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8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陵还在惊怒之中,他是有点不甘心,各地驻军,哪个敢说自己没有问题?凭什么就只抓他。
这时,他忽然发现了不对,这些士兵一个个身材高大魁梧,根本不是巴蜀人和荆襄人的身材。
他心中一阵疑惑,抬头向周文骢望去,却见周文骢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这一刹那,马陵恍然大悟,他上当了,这是隋军,不是唐军,他指着周文骢大喊:“你们……”
但他没有机会了,一团破布塞进了他嘴里,他呜呜着喊不出声来,眼睛瞪得血红,周文骢冷笑一声,一鞭向他抽来,斥骂道:“浑蛋,还敢狡辩,给我带下去严审!”
周文骢又对城头喝令道:“所有校尉以上军官都给我叫来,一个一个审问过关!”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三十四章 泊舟九江
夷陵县是在无声无息中占领,县内只有数百守军,在隋军强大的压力下开城投降,当夷陵县的民众醒来时,城头上的旗帜已经变成了隋朝赤鹰战旗。
一队队隋军士兵在大街巡逻,粮仓和官衙全部被隋军占领,王君廓在占领夷陵县和宜昌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定蜀堡的铁索桥断掉,并在江滩上安排一艘渡船,运送需要过江的民众。
应该说断掉铁索桥这一招极为毒辣,除非有渡船,否则军队只能去数百里外的江陵县渡江,那边唐军有百余艘大船。
王君廓所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将先后俘获的近七千唐军全部编入隋军,进行强化训练,所有队长以上军官全部由隋军担任,这样以来便使得隋军在夷陵郡拥有了一万七千军队。
王君廓随即派人东去,向主帅杨元庆汇报此事。
……
王君廓的一万骑兵从东至西,一共走了十五天,但从进入江夏郡唐军境内到夷陵郡,却一共用了五天五夜,昼伏夜行,极为谨慎小心,远远避开唐朝驻军,避开县城,在偏远的乡间行军。
尽管隋军万分谨慎,但还是在过南郡时,被紫陵县的地方官府发现了,紫陵县县令接到村民禀报,发现一支万人骑兵过境,县令立刻派人赶赴江陵县向南郡太守禀报,发现一支行踪可疑的军队,难以确定是唐军还是隋军。
南郡太守赵松意识到事态严重,荆襄唐军不可能有一万骑兵,他立即找到南郡驻军,请他们用鹰信向李孝恭汇报,当李孝恭接到这份紧急报告时,已经是紫陵县发现隋军过境的第三天清晨。
而王君廓已经在前一天晚上夺取了宜昌县,李孝恭站在城楼上,注视着信鹰渐渐消失在南方尽头,他的心却变得异常冰冷,一种直觉告诉他,宜昌县已经丢了。
旁边,荆州行台长史高士廉低声劝道:“殿下,还是要立刻通报朝廷,加强蜀中的防御,防止隋军趁虚进攻巴蜀。”
高士廉是北齐宗室之后,也是长孙晟内兄,长孙晟去世后,他便将妹妹和外甥接来家中恩养,又按照长孙晟的遗嘱将外甥女许配李世民,他和李家关系极好。
李孝恭摇了摇头,“等晚上没有回信再汇报吧!”
他叹了口气,转身下城,高士廉望着李孝恭落寞远去背影,他也为之叹息一声,他能理解李孝恭此时的无奈。
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暴跳如雷,但并不代表他不着急,如果鹰信能及时送到,那么凭借三千守军,也完全能守住宜昌县,甚至隋军过江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隋军已经夺取宜昌县,那唐军大举反扑也不会有效果,李孝恭此时心中的焦急和苦涩,实难以对外人表达。
不过高士廉也知道,隋军占领夷陵,其实对荆襄战役影响并不大,隋军虽然扼断掉了唐军撤回巴蜀之路,但唐军还可以撤回汉中。
隋军占领夷陵道的真正威胁其实是巴蜀,是对整个唐朝大局的影响,高士廉忧心忡忡,应对夷陵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朝廷在巴蜀部署重兵,就不知朝庭有没有这么多兵力部署?
李孝恭离开城墙,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骑马向王府缓缓而去,此时李孝恭心中一片混乱,他有点不知该从何着手了。
北方数十里外便是徐世绩的四万大军,东面是十余万从江南杀来的隋军,现在又有一支隋军杀向夷陵。
整个荆襄面临隋朝二十万大军的三面包围,而他手中只有八万军队,他该怎么应对?
李孝恭回到王府,走进了自己的书房,站在一座巨大的沙盘前,默默注视着沙盘上的荆襄各地,隋军所在位置都已查上了红旗,只觉杀机重重,一场大战即将在荆襄大地上爆发。
杜伏威的军队从江北杀向永安郡,萧铣的军队从江南杀向江夏郡,而大江中还有一队由数百艘大船组成的隋军船队。
还有南阳郡的徐世绩部,四万大军兵压襄阳,而他的军队主要集中在襄阳、南郡、江夏、安陆四郡。
他只有八万军队,不可能分布得太广事实上,像南面的巴陵郡和长沙郡,也只各有两千驻军,象征性地驻扎一点军队,而其他清江郡、沅陵郡、武陵郡等等,根本就没有军队驻扎。
李孝恭拾起一面红旗,插在宜昌县上,先姑且当做宜昌县已失去,这时,李孝恭看到了安蜀城和岐亭镇之间的铁索桥,他思索了片刻。
其实从这座铁索桥上便可以看出杨元庆夺取夷陵郡的战略用意,他如果是想从西面进攻南郡,那么这座铁索桥必然不会拆,他们不能断自己的路。
而如果杨元庆的战略企图是兵指巴蜀,那么隋军一定会拆掉这座铁索桥。
想到这,李孝恭立刻回头喊道:“来人!”
两名亲卫快步走进书房,躬身道:“请殿下吩咐。”
“向林都尉转达我的命令,立刻派人去岐亭镇探查铁索桥的情况,明天天亮前必须回复!”
“遵令!”
两名亲卫行一礼,转身退下去了,李孝恭又背手站在沙盘前,现在隋军还在西进过程中,战役还一时打不起来,现在的关键就在朝廷,朝廷能派来多少援军?
此时,李孝恭心中充满了对援军的期盼。
……
广阔的江面波光浩淼,远处江天一色,一堆堆白云俨如小山般堆砌在碧波万顷的江面上,这里是长江九江郡境内,一支由近五百艘海船组成的船队正劈波斩浪向西航行。
巨帆鼓起,借着东风之力,船行疾速,前方离九江郡郡治湓城县已经不远了。
从江阳仓出发,隋军千艘大船兵分两路,一路沿着通济渠北上黎阳,将二十万石粮食和大量的物资运去黎阳仓,世子杨宁也跟着船队北上,返回太原。
另一支船队由杨元庆率领,船中乘坐一万骑兵,运载三十万粮食和大量草料以及兵甲等物资前往荆襄,用来支援荆襄战役,他们的目的地是江夏郡,在江夏县建立隋军的后勤补给基地。
在第一艘大船船头,杨元庆负手而立,远远地凝视着远方江面,数百只白鹭在江面上盘旋翱翔,整个江面呈现一种淡淡的绿色,水质清澈,远方天空更是纯净得如同一块湛蓝的宝石,碧水蓝天,这就是大隋的长江。
“殿下,前面就是湓城县了,还有十里。”
一面亲兵指着远方出现的小黑点,天气晴朗,视距极远,可隐隐看出是一座城池的轮廓。
杨元庆点点头,“在湓城县停一个时辰。”
他需要接见一下九江郡的太守,安抚地方官,这一点很重要,他不仅要安抚江南,同时也要安抚长江沿岸的各郡官员。
其实还有豫章郡、宜春郡、庐陵郡、临川郡、鄱阳郡等等,这些州郡都不靠长江,只能让岑文本替自己去安抚了。
杨元庆大的思路又转到了王君廓身上,从时间上来说,他早就应该抵达夷陵郡,不知他有没有夺取宜昌县,这关系到夺取巴蜀的重大战略计划。
如果夺取宜昌县失败,那么唐廷就有了南下巴蜀的退路,这是杨元庆绝对不愿看到的一幕,那他只有在荆襄战役结束后,强攻汉中,掐住汉中,扼断李渊迁都巴蜀的企图。
但是汉中地势险要,加上又有罗艺这个善战者镇守,隋军攻打汉中势必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此时杨元庆最关心的,就是夷陵的情况,凭王君廓的谋略,希望自己没有看错人。
船队渐渐到了湓城县,桅杆上,一名船员高高挥舞红旗,示意后面的船只在湓城县停靠。
船只渐渐放缓了速度,杨元庆的大船向码头上靠去,湓城县紧靠长江而建,相距江边只有一里,是一座大县,人口达三千余户,
码头上敲锣打鼓,彩旗飞扬,热闹异常,数万九江郡民众齐聚码头,欢迎楚王殿下到来,当船只渐渐靠上码头时,码头上欢呼声响彻震天,数万民众情绪高涨,为之沸腾起来。
码头上已经等待了数十名官员,为首官员正是刚上任豫章郡太守的岑文本,旁边还有几名高官,九江郡太守和鄱阳郡太守,以及长江对岸的蕲春太守,以及各郡长史及司马。
这些原本都是萧梁国的官员,由萧铣任命,萧铣投降唐朝以后,这些官员也纷纷上书愿投降大隋,杨元庆则命岑文本安抚他们,依然让他们官任原职,以维持萧梁故地的稳定。
这时,岑文本带领官员们上前见礼,十几名官员一躬到地,深深施礼,“参见楚王殿下!”
“各位使君请免礼。”
杨元庆笑着一一扶起众人,好言安抚,表示朝廷会重视南方各郡,和北方一样轻徭薄赋,同时也会保护官员们的利益不受侵害。
总之就是要他们安心为官,替隋朝稳住南方局面,至于是否贪赃枉法等等违法之事,现在不考虑,以后统一天下后,再慢慢来算帐,
就在这时,杨元庆忽然看见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马车窗里有一双清澈明亮的深眸正默默注视着自己。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三十五章 佳人同舟
大船再次缓缓起航,杨元庆站在船尾,和送别的众官一一惜别,码头越来越远,渐渐变小,不多时,码头已缩成了小小的黑点。
杨元庆走回船舱,他迟疑了一下,目光向另一处船舱望去,那边隐隐传来女人低微的说话声,还有悉悉索索收拾衣物的声音。
这时,一名侍女走出船舱,迎面看到了杨元庆,吓了一跳,连忙施礼,“参见殿下!”
杨元庆点了点头,“你们还有什么需求吗?”
这时,船舱里收拾物品的声音停止了,变得很安静,侍女连忙回答,“回禀殿下,好像是缺点什么,可……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杨元庆宽和地笑道:“这里去江夏还有三天,有什么需求尽管说。”
“多谢殿下关心,我这就转告姑娘。”
杨元庆笑了笑,转身进自己船舱去了,侍女呆了一下,这才慢慢走回船舱。
她们住在大船的三层,这一层是杨元庆专用,只有几名亲兵同住,由于萧月仙的到来,几名亲兵便搬到二层去了,整个一层船舱只有他们三人,显得格外安静。
她们的船舱是套舱,由三间船舱组成,在里面一间舱,放满了大包小包的行李,一名身着白裙的年轻女子正跪坐在内舱收拾衣物。
她身材高挑,雪肤花貌,举止端庄从容,她便是原萧梁的宝月公主萧月仙,按照事先的约定,她应该直接去太原,但恰好杨元庆的船队经过九江郡,她便在湓城县上了船。
“姑娘!”
侍女快步走进船舱,吐了一下舌头,“我刚才忘记了,我们还缺两个铜盆。”
“等会儿再说吧!”
萧月仙淡淡道:“我们这里有一只银盆,足够用了,尽量不要去麻烦他。”
“是!”
侍女坐下来帮她收拾衣服,收拾一下,她又低声道:“公主……”
“不要叫我公主了,又忘了吗?”萧月仙白了她一眼,打断了她的话。
“我又忘了。”
侍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她又低声笑道:“姑娘,我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