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强也看出来全大山有些意动,于是接着笑道:“这样吧。等会儿你看中哪个。我派人去询问一声,把她给你单独留下。回到汝宁以后,居住证明也由我来办。别不好意思啦!算是给你娘挑选几个服侍的丫鬟吧。再怎么样,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在儿郎们面前也要讲究个体面,家中没有几个下人怎么行呢?再说,其实我们汝宁军内部也鼓励我们这么做,至少可以让多些流民过上好日子。也算是做上一件好事了。”
听了薛强的话,全大山也点头默许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全大山问道:“大人,这次我们就这么回去啦?”
薛强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不回去怎么办啊?那个豹子头,起的那个外号倒挺威风的,可纯粹就是一个属泥鳅的,逃窜得是特别快。四处残留的那些镇子里又都是他的探子,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隐蔽不了。所以这次我们回去以后,要好好想个应对的法子啦!”


 第四百一十一章为大好形势而忧心

吴世恭是在崇祯七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傍晚回到了汝宁的家。见到了吴世恭的归来,内宅里的夫人们都是特别的高兴。因为这次吴世恭总算是没有带女人回来了,尤其是到了天下闻名的秦淮河。
而吴世恭一到家,除了立刻通知邓启帆、薛永利他们明日一早议事以外,自己就带着一叠邸报和山川司的情报分析回内宅细细翻阅了。
所以到第二天吴世恭进入书房的时候,邓启帆、薛永利这些熟悉吴世恭的人都看出来吴世恭的忧心忡忡。而吴世恭的忧心忡忡不是为了外面的形势不顺利,而是陈奇瑜的围剿农民造反军太顺利了。
在这四个月内,五省总督陈奇瑜组织打了二十三仗,全部获胜,农民造反军在平原站不住脚,只能以山区为依托,转战于汉中、兴安、郧阳、房县一带。
而这时候张献忠农民军入四川破夔州(今重庆奉节),进围太平。吴世恭的干妈——秦良玉提兵赶至,又正好与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在夔州大败张献忠,贼寇慑于秦良玉及其手下“白杆兵”威名,苍惶逃走,川东大定。张献忠败退走湖广。
而当农民造反军进入山区以后,官军却在难题面前表现畏缩,谁也不愿意干进山追剿这个脏活累活,都以把农民造反军驱逐到相邻省份为能事。
不过崇祯皇帝却对这种踢皮球的行为十分不满,在四月二十日亲自下旨催战,对各抚镇予以口头警告。
于是陈奇瑜亲自策划了区域防守加全场紧逼的战略部署:他命令陕西巡抚遏守北线,郧阳抚治卢象升遏守西线,河南巡抚玄默遏守东线,湖广巡抚唐晖遏守南线。
而陈奇瑜自己,他亲自承担起全场紧逼的任务,率军入山追剿农民造反军。不管怎么说,这时候的陈奇瑜勇挑重担的精神还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陈奇瑜和卢象升决定首先重点对郧阳附近山中的民军进行剿杀。两人督率官军翻山越河,缘崖攀树,对民军展开跟踪追杀,屡有斩获。
于是在成绩面前,陈奇瑜洋洋得意,他上疏向崇祯报告,由于他本人亲自率军入山搜剿。楚中大盗基本上被扫荡干净。
可陈奇瑜说的是事实,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事实,大量的农民造反军从湖广的山区转移到了陕西汉南地区的山中。
其实这里也有陈奇瑜的一个小心思,他就要给最大的竞争对手洪承畴一些麻烦,恶心恶心他。可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怎么会不反击呢?
于是崇祯皇帝从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那里得到了“另外一个事实”,他认为陈奇瑜活干得不干净。指示陈奇瑜“尽速扫荡”,于是陈奇瑜继续率军北上。
但是不管怎么说,明军接连获得大胜是毫无疑问的,农民造反军陷入了绝境也是毫无疑问的。就连郑凌的情报分析中,也主要分析预测了围剿胜利后,以陈奇瑜和洪承畴为首的这两派官员如何争权夺利,而汝宁军该如何顺势获取一些利益呢。
可吴世恭却知道形势一点儿也不乐观。一个将来会打下北京城。推翻明朝统治的军事集团是不会那么简单的。
吴世恭可是知道,如果有什么改变原来的历史的话,无非就是自己汝宁军的那个汝州大捷。可是吴世恭也知道,汝州大捷虽然在战果上看起来很辉煌,可是根本没让农民造反军伤筋动骨,甚至他们的皮毛都没有伤害到多少。所以那是做不得数的。
再说,从表面上来看,农民造反军确实身陷绝境了。可就看看河南吧。除了汝宁军强力镇压的汝宁府和归德府以外。明朝的统治已经龟缩在了城池内了,城池以外的地区已经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了。
说实话,只要一位有威信的农民造反军首领到河南登高一呼,吴世恭相信他立刻可以拉起几十万难民大军来。
而河南是这个样,被打残的陕西和陕西也是这个样吧。这次农民造反军肆虐的湖广和四川地区也将会变成这个样吧。因此,如果不把李自成这些农民造反军的首领完全剿灭,那农民造反军这条巨蟒就根本没伤害到七寸的要害上。他们随时都能够恢复,依旧能够在中原大地上兴风作浪的。
可吴世恭又不能够说出心中的担忧,做乌鸦嘴总是让别人厌烦的,说到底那也是吴世恭自己的猜测。再说吴世恭自己心中也抱着侥幸。想着万一这次真的能够围剿成功了,那也就是为自己消除了一个心腹大患了。
于是,议事也就正常的进行了。首先就是各部门汇报工作。而汝宁军这里也是一片好消息。
汝宁军的屯田庄子夏收已经获得了大丰收。因为三项法令发布的时间有些晚,所以今年抛荒地上却只能够收获一季了。不过看情形也是一个大丰收。从粮食上来看,汝宁军总算是能够喘上一口气了。这么多年以来,汝宁军首次能够不从外部搞粮,自己做到粮食的自己自足了。
而四海商行和四海钱庄的生意,由于以往良好的信誉,又在袁行山这些主事掌柜的努力下,凭着信誉在外面的商人那里赊了一批货物,使得周转资金没有原先料想的那么紧张。
更由于汝宁府已经成为四周地区的安全岛,也只有这里的工坊可以顺利生产。因此,汝宁府和归德府也逐渐变成了四周地区的一个贸易集散地。那也使得招商引资的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汝宁军所获取的税收也在稳步增长着。
军队也一切正常,除了因为流民的收拢,又增加了四、五千的护庄队。要说麻烦,也只有流民的不断涌入了。不过在邓启帆的强力控制下,涌入的流民还是可以暂时承受的。
不过邓启帆指出了一点,随着汝宁军的大丰收,流民涌入的问题一定要特别重视起来。因为如果强行拒收,那就会影响到汝宁军以往竖立起来的“仁义”形象。可如果来者不拒,汝宁军又将可能再次面临财政崩溃。


 第四百一十二章舍我其谁

吴世恭听到了流民的问题,心中又烦躁起来。他忍不住站起来,在书房内走来走去。而看着吴世恭的举棋不定,屋内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打搅吴世恭的思考,就等待着他做出最后的决定。
思考了良久,吴世恭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开始向在座的人介绍自己到南京借银失败的经过。
关于吴世恭的借银未成,邓启帆、薛永利这些人其实已经知道了结果。这时候无非就是再听一遍吴世恭介绍一次详细的经过罢了。不过由于汝宁军现在的财政还支撑得住,邓启帆他们也就并没有那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等说完经过以后,吴世恭说道:“其实这次借银不成,反而是给了我一个最大的收获。那就是抛弃一切幻想,我们汝宁军所做的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来。”
“朝廷那边的粮饷靠不住;勋贵官宦人家的交情靠不住;甚至官府也靠不住;友军更靠不住。我们汝宁军加上民团和内务司,吃饷的武装已经偷偷摸摸地发展了二万五千人,还有着朝廷根本不承认的八百多地方官员。”
“说实话,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如果我们汝宁军听话的话,那么我们的基业立刻就会烟消云散,在座的各位愿意失去手中的一切吗?”
“可我们汝宁军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干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啊?在这乱世中我们劝学、抗灾劝农、安稳地方、救助流民,还牺牲了这么多的好儿郎与鞑子和陕匪打仗。我们是为什么啊?为了这大明朝,为了我们祖先传下来的华夏衣冠!”
说着说着,吴世恭的声音就高亢了起来,他的神色也明显激动了。吴世恭一锤桌子接着叫道:“可与我们同甘共苦的有什么人啊?就是相助我们一点儿的又有人吗?没有!一个都没有!就知道醉生梦死,他们就等着这大厦倒下来!”
“既然没有!那我们就自己来!我承认现在我们的汝宁军实力还是很弱小,可就是把我们的家当全部扔了进去,我也是无怨无悔。我们汝宁军就是最优秀的华夏儿女,我们在座的就是精英中的精英!这就是上天和华夏各代祖先呈交给我们的责任。舍我其谁!?”
“从今天开始,汝宁府、归德府边境全境开放,所有的流民开始甄别。童生以上的读书人和官宦之家全部妥善安置;工匠、会骑马用火器的、识字的和其他有用的人员也全部接收;十四岁以下的孤儿和六十岁以上的孤老也全部接收,他们的安置和生活费用都由我的内宅承担。”
“此外所有的流民,只要缴纳每人一两银子的安置费,也全部接受。暂时缴纳不出的,可以在以后为我们汝宁军劳作折价归还。不过他们的安置也要遵循我们汝宁军的安排!”
“大人!”邓启帆立刻离席而起。拱手行礼道:“大人仁心可是活万民无数啊!学生不才,也薄有家资,也愿意承担些孤儿、孤老的赡养费用。而且大人所为,正应该广为宣扬,让朝廷诸公和天下万民知道大人的仁举啊!”
听到了邓启帆的话,在座的其他人也纷纷站起要表态。吴世恭笑着让众人落座:“各位的义举我明白。不过那种施粥施衣的事还是让我们的夫人们忙去吧。老娘们一直闲在内宅里也麻烦。让她们忙一忙我们也省心!”
吴世恭的话惹得书房内是笑声一片。吴世恭接着说道:“不过刚才邓先生的话很有道理,是要重视宣传。我们汝宁军都赔本了,那还不允许我们吆喝几声啊?朝廷那边也就算了,也找不到愿意为我们吆喝的官员。可在我们汝宁军开设的学堂中,各军中,还有屯田庄子和各大流民收拢点都要把这些内容宣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还有,邓先生就找个口齿伶俐、脑子比较活的官员。先成立个宣传局,让他负责这方面的事。再告诉他一声,如果这件事办得漂亮,那以后宣传局就升格为宣传司。”
邓启帆立刻行礼称诺!
接着就开始了正式议事了。吴世恭首先把自己想到的现代金融行业一股脑儿地抛了出来。这么多的奇思妙想搞得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一愣一愣的。
不过他们当场决定,关于四海钱庄的储蓄业务立刻执行。这个业务的开展没有什么后遗症,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没有一个人来储蓄罢了。至于其他的金融行业,将由袁行山负责,召集四海商行和四海钱庄的高级掌柜联合商讨。争取在短期拿出一个个方案,然后再由汝宁军高级官员决定后逐一执行。
之后就是一些琐事了。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吴世恭也就是居中协调一下了事。
不过当说到军事问题的时候,吴世恭就重视了起来:“永利叔!虽然现在看起来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