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延龄笑道:“我那女儿是个妾生的,没什么打紧,不过我这侯爷的面子还是要留的。要不说出去不好听,若是说皇后娘娘赐婚,那便是一桩美谈了,懿旨之下,谁也不能说三道四,他也得以平妻相待,既显出皇后对杨凌的信任,又全了咱家的体面,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鹤龄狐疑地望着这个一向缺跟筋的弟弟,总句的这个法子有点儿戏,拉拢新帝身边的宠臣,当然是自保的好办法,而且看方才他低语几句,太子就应声而去,除了弘治帝,能这么摆布太子的好象还真没几个,可是……塞给人家一个女儿便能让他为张家卖命么?和亲的把戏玩了上千年了,还有几个肯信的呐?
张皇后怏怏不乐地道:“罢了,我的儿子要做皇帝,反而要本宫的哥哥嫁女儿去讨他的宠臣欢心,本宫真是心灰意冷了。你愿意折腾,我也懒得管你,只是这么有损颜面的事我可不替你出面,你想谈便自己去,他若允了本宫出面赐婚便是了,只是……那杨凌爱妻至深,为了她连圣旨都拒辞了呢,你的女儿又不是什么国色天香,这事……”
张延龄笑道:“皇后妹子放心,杨凌虽对妻子重情,可也年少好色,我听说他已纳了几房美妾呢,我的女儿虽非国色,可模样也俊俏地很,你既允了那就好办了,我寻找机会去和他说说,必定马到成功。”
张鹤龄暗暗摇头,怅然想道:“瞧这模样,原来的如意算盘全都要落空了,连皇后都对太子一点把握都没有,还有谁能让他有所忌惮呢?要保住张家这份基业,靠这个没脑子的弟弟可不行,还有哪棵大树能攀附呢?或许……”
…………………………………………
京营是一支很奇怪的队伍,一直以来都说强军必定军纪严明,而京军却是个怪胎,他们装备比边军好,战力比边军弱,然而军纪严明又胜于边军。
杨凌将神机营三司兵马布防于宫内各道关隘,每日巡防各道宫禁城门,不敢稍有懈怠,生怕这些官兵骤然进驻紫禁城,干些偷鸡摸狗、勾引宫女的勾当。
幸好这些事情都是多虑了,连得禄、彭继祖现在对他言听计从,第三司都司是杨凌从第三司中就地提拔的一位副都司,此人虽无大才,胜在为人沉稳塌实,奉行军令一丝不苟,因此奉了杨凌的将令,对属下约束甚严,加上军中的下级官佐对杨凌极为拥戴,所以杨凌率兵进宫时晓谕三军的将令,得以贯彻三军,无人敢予违背。
一连巡视了两日。官兵们在那些将校们约束下,都能克尽职守、循规蹈矩,杨凌提着的心便放了下来。
除了军纪问题,他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弘治皇帝只有一子,朱家的那些皇子皇孙们又早就打发出京去祸害地方百姓了,太子登基毫无悬念,根本不会存在诸王夺嫡的情况。弘治移兵换防只是例代帝王新旧更迭时正常的预防手段罢了。
军纪没有问题,这驻防大内地任务也便完成了大半。只是弘治病体一日不愈,或者太子一日不登基,这驻防地责任便不得解除,宫城诸门封闭,进宫送接奏折的大臣都是从专门设立的角门进出,他这三军主帅这时可是根本离开不得。
杨凌踱到午门口儿,驻守的官兵见将军来了,都纷纷向他施礼。杨凌向他们点头示意,走进了宫门,隐隐听到外边有说话的声音,杨凌心中颇为感慨:弘治皇帝真是颇手臣子们爱戴呢,自从他病重禁宫门以来,每日都有大批的官员聚集在午门外侯着皇上的消息,每有一个臣子取了奏折出去。都有一大群官员一拥而上,问东问西,没有大半个时辰休想离开。
他摇了摇头,返身踱向金水桥,刚刚走出宫城的阴影,建昌侯张延龄就在一个小太监的引领下迎了上来,笑容可掬地迎上来道:“杨大人?本侯是建昌侯张延龄,寻找大人可有一阵了。”
杨凌见这位侯爷与寿宁侯相貌颇有些相似,他忙也拱手见礼,诧异地问道:“侯爷寻下官有什么事?”
建昌侯呵呵笑道:“一件天大的喜事,来来,杨大人借一步说话。”建昌侯拉丰杨凌走开几步,微笑道:“大人年轻有为,声震京师,小女颇为欣赏大人的人品学识,故此本侯毛遂自荐,想促成这段姻缘,你我两家结为秦晋,这还不是大喜事么?”
杨凌听得哑然失笑,呵呵地道:“侯爷好生莽撞,杨凌早已经取妻,哪有福气在聘侯爷家的千金过门?”
建昌侯哈哈一笑道:“这我当然知道,杨大人携妻九城寻医的事早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可小女正因为如此才心慕大人,大丈夫三妻四妾实属寻常,平妻之举古之美谈,这有何妨?”
杨凌微笑摇头道:“多承侯爷美意,杨凌此生只要一妻,侯爷的美意杨凌只有心领了。”
建昌侯拂然不悦道:“杨大人,这事儿皇后娘娘也是点了头的,娘娘很欣赏你,你我两家结亲,今后有皇后娘娘照拂,你的前程自不待言,若是不允,我倒没什么,怕是皇后娘娘也要不悦呢。”
杨凌眉尖一挑,说道:“哦?这……酸是皇后娘娘地懿旨了?”
张延龄听他语气,心中不由大愤:小子太不识抬举了,你是在炫耀敢抗圣旨,便不将娘娘的懿旨放在眼里了么?
张延龄紫红了脸皮正要着鼓唇舌,忽然听得钟鼓悠然一响,声波荡遍皇城。第一声时尚不觉得,可随即他便发觉不对,此时既非上朝时候,何来钟鼓声音,而且钟鼓不是先后击响,而是同时鸣起。
他心中升起一种不祥之感,不由抬头向乾清宫翘首望去,只听得钟鼓绵绵不断,悠然九响,声音澈传禁宫内外。
所有行走的、伫立的士卒、宫女、太监们都返身望向后宫,停了片刻,大内皇宫寂然无声,连宫门嘈杂的朝臣们的声音都一下子消失了。钟鼓鸣叫,顿了片刻,钟鼓声再次响了起来,先是一个人,再是几个人,然后所有的人都向乾清宫地方向跪了下去,俯身磕头。
建昌侯张了张嘴,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终于双膝一软,也恍然跪了下去,杨凌正茫然不知何故,忽然听身后厚重的后宫一阵急始周于的声音,也不知道多少人在疯狂地拍打那厚重的宫门,嚎哭声穿透午门从外边传了进来,杨凌术然惊醒,不由得也慌忙跪倒在地,他终于明白了意思:“皇帝……驾崩了!”
〓〓〓〓〓〓〓〓 第87章 正德颁诏
杨陵赶到东暖阁,皇帝身边的近臣已俱换了百衣。
瞧见杨陵赶来,张永急忙迎了过来。弘治皇帝廷杖的那顿扳子,打在他们身上,而是实实在在的,这几个人足足趴了半个月才敢下地行走,如今和杨陵还真有日子没见了。
今天弘治帝服了太医奉上的药物后突然鼻血长流,用尽了法子都止不住,鲜血湿透了十余条毛巾,未过多久竟然逝去,朱厚照伏在尸身上痛哭,睡劝也不听,刘瑾、张永等几个今侍正在着急呢。
最后皇后都噙着泪发话了,太子还是不听,也执意不准任何人挪到皇帝遗体,混堂司的太监侯在宫外等着给皇上洁体着衣,可是又没有敢拂逆太子,大家伙都在那僵着呢。
这时见了杨陵,张永如见救星,赶忙拿起件丧服迎了过来,杨陵一边穿戴,一边听张永有心忡忡地道:“杨大人,殿下伤心痛哭半晌了,又不许内侍们移动皇上的身子,我等空自着急,却想不出得体的话儿劝慰太子,你快去看看吧。”
杨陵扎好孝带,把宝剑递给宫门旁的侍卫,赶紧的走进东暖阁。朱厚照跪坐在榻前,仍在默默垂泪。张皇后、永福、永醇两位公主俱是一身缟素,犹如三多带雨的梨花,连忙要拜下去,张皇后急忙摆了摆手,然后向他使了个眼色,又扭头瞧瞧太子,幽幽叹息一声。拉着两位公主退出了寝殿。
杨陵见皇后和公主离开了,便悄悄走到朱厚照身边挨着他身子鬼了下去,朱厚照仍然痴痴地拉着弘治已经冰凉的手掌,只是默默啜泣,看也不看旁边的人。
杨陵低声劝慰几句,朱厚照仍是一言不发,杨陵见他神色恍惚,对别人视若无睹,心想请将不如激将。这小太子年纪小,什么节哀顺便的话也听不进去,不如振奋一下他的精神,杨陵想了想道:“殿下,记得臣给你讲过的那个故事中的皇帝说过的话么?一代帝王就像日出和日落,总有一天,太阳将会随着一位帝王的逝去而沉落,但会随着新的天子而升起。逝去的君王化作天上的星辰,在天上看着自己选择的继承人,看他会不会辜负自己的重托。”
“殿下,皇上是古往今来难得的仁君、明君,你是皇上唯一的儿子,即将成为大明的帝王。成为新的太阳,你会有负陛下的厚望么?”
朱厚照听了神色动了动,他吸吸鼻子,握紧了弘治的手,稚气的脸上带着宣誓般的表情道:“我决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我会象父皇一样,成为一个有道明君,一个有为的天子。”
杨陵道:“臣相信每一个朝代、每一位太子,当他登上皇位、坐上龙椅的时候,都会这么向。都会发自内心的想当一个好皇上,但是他们有的做到了,有的却成了平庸之君,甚至是昏君、亡国之君。”
朱厚照霍然回头,愤怒地瞪着他道:“你怀疑我的话么?你说我做不到?”
杨陵平静地道:“臣相信殿下的话发自内心,相信太子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但是有这种雄心壮志还不够,明君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全天下的百姓在一位仁厚之主殡天之后,都在翘首看着新皇帝的作为,如果他只会在这儿哭哭啼啼,能成为一位明君么?”
朱厚照听了脸色青了又红,红了又青,他年纪还小,哪受得了杨陵的激,愤然半晌后他忽然跳起来大喝道:“来人,为父皇洁体更衣。”
杨陵唇边不由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
内官监搭设灵堂、布置宫闱,混堂司为弘治帝洁身净衣,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为王侯公卿、各堂各部的官员准备着丧服。
把守宫门的神机营将士甲胄外穿了件白衫,便连手中地火铳都裹上了一层白绫,待宫内一切布置完毕已经是夜雾如纱,宫禁中处处高悬白纸裱糊的灯笼,整个宫中一片愁云惨雾。
灵堂设在乾清宫正殿,殿内素幔白帏,香烟缭绕,十分庄重肃穆,中间高高供奉着弘治帝的牌位。礼部早在皇帝病危时就已经拟定了新皇御极的各项礼仪程序以备应用,这些程序说起来简单,也就是先成服,再颁遗诏,然后举行登极大礼,可是其间种种烦琐杂仪五花八门,叫人听着都眼花缭乱。
杨陵对于宫中这种丧葬礼仪全不知晓,不过他倒不必失仪,他虽然在新旧两代皇上面前得宠,可是现在其实连朝政的边儿都还没摸上呢,根本没有资格如殿哭灵行礼,只须在殿外控制各班侍卫,维持宫禁即可。
各部各堂的主事官员们凄凄惶惶地踏进乾清宫,便连许多甚少踏入宫门的公侯勋卿此时也都露面了。杨陵站在殿阶下,见六部九卿、三位大学士从宫内走出来,向远处眺望,须臾地功夫,两行太监簇拥着一乘肩舆走来,有人高声道:“皇太子驾到!”
阶上十余位朝中老臣匆匆奔下阶来撩袍跪下,刘健泣声道:“请皇太子入殿成礼!”
朱厚照不懂得这许多规矩,司礼监两个首领太监王岳、张寿一左一右搀着他,不时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怎么迈步,怎么行礼,怎么说话,皇太子朱厚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