻朝鲜,进攻朝鲜,需要调动至少二十个师,投入三十万人,支付超过10亿元的战费,为了朝鲜,这未免也太不值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
这会袁世凯反倒有些迷惑不解了,不进攻朝鲜,难道……
“只要打赢了海战,咱们就能得到朝鲜,断其归路,耗其弹药,朝鲜军便撑不了几天”
此时陈默然满面皆是自信,这种自信心的膨胀完全是因南海海战的大胜,那次海战的大胜,给了自己赢得这场战争的信心。
“至于朝鲜,媾和之后,我们便可不费一枪一弹收复朝鲜,至于慰亭,”
沉吟片刻,陈默然看着袁世凯说道。
“你将作为特使出访朝鲜,在朝鲜你只要利用好一个棋子,就是李存新,用李存新去逼李熙,逼他主动取消独立,这要让李熙自己提出来,至于怎么操作,你有全权,反正目的就是让朝鲜取消独立,最终并成我国的一个行省”
“陛下,若是……”
虽说对陛下的安排并没什么意见,而且袁世凯相信自己也能做到这一点,但他还有另一方面的顾虑。
“若是李存新心生异心,又当如何”
“异心?”
冷哼一声,盯视着袁世凯,陈默然开口问道。
“以你看来又当如何”
陛下的问题只让袁世凯眼中闪出一道冷光。
“借李熙之手,杀了李存新,再挑起军乱,从而迫使李熙取消独立进而举国而献”
“记住,慰亭,你有全权”
说话的时候,陈默然拿起了桌上的电报,电报是海军部转呈的第二舰队越过八度海峡的电报,快了,心底自语的时候,张之洞、张靖、袁世凯三人互视一眼,明白陛下意思的三人,这才同时站起身来。
“陛下容臣告退”
第174章 道歉与保证
第174章 道歉与保证(求月票!求定阅!)
印度东南端和锡兰西部之间印度洋上,宽130一275千米,长60千米的马纳尔湾,因印度的达努什科迪和锡兰的塔莱曼纳尔之间的一串珊瑚礁和浅滩构成的亚当桥阻断了保克海峡,近两个世纪来只有少数小吨位木帆船从这里通过,在大多数时候,在马纳尔湾内只有联通印度大陆和锡兰的定班驳船以及采珠人的小船和渔船。
不过今天扬着木船的采珠惊讶的看到在马纳尔湾煤烟弥漫半空,14艘战舰正一字排开,泊于平静的海湾内,另有五艘船依舰而停。
尽管马纳尔湾的尽管没有防波半岛,但在大多数时候,马纳尔湾内都是风平浪静,也正因如此,海军参谋部才会选择这里作为第二舰队最后一个补煤站,五艘意大利煤船早在数天前,就在那里等候着第二舰队。
当第二舰队的14艘战舰一字排开驶入马纳尔湾的时候,水兵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绿色的锡兰海岸线,对于这支“流浪舰队”上的官兵来说,看着十几公里外的绿岛,航行了近两个月的官兵们,无不渴望着脚踏实地的感觉,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在陆地上休整那怕一天,一天也好。
可这只是幻想,在这一路上,除去在西西里岛补充过一次燃料,官兵们得到两天的休整之外,陆地与他们不再有任何联系,英国拒绝第二舰队在任何英国以及殖民地港口补充燃料,甚至于连之前同意加煤的意大利也在舰队越过苏伊士运河之后,拒绝第二舰在其殖民地意属索马里补充燃料。
在海上补充燃料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风平浪静的海湾,运煤船必须要小心翼翼的靠近需要补充燃烧的军舰,整个过程中,双方都必须要小心翼翼的掌控着舰船,随后开始使用吊索将装在布袋中的每袋100公斤左右的煤炭滑到战舰甲板上,再由水兵将成袋的煤倒入煤舱。
“狗日的英国佬”
在以定远为首五艘战斗舰上的水兵准备吊索的同时,他们在心底用尽一切言语咒骂着英国人,正是英国政府的影子,才使得一个个港口拒绝了舰队进港的要求,这才使得舰队沦为一支“流浪舰队”。
“加油干,现在我们必须要抢时间”
水手长们不时的吼喊着,谁都知道,在马纳尔湾的补充燃料并不是一件妥当的事情,英国的殖民地舰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这里,然后打着旗语要求舰队离开这里。
“长官,舰队完成加煤需要至少36个小时”
点点头,程壁光倒是没说什么,他只是拿着望远镜环视着海面,搜寻着任何可能出现的目标。
归心似箭,这句话或许用在别人的身上合适,但绝不能用在他的身上,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希望能更慢一些,最好一天只走100海里,只有如此,官兵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掌握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依然还很陌生的军舰。
军舰是机器,如果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军舰的战斗力,熟练的掌握战舰是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半年前,日本海大海战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之所以战败,根本原因就是新舰太多、新手太多,新舰故障多,且水兵不能熟练掌握战舰,这是第二太平洋舰队战败的重要原因,而现在自己的情况并不比第二太平洋舰队强多少。
“靖远都能打赢,至少他们总比靖远号的水兵更了解战舰吧”
想到这,程壁光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起来。
在热带装煤对于水兵来说绝对是一个考验,无论是英国或是法国或者任何一个有殖民地的国家,当他们在热带补充燃料的时候,往往出于种种原因而选择把装煤的任务交给当地的土著劳工,而对于第二舰队而言,却根本就没有那个条件。
上午九点,在热带烈日的灼烤下,无论是运煤船的货舱或是战舰的煤舱,都变成了一座烤炉,挂在舱壁上的的温度表甚至已经超过了50度,此时在煤舱里干活的水兵们,全都是赤膊上阵,为了避免的被煤灰呼入嘴中,有的水兵嘴里咬着纱布,有的用布条蒙住嘴鼻。
汗水不断的从冷静的浑身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