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询还指出:当时河南已是赤地千里,粮食窘绝,农民军近百万之众集中在这里,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粮食危机。到那时他再督率吴世恭部、左良玉部由豫南、湖广北上,会同陕西总督孙传庭夹攻农民军于河南。
不提此作战计划是否能顺利地实现,但起码证明了侯询的头脑很清醒,而且还很有战略眼光。所以说,一个人的私生活和私德与他的能力是毫无关系的。
不过侯恂的建议一提出,立即被崇祯皇帝所否决。他不顾实际情况,坚持首先必须力解开封之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侯询也只能无奈地南下了。
此外,崇祯皇帝还在竭力地“治理维新”。他接连召见群臣,对各方面的政务进行商讨,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对付内乱与外患需要大批精兵,就要整顿部队,操练士卒。在这个问题上,他首先想到了京营的禁军,在召集有关官员会议时提出:从京营中选拔出五万精兵,重新编营操练。
主管京营的兵部侍郎吴担壕┯纠淳陀Ω檬蔷拷捎诔衅饺站貌懦鱿掷先醪〔谐涑猓豢耙换鞯南肿矗肫渲匦铝⒂蝗缇驮诰┯胁锰先酰×肪场K固岢隽巳斡玫昧臁⒍允孔浣锌己搜“蔚染咛灏旆ā3珈趸实厶撕芨咝耍馊梦猱‘照此办理。
但这次训练京营的计划后来还是成了一纸空文,而且因为一件意外的天灾发生,京营的实力甚至不升反降。这也将在后文详细叙述。
而对于让崇祯皇帝头疼了十几年的财政问题,由于天下民力已竭,开源已大体无望,他只能再从截流方面想办法。他针对各地簿籍上有兵额而调用时却没有兵的情况,要求户、兵两部对各处兵丁人数进行彻底清核,以后一律按实有人数支取粮饷,以节约开支。
崇祯皇帝还要求各地将向来拖欠中央的应缴钱粮迅速结算交清,要户部拿出具体办法。但在朝政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崇祯皇帝的这两个措施同样没有被执行,财政状况依然在急剧恶化。
此外,崇祯皇帝的“新政”还包括一些不太重要却也能显示少许新气象的方面。比如:他要求刑部及各地方官对于全国的在押囚犯进行一次大清理;此外,还作了一些礼制方面的改革等,均属无关痛痒。
可面对着中原残破的危局,朝中大臣们却手足失措,毫无对策。复任首辅之职的周延儒把大批的东林志士引入朝中,崇祯皇帝本来对这些号称忠贞,把过去的执政者批得体无完肤的“忠臣义士们”抱着很大的希望。
但重新得势的东林党人在应付国家大难的时候,却同他们的对立面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是不思进取,同样是消极推诿,同样是不知所措。开封形势吃紧,许多河南藉的官员敦促内阁快想办法调兵解围。周延儒却说: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放弃开封了。
大臣们对这种回答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开封又不是边疆城镇,放弃了也只是缩小一点疆土,放弃开封也就意味着放弃河南,放弃中原,允许一个反叛的国中之国存在。再发展下去,又会意味着什么呢?
这年六月,大学士贺逢圣乞请退休养病,得到批准。在临行前崇祯皇帝最后一次召见了他,并且破格赐宴。在召见的时候,贺逢圣似乎是预感到这就是最后的绝别,突然间放声大哭不止,也不说话,只是跪在地上连连叩头达数十次,哭声震撼殿宇。
崇祯皇帝和其他大臣们都被他哭得莫名其妙,同时不知为什么也被感染得悲从中来,不由得也跟着抹起眼泪,最后终于发展成一曲君臣集体恸哭的大合唱,场面蔚为壮观。哭够了才想起,竟然不知道为的是什么?
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悬在他们头顶上的亡国阴影。因此,崇祯皇帝再次加了吴世恭的将军号为“荡寇”,以此来加紧笼络吴世恭。
接着,他又把余子琏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允其在民间募饷募兵。而余子琏这个万年替补也是真够胸闷的。
此外,中原的李、罗联军已经把开封城团团围住,而辽东的满清依然在虎视眈眈。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明王朝开始了最后的挣扎。
(第七卷完)


 第七百九十七章开封城的冰火两重天

崇桢十五年六月初八,开封城。
盛夏的毒日让人挥汗如雨,可城墙上值守的兵丁依然是不敢放松。对这些兵丁来说,汗流浃背还算是轻的,许多人都已经出了几身汗了。
可这些兵丁依然在苦熬,不敢把身上的盔甲脱下。城外的农民军虽然只是在围困,但不时还是射来一阵火器和弓箭。
而且那些火器和弓箭还很精良,数量又多的惊人,几次与开封城上对射,农民军都是稳稳占了压倒性优势。
到了最后,负责城防的巡抚高名衡和总兵陈永福也完全丧气了,他们下令城头上的火炮、火铳和弓箭不得随意发射,除非是民贼攻城。节省弹药师一方面,可另一方面确实对射不过农民军。
可私底下,这些兵丁都是在腹诽:怎么那些民贼的装备这么好?到底谁是官军啊?又看到农民军所挖的,包围开封城的壕沟后面,农民军那密密麻麻的营盘,每一位守城的兵丁都有种大事不妙的感觉,这开封城很难守住啊!
“大帅到!”远处突然传来了一声高喊声。
城头上的兵丁立刻是挺胸叠肚,强撑着精神迎接总兵陈永福的到来。
陈永福看着眼前这些皮肤都晒得变色的兵丁,连忙招呼道:“都别多礼!放松!放松!”
城头上根本没什么遮阴的地方,所以这些天中暑的兵丁是与日俱增。到了现在,连白日值守的人手也很难安排得出。所以这里的每一位兵丁都是陈永福的宝贝。
“快把米汤抬上,让弟兄们多喝几口消消暑。”陈永福向身后招呼道。
只看到陈永福的儿子。神箭小将军——陈德指挥着十几名亲兵抬着两大桶米汤上前。
“谢大帅赏!”兵丁们顿时欢呼雀跃了起来,他们顿时围在了桶旁边,你一口我一口地牛饮了起来。
看着兵丁那满足的神情,陈永福就感到鼻子有些发酸。城内清凉消暑的食物和药材早就用完了,根本也没有绿豆之类的东西。就是粮食也存留的不多,今天做米汤的大米都是前些天周王殿下赏赐给陈永福的。
“哎——!还不知道这城还能够熬多久?”现在的陈永福是十分悲观。
……
城头下的城门口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陈永福、陈德他们立刻走到城墙的另一边。他们定睛往下看,只看到一位开封府的官员,带着一群衙役。押解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囚犯,来到了城门边。而四周围满了人都在看热闹呢。
“……如此逆贼,千刀万剐也不解恨。……”那名官员的叫喊声隐隐约约地穿了过来。
陈永福就问身边道:“发生了什么事?”
把守此面城墙的千总正好知道,他连忙禀告道:“那是黄推官。那犯人是城内的一名铁匠。前几日,那铁匠私自打造了几百个箭镞,想趁着城中的饥民出城采青的机会混出城去。被咱们的弟兄搜出。今天就是黄推官在监刑呢。”
陈永福点点头,他对这事也是略有耳闻。尤其是对那位黄澎黄推官印象很深。因为他是官员中最激进的主战派,是与农民军势不两立的代表人物。
宣读完罪名以后,一帮如狼似虎的衙役就把那铁匠架了起来,接着用长钉将他四肢钉在了城门之上。见到如此“精彩”的行刑,看热闹的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该!这样的乱贼就该诛九族!”观看行刑的陈德也是同样的兴奋。
可是陈永福还是默不作声,这开封城内的百姓已经与城外的农民军有了勾结的动向。这民心不稳,这城池还坚固吗?这真的让陈永福蹙眉不已。他也只能在心中暗暗地苦笑连连了。
过了一会儿,那钉在城门上的铁匠已经是不再挣扎了。只见那推官黄澎接着在城门竖起一面大白旗,上面写道:“汴梁豪杰,愿从吾游者立此旗下。”
立刻有个人大叫道:“我是周王府的。我们王爷愿将王府护卫五百归至巡抚高大人麾下。”
“好!豪杰!”四周看热闹的人顿时又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有了领头,就有了跟随:“我是城东张府的。我家老爷愿将家中家丁五十八人从军,共守开封。”
“好!豪杰!”
……
“我是南城游侠李九,我愿带我弟兄十三人从军,共守汴梁。”
“好!豪杰!”
……
气氛是越来越热烈。短短时间,那推官黄澎就聚起了几千人。陈永福身边的那名千总也兴奋得红光满面,他对陈永福说道:“大帅!士气高昂啊!有这么多的百姓肯帮咱们守城,贼人肯定攻不进来。再加上朝廷的援军,咱们有救了!有救了!”
陈永福对那千总回了一笑,这时候也要给予守城的将士以信心。可是陈永福知道城中的真实情况,开封城本来就是一个拥有几十万人的大城,因为农民军的攻城,原先居住在城外的和附近州县的百姓都拥挤到开封城中来了,于是这方寸之地一下子挤了近百万人。
而守城的最最紧要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粮足,可开封城内的存粮只能够供应这百万军民二个月不到的时间。现在这消息还未广为流传,但只要一传播出去,立刻会造成城内的恐慌,到那个时候这城就更难守了。
陈永福又望了望城外那条奔流不息的黄河。两岸高高的堤坝把这条黄龙束缚了起来。这黄河的水平面已经远远超过了开封城的地面,已经完全是形成了一条悬河。可是现在这条开封城的母亲河,却是完全用不上了。
如今的开封城,已经成为了一个商业化的城市,城中用粮大多是通过黄河码头运入。如果围城的敌军只有几万、十几万,那敌军倒还没这么多的兵力,能完全控制开封城至黄河码头的这条道路。
可是现在的农民军可是有着百万大军,他们早已动用兵力截断了这条短短的生命线。开封城内只能在夜间派熟悉水性的死士,通过黄河游泳向外界联络,但运粮船却绝不可能靠岸。因此,看着那条滚滚的黄河,陈永福也只能够感到那是咫尺天涯。


 第七百九十八章纷纷扰扰

“大帅!周王殿下和巡抚大人让您到巡抚衙门去商议军情。”一名巡抚衙门的班头匆匆地跑来,向陈永福禀告道。
“知道了!”陈永福点点头,接着他看见那班头转身就要走,就有些奇怪地问道:“你还要到哪里去?”
“禀大帅!小的还要去相邀推官大人呢。”
陈永福上下整装了一番就准备下城墙,可是当他一瞟周围都是自己的亲信,就立刻对着儿子陈德低声吩咐道:“有机会你就出城。什么地方也别去,就去吴汝宁那儿。也别再回来,到那里就是做牛做马也认了。哎——”
“为什么?爹!我可不能抛弃您和娘独个跑了!”年轻气盛的陈德顿时急眼了。
“混账东西!”陈永福低声喝骂道,“是让你去搬救兵,只要那吴汝宁来,我这个河南总兵的位置都可以让给他。你以为现在出城很容易?要不是你武艺好、水性好,谁放心让你去啊?这满城百姓,我和你娘、你兄弟的全家性命都要看你的了。”
“诶!”陈德将信将疑地眨了几下眼,接着点点头就答应了下来。
大战来临,却让自己的儿子离城,这怎么样也泄了守城将士的士气。可是陈永福也是没办法,因为陈德曾经射伤了李自成,只要城破,陈永福全家肯定是大事不妙。而想要留下自己的血脉,陈永福把全家人都用手指扳了扳,有能力逃出城的也只有年轻气壮的陈德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