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还有这事?怎么就只有东林那帮子人和江浙的商人才能玩得转呢?我们勋贵为什么就不能掺一脚?”朱纯臣立刻追问,这赚银子的消息,他是最在意的。
“咳……,国公,这事,您就别想了,别人玩,那一次就是上百万两银子,没有几百万两银子做周转,这事,玩不了,我们这些个勋贵,看着表面光鲜,其实,和那些人一比,就算不得什么了,还不敌别人小手指粗呢。”那个消息灵通的勋贵继续爆料,也埋怨起来。
“那这里面,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啊?”朱纯臣立刻刨根问底。
“这有何难?如今的银币,谁不喜欢?谁不用它?铸造的精美不说,还一样重,关键是它能吹响,这就做成了一绝了,还可以用来缴税,所以,如今,倒是比散碎的纯银还值钱呢,散碎的银子,一是成色需要估量,二是还得称重,剪碎,称来剪去的,麻烦,用着也掉价,所以如今,银币这东西,很受欢迎,三就是,你用散碎银子缴税,还得收火耗呢,用这银币,据说,就没有火耗……”
“这个本国公知道,说重点的……”成国公见这人说废话,就打断到。
“……,关键也就在这里,天下只有南北二座铸币的地方,所以,要使银币,就必须到这两个地方换,山西,山东,陕西,河南,这些地方,多少散碎银子得换成银币啊?那帮子东西,不是好东西……”那个人说着说着,就骂起来。
“我说,你到底是把关键的说出来啊!怎么倒腾银币赚钱。”朱纯臣急了,问到。
“咳,看我这记性,倒腾银币赚钱,其实也简单,在外地收别人的散碎银子,因为散碎银子成色不好,又是散的,所以,在估价的时候,会稍微估低一点,特别是收有些穷鬼的散碎银子,更是估得低,在宝源局换银子的时候,估价是正常的,不亏宝源局就是,这其中,刨去宝源局该得的,剩下,就是那帮子东西的……”
“可是,本国公怎么觉得,用散碎银子也可以,干嘛一定要换成银币?散碎银子虽然不好看,也不体面,可是,也能用不是?”成国公不解的问到。
“呵呵,这个国公可就不懂了,别的不说,光说这缴税,就有大学问的,以前缴银子,官府还得把散碎银子融成银锭,好跟上面交差,如今,都使银币了,自然就用不着融了,这火耗自然是不交了,这火耗至少是二成,四五成也司空见怪,但是这兑换成银币,火耗最多一成,甚至几分,您说,这不是省了一大笔钱么?所以,那帮子东西,看准了机会,下手了……”
朱纯臣还是没太懂,问到:“可是,这火耗是有了名的,是官府衙门堂官的私钱,要是都不交火耗了,那那些堂官们吃什么,喝什么?虽说银币可以缴税,不缴火耗,可是,地方堂官,怕是不会轻易放手啊!”朱纯臣不解的问。
“哦…,国公可就不懂了,这火耗,向来有些人,就可以缴得少,或者是不交的,如今,有了银币这东西,自然是不会再偷偷摸摸的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再说,朝廷里的那些人在里面倒腾赚钱,下面那些地方官,还能顶着干不成?这乌纱帽还要不要?”
“这倒也是……,那那些堂官们,恐怕……”朱纯臣似懂非懂。
“嗨,国公还怕他们没吃的?那个当官的不是把地皮刮掉一层,没了火耗,难道就不当官了?”
“那倒也是……,他们的事,不说也罢,也罢,……那咱们怎么就不去试试呢?这可是个好机会,他们能做的,我们勋贵为什么就做不得?”朱纯臣提议道。
那个人立刻垂头丧气起来,道:“国公还是消了这个念头吧,这生意,动辄百十万两银子,周转极快,才有赚头,要靠我们勋贵的那点家当,就是把裤子当了,也凑不出那样多钱啊!别人一出手就是几百万两银子,才可以赚几分利润,靠的就是量大,周转快,我们要是凑份子倒腾点钱,那个赚不了什么,我们啊!和那些个江浙的商人,根本没法比……,唉,那些个东西……,不是个东西啊!”这个人一说到江浙的商人,就恨得牙痒痒。江浙的商人抢了他们太多的饭碗,可是,正经生意又干不过别人,歪招也不太起作用,别人在朝中,都是有人的,搞不好一通奏疏狂轰滥炸,连勋贵的帽子也没了。
说到这个,这些个勋贵,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如今,光靠地里的那点出息,是过不上好日子的,只有倒腾点生意,才可以多进项一点,可是,生意上,老是受到江浙那帮子商人的打压,一说到他们那些人,这些勋贵,个个觉得晦气。
一群人还正在出晦气,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狂奔进来。
“国公,大事了,大事了……”顾不得什么体统不体统,那个管家高呼道。
“出了什么大事了?这样大惊小怪的……”朱纯臣心情本来就不好,脸色更加差的训斥道。
“是,是,是,国公,真的出大事了,宫里刚刚传来消息,陕西要造反了,陛下正召集重臣去平台议事呢……”这个管家本来是在等宫里的消息,等的是关于那个银币的事,到底怎么处理,成国公要看皇帝的举动来推测皇帝是不是讹他呢,那里知道,这个管家等到的不是银币的事,而是陕西造反的消息,立刻狂奔过来。
“陕西要造反?真的假的?”成国公也是惊讶的问到。虽然造反的消息时常有,但是陕西如今是一个敏感的地方,那地方皇帝丢进去一千万两白银不说,更是连心腹也派过去坐镇,更是还派了新军,可以说,皇帝对那里下的本钱,相当的厚,也就是说,一旦造反,那个地方就是个火药桶,规模会相当大,如今听说要造反,当真是有点惊讶。
“回国公,绝对没错,据说,是有人串联着,明天,也就是处暑这天,要共同举旗造反,要来个遍地开花呢……”这个管家把打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你是说,明天才造反?这……,这是怎么回事?”不光成国公感觉到奇怪,其他勋贵,个个莫名其妙,要是知道了什么时候造反,这还叫造反吗?
“回国公,是的,据传回来的消息说,是陛下的新军里一个叫吴三桂的从陕西白水送回来的消息,因该是可靠的,陛下如今,正召集重臣,要在平台议事呢。”
众勋贵个个惊骇,惊骇的不是造反本身,而是觉得不可思议,连大规模造反这种事,都可以让皇帝提前知晓,不得不说,那个梦中有神人帮助的传说,越发的神了。
第345章 各人的选择
七月二十二。
平台。
杨改革也正在召集自己的重臣,准备商议一下陕西的事,不管怎么说,这样大的事,自己不可能躲在家里一个人去操作的,得调集各方面的力量,集众人的智慧。
如今来的人,是这个帝国核心的掌管者。
平台里,比外面凉快一大截,杨改革受不了炎热的天气,于是,降温,就成了宫里一项大事,皇帝走到哪里,温度必须降到那里。
内阁,尚书们,在外面走出了一身汗,才进平台没多久,身上就干了,说不出的爽快,大臣们,也羡慕皇帝会享受。
“陕西的事,最终还是来了啊!朕虽然早已做了准备,不过,没想到,还是来了啊!”杨改革见人来齐了,首先叹息了一声,这历史的惯性,实在是强了些,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惜,依旧未能阻止历史的脚步,当然,历史还是有一些偏转的。
“陛下,不用太过担心,文有徐子先在陕西移民,武有陛下的新军在那边,应该是万无一失的。”施凤来劝解道。
“是啊!陛下,不用太过担心,……天佑我朝,如今,让我朝提前得知了消息,可以从容对应……”张瑞图也如此说道。
重臣们也是纷纷劝解皇帝,皇帝的脸色好像很差,好像受了很大的打击,在众臣看来,皇帝为陕西耗费了无数的心思,结果陕西还是有人造反,这对皇帝的打击肯定是很大的。
“陕西的事,是有所准备,不过,朕还是不希望生灵涂炭啊!一旦这些人裹挟了大量的灾民,这事,又是个麻烦事啊!”杨改革不住的叹息。自己穿越过来,面临压力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陕西造反,为此不知想了多少办法,事到头来,更是患得患失。
“算了,孙师傅,还麻烦先把陕西的情况说一下吧……”杨改革感慨了一番,心思逐渐的转变过来,开始忙碌正事了,开始吩咐孙承宗介绍陕西的情况起来
“遵命,陛下。”孙承宗如今,也回城了,开始全力替皇帝运作参谋部,替皇帝出谋划策,风已经起来了,接下来,就是替皇帝听风,看风。
“……目前得知的消息,重点是府谷……”孙承宗开始拿着指挥棍,在平台那个硕大的沙盘上面,讲解陕西的局势,其他的众臣,围了沙盘的差不多三边,空出一边多归皇帝一个人站。“……也就是说,这次干旱,遭灾最重的陕北延绥地区,这个地方,也是转运灾民最难的地方,这个地方,黄河行船已经是大大的不便,粮食,人员转运都会额外的消耗……”
“……这个地方,是陛下最担心出问题的地方……”说道这里,孙承宗停了一下。
见皇帝没什么反应,又说道:“……为此,陛下已经在绥德布置了新军,除了派到白水的吴三桂一部,其余的新军,都在绥德,因该可以及时的驰援……”孙承宗解说到。手里的棍子,不是在在沙盘上的几个城池上面盘旋。
“……陕西巡抚早在赴任之前,陛下就已经交代了要注意防御民变,已经授权陕西巡抚调动各地卫所的军队对各地的民变进行镇压……”孙承宗从各个方面开始讲解这次陕西的问题。
说了半天,群臣都是静静的听,没人说话。
孙承宗把大致的情况解说完毕,杨改革才道:“如今陕西的情况,也就是这些,虽然朕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可是,仍希望各位能给朕出谋划策,拾遗补漏,各位,就说说,陕西方面还有那些遗漏的吧。”杨改革虽然做了种种布置,但是一个偌大的帝国,问题千条万条,一个人治国,实在是太累,杨改革即便是穿越者,更是有逆天的作弊器,但是,仍然是给闹得头晕眼花,不得不问自己的大臣。
众大臣没说话,杨改革等了半天,见没人说话,道:“怎么,大家都不说话?难道就没有人替朕分忧?”
“启禀陛下,臣有疑问。”一个官员出来问了个问题。
杨改革道:“问吧。”
那个官员道:“启禀陛下,臣敢问,如今的消息,全部都来自一封信,这消息的可靠与否?陛下可否把信给我等看一下,如今陕西的事,之前陛下已经做出了种种布置,已经没有太多要说的,唯独这个最新的消息,出自一封信,陛下要我等议事,我等也只能从这一封信出发,从这一封信里进行推敲而已……”这个官员把自己的问题说了出来。
杨改革点点头,觉得说的没错,杨改革一开始,是不打算把吴三桂给自己的信公开,因为里面有很多吴三桂为那个王二求情的东西,杨改革觉得事情蹊跷,所以,准备等详细的消息,不过,此事,被这个官员一说,杨改革觉得,确实有必要把这信给大家看看,因为,所有的种种,都来自这封信,如果不给大家看信,要大家讨论,显然,大家也说不出个什么。
于是,杨改革把吴三桂给自己的信件,发给大家看,众人一个个拿过信件,仔细的阅读着,好从里面琢磨出一些有用的东来来。
等了很长一气,众人才把信件传阅完毕。
“诸位都看完了吧,说说如今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