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列宗出来说事儿,反正就是一个意思,从太祖爷爷开始,从来就是咱们欺负别人,咱大明朝还没吃过这种亏呢!一定得打回来!
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肃州卫残破不要紧,不是还有甘州五卫么?不是还有山丹卫、永昌卫、西宁卫、凉州卫、庄浪卫么?不是还有陕西行都司么?实在不行,咱大明朝不是还有四十万京军么?
打!
打死,打服了为止!
诡异的是,出来蹦跶的都是小蚂蚱,那些朝廷大佬都是未置一词,像是集体静默了一样。而向来强硬霸道的正德帝,更是把所有的奏折都留中不发。
似乎这个哑巴亏,朝廷就认了?
喜申卫僻处大明朝的最东北角儿,消息传到喜申卫的时候,已经是二月的下旬了。
喜申卫,城主府,书房。
连子宁看完了京城的刘良臣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消息,他将手中的纸片放下,轻轻靠在椅背上,手指敲着扶手,沉默不语。
相对于自己到来的那个时空,大明朝的格局实在是已经改变了太多了。
本来应该衰弱下去的鞑靼和瓦剌终止了内战,各自有一个强力人物完成了统一,依旧强盛无比的占据着蒙古大草原,拥兵数十万,虎视眈眈的盯着大明。本来应该对大明始终若即若离,虚与委蛇直到最后被女真征服成为蒙古八旗的朵颜三卫,现在dúlì。而女真提早近百年脱离了大明,而本来应该是女真第一任大汗,那个辫子王朝开国太祖高皇帝的努尔哈赤,现在正恭谨的在自己面前管自己叫父亲大人。
而现在,哈密卫也dúlì了,大明朝西边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在连子宁看来,大明朝廷的沉默是正确的。
肃州卫已经残破,整个甘肃镇不过是十余万兵马,还要用来防御东北的鞑靼,西北的瓦剌,很难抽调出兵卒来。而九边其他的几个重镇,也是一般无二。所以要抽调兵卒,只能是从京军中调集。
哈密王有骑兵八万,京军中以步卒居多,所以出关的人绝对不能少于十万,否则肯定是生生被人吃掉,这样的话,至少要调集二十万大军。
而在去年,朝廷征北,就已经出动了一次二十万大军,结局是几乎全军覆没。
第四卷烽火山东四零三坦克?坦克!
上一次大战,各项费用加上战死士兵的抚恤等等,就已经是靡费数百万,大明朝的国库已经被消耗了许多,能不能支撑着再打一次大战役还是两说。
而且若是征讨哈密卫,出关之后全是沙漠,沙漠作战,是明朝士卒尤其不擅长的一点,其中需要注意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稍一不慎,不等被对手击败,就会被沙漠给吞噬了,这一点,并不难看到。
种种因素,没有一个是对大明有利的。
“廷弼,说说看,朝廷会出兵么?”连子宁把纸片递给一边站着的熊廷弼,说道。
熊廷弼看完,脸上露出不加掩饰的震惊之色,显然也没想到局势会如此。
他沉吟片刻,脸上震惊收敛,沉吟道:“依标下看,朝廷定然会出兵。”
“哦?朝廷会出兵?”连子宁诧异道:“理由。”
“皇上的性格!”熊廷弼道:“今上绝不是个能吃亏的人,而且如今朝野舆论哗然,若是不出兵打一打,绝对说不过去。三十年前朵颜三卫独立,朝廷在那般困难的情况下尚且出征,更别说现在了。标下看来,朝廷理当是先充实肃州卫,然后以此为基地,向西进攻。不过打肯定是会打的,但是不会是现在,应该是在开春之后,入夏之前。”
连子宁兀自有些不信,笑道:“管他出不出兵呢,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走吧,去军器局。”
熊廷弼笑道:“大人说的是,就算是打,也和咱们没关系,大人您只需钓鱼台上安坐就好了。”
他这话,说的就有些明目张胆的意思了,不过熊廷弼可以算是对连子宁很了解的人,若是安分守己的顺臣,敢收留起义军大将么?
连子宁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未至可否,起身出了房间。
野奈身体早就已经恢复,见连子宁出来,赶紧跟上,一行人出了府,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直奔军器局。
军器局需要试验的东西越来越多,射程也越来越大,城内的小小地盘已经是无法容纳了,只好搬迁到了城外。
喜申卫城西,本来是一大片低矮的山丘密林,后来因为在那里发现了丰沛的铁矿,所以矿监局便建在了那里,之后军器局也搬到了那里。
那茂密的森林已经都消失不见了,原地建起了大片的建筑。
军器局和矿监局相聚不过是一里而已,由于僻处城外,出于安全考虑,建筑特色几乎一样,都是高高的围墙圈起了一大片土地,墙体足有两丈多高,一丈厚,面积广大,墙上还有士兵巡逻。就像是两座小型城堡一般,这两处,各自驻扎了一个千户所,到了战时,还可以和喜申卫互为犄角,吸引敌人的兵力,战略位置非常出色。
众人骑马出城,因为来往密切,从西门有专门通往军器局和矿监局的道路,都是青石板铺成,路况很不错。
将近三月份的东北,虽然温度还是零下,但是空气中已经有了一丝暖意,刮来的风也不再那么冰寒刺骨了,阳光灿烂热烈起来,甚至连路边的积雪都开始融化。
只是喜申卫附近都是土地,冰雪一融化,地面便是变得泥泞起来,就像是一个大泥潭一般。
连子宁看着那漫地的泥泞,皱了皱眉头。
因为就在他右手边不远处,就有的上万武毅军排成一个个的大方阵进行操练,士卒们的脚全都浸在泥水里,虽然没有亲自体会一下,但是可以想见,这滋味儿绝对不怎么舒服。
连子宁招来一名侍卫,道:“去,告诉洪朝刈,让他在这里等我回来!”
“是,大人!”那名侍卫纵马而去。
连子宁等人继续前行,没多时便是来到了军器局。
军器局城堡一般的大门口,冈萨雷斯已经带人等着了。
随着整个武毅军级别的提高,规模的扩大,他这名军器局总监现在也有了副千户的职衔,各种待遇当然是随之水涨船高。而他手下的那些西西里人,乃至于从山东招募的熟练匠师,也都有了高低不一的职衔。
见了连子宁过来,众人纷纷行礼。
连子宁跳下马,摆摆手道:“免了。老冈,你前几天就跟我说又研究出了新式武器,到底是什么东西?”
冈萨雷斯穿着一身副千户的武官服,看上去有些滑稽,笑道:“伯爷且容下官卖个关子,等大人到了其间,就知道了。”
连子宁笑着摇摇头:“你这厮。”
进了军器局,依旧是和在乐陵县的军器局一般的格局,前面是锻造冶炼的场所,中间是众人的住所,后面则是一大片试验场。
比起乐陵县那会儿,现在的军器局可是阔气了,在连子宁的批示下,银子流水一般的花出去,光是试验场就足有五里方圆,比之喜申卫也小不了多少。
连子宁进了试验场,就看到了不远处摆放着的一辆庞然大物,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
这是一辆车,一辆大车,一辆非常庞大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大车。
这车足有两丈多高,长有三丈,宽约两丈,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硕大的长方形盒子,底下是十六七个巨大的轮子,每个轮子都有人脖子这般高,车轮和辐条都是非常的厚重,车轴有着金属的光芒,一看而知非常的结实。
整个大车,外面看上去黑黝黝的,有着金属特有的质感,猛一看去,竟然像是通体都是金属铸造的一般,当然,这是不太可能的。如果真的是通体金属的话,这些木头制作的轮子是绝对撑不住重量的。
虽然外表浑然一体,但是还能看出来,这大车大致是分为三层,在下面一层,开了许多个碗口大小的小窗口,足足有几十个。而在上面两层,也是开着窗口,不过每个窗口都足有一尺半见方,比下面的打上许多,而相应的,窗口的数量,也要少一些。
整辆大车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小型堡垒一般在这儿矗立这。
跟着连子宁来的人都是看傻了眼,这是什么东西?
连子宁毕竟见识广一些,隐隐约约猜到了一些用处,呼吸立刻粗重起来,赶紧向旁边的冈萨雷斯问道:“这是什么门道?”
冈萨雷斯笑了笑,欠了欠身,颇有些得意道:“蒙伯爷您赏识,给咱们一碗饭吃,信任有加,可这咱们劲儿的花银子,咱们也不能辜负您的信任,这些日子刻苦钻研,便研制出了这两样东西。咱们先说这一辆,这辆大车,咱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炮车。”
“这炮车,其制辕条二根,长三丈二尺,阔一尺半,厚一尺三寸,都是用极为坚硬的铁桦木制成的。”
“有前琵头一根,长一丈三寸,阔六寸,厚半尺,乃是用红松木制成。”
“有前后墙各一面,高两丈一寸,阔两丈三寸,板厚两寸;有左右墙各一面,长三丈两尺,高两丈一寸,板厚两寸一分。”
“有立柱二根,高两丈一寸,方耳六寸;有车厢横幅二根,长两丈三寸,厚四寸;有车耳二个,长五尺,阔两尺,厚一尺三寸。”
“有车轮十六个,径过五尺;车网二十八块,厚四寸,阔一尺四寸。”
“有辐条二十八根,长六尺八寸,厚半尺;有车头两个,径过四尺,长四尺;有横档两根,长一丈五尺。”
“以上种种,皆是用上好的红松木制成的,在炮车的四面墙壁外面,都包裹着一层铁皮,在个别部位,还加固有铁板。整辆大车分为三层,有板材相隔,有楼梯可以上下,总重量为四千三百斤。”
连子宁走到那大车前面,抬头看了看,颇有些啧啧称奇,道:“这些洞,可是安放火器的?”
“伯爷明察秋毫。”冈萨雷斯笑道:“伯爷您请看,下面这一层开的这些洞,是用来刺出长枪来的,前后墙各有洞口六个,左右墙各有洞口十个。第一层可以容纳士卒三十二人。而上面的这些洞口,则是摆放火炮的。按照标下的意思,上面一层放置的是佛郎机炮,而下面一层,放置的则是虎蹲炮,如此一来,两者结合,远近皆宜。”
“这两层的洞口,前后各自有的两个,左右则是各自有三个。一辆炮车,总共有小样佛郎机炮十门,虎蹲炮十门,铁矛三十二根。每门佛郎机炮配子铳六个,每门虎蹲炮配弹药包十个,每根铁矛长有一丈二尺,乃是用铁铸成,锋锐无比,并且不易折断。在第一层的内壁上有铁链子,每一根长矛都拴在一根铁链子上,这样就不会被外面的敌人抢夺而去。”
连子宁听了心中一震,他之前就想到了这炮车是这个用途,但是在确定之后,心中还是忍不住大为振奋。
这尼玛哪是炮车啊?分明就是大明朝的坦克啊!
连子宁不由得大是惊诧,心说难道冈萨雷斯也是穿越人士,这玩意儿和后世的坦克简直就是一个思路,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坦克,是那种痴迷于多铆蒸钢工艺的多炮塔坦克。
连子宁问道:“冈萨雷斯,你怎么会想到造这种东西?”
冈萨雷斯这会儿却是有些不好意思,道:“其实这不是标下的功劳,标下自从归顺大人之后,一心欲为大人分忧,制造出威力更大更强的火器来,而标下也知道,咱们大明的火器工艺在之前其实是很先进的,所以便翻阅了许多典籍,在一本古籍中看到,本朝英宗天顺四年,便有将领在大同镇制造轻车,上面架设多个火铳,威力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