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朱重八-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狮子狗扶着德大爷,缓缓走到了山寨门口,朱元璋挥手示意,负责寨门的士兵就推开树干绑成的山寨大门,将三人放了进来。

朱元璋对着德大爷抱了抱拳,算是行了江湖礼数,然后才道:“德大爷,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小小山寨来了?”

“唉!”德大爷叹了口气,颤颤巍巍地回了个礼,这才道:“您就是传闻中的白水朱八大哥?”

一个老头儿叫自己大哥,换任何一个年轻人都会感觉别扭,但是朱元璋没这感觉,他两世为人加上游魂数百年,心理年龄已经是个老妖怪级数,这老头儿别说叫他大哥,就算叫他大爷,他也不会有什么异样:“是的,我就是朱八。”

德大爷楞楞地看着他,过了半响,长叹一口气道:“朱八大哥,求求您收留山下的七百八十三名乡亲吧,大伙儿都走投无路了,只好进黄龙山来找您……”

“哦?”

德大爷见他露出询问的表情,赶紧道:“去年秋赋时,您揭竿起义,杀入了黄龙山,咱们当时没跟着来……主要是……怕……”他把话只说到这里,后面省略了没说,但是大家都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也没深究。

德大爷继续道:“但是您打败杨洪的消息传了过来,大伙儿也就不是那么怕了……今年春赋,官府新委任的县令又来催逼,折腾得乡亲们苦不堪言,大伙儿想到朱八大哥的威风,就决定进山来投靠您……”

他说到这里,旁边的王二顿时嚷嚷起来:“朱八哥,您又猜中了……哇,您什么时候猜错一次给我看看。”

德大爷被他打了岔,只好停了口,顿了顿才继续道:“求朱八大哥行行好,把乡亲们都收下吧,大家连家里的东西都全搬了出来,已经回不去了。”

朱元璋听完他的话,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好!我收下你们!”

“哗!”狮子狗两人一起叫了起来:“这么容易就答应了?”这两个号称打架很不要命的年轻人,其实自上山来就一直憋着一股劲,心想:如果朱八不答应让他们入伙,就拼了这条命打一架。

他们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的,大多数山匪、流寇都是自私的,并不喜欢随便招人入伙。例如说书先生讲的《水浒传》里面有个王伦,林冲上山入他的伙,他非要人家交个投名状,以此来刁难。

狮子狗自认为,他们两人就是像林冲一样的好汉,小小山寨未必敢接纳他们这样的人,而且德大爷德高望重,走到哪里都有无数人拥护,朱八搞不好也会刁难他们,让他们交投名状什么的,或者干脆拒绝接受他们。

到那时候,他们只好学习林冲,来一出火并王伦的故事了。所以两人的神经一直很紧张,随时打算大打出手。

没想到自己这边话刚说完,朱八想也不想就答应了……狮子狗憋着的一股劲儿啪地一下炸碎,险些找不到地方宣泄,把自己给憋成内伤。

“为什么不答应?”朱元璋和蔼地笑了起来:“都是一乡一地的乡亲父老,你们有难,我岂能坐视,快把乡亲们请上山来……”

他一边对着德大爷和狮子狗微笑着,一边转头对王二和马小天等人吩咐道:“把咱们寨子里的所有士兵和乡亲都叫出来,大家列个队,欢迎一下新来的乡亲们。”

“欢迎?”王二没搞懂这是什么意思,但他一向服朱元璋,也不问为什么,就赶紧传令去也。

不一会儿,山寨里的八大队士兵都集结了起来,站成了两列,在上山的道上夹道欢迎,所有人都穿整齐了衣甲,手上拿好兵器,威风凛凛地分两列一站,倒是挺有气势。在他们后面则是他们的家眷,山里的老弱妇孺。

如此规模的“夹道欢迎”,倒是颇为别致。

德大爷和狮子狗下山招呼了一下山下的乡亲,大伙儿背着柜子,扛着桌子,向山上行来。首先入眼的,就是夹道的两排士兵,这两排士兵全都穿着大明朝制式的鸳鸯战袄,军容整齐,气势不凡。

狮子狗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这是……官兵?怎么官兵也帮朱八守山寨?”

“不是官兵!”德大爷低声道:“官兵的鸳鸯战袄是鲜红色的,他们的是黑紫色……这是从官兵手里夺过来之后重新染色做成的。”

狮子狗这才恍然:“好厉害的朱八,敢从官兵手是抢东西,看来外面传闻他大败杨洪,不是吹的。”

他们继续向前走,道路两旁的士兵没有再穿鸳鸯战袄了,但是人人都提着长矛,神色严肃,杀气腾腾,走在这样的两排人中间,狮子狗这种不要命的好汉,也感觉背心发冷,更莫说普通百姓了。大伙儿被朱八军的气势所震住,全都不敢出声,默默地走着。

德大爷又低叹了一声道:“难怪朱八要‘夹道欢迎’我们,他其实是故意在展示山寨的实力给我们看,叫我们入了伙之后乖乖的,不要捣乱。”

他们穿过士兵组成的欢迎队伍之后,前面的气势突然一缓,大量的老弱妇孺出现在了眼前,这些都是最普通不过的村民了,有老得白发苍苍走不动路的,也有小得还只能在地上爬的,有弱质得搬不动石块的小女人,也有伤残了手脚的可怜人……这群人出现在欢迎队伍的未端,顿时让刚刚上山的乡民们心里一暖:“这山上不全是土匪嘛,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狮子狗有点不懂了,低声向德大爷问道:“他不是要向我们示威吗?怎么又弄这么一群人在最后?”

德大爷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笑容:“这是在安我们的心,他首先示威,叫我们别捣乱,听他的安排。接下来用这些老弱妇孺来告诉我们,山寨并不嫌弃我们,只要和他们一条心,大伙儿就能像这些人一样,在这山里扎下根来。”

狮子狗抹了一把汗:“搞个欢迎都有这么多学问在里面?这个我们真不懂!”

德大爷摇了摇头道:“后生可畏啊,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不懂得这些道道!活了一辈子,我才终于精明了一点点,可是这朱八才多大年龄,他就能把这种事做得如此得心应手……这个人,不简单呢!咱们来这个山寨,算是来对了!他绝对不是普通的山匪流寇可以比得上的。”

一四一、山外的形势

这一伙新来的人总共是七百八十三人,全部来自白水,其中有一大半来自雷牙乡,一小半来自上王乡,这两个乡村,在白水不算最穷的地方,所以在去年官府征收秋赋时,这些乡民都还有一些余粮可以用来交税。

但是再厚的家资也经不起连年大旱,今年开春,旱情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好转,白水河依然断流,老天爷依然没赐下一场雨,这两个稍有点富裕的乡村,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他们如果变卖了家里的东西还能勉强交出春赋,但今年又滴雨不下的话,秋赋又该怎么办?

他们也到了交不出税赋的尴尬境地,正好乡里乡间又开始流传朱八在黄龙山大破官兵的事迹,于是这两地的乡民一合计,不如落草为寇,投奔朱八大哥算了。

朱元璋让李初九清点人头,把老人、小孩、青壮年、女人等分类统计出数目,并且一个一个地询问每一个人的专长。老实说,这一批入伙的人,总体素质要比他最先带上山来的一批要强。

要知道人这东西,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变得富有,一个人要变富有,大抵上需要三样东西。其一是勤劳,勤劳的人就算不能富,至少也不会穷。二是智慧,有智慧的人,才懂得怎么去赚钱,要么认真读书,要么认真学习手艺,总有他们一口饭吃。三是运气,有运气的人,说不定有横财相顾。

雷牙乡和上王乡这一批人,就属于前两种,勤劳,并且有一定的智慧。李初九在清点这一批人时,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有一技之长,其中更有好几十名朝廷签发的匠户。所谓匠户,其实就是从事营造、纺织、军器、工艺品等各种手工业生产的人。

在明朝,匠户就像军户一样,是一个终身世袭制的户口,不允许随便脱籍。你爷爷是个铁匠,那么你必须也做铁匠,你孙子也一样是个铁匠,你孙子的孙子,对不起,继续做铁匠吧。

匠户又分两种,一种叫做坐班匠,也就是每天去朝廷指定的什么兵器局、军器院一类的地方上班,从早一直干到晚。另一种叫做轮班匠,是从民间征召,需要他们工作时,才从民间调去做事。

这一批上山的人中间,就有几十名轮班匠。他们平时在自家务农,或者为乡亲们制造点东西,每年朝廷都会征召他们去干几个月的活,虽然这几个月的活按道理来说是要发工钱的(每月米三斗、盐半斤),但实际上,这些工钱被上面的人层层盘剥,最后落到他们手里的所剩无已。结果就成了白给朝廷干几个月的活,什么也捞不着,自家的事情还没时间管……

这样一来,匠户的生活就变得十分困难。大明一朝,不时有匠户逃亡或者怠工。例如在天顺十年(1460)的时候,朝廷统计了一下,居然有三万八千多个工匠逃亡……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喜剧。

在天空中游魂数百年,看过了后世发展的朱元璋深深地明白,工匠其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今后的数百年里,工匠都是各个国家当作宝贝来疼的国家栋梁,西洋的许多新发明、新科技,推动整个世界滚滚前进的技术,并不光是来自科学家,还有许多来自这些不起眼的工匠中间。

例如有名的转轮火枪,其实是一个钟表匠约翰·吉夫斯发明的。揭开工业革命序幕的珍妮纺纱机,也是一个叫做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木工兼纺织工发明的。发明蒸气机车的斯蒂芬孙,则是一个做鞋、修钟表的小杂工。

而大明朝却把这些工匠编为匠户,与普通百姓区分开来,用苛刻的政策去折磨和约束他们,这是非常不理智和错识的行为。匠户制度与军户制度,都是跟不上时代,必须进行改变的落后制度。

朱元璋自己犯下的错,必须由自己去修正,他将李初九把这些匠户安排进了一个舒适的山洞,让士兵们对这些匠户更加礼貌一些,并且给他们多分配一些粮食,他还暗暗下了决定,今后如果能重建大明,必须给工匠们符合他们能力的地位。

李初九去安排乡民去了,朱元璋本人则带着王二、拼命三郎,迎了德大爷和狮子狗三个人,走到了自己的小山洞前,山寨里条件简陋,也就没有茶什么的可奉上了,大伙儿席地坐下,秋叶拿夏枯草炮了几杯水,端到大伙儿面前,然后乖乖地退开到了一边。

朱元璋先抱拳说了一通客套话,什么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一类的,德大爷也赶紧客套了回来,然后双方才进入正题。

“德大爷,朱八久在山中,对外面的情形,那真是两眼一抹黑,还麻烦您老人爷帮我说道说道。”朱元璋笑道。

“外面啊?”德大爷苦笑了一声:“现在外面可真是精彩呢……”

他用苍老的声音,缓缓地讲叙起来:“朱八大哥,就在杨洪进山来围剿您的同时,督粮道洪承畴率领他的本部督粮兵,向北移动,进击府谷,与府谷起义的王嘉胤大战了一场……”

他说到这里,旁边的拼命三郎顿时来了劲,他急着插口道:“王嘉胤我见过一面,他以前做过边军,那真是一条好汉啊,手下还有王自用、杨六、不沾泥、吴延贵等好汉,声势浩大,有五六千兄弟,官兵居然敢去剿他?这个叫洪承畴的带了多少人去?”

德大爷道:“洪承畴的人很少,只有一些督粮兵和家丁兵,总数不到一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