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千人的阵型,一边行军一边展开,完全展开的过程用了一个多小时。等散兵线排列完毕,一贯讲究阵型的宋军已将完整阵势展示在黄河北岸:正面是三百火枪手为一排。排成地五列横队;两翼则是源业平与萧氏兄弟带领的长矛手、唐刀手,中军是剩余地火枪手与炮兵……
当整个大军展开后,掌旗官一声呼喊,全军立定,随着赵兴一挥手。每一列横队中的鼓手先用一通急鼓拉开行军序幕,紧接着。掌旗官一声大喝:“枪上肩!”
三千人的队列随着鼓点,整齐的完成枪上肩的动作,整个大军只听到干脆利索地三声哗哗声,顿时,火红的衣服上竖起了一片闪亮地枪刺。
掌旗官点着一支轰天雷(炮仗),扔到了空中,随着炮仗的爆炸,军鼓咚咚三响,那鼓声仿佛敲在众人心中,让人的心脏也随着这节奏跳动。掌旗官表演似的挥舞了几下大旗。旗面一通翻滚。稳稳的定住,掌旗官扯起嗓子。大声唱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鼓声隆隆的响起,节奏明确而缓慢,一步一拍,众军跟着鼓声迈动脚步,齐唱:“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圣智仁义,显白道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歌声中,蒋之奇摇头叹息:“吾今日方知军伍之威……”
没人理会他,大宋的旗帜在前面引导,众军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着战歌,坦然的走向辽国深处,蒋之奇叹息半天,又说:“朝廷大臣都说赵大人不可能是叛臣,我今天才知道,果然,赵大人的军歌都在称赞吾皇圣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地人,怎么可能是叛臣呢,赵大人要叛,诸军有几个跟随。”
顿了顿,蒋之奇在轿子中向赵兴拱手:“赵大人,冒犯了。”
赵兴轻轻点点头:“说起来,我也有不是之处,我数次连名带姓称呼蒋大人,多有不恭,请蒋大人不要计较。”
蒋之奇点点头,答:“本官来地时候,官家曾说,希望赵大人能借这次机会,让辽人签下一个协议,约束他们打草谷的行为,如果赵大人能做到这点,我大宋北方至少能裁撤二十万军队,如此一来,国家大幸,社稷大幸……嗯,盛世就真地来了。”
蒋之奇一脸的向往,赵兴没有回答,他约束着胯下的战马,跟着鼓点缓慢前行。
这战马不是他训练的战马,只是一匹缴获的辽国战马。此战中大多数那些缴获的战马都在拉炮,好不容易挤出了数匹也是让斥候先挑,剩下的马就两匹,赵兴一匹,萧峰一匹。
因为战马没有受过鼓声的训练,赵兴一边走,一边竭力约束着战马,以避免让战马冲乱了队列。心无二用的情况下,他顾不上蒋之奇怎么想,敷衍地回答,心里还嘀咕:“盛世,真的是盛世吗?”
几名斥候奔过来,大声汇报:“辽兵出营了,两千骑兵,六千步卒,也在前面列阵。”
赵兴一挥手:“火枪队向两侧展开,让出中军位置来,让我的炮兵上前注意,注意按操典执行,告诉火枪兵,这次没有指挥官,请他们自己把握时机开火。”
一种新武器的应用,是需要反复磨合的,通过不断的实战检测,才能摸索出武器的最佳使用效果,这才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人类摸索使用长矛,花了三百万年;摸索使用弓箭,又花了一万三千年。而使用火枪的技术,在正常的历史中,人类需要摸索三百年,才摸着门路,又花了一百多年,才将火枪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赵兴不是个军事学家,他只是在现代看了很多战争大片,饱受了现代信息爆炸的轰击,多少知道一点什么是“正确的道路”。
他知道火枪要排列成散兵线。集中输送火力,才能保证最大杀伤,所以他的阵型是方方正正地大型方阵。
他知道。这时代限于技术条件,火枪的射击频率不高,射击的距离也不如人意。比如这时代地前装滑膛枪有效射程也就在二三百米,这等距离。骑兵冲锋只需要一分钟左右,而这一分钟。熟练的火枪手最多能轮到三轮射击的功夫。
火枪如此,大炮的射击频率则更慢,基本上能做到一分钟一炮就是熟练地炮手,这个射击频率还不考虑炮膛的冷却速度。
然而,火枪地威力却不是弓箭所能比拟的。遭受弓箭射击的人,只要稍稍增加防护力。浑身可以插上几十只箭,却依旧不影响行动,这也就是电影中常见的浑身被射成刺猬一样,却依旧搏杀不止的勇士。
真正地现实世界中,一箭将人射个对穿是不存在的。
所以,弓箭基本上是阻止不了骑兵冲锋地,这也就是西夏的铁鹞子将身躯绑在战马上的原因,只要还具备操控战马的能力,他就能冲入步兵大阵中。彻底摧毁步兵的抵抗。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就像是现代战争中的坦克。几乎是无敌的存在。虽然由于蒙古马个子矮小。所以辽兵顶多也就相当日本二战期间的“豆坦克”。但“豆坦克”依旧是坦克,欺负没有大炮的军队。一欺负一个准。
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手段是骑兵,而后才轮到大炮火枪投石车与床弩,但在冷兵器时代,后两种武器体积庞大,移动不便。当初宋兵虽也靠这两样武器抵御住了北方胡马地南渡,但总地说来,防守有余,而攻击不足。
与传统宋兵不同的是,赵兴带领地是一支跨越时代的军队火枪兵一杆随身携带的火枪,射击威力相当于床弩,对骑兵冲锋的“止动效果”非常出色,射击频率要比床弩高,准确度也远超床弩。
唯一遗憾的是,士兵之间的配合不足,对火枪战法极不适应。
由于火枪的特性,赵兴要求士兵射击的时候排列成一条横队,因为凡是被火枪打中的骑兵与战马,都会失去冲锋速度,但这就需要士兵具备极大的勇气,面对冲过来的、体积、重量是自己十余倍的战马坦然无惧,并且冷静的完成操典上规定的每个操作步骤,完整的输出火力……美国南北战争时,双方军队的士兵都是老猎手,那些人都有多年摆弄火枪的经验,也有无数猎杀野兽的经历,甚至许多人还参与过多次大战,但就是这样一支军队,依旧不能保证面对敌军冲锋时完美的完成做了十多年的战术动作。许多人往火枪里装了不止一颗子弹,还有人光装火药忘了装子弹,甚至有一部分人装完了火药,忘了把通条取下来,开枪的时候,将通条一起打出去,结果导致火枪炸膛,或者没有通条可用,无法继续填装火药与子弹那场战争,距离火枪发明已经有数百年了。
现在,火枪诞生的历史很短暂,如果把西夏“降魔变”作为世界第一支火枪,那么火枪发明的历史总共只有十二年。赵兴虽然带着超越时代的知识,引领宋军抢先走入成熟的火枪时代,但要让这种新武器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
赵兴正在胡思乱想,对面的辽兵开始冲锋了。
首先是步军正面冲锋,骑兵则向两翼散开,准备随时突击赵兴的侧翼。
赵兴在马上举着望远镜,很纳闷的自言自语:“我就奇怪了,怎么这时代随便揪出一个人来,考虑事情都非常有条理,可为什么崖山之后,我们的民族精英怎么蠢怎么来。”
赵兴这番嘀咕没有人听见。他说的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事,那场战争发生于机枪没有发明的时代,僧格林沁指挥数万蒙古铁骑外加数万万步兵,却只会愚蠢的正面冲击,正面防守,完全忘了骑兵最经典的打法包抄、迂回,抓住战斗(火枪射击)间隙。
僧格林沁遇到的也是三千多火枪手。那群火枪手随身携带的大炮也是前装火炮,火炮门数还不如赵兴现在携带地多,然而。僧格林沁一举葬送了二十多万军队,使得中国最后的机动兵力全部丧失,这才导致接下来的八国联军吹着口哨闯进了圆明园。
为什么赵兴却没有这样地运气遇到一位契丹的僧格林沁?!
他随随便便遇到一名辽国将领,这名将领就非常精通骑兵战略。狡猾的不断用兵力试探他,企图摸清这种新武器的弊端。以便趁机吃下它。
赵兴忘了,这是宋代,
宋代是一个轻骑兵战术蓬勃发展地时代,这个时代中国的轻骑兵使用技巧站立在世界地巅峰。此后才有了蒙古人利用轻骑兵肆掠欧洲大陆。然而,自蒙古人胜利之后。世界的文明开始倒退。中华文明至少倒退了一千年。而且自那以后,中国的各项技术如渴马奔泉一般、头也不回的奔向愚昧。甚至轻骑兵的战术思想也开始走向僵化,只知道利用骑兵地速度进行正面冲……
“顽强,真顽强!”赵兴情不自禁夸奖。也不知他夸得是宋军还是对面的辽军。
枪声响了,两侧偏厢车里跳上了数百名士兵,居高临下向辽国骑兵开火。依靠车厢作为掩护,士兵们情绪平静了很多,他们大多数完美地将子弹射击出去,当然,也有约7%的士兵将通条打了出去,他们的枪就此报废。
至于那些完成开火动作的士兵。他们的枪中究竟有多少颗子弹。或者说究竟有没有子弹,这就无法统计了。
“九成以上的枪打响了。很好,简直太完美了”,赵兴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又稍稍遗憾的补充:“可惜,他们太心急,敌军还没有进入射程就开火,射击效果不很理想。”
其实,这种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火枪当初进入宋军时,是以大号爆竹的身份进入军队的。一直到明代,士兵都拿火枪当作爆竹使用,他们一见到敌军的身影就拼命放枪,不是希望枪能打到敌人,只是希望枪声能够给自己壮胆,能恐吓倒敌人。结果往往是等满清军队开始冲锋地时候,所有地士兵手中的火铳都枪管发烫,不能使用。
赵兴地军队要比明军好,至少他们见到敌军冲锋的时候,不认为自己手中的火枪是个大号爆竹,他们还竭力用这个火枪去杀伤敌人,而不是想放出声响给自己壮胆。
这轮射击吓住了战马,辽兵稍稍后退,又开始了第二轮冲击。这次,宋军两翼的火枪手已经调整了战略,敌军骑兵冲锋的时候,两翼全是军官声嘶力竭的喊声:“稳住,稳住,听到命令再开火,稳住。”
战场不是静止不动,辽人骑兵在向赵兴的阵营发动冲锋,赵兴的军队却没有站在那里挨打,偏厢车依然倔强的,坚持向前推进,稳稳的,如同泰山一样沉默着向辽军正面步兵压过去。
步兵是炮灰,是弃卒。
面对火枪手,移动缓慢的步兵就像待宰的鸡一样,毫无反抗能力。
赵兴的阵线推进到火炮射程的时候,步兵的弓箭还够不上宋
说实话,对面的辽兵勇气不错,面对大炮这种未知的武器,面对气势高昂,唱着军歌踏过而来的宋军,依然没有溃散,他们也气势汹汹的逼上来……
然而,也就到此为止了。
赵兴直到进入弓箭射程,才充满乐趣的下令:“开火!”
顿时,仿佛一只怪兽猛然清醒,他持续不断的发出怒吼,吐出一团白烟的同时,喷发出灼热的金属雨,第一排的二十门行军炮用霰弹方式给辽军洗了个澡,金属流所到之处,没有完整的身躯,全是一片残肢断臂,外加渺渺的青烟。
第一排火炮完成了行进兼射击,立刻停留在原地,炮长大声吆喝:“清膛,快点清膛,装药,手脚快点。”
射击过后的火炮不得不停在原地装填。
滑膛炮的行进间射击,其实就是填装好后,被人牵着,随步兵的阵线向前推进这种技术是赵兴从一部拿破仑战争电影中学到地手段装弹手用几根绳索牵着火炮前进。一旦准备射击,他们立刻将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