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期工作现在也可以做了,距离武昌首义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而已了,因此点头说道:“建立钢铁厂比不寻常,再聘请一些专家考察一下,另外厂址也要选定,你们都放手去做吧!只要准备停当,我全力支持!”
吴恒昌也是松了一口气,得到了乔宇的答复,钢铁厂有望,他心中也是分外欣喜,又说道:“乔协统,我的堂弟吴桐在美国陆军总勤务与参谋学院毕业!现在无处投奔,不知道您能不能收下啊!”
第六十一章端方入川
“乔协统我想看看军队的情况,不知道行不行!”还没等乔宇说话,吴桐就插话了,提出了观看军队的要求,乔宇心中很清楚,这个年轻人并没有看得起自己这支地方部队,也难怪这个时候留学生数量稀少,自然都是心高气傲,而留美的学生又是少之又少。
当初唐逸升,赵宝轩不也是如此么,乔宇并不怕吴桐高傲,关键是要真有本事,他想考校自己,自己何尝不想看看他的水平呢,因此微微点头:“好,我现在就可以让你去看看!”
几个人来到了军营之前,吴桐一见这军营的建筑就是眼前一亮,营房整齐,校场平整,最关键的打扫的干干净净,与别处军营的脏乱不堪一点都不同,守卫军姿笔挺,气度威严,仔细搜查了几个人的身体之后,才放他们进去,就连乔宇都不例外,纪律是一支军队的灵魂,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军纪关乎到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弱,吴桐渐渐的开始收起了那份骄傲,仔细看着每一个细节。
从一举一动上能够看出这些军人都训练有素,虽然还有一些稚嫩,但是已经相当不错,而且也没有像别的军队一般其中混入了大量的大烟鬼,军队的素质绝对是一流的,很快又到了校场之上,一队士兵正在训练射击。
吴桐发现这些士兵用的都是最精良的毛瑟步枪,而且完全是实弹射击,一连几十个士兵射击成绩都能够稳定在九十环左右,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几个人又走了一大圈,又陆续参观了不少规章制度,乔宇又介绍了一下人事安排,然后笑着问道:“吴先生,你如何看这支军队!”
“从兵源的选择,到武器装备,再到军容军姿,乃至训练都是一等一的,虽然比起世界上的强军还有差距,但是在中国之中就算是北洋新军也不见得就能够稳稳胜过!但是我要说的是眼下这支军队还不能被称为军队,最多是训练有素的警察而已!不是一支正规军队。”
一旁的吴恒昌一听自己堂弟这么说话,顿时就觉得不妥,自己这位堂弟实在是无礼,怎么好当着人家的面这么说话,况且他一路看下来,也觉得乔宇这支军队的确与旧式军队很不同,怎么能连正规军都不算呢,那清廷的军队算什么呢?
哪知乔宇竟然哈哈大笑:“吴先生你说的一点都不错,这支军队的基础就是巡警队,而且还是一支成立不久的军队,有着致命的缺陷,比起正规军还差的太多!”
见乔宇坦然承认,吴桐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乔先生,恕我无知,既然成立不久能够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自从拿破仑之后,军事指挥上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个人统帅,变成了集体指挥,而完善的参谋制度才能够发挥出军队的战斗力,贵军根本没有参谋的设置,我觉得这是最大的缺陷!”
“吴先生你说的很对,但是你想过没有参谋制度的基础呢?那需要相当数量的优秀军官团作为基础,现在中国之内有这种条件么,我的这支军队之中经过正规军校教育的都不多,配齐主官已经很费力了,想要再配齐参谋确实有些困难!”
吴桐渐渐的点了点头:“乔先生,是我无理了,忽视了咱们国家的现实!”
“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过这不是我们绝望的借口,恰恰是我们要奋起直追的动力,而且大清的末日就在眼前,中国会开始追赶西洋的脚步的!吴先生,中国的未来需要的就是各种人才,我不能提供给你多高的官职,但是我能够给你提供了合适的舞台,没有任何的外力制肘,不用整日陷入派系争斗,相互倾轧之中不能自拔,我希望你能够帮我把参谋体系建立起来,我曾经去过美国,陆军总勤务与参谋学院是一座很好的学校,我希望你能够将所学知识都发挥出来!”
吴桐点头思忖一会,猛地将手抬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是,长官!”
唐逸升,赵宝轩,吴恒昌,吴桐还有乔宇几个人都不到三十岁,而且还都在美国呆过,身上有不少相同的经历,而且沾染美国习气的他们也不像别人那样对乔宇毕恭毕敬,几个人谈的十分欢畅。
正在此时,有人前来报告,说新任的四川总督端方带着大军就要到了重庆了,请乔宇安排接待的事宜,乔宇一听端方要到了重庆,知道辛亥革命的所有条件都成熟了,端方带着新军入川,湖北空虚,武昌首义就在眼前,而端方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一入四川不回还,现在自己就给这位倒霉的四川总督送上西天吧。
当然端方还带着一协的人马,足足有五千之众,也是很有威胁的,重庆也要加紧戒备,如果这位端方要是知道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怕是不进西川,直接就把自己给灭了,因此将两个协的军队全部动员起来,万一端方要敢发难,就抢先将他灭了,不过那样的话自己可就抢了首义的荣耀。
乔宇倒是不在意改变历史,但是在武汉革命之前动手,就难保清廷不会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对付自己,自己的根基还是有些薄弱,能不能够承受还在两说之间。
一切都安排妥了之后,就到了第二天,一直被监视的钮传善终于也走出了道台衙门,带着重庆大小官员,还有商会的各个大商人,再加上各界贤达都齐齐在码头等候,不多时端方的船队到了码头,端方下了船,亲切的朝着迎接的人群挥手。
来到了钮传善的身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钮大人,重庆好生安稳,你有功啊,现在四川都是一片大乱,独独在你的治下能够如此安定,朝廷要是多了一些你这样的能臣天下早就太平了!”
端方笑着勉力几句,不过钮传善只觉得端方每句话听起来都不是那么舒服,难道自己被架空了也是功劳么?失去了地方行政权力也是功劳么?他只好将脑袋低得越来越深,不住的推脱!端方又亲切的和其他人交谈了一下。到了乔宇的面前,端方上下打量一下这个英俊的年轻人,半晌说道:“乔舜卿是吧,我和令尊曾经还同殿为官,他的身体还好?”
“谢大人的挂念。,家父身体还算硬朗!”
“令尊是朝廷的忠臣,我希望你也能够继承门风,不辱家业,努力报效朝廷,不会亏待你的!今晚我想和商会的众位贤达谈一谈,还请你安排一下!”
“谨遵大人的吩咐!”
乔宇从端方的话中听出了这位总督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不过还没有下定决心,只是用话敲打一下而已。不过这种敲打显然影响不了乔宇的态度,他比较关心的是端方想要和商会谈什么,他无疑是要收买商会的人,不过自从钮传善炮打商会之后,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效果,就是商会上上下下集体抛弃了多清廷的幻想,清廷不只是要杀乔宇,事实证明连他们也都没有放过,因此现在这些人是铁了心和乔宇站到一条战线上,甚至都有人提出要在重庆独立自治,抛弃清廷的统治。
第六十二章自治委员会
华灯初上,端方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之下来到了商会总部,乔宇,白宽,汪东城,王贵,薛善,张福祥,徐华等等一众商人全部到了,将端方迎进了正厅之中,众人坐好,香茶奉上,端方喝了一口,冲着众人笑着说道:“本官到了重庆之后,就发现工商繁盛,足足有十几家工厂,好大的一片厂区,真是了不起啊,大清如今怕是只有武汉才有这种规模的厂区吧!众位都是重庆工商业的领袖人物,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也都是大家的心血,在这里我先感谢众位了!”
说着端方起身给众人施了一礼,“这是我等应尽职责!”白宽带头给端方还礼,毕竟人家还是四川的总督,不过大家既然已经和清廷离心,此时见到端方如此客气,就更觉得他极有可能是有着别的打算,先仔细听他再说什么吧!
端方一见在场的众人似乎没有想象之中的感激涕零,也有失望,起身之后继续说道:“现在朝廷出了一点问题,因为路权问题四川不少百姓都卷入其中,其实这是误会了朝廷了,川汉铁路公司成立已经数年之久,一寸铁路都没有修成,反倒是落下了巨大的亏空,朝廷收归国有是为了将这条铁路修好,自古蜀道难行,有了川汉铁路之后,四川就能够和外界连接更加紧密,对四川的工商乃是天大的好事,我希望在座的众位贤达能够支持朝廷,不要和乱党沆瀣一气,辜负了朝廷的希望!”
“总督大人教训的是,我们也都知道朝廷的难处,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四川如沸如汤,还请朝廷能够照顾四川老百姓的利益,尽快恢复四川的秩序,四川乱一天我们在场的众人就要忍受一天的麻烦,还请总督大人尽快拿出章程才是!”白宽不卑不亢的将端方的话还了回去,你让我们支持朝廷,我们让你照顾百姓,隐隐之中就有那么一丝反对的意味,端方自然能够听出来,不过白宽这话谁也挑不出毛病来,乔宇心中暗暗叫好,看来自己这位舅舅也不简单啊。
“白会长说的很有道理,朝廷不会不管老百姓的,另外我这几天听到有人非议重庆商会,说有人肆意跋扈,没有将朝廷看在眼里!”
“总督大人,您老既然说起这件事,那我老汪也说几句吧!”汪东城将话头接了过去,环视了一下在场的众人,缓缓说道:“大人,你赞美我们重庆在工商业上取得的成就,但是这其中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您怕是不知道吧,从无到有,从一家纺织厂开始,到能够生产面粉,服装,洋灰,洋火,肥皂等生活用品,其中都饱含重庆商界的心血,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乔宇乔协统,说我们跋扈的是什么人,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是一些眼红的商人,还有一批无能的官员,这些官员告我们的状,我反倒要告他们无能渎职,各国的工商业在发展的初期都离不开朝廷的支持,那在看看我们的官员在做什么呢?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税卡厘金遍布天下。
洋人的货物漂洋过海运到了中国,其中要花费多少运费,但是就是这样他们的商品依然比我们的便宜,为什么?问题不就是厘金么?洋人有特权,我们没有,层层关卡下来,成本顿时就翻了几番,这些难道朝廷就不该负责么?我们要是不采取一些行动,根本就没有眼前的成果,至于那些商人指责我们,无非就是羡慕嫉妒而已,有多少人并不愿意办实业,而是想从洋人手中拿到一些代理权,靠这个发家,说白了就是给洋人打工赚咱们的钱,这种人居心不良更不值得一提,这就是在下的一点愚见,还请大人明鉴!”
汪东城一番话说下来,慷慨激昂,其中不乏讽刺之意,但是端方居然都听了进去,他算是满清官员之中少有的革新派了,对于大清的落后之处十分清楚,因此听汪东城这么一说,反倒升起了知己之感,不过他的身份实在不好随便表态。
只是点头说道:“汪先生所说的确实是实情,本官这次督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