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敦彦神情严肃的说道,就撤军问题,他已经和面前的伊藤博文纠缠了三天,可却未能取得一丝的进展。
“日本一定会从满洲撤军就像日本从来都坚持认为满洲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一般。”
相比于梁敦彦的凝重,伊藤博文的神色倒是显得极为轻松,在肯定撤军时,他抬眼看了下梁敦彦。
“但是日本撤军的前提是,俄罗斯必须从满洲撤军,至少在日本击败俄国之前,我们坚持这一点,满洲的撤军必须以日、俄两国的撤军为前提,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对国民有所交待”
“交待?”
“是的,梁部长,这场战争归根结底是日本为保护中国满洲地区免为俄罗斯所吞并,毅然承担起亚洲国家义务,而进行的,所以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必须要能够用可以说服国民的理由撤军,希望贵国能够谅解日本的难处。”
伊藤博文说的到是实话,现在在日本伊藤已经有了“卖国的伊藤”的外号,甚至于就连同军队也是强顶着来自民间的压力希望能够和中国实现全面停火,从而调整受创严重的军队,至少要把军队跳出中国人的包围圈。
“而贵国现在依然在铁岭、奉天一线对日本军队实以包围,这无疑是一种极不妥当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撤军,任何人都无法消除来自民间的压力和不满情绪,这一点,希望贵国能够加以理解”
“伊藤院长,你总是说让我们体谅你们,体谅你们,那谁来体谅我们?”
一直未开口说话的王士珍听到伊藤的话后倒是不乐意起来了,他站起身,面对着伊藤。
“你们是要我们的国土上打仗,你们打了一年,死了多少中国人,中国损失多少财产,我们牺牲了多少?你们明白吗?说好听了,现在我们是客客气气的请你们离开东北,说难听了,”
王士珍右手一拍桌子,在众人被这拍桌声惊倒的时候,他冷冷的吐出一句话来。
“就是让你们滚蛋”
在众人的诧异的功夫,他重新坐到椅上,边坐边还嘟囔了一句。
“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听不明白人话啊”
自然的在这没有人配合他的嘟嚷,不过大家都知道他话里的意思,不是人的玩意,自然就听不明白人话了。
“王将军,你这是威胁吗?”
长冈外史强压着内心的愤怒,双眼死死的盯视着王士珍,他没有想到,此时这些该死的中国人竟然张狂到如此地步,难道他们以为日本真的只有求和一途吗?
“威胁?”
搅和了谈判的王士珍一笑,他全未在意身旁梁敦彦表情中的骤变。
“如果你们依然想赖在东北不走,那可就是威胁了,我想前线的将士们不介意用大炮送你们……”
眼光一冷,王士珍的声音稍提。
“滚蛋”
正如王士珍所料想的一样,自己稍一刺激,长冈外史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猛的站起身,双手扶着长桌。
“那就让我们用枪炮对话吧”
“这是邀请吗?”
这次到是轮到王士珍反问了。
“如你所愿”
说罢两人几乎是同时朝着各自进来的会议室出口走去,在离开时,两人甚至还恨恨的看着对方一眼,谈判毫无争议的因为两名负责停火事宜的将军之间的话语中止了,而且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该死的军人
无论是梁敦彦或是伊藤博文都同时在心里恨骂了一句,从一开始,两人就觉得军人介入谈判,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但是这场谈判却又离不开军人。
“伊藤院长,我想谈判已经破裂了不是吗?”
“他们打他们的,咱们谈咱们的,我想如果真的无法制止,那么就让我们控制战争的规模吧”
面对梁敦彦的问题,伊藤博文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不过在离开的时候,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历。
同样参与谈判的英法两国代表的也同样被这一幕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停战十天后,中日两国又要开战了。
“4月2日”
“终于换成大炮发言了”
陈默然满面欢容的听着近侍的报告后,立即兴奋的喝了一句。停战这十天,自己承担在多少的压力,当然也免不了俄国人的疑问,他们甚至怀疑中国是不是同日本有什么私下交易,最后在俄国人“友好的建议”下,中国要求英法两国作战见证人旁观谈判,以确保两国间绝不会有任何不利于俄国的私人下交易。
“陛下,第二太平洋舰队经大西洋到印度洋,在马达加斯加的贝岛休整两个月,已经驶入马六甲海峡,预计其将可能在未来几天内驶入其预定休整金兰湾。”
叶祖圭微垂着头,海军在此期间,可以用“毫无建树来形容”,不过海军部在保持的沉默的时候,同样利用海军情报处初步搭建起的情报网关注着日俄两国海军进展。
“另外俄罗斯帝国驻华海军武官处纳沙耶夫大校,向海军部提出一份建议,希望我国出于盟友应尽之职责,准许俄罗斯帝国海军进入三都澳军港加以休整”
他的话让原本喜形于色的陈默然眼睛一睁。
“他们想进三都澳?”
三都澳是中国海军的母港,在失去了几乎所有天然良港之后,作为唯一一处在中国控制之中的天然良港,港深超过60公里的三都澳,自然成为了海军的大本营,预计用十年时间投资两亿元经营的三都澳军港,不仅是海军基地,同样也是造舰基地,现在俄国人竟然盯上了三都澳。
“是的陛下,他们希望利用三都澳维修其军舰”
“告诉他们,我们的船坞还未建好若是可以的话……嗯可以考虑到上海、广州、马尾的船坞维修,如果他们愿意分兵的话”
陈默然随意摆了下手,三都澳那地方是绝不容他国染指的,甚至海军已经计划迁出沿海湾和海湾内岛上的数万居民,同时关闭三都关,以便让海军独享那个四周皆被大山环抱的亚洲第一良港,未来中国不会有什么南洋或者北洋舰队,只有一支大洋舰队,而大洋舰队的主力和大本营,就是三都澳,至少在飞机没发明之前,敌国绝不可能威胁深藏于三都澳的舰队和船厂等设施。
“可是陛下,根据纳沙耶夫大校的呈请时透露出的言语,俄罗斯帝国将会派出以沙皇的弟弟米哈伊尔亲王为首的团体前往南京,现在他们的火车已经越过满洲里,未来几天将会到达南京,直接拒绝的显然是不合适的”
叶祖圭开口答道,然后又继续劝说道。
“陛下,向俄国暂时开放三都澳军港,可以换取俄国人适当的回报,我们需要时间,而俄国人亦愿意向我国转让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图纸以及技术资料,而且新建船坞通过维护俄国军舰,可以摸清俄国海军军舰性能,并且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资金,海军造船厂并不介意用修船得到的报酬添设一座新船坞……。”
“不能,这不需要考虑,三都澳是咱们最重要的军港,有了第一次,那么就会有第二次”
没有任何犹豫,陈默然便直接选择了拒绝,俄国人开出的条件或许非常诱人,但是现实问题在于,中国只有那么一座军港。
第54章 最为忧虑之事(求定阅!)
第54章 最为忧虑之事(求定阅!)
战场从来都是服从于政治的。
当政治不需要战争的时候,那么战争就要停止,当政治需要战争的时候,那么战争就会继续进行下去。
古往今来,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一次次的证明这一点。
为了“用大炮向日本证明我们的决心”于是,关外广阔的黑土地上,就成了一张流血的政治的谈判桌。
克劳塞维茨说:“防御的概念是抵御,在抵御中包含有等待,我们认为等待是防御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防御的主要优点。”
沈阳也是等待。这种等待在战争中是不多见的:掘壕据守九天,等待南京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平息下来,签一纸停战协定。
可当停战协议达成而未签字的十天后,随着一纸电文,中日两国再一次在沈阳,用两国士兵的手中的武器,取代了外交官的嘴舌,开始新一轮的“谈判”,子弹对子弹,炮弹对炮弹的谈判。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沈阳前线中日两国军队犬齿交错的战场再合适不过,尽管沈阳周边的地形并不复杂,可是沈阳却是整个东北局势最复杂的地方。
甚至复杂到出于控制战争规模的谨慎,无论是日本或是中国两国的参谋本部都三番五次的电令前线部队不得妄动的地步,如果从空中看,奉天就是一个圈子,一个三层的圈子。
圈子的最中央是日军在开战头一天,未能攻克的奉天城,而奉天城外,则日军乃木军团的防线,而乃木军团外则又由近卫军六个师的防御线,圈内的中国人出不去,日军也打不进去,圈外的日军同样出不去,他们朝城内进攻,就会遭受城外优势远程火力的压制,想朝包围圈外突围,可却又没有足够的兵力。
圈子里的人出不去,圈子外的人进不来,这就是沈阳,一个让各国军事观察员看到后,无不摇头叹着“奇怪的战争中最奇怪的战场的明证”,可这并妨碍这个最奇怪的战场上的你围我我围你的中日两国士兵,用枪炮说话。
一马平川的原野上,暖风吹拂着绿色的草和彩色的花,冬去春来,又是一个春天,当南方吹来的暖风到达奉天后,几乎就是几天之间。鲜花绿草遮掩着一条条通往前沿的交通壕,终点是长达百里的环城壕沟,沟沿上耸立着铁丝网。
风把蔓科植物吹到铁丝网上,铁蒺藜上开着香艳的花蕾,也许再过几日,这花蕾就会盛开成鲜花。
几株花蕾动了下,披着用渔网制成伪装网的吴开泽端起步枪,借着德国进口的瞄准镜,瞄准着日军的阵地,狙击手,这是这场战争中猛的一下跳出的一个兵种,尽管过去近卫军中也有一些拿着精挑细选出的步枪,装上德国瞄准镜的“优秀射手”,但是在奉天这个奇怪的战场上,狙击手迅速成为一种不可或欠缺的职业。
借助四倍放大的蔡斯瞄准镜搜索着日军战壕的吴开泽并不知道,自己手中的瞄准镜来到中国可谓是颇费了一翻周折,瞄准镜是蔡斯生产的四倍猎枪瞄准镜,是美国商人定购的,但却被中国驻德大使馆高价收购了,为了确保前线能尽早用上这些瞄准镜,瞄准镜是从德国用火车经俄罗斯运往中国,而为保障瞄准镜顺利通过俄国,驻俄公使馆的情报人员贿赂了俄国铁路运输部门官员,三千只瞄准镜被伪装成“俄军的军用物资”发往乌兰乌德后,再由马帮连夜运往恰克图,再由恰克图,由侦察机转场飞行,运往前线,再由野战军械所对步枪加以改造,最后完成改造后的步送到士兵手中时,只不过花费了九天的时间。
扛着弹药箱的松本元郎在战壕里猫着腰朝前行进着,战壕中,拿着各式各样铁锹的日本兵,正在拼命的加深着战壕,为了躲避这些加深战壕的人,他不断青色的软布帽在战壕胸墙后时隐时现着。
“小心点”
朋友的提醒声让他再一次把身体压低一些,从昨天中国人首先打过来一排炮弹之后,沉寂多日的奉天城下再次热闹了起来,虽说华军并没有进攻,但是他们却像打猎一样,猎杀着任何一个从战壕内露出脑袋的家伙。
昨天死了多少家伙?
两百还是三百?
松本元郎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自己别死,他是独子,他知道自己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