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被惊得立刻抬起了头,他看到了崇祯皇帝二十几岁的人,鬓角边上却已经有了几丝白发。王承恩立刻觉得自己难以忍受,鼻子一酸眼中冒出泪,情绪一下子失控了。
王承恩立刻绕道崇祯皇帝的跟前。跪下嚎啕道:“皇上怎么不好啊!省吃俭用让袁崇焕打鞑子,可他却把鞑子都放到北京城来了。百般信任陈奇瑜,他却把关在笼子里的陕匪给放跑了。可皇上过的是什么日子啊?都穿上打补丁的龙袍了,那些外臣要想怎么样啊?天天通宵达旦地处理国事,那些外臣还想怎么样啊?皇上什么都没做错,就是那些天天叫喊着忠君爱国的文臣都是白眼狼。呜呜——!”
“唉!”崇祯皇帝阻止了王承恩的胡言乱语,“也不能够这么说。这也是朕识人不明啊!”
“怎么识人不明啦!”王承恩今天是豁出去了,“老奴不懂国事,那些道道确实说不明白,可当时是谁众口一词推荐的袁崇焕的啊?皇上口谕让那些文臣千万注意了。不能够让陕匪渡过黄河,可陕匪最后过了黄河没有啊?皇上圣旨给陈奇瑜安排战策,可陈奇瑜听了皇上没有啊?让他注意诈降!他倒好,无能误国啊!呜呜——!”
崇祯皇帝苦笑了几声,不过王承恩的话确实说到了崇祯皇帝的心坎,崇祯皇帝也感到心中好受了许多,他叹了一口气,感叹道:“国难思良臣啊!”
王承恩立刻跪着抬起了头:“皇上,您可不能消沉啊!想当年,太祖爷爷与陈有谅百战不挠,在鄱阳湖一战中奠定了大明江山。成祖爷爷靖难时,以少胜多力克南京。皇上现在只是一时背运,凭着皇上的雄才大略,勤勉治国,一定会否及泰来,成为一名中兴之君的。”
崇祯皇帝又苦笑了一声,叹道:“朕也不想成为什么中兴之君了,只要把大明朝治理好,把他平平安安地交到慈烺(太子朱慈烺)手中,朕就心满意足啦!”
见到崇祯皇帝还是没有提起精神,王承恩“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身子也顿时软倒在了地上。
……
同日。卢氏巡抚行营中。
河南巡抚玄默阴沉着脸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过了好一会儿,他身边的幕僚王师爷说道:“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吴汝宁搞得鬼啊!”
玄默上任以后,就一直带着河南的明军与农民造反军作战,治内的政务也没功夫去多理会。可是渐渐的,玄默却发现了一个很怪异的现象。
整个河南的中部和北部都是一团乱相,可就是河南南部的汝宁和归德是一片诡异的风平浪静。据当地的官吏禀告,那里是安居乐业,完全是一副盛世的景象。而且很奇怪的是,席卷整个河南的流匪,却怎么样也不肯到那里去。
玄默也知道,当地有三支强军,分别是李总兵的叶县营、吴白丁的汝宁营和赵指挥的归德卫。可这三支强军就是不肯挪窝,当有乱匪靠近那里的时候,这三支强军立刻就会露出了獠牙,狠狠地把那些乱匪啃得尸骨无存。接连创造了汝州大捷和南阳大捷的辉煌战果。
可是当乱匪远离时,这三支强军却象是打盹的老虎一样,对身边的豺狼是视而不见。倒也不是完全视而不见,当时吴白丁的汝宁营就猛追乱打剿灭了豹子头乱匪。
当闻听汝宁营一改作风出境征战,当时的玄默还欣喜着汝宁营改了性子,因此把那些残害百姓、滥杀无辜的奏章给压了下来。可是到后来才知道,那豹子头乱匪是因为抢了吴白丁的商行,才会遭此厄运的。
而这次玄默征调李总兵的南阳营,又是屡招不能,玄默就知道这里有问题了。说实话,玄默对这三支强军是一无所知,只知道他们被长期地拖欠着粮饷。
玄默也翻阅过这几年战兵粮饷发放账本,发现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李总兵的叶县营还好一些,可吴白丁的汝宁营已经拖欠了几年。虽然天下战兵拖欠粮饷的情况是很严重,可其他的战兵都是多少能够发一些,象汝宁营这样一文都没有的倒也少见。
而赵指挥的归德卫上缴的军户粮银也未按灾情减免。更为奇怪的是,在前些年吴白丁和赵指挥还上公文到巡抚衙门和布政使衙门哭叫几声,可这些年他们就沉默不语了。
玄默也是老官场了,他知道这一定是这三支强军与巡抚衙门和布政使衙门闹了极大的矛盾。
可平日里闹些矛盾不要紧,要调兵打仗的时候,这三支强军按兵不动可就要了老命了。于是玄默也曾经特批给汝宁营八千两饷银,想要弥补一下彼此的关系。
可没曾想到情况是依然如故,玄默就有些动气了。他在当时陈奇瑜的中军帐中就得知了这三支强军是联盟的关系,因此就想把这只虎头给完全驯服。
那谁是虎头呢?玄默当然认为是“名将”李禄了。于是他就从南阳府押送粮草的官员那里去主动了解,想知道李禄本人和叶县营的一切情况。
可结果却使得玄默大为震惊,南阳府的官员根本就不知道叶县营的任何情况。只是模模糊糊地告诉玄默:李总兵和吴白丁在叶县一同做着私铁矿的生意。
玄默一下子就明白自己的方向搞错了。他回想起来当时在陈奇瑜的中军帐中,吴世恭跳过了李禄和赵铭这俩位官衔高的武官,主动向陈奇瑜答话的情况来。
玄默又分析了一下这三人的关系,赵铭是原先吴世恭的将主,而李禄也一直称呼着吴世恭“妹夫!”,而李禄和赵铭之间倒没有什么关系,那么这只虎头就一定是吴世恭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登上历史舞台

今天正好汝宁府的一位推官押送粮草到达卢氏,玄默立刻向其打听吴世恭和汝宁军的情况。而一听介绍以后,玄默立刻被吓了一跳。
汝宁军发展到了现在,根本瞒不住本地官场的有心人,而这位推官也没义务为吴世恭隐瞒什么,所以他把自己所知的所有汝宁军的情况告诉给了玄默。
汝宁军的真实实力和庞大的产业肯定不可能让这名推官全部了解,可这名推官总看得到到处所见的护庄、护路队,也查得到汝宁军占有和垦荒的田地大约有多少。
这名推官并不能分得清护庄、护路队和汝宁军正规士兵的不同,在他的眼里,其实那些都是汝宁营的兵丁。而且他还很明白地告诉了玄默,汝宁营在汝宁府所做的就是在屯田。
可玄默一了解屯田的数量,好家伙,有接近二万顷。那是个什么概念啊?按照明朝兵丁的供给,起码可以拉出二万大军,并且可以供应充足的粮饷。
玄默一下子就不淡定了,这时候的他才明白汝宁营的实力有多么的庞大,也明白汝州大捷和南阳大捷是怎么来的了。原来汝宁营的兵丁数量远远地超过兵部额定的数量啊!
玄默倒也没认为吴世恭有异心,因为的明朝当时,朝廷就是按照兵额给你这些军饷的,如果你这位武官有本事,多养兵也没人管你。例如在辽东的关宁铁骑。
再说,崇祯皇帝为了节省军费,他也早就下达了圣旨,鼓励地方民壮自力更生武装起来保家卫国了。而吴世恭屯田的做法正好符合了这种情况。
再加上吴世恭的勋贵子弟身份和他的亲属都在京城,怎么样也看不出吴世恭的反意。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玄默还是详细询问了那名推官,知道了吴世恭虽然在汝宁府比较跋扈,但是也基本上与文官从来不打交道,就是吴世恭管理屯田的一些管事比较飞扬跋扈。挤兑着有些官员几乎在汝宁府立不住脚了。
那名推官并不知道他口中的屯田管事,就是汝宁军派出去的地方官员。因此,玄默听了以后也基本上放下心来。
可是这些天玄默已经不是第一次为吴世恭吃惊了,在前几天他也做了功课,详细地了解了吴世恭的来历和到河南以后的所作所为。当时他就大吃了一惊。
吴世恭的身份和在京城的事暂且不说,他到了河南以后,经历过圣灵会乱民造反、己巳之变勤王并收复永平四城、登莱之乱平叛。还有疑似的汝州大捷、南阳大捷、剿灭豹子头乱匪。这些仗几乎全部都是大胜。
玄默知道,如果把这些战功全部算上的话,吴世恭肯定能够升上总兵,运气再好一些,给个将军号,甚至封个伯爵都有可能。
可吴世恭现在的官位是什么呢?完全就是裸奔。玄默只知道吴世恭曾经对尚方宝剑大不敬而得到过处罚。可那时候的吴世恭也只是个都司,离总兵的位置还相差得很远呢。
所以这里面一定有着猫腻,再仔细地想一想,当时的吴世恭和李兵备道在陈奇瑜的中军帐中针锋相对,那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于是玄默的脑海中就勾勒出了吴世恭的形象,一位能力很强,但对上司飞扬跋扈的武官模样。但玄默反过来想了一想。立了这么多的功劳,却得不到升迁,那这名武官有些情绪也就情有可原的了。
玄默认为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不过他依然很不爽,什么时候巡抚大人要对治下的武官低声下气了。可是不低头又不行,不见得在大战前放弃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官和一支百战百胜的精兵啦?
于是玄默长叹了一口气,对王师爷说道:“给吴汝宁写封信吧。语气客气些,告诉他只要这次他出来。本抚保他官复原职。如立战功,另有封赏。还有……”玄默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准其平靖地方!”
王师爷愣了一下,知道玄默准许了吴世恭大索地方,虽然武官打仗以后也经常对百姓抢掠肆虐,可做为文官。总会对其制约一二的,象玄默这样公开默许的却相当少。
可见到了自己的东翁已经拿定了注意,做为幕僚的王师爷也不能够反对,于是他拱手行礼后便想下去写书信去了。
“慢着!”玄默见到王师爷要走又叫住了他。“唉——!还是老夫亲自写这信吧!”
在明朝的时候,当一个地方没动乱、没灾情,也没什么大事的时候,如果地方官保持沉默,那么朝廷肯定会忽视这个地方。毕竟天下的大事太多,明朝又没有什么新闻媒体会宣传,所以除了每年朝廷的考评可能对这个地方官注意一点,其他时候这个地方官完全可以当一个隐身人。
而之前吴世恭虽然在汝宁府动作很大,但一来他所做的事也没有太出格,二来也充分考虑到了地方官的利益,所以也没有什么汝宁府的地方官向朝中说汝宁军的真实情况。毕竟平白无故得罪了吴世恭,这也是官场大忌。
可现在河南巡抚玄默首先注意到了吴世恭和他的汝宁军,那吴世恭的韬光养晦之计也逐渐地就要破产了。更随着后来汝宁军的征战,明朝朝廷也逐渐地把目光对向了这支强军。也就是说,汝宁军到了这个时候才算真正地登上了明朝的历史舞台。
在这大争之世,文官放下身段拉拢有着强军的武官也并不丢脸。玄默也看到了朝廷风向的变化。君不见,侯恂在视察军火库的时候火药爆炸,造成了重伤卧病休养了一年多。
可是当侯恂上奏章要求辞官回乡养老的时候,崇祯皇帝和内阁是百般挽留,还不是因为其挖掘出来了一名能征善战的武官——左良玉啊?
现在玄默又得知了归德府的侯家与吴世恭的关系相当良好,因此对侯恂的潜势力又要高看了几眼。不过幸运的是,现在自己处在河南巡抚这个有利的官位上,左良玉也成为了自己的部下。如果再有吴世恭的汝宁营,那么在剿灭了农民造反军以后,玄默也有很大的可能更上一层楼了。所以现在向吴世恭写封信,说几句好话,再给些好处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二入河南

玄默在写完了给吴世恭的信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