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告监军大人,末将是汝宁都司吴世恭。”
听到了这个名字高起潜倒有些犹豫了。一般的武官高起潜就顺手处置了,再说受伤的是他的干儿子吴三桂。
可是吴世恭身后可站着两家侯府啊!勋贵虽然在明末已经没有了什么权力,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做到给人上眼药。尤其是一切权力都来自皇帝的太监是尤为顾忌。再说,吴世恭的老爹吴惟忠也是提督京营的,高起潜也不想和吴惟忠把关系给搞僵。
而朱大典也不想让明军之中的矛盾升级,再说联军的遭遇也确实能够博取一些同情分。所以他就在一旁解围道:“明日就要大战,还都不快些回营安息?本抚也不管刚才是谁对谁错,都打二十军棍,暂且都记着。明日如若不用命。回营后都加倍补上。给本抚都滚回去!”


 第三百二十章黄县会战开始

崇祯五年八月二十日,黄县会战正式拉开战幕。
而黄县会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在凌晨天还没有完全亮的时候开始的。明军的炮队在一大群民夫的帮忙下,在一队神机营兵丁和一队骑兵的掩护下,出了明军大营。要在离黄县二里左右,离叛军设在黄县城外的防御工事一里半左右的地方架设火炮。
与现代的火炮不同的是,现代火炮的杀伤力主要体现在火炮弹着点附近炮弹爆炸的地方。而明朝当时火炮用的都是实心炮弹。而这种火炮的杀伤力却主要依靠实心炮弹在地面上,仿佛落地的乒乓球一样的反复弹射来造成杀伤,因此,杀伤力就体现在了一条线上。因此我们就明白了,要发挥这种火炮的威力,就要把火炮架设得越靠近敌军越好。
因此,如果是某支军队要主动进攻的话,那么他的火炮一定要架设在本方军队的中前方,并不能够架设在比较安全的军队后方。
而且我们也已经知道,明朝火炮架设的方法也很麻烦,一般训练有素的炮兵也要用上大半个时辰,因此,今天明军的炮队就趁着黎明前的黑暗,抓紧时间构筑好火炮的阵地。
此次黄县会战,能够达到射程二里以上的火炮,用吴世恭的汝宁营划分的标准,就是三磅以上的火炮,明军有三十四门,而叛军有二十九门。双方火炮数量相差的并不大。但是明军是把自己的火炮集合在了一起集中射击的,但叛军要把火炮分散使用。因此,在特定区域内,明军的火炮威力将远远的大于叛军。
但是有些奇怪的是,明军的主帅朱大典和监军高起潜,却根本没有征用吴世恭的汝宁营那十门三磅的火炮加强明军的炮队。
不过这个原因也就是:一方面可能他们也不知道汝宁营有这样的火炮;另一方面就是:除非是关系特别良好,或者真的到了生死关头,否则明军的各支部队之间,并不会相借武器和兵丁。就算是直接的上下级也是如此。这也能够看出。刘泽清他们凑出了二百多名骑兵归吴世恭的汝宁营来指挥,这件事有多么的难得啊!
所以,朱大典和高起潜万一也知道汝宁营有这样的火炮,他们同样也很难开口相借,怕拒绝以后损伤了他们的面子。当然,万一开口相借的话,吴世恭也肯定不会答应的。而这个问题。也是明军中的一大弊端。
明军火炮的架设进行得相当顺利,当天色发白,明军的兵丁用完早餐出营,在火炮阵地后展开,开始排列阵形的时候,明军的火炮已经开始了第一次的齐射。
这次齐射完全出乎了叛军的意料。不过叛军也反应很快,在混乱了一阵以后,他们派出了一队三百多人的骑兵,冲向了明军火炮的阵地,要清除这些对叛军有着很大威胁的火炮。而叛军的主力三万一千多人,也在孔有德的号令下,出营展开开始排列战斗阵形。
而见到了叛军派出了骑兵。明军也立刻出动了一支五百多人的骑兵。双方的战斗就由这两支游骑之间的战斗开始了。
其实在两支大部队进行的大规模会战中,这种一开始进行的游骑之间的战斗,对胜负的影响并不是特别的重要,所以在上次的沙河会战中,就根本没有发生这种游骑之间的战斗。
而游骑之间的战斗除了提高各自军队的士气以外,主要的作用就是:骚扰和反骚扰;影响敌方顺利的排好阵形和保护己方排好阵形。也就是说,就是起着苍蝇和苍蝇拍的作用。
不过游骑之间的战斗向来是相当好看的。比如说演义之中,什么各自冲出一员大将交手三百个会合云云的。而且能够作为游骑的骑兵,总是双方军队中个人战技较高的骑兵,他们又在几万人的众目睽睽之下,显示着个人的武勇,很能够激发起那些游骑的个人英雄气概。因此,这场小规模的游骑战斗拼杀得特别激烈。
一对一,几对一。几对几……反正双方把小范围的骑兵战技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这样的战斗也并不影响大局,见到了清除明军的火炮已经没有了可能,为了保存自己在今天会战中的骑兵实力,叛军的游骑在他们的队长号令下。在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以后,主动撤退了。
而明军也在这短短的游骑对战中死伤了近百人。不过由于最终是明军的游骑控制了战场,因此,明军的兵丁们就为了眼前的胜利而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在兴奋地向明军方向招手致意以后,明军的游骑也收拾了自己战友的尸首,以及战场上无主的战马以后,在欢呼声中回到了自己的阵形。首战明军小胜。
其实游骑之间的战斗,很象是探子之间的绞杀战。持续的时间较短,而双方的损伤率却都是相当高。
而这时候,朱大典和高起潜上了早就建造好的望楼,将要在望楼上观察形态,指挥战斗。明军出营的兵丁也基本上在这个时候完全展开,排好了战斗队形。
可是明军之中的望楼却不仅仅是中军的那一座。在昨天看到了明军的工匠在为自己的主帅建造望楼以后,今天作为总预备队的吴世恭他们,也叫自己营中的工匠打造了一座。而现在,吴世恭和刘泽清也在望楼上做着战场观察员呢。
看到了刘泽清还是阴沉着脸,为着被排挤掉,没有抢到首发的位置而不高兴。吴世恭笑着劝慰道:“鹤洲兄,我们不在前排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你看看这游骑战斗,伤亡这么大。如果今天我们在前排的话,让我们的骑兵参加这样的战斗,我们哭都要哭死了。”
“其实我看着今天叛贼的士气也不差,起码他们没有躲避在他们挖设的壕沟土墙之后,敢出来和我们正面交锋,这说明他们肯定还是有着几招后手的。要知道,这叛贼叛变以后,是连连获胜到了现在,他们并不是什么冲动的小伙子。既然敢和我们这么打,总有几招散手握在手中的。”
“所以我估摸着,今天开头的战斗,并不一定好打,伤亡也可能会很大。就让昨天和我们相争的那些傻子啃硬骨头去吧。等战场上僵持不下,我们再出手,这样反而能够保存我们的实力,多占一些便宜。”
“如果今天的战斗摧枯拉朽了怎么办啊?我们不是什么都得不到了吗?”刘泽清还是有些没想通。
吴世恭摇摇头,接着说道:“如果发生那种情况,也不过是我们现在的下场。反正我也看出来了,我们这支联军,也就是个小娘养的货色了。这硬仗要我们来打,这便宜我们基本上拿不到。”
“也只能够想想好的方面啦!其实我们这些身为武官的,军功不重要,银子也不重要,只要我们有着兵丁和实力,什么军功和银子什么的,都不是自己会找上门来的啊?而我们的官衔和实力又太小,所以现在总免不了吃些亏。”
接着吴世恭指了指中军的丘磊部队和右翼的辽东军说道:“我们不象他们,有了什么损失,朝廷都会给他们补足喂饱。而我们一丧失了自己的实力,很有可能就是万劫不复,连我们的官职都有可能保不住。”
“在这里说句心里话吧。小弟就准备着,这次小弟的汝宁营回汝宁以后,尽量就待在本地休养生息,养足了自己的实力,那么以后发话也能够大声一些。”
刘泽清若有所思地思考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弟所说确实是至理名言。这次老哥回曹州,也按照老弟刚才所说的法子去做。谁来调我的兵,我他妈的就是不出门。”说到了最后,刘泽清的表情已经有些咬牙切齿了。
吴世恭看着刘泽清的表情就有些好笑。他笑着接着说道:“也别这么悲观。今天的战斗,我们也不是没有什么机会的。不多说了,你看叛贼的军队也已经排好了阵形压上来了。我们好好看吧。现在就等着有什么意外发生了。”
“说实话,小弟我也有些不服气。就等着前面的那些混蛋出些什么纰漏,让我们的联军爆他们的菊花呢。”
“爆菊花?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刘泽清立即是对吴世恭用的那句现代网络名言,发生了兴趣。
当吴世恭告诉给了刘泽清“爆菊花”的真实含义以后,俩人都是哈哈大笑。
刘泽清还开玩笑说道:“早知道老弟有这种口味,前些天老哥就给你送些小男孩来了。”
“你就别恶心我了。小男孩是免了,小女孩是多多益善啊!”
……
见到了叛军军队的压前,炮队立刻停止了射击,开始匆忙地启起火炮,要后运到安全的地方去。
而明军也稍稍压前,掩护住炮队的撤退,双方的距离很快就接近到了一里左右的地方。这时候,叛军阵中冲出一骑,他远远地射过来一支箭。
这支箭上绑着一封信。当然是孔有德写的请求招安的信。可这时候的明军,又有谁会相信孔有德会归降呢?所以在朱大典和高起潜粗粗扫了信一看内容以后,朱大典就把这封信撕了个粉碎,接着下令道:“进攻!”


 第三百二十三章落入圈套

下午的战斗,依旧是明军主攻。而且也象事先计划的一样,明军的中路和左翼首先发起进攻。
而在双方战斗之前,火铳和弓箭这些远程武器的投放就明显减少了。在整个上午,双方的火铳都超负荷射击,而射速又保持着这么快,很多火铳都被超负荷的射击给弄报废了。因为当时火铳枪管的原材料也只是熟铁,并不是钢材。
而弓箭手也因为长时间的射箭,再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开弓和射箭时的精准度了。要知道,一个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他的体力也最多只能够保证连续射二十枝箭左右,再多他也就不行了。
并不象在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一样,什么连珠箭什么的,射箭仿佛就象是打机枪。这是真实的打仗,并不是玄幻小说。不信的话,你可以找一家射箭馆去连续拉满二十次弓再说。因此,下午的战斗就很快演变成了残酷的肉搏战。
双方的武官,都对站在前几排的兵丁采用了同样的动员方式。几口打开的装满了银锭的箱子,而那些前排兵丁身后站着一排手持利刃督战的亲兵。反正这种动员方式完全就是赤裸裸的。
如果能够从空中俯视的话,可以看到中路和左翼的明军阵形狠狠地撞上了叛军的阵形。最前的几排兵丁立刻时犬牙交错。随着兵丁的伤亡,双方的阵形也变得越来越薄,到了最后,连督战的亲兵都上了。所以,看起来这些用来鼓舞士气的,箱子里的银锭也没有几个兵丁能够活着拿到。
接着就是第二个阵形,第三个……
战斗的地方正是一个缓坡。如果在平时,这些坡度几乎让人觉察不到。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明军就是由坡下往上攻,而叛军却是由坡上往下攻,明显是叛军占了便宜。这也是能够主动挑选战场的叛军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