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经国传-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信良这位脱离国民党,涉及1977年中场事件、1986年中正机场闯关事件等党外抗争活动的人物,成为民进党主席。不过1998年,家庭惨遭巨变的前高雄事件被告林义雄,取代许信良成为民进党主席。(译者按:许信良在1999年脱党参加公元2000年的“总统”大选,但为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击败,林义雄也在该年月交卸党主席)。
出生在1900年的陈立夫住在北投,虽然已近乎全聋,却对73年前担任蒋介石青年助手的往事,保有鲜明的记忆。
蒋经国惟一还在世的儿子章孝严,官运亨通,历任“外交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1999年转任“总统府秘书长”。但是今年初,在总统选战战火炽烈之际,传出章孝严婚外情之后,辞职下台(译者按:章孝严在2000年9月赴溪口蒋家祖宅,认祖归宗。不过宋美龄和蒋孝勇遗孀都不以为然)。
宋楚瑜成为超人气的台湾省长。根据反李登辉人士的说法,就是这个原因,李登辉力阻国民党提名宋楚瑜角逐2000年3月18日的总统大选。宋以独立参选人身份投入选战,得到第二高票,与胜选的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差距十分接近。李登辉选定的国民党候选人连战学历高,资历完整,却没有群众魅力,得票落居第三。台湾自从1945年由日本人统治下光复以来,国民党第一次失去“中央”执政权。原本计划留任国民党党主席的李登辉,也被迫辞职下台(译者按:连战在6月份膺选为国民党主席,规划党的改造工程;宋楚瑜4月间成立亲民党,出任主席,力图东山再起)。
?台湾公元2000年总统大选期间,中国大陆再次严重警告不得有走向“台独”的动作,甚至继续推迟两岸统一的谈判也不行。陈水扁原本强烈主张“台独”,宣佈台湾“已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没有必要正式“独立”,也不必就“台独”议题举行“公民投票”。他又说,如果当选,他愿开放对大陆直接通商、通航,也愿意到北京访问。陈水扁以39%强的得票率当选之后,继续释放“善意声明”,并提名国民党籍的“国防部长”唐飞(外省人、前空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出任行政院长。
千禧年开端之际
台湾国民人均所得14200美元,外汇存底超过1千亿美元,是全世界人均值最高的地区。台湾每18人就有一家企业公司。只有21%的人民认为子女未来会有比他们差的生活,美国则有60%的父母有此想法。
蒋经国执政时期订下的外汇交易、资本流动及金融活动的管制,使得台湾安然稳渡90年代末期的东亚金融风暴。
台湾生产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电脑扫瞄器、半数以上的显示器、主机板,以及将近半数的笔记型电脑。
高达32000家台商企业在大陆投资逾150亿美元,签订的投资意向书总额还有340亿美元。台湾居民寄到大陆的汇款每年高达10亿美元。两边贸易虽然照官方规定还是间接往来,金额已达70亿美元。
由台湾到大陆旅行的人次已达1300万人次(有位外省籍计程车司机告诉我,他去了次7次)。由大陆来台访问人数是直56000人次。
台湾有2500个民间团体,各地分支单位或小组达25万个,会员总数逾1000万人。
中国的浙江省,有一座距重新修葺过的蒋经国祖母王太夫人墓不远的雪福拢磕暧惺ㄍ褰憧汀Lㄍ迦司枨奚伞⑿藁ぃ补┓钏律罘延谩S懈鲂》吩谧呃确仿羲芙盒∑腥鹣瘛R灰∷侄斩盏男》鹣窬痛笮Α>菹谡虺に担饩褪墙侠霞胰嗣褡钕不兜拿掷辗穑涝缎诔?

铭谢感言
陶 涵
1995年我在台北与时报出版公司签约,撰写一本蒋经国的传记。合约里有一条重要条款,载明作者将对英文版、中文都有“充分、完整的写作与编审独立自主权”。
我和台北的《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会晤时,强调我会客观记述蒋经国的一生事跡,正、反面评价和争议性评价,都会兼容并包。我提出警告,写作中可能会呈现出蒋氏的若干瑕疵。与蒋经国相识相交多年的余先生回答说,他完全理解,也接受我们的条件。余先生和时报出版公司从未试图影响我的研究,甚至连提议修改书稿的情形都没有。显然当年签约时的要求,实在是多余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后来答应要出版这本英文《蒋经国传》,它并与时报出版公司协议,由时报出版公司根据哈佛版本出版不做改动的中文版。
关于蒋经国在苏联的生活,莫斯科的远东研究中心拉林(AlexanderLarin)教授和前任驻中国大使李多夫斯基(AndreiRedovsky),提供给我宝贵的协助。台北“中央研究院”余敏玲博士与我多次会晤,慷慨把她在莫斯科档案里整理出来的成果,分享给我得知。通过亲自到中国访谈,以及经常的电子邮件往来,当年主持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杨天石教授,给我相当宝贵的支持。南京第二国家档案馆收藏的蒋介石日记,就是杨教授热心提供的。我也要感谢南京档案馆负责人马成都(音译)和上海市档案馆负责人陈正卿(音译)的协助。奉化的研究学者王宣志(音译),曾经针对蒋经国的早年生活写过若干文章,他协助我到奉化、溪口访问调查,也提供了罕见的材料。
我和奉化的一批研究人员聚会研讨,受益良多。这些人士包括:奉化文艺协会副秘书长王丘石(译音)、奉化县长斯端伦、奉化台办干部胡元福、竺家惠、夏明曦以及毛炳岳等蒋家远亲。
我第一次到台湾收集资料的得力助手是狄可(HalimaDick)小姐,后来,沉筱綺小姐的协助至为重要,筱綺不方便时,郑雅玲小姐迅速地顶替了她。蒋经国的旧部楚崧秋、王绍堉以及东吴大学张中训博士,在我赴台期间的协助,至为铭感。美国方面,弗吉尼亚大学若干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上提供相当重要的协助,他们是刘德彬、贺松柏。杜智平则从一开始,就是十分积极的好助手。蔻妮莉雅?李(Cornelialevin)的生花妙手把一千二百页的初稿,修删成为不至于太过芜蔓的版本;犬子约翰,接续完成最后的定稿。
我要感谢许多朋友与学者,审阅不同阶段的稿本,提供宝贵的批评与建议。他们是:张旭成、高立夫、丁大卫、傅建中、贾浩伟、许倬云、柯伟林、冷绍烇、李洁明、班立德、楚崧秋、杜智平。当然消息来源和评阅人士有时候对事情会有不同的解读与詮释。身为作者的我,对于它们的呈现方式与内容,必须独当责任。最后,我要感谢内人贝蒂的爱与支持,旅途中,她更义无反顾担负起伴侣、顾问和调度管理的工作。
2000年9月写于华盛顿

附 录 一
《蒋经国传》的由来
傅建中
蒋经国的英文传记即将问世,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分别在美国和英国发行出售,中文译本也同时由台北时报出版公司推出。蒋氏死后不过十二年光景,就有一本评价他一生功过的客观传记,而他那位曾经统治台湾的父亲蒋介石逝世二十五年后,在西方还没有一本盖棺定论的传记,两相比较,蒋经国的声誉已盖过他那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父亲了。
《蒋经国传》能够诞生,有两位关键人物,一是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丁大卫,另一是台北的《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1988年,蒋经国去世不久,当时担任美国驻台湾代表的丁大卫就已产生为蒋立传的念头,而且无时或忘,目前是蒋经国基金会顾问的丁氏,却从一开始就抗拒由基金会出钱替蒋经国写传,因为那样的一本传记,在西方学界和媒体眼中,会被定位为官方斥资赞助的传记,也就是所谓的“授权的”(anthorized)传记,其客观性和可信度均将大打折扣,与其出版这样的传记,还不如不出为好。
丁大卫对余纪忠先生一向敬重,两人友谊颇篤。丁氏亦深知余董事长与蒋经国从大陆时代即已开始的不寻常关系,故他早即属意由余氏出面赞助英文《蒋经国传》的写作,但又不愿唐突啟齿,因而数度向笔者表露此意,经笔者转达后,余先生表示此事可做,丁大卫遂于1994年底赴台出席蒋经国基金会董事会议之便,亲访余董事长,口头提出请余氏赞助《蒋经国传》之事,蒙余氏慨允。
丁氏返美后,即于1995年1月初正式驰函请余先生支持撰写英文《蒋经国传》计划。初步计划以两年为期,聘请一位专职作家从事《蒋经国传》的材料收集和撰写。写作期间,由余氏提供作者的生活及旅行访问费用。丁氏一度有意找中国通鲍大可(已故)或前《华盛顿邮报》的亚洲专家卞诺执笔。但鲍因健康欠佳,卞诺正在写书未果,最后丁氏郑重推荐他在国务院长期共事的老朋友陶涵(Jay Taylor)承伐其事,陶氏欣然受命,并经余先生同意,整个写作计划于1995年夏天开始。
同年8月陶涵专程去台北,持丁大卫的介绍信访问蒋经国生前的门生故旧如李焕、王昇、蒋彦士、钱复、宋楚瑜等数十人。8月19日,余纪忠特别为陶涵来台访问展开《蒋经国传》写作,在《中国时报》召开会议,俞国华、郝柏村、李焕、马树礼、秦孝仪、章孝严、宋时选、熊丸等均应邀出席了会议。余纪忠在这次会议中,宣佈他决定支持陶涵撰写《蒋经国传》的计划。
余先生在会中指出,他决心赞助美国作家陶涵写《蒋经国传》,目的在于突破中国传统传记的格局,让陶涵放手去写,为蒋经国的生平志业留下一部中外皆能接受的信史。
与会人士俞国华首先发言,强调余先生这样做,真可以说给蒋先生以“公正”(justice)。郝柏村接著说,余先生完全是“道义之举”,他也感念丁大卫以一位美国人能主持正义,主动提议为蒋经国写传。李焕说,余先生以新闻界备受尊敬的鉅子地位,赞助此传,相信将来必会有一本“真实而能为人接受的《蒋经国传》”。马树礼则在会中意味深长地说:“蒋经国的传由外国人写,远比中国人写有意义”。他举了日本《产经新闻》多年前连载《蒋介石秘录》的例子,说明他的观点。
秦孝仪、章孝严、楚崧秋、宋时选、胡佛、李云汉亦相继发言,他们相信书成后,可传诸后世,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记录,对中国政治亦将有其深远影响。
《蒋经国传》作者陶涵是前美国国务院资深官员,通晓中国语言及事务,1962至1965年曾任职台北“美国大使馆”,负责政情报告与分析。在此之前,在台中接受了将近两年的华语训练。美国与中共建交后,陶在北京当过美国大使馆的政治参事,又曾任职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堪称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国及亚洲事务专家,且著有专书数种,在学界亦有声誉。
陶氏接受丁大卫的邀约撰写《蒋经国传》,事前提出详细的写作大纲与研究计划。余纪忠先生阅后,认为颇为周详,决定赞助此计划,并授权笔者代表时报出版公司于1995年7月下旬和陶涵在华盛顿签约,预定两年后由作者完成《蒋经国传》的初稿。陶在邀约中要求有“充分和完整的写作与编审独立自主权”。如今书成,陶涵在“铭谢感言”(acknowledgements)中回忆,他当初做此要求,实在是多余的,因为余纪忠自始至终完全让他放手去写,从未干预,遑论过问。余先生唯一做的是在经济上支持他的写作。关于他的写作自由,陶涵有如下一段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