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暂的漂流。
“又伶,今天方便见个面吗?”
自从林熙然晓得她有男朋友后,几乎不曾主动打电话找她,初夏的六月下旬,虽然没有夸张的飘雪,但也提早来了个台风,真是稀奇又特别。
在她家附近的小公园里,两个人并肩慢慢走着。
“什么事?”她双手插在薄外套的口袋里,刚刚下的一场雨,让气温偏低了些。在这样的天气来公园散步,似乎不是个好主意,气象局说台风不登陆,但外围环流会影响到北部。
“妳冷吗?”他回答着无关紧要的问题。
“还好。”她比较怕热。“你有什么事?”踩着积水。
“我……”他淡笑,脸容在灰白色天空的陪衬下更显柔和。“我有东西要给妳。”从外套口袋里拿出三个大信封,上面写着明年后年,及大后年的年分。
“这是什么?”她接过,问道。
“……是贺年卡、生日卡,还有圣诞卡。”他解释着,收起微笑,语调极轻:“又伶……我要去大陆,明天的飞机。”
她一呆,怔怔地望着他,猛然醒悟什么,她瞪着手中的信封。
“你……你要去多久?”
“三年。”
瞠目看着他,她几乎捏烂纸袋。
她不应该觉得惊讶,不应该。他总是这样的啊。
那么突然,那么没有预兆,只要他准备好了就可以随时出发,毫不顾及他人的想法……和心情。
或许是因为,在他心里,根本没有任何名字或脸孔值得他留住脚步,所以他才会这样肆无忌惮地随风飘荡。
不……他来找她,她就应该很庆幸了。
还能多奢求什么?他们两个不过是朋友,可能在前面加个“好”字,但也不代表她对他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她能怎么做?她能说什么?
“是、是吗?”逼迫自己压紧声,别让他察觉到一丝丝颤抖。“那……那很好啊!你又是要去学东西?你在那边也有朋友依靠?你……你的日子过得真充实……”说到后面,她已经有点忡怔。
“……又伶?”他困惑地望着她。
“啊……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是想打喷嚏而已。”扬起嘴角,她不晓得自己看来像不像是在笑。“我知道了,你去吧。明天要坐飞机,你还是先回去好好整理行李吧。”
“我……”他想说话。
“再站在这边,我们两个都要感冒了。”她胡乱说,推着他,“好象又要下雨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我家很近,而且还没天黑,你别管我了。”拜托……快走吧。
拜托。
“又伶……”他残留的字句被她截断。
“对了,记得要带特产给我,不然我不会欢迎你回来。”
他凝视着她很平常的表情,沉默半晌,才道:
“那……好吧。”他慢慢地、温温地,牵起笑容,“妳保重。”他的眸色转深,彷佛用双眼细细地刻绘着她的影像。
“我会的,你也是……路上小心。”挥个手,让他没有再停留的理由,宛如在驱赶。
实际上也是。
“再见。”他道。
她没有立刻响应,在他背影消失街角之际,才幽幽然道:
“……再……见。”
她似乎忘记该怎么抬起腿走路,呆呆地伫立在公园里。低垂眼眸瞅着怀中抱的三个大纸袋,她有种想丢到地上践踏的冲动。
举起膀臂,她却无法松手,试了几次,那纸袋就像是有黏性般,怎么也丢不下去。她睇着手中纸袋,动也不动了。
滴滴答答的声音开始连串响起,雨势很快地变大。
像是瀑布般的骤雨,打落在她身上,她愣了下,才想到要找地方躲遮。
跑进巷口的电话亭,她频频喘气,拨开自己湿透的发。狭窄的空间里将嘈耳的滂沱雨声杜绝了大半,可以听到自己压缩的心跳。
想到什么,她低头察看,果然发现那些纸袋也都被淋湿了。
“啊!”她赶紧蹲下身,翻起袖口,猛力地擦着那些水渍,一抹,却只是扩大。“讨厌……不要……不要……”她皱着眉头,恼怒地喃喃着。
湿处擦不干,却又有新的水滴晕开他写在纸袋上的字迹。水性的签字笔颜色逐渐扩散开来。
“不要……”落下她就抹去,落下她就抹去。
可能是雾气太重,所以她的视线开始模糊起来;或许是电话亭在漏水,所以这些深颜色的小水滴才会愈落愈多。
“不要……走……”也许,是她感冒了,所以,喉咙发出的声音才那么沙哑哽咽。“不要走……为什么……”她泣喘一声,连忙盖住自己的嘴。
真奇怪,这是在干什么?她应该赶快跑回家换件衣服,洗个热水澡,而不是像个流浪汉一样蹲在这里如此狼狈。
雨,愈下愈大。气象预测平地会有两百公厘的豪大雨量。
她讨厌夏天。
又热,又湿,还会有台风。
而且,总是没有什么好的回忆。
抱住膝盖,抱住他给的纸袋,她环臂紧拥自己,把头脸埋在手肘中。
她不知道那听来像是哭泣的音调是谁发出来的,这孤独的电话亭里,除了她以外,没有别人啊。
一定,是因为外面的雨声在恶作剧的缘故。
“又伶,我明天要出国。”
她接到的电话留言,只有这样一句话。
这简单的八个字听在耳中有多么震撼,大概没人比她有更深刻体会。
要出国,这一次,他又打算去哪里呢?
要多久才会回来呢?
她试图冷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处理文件,却连钢笔也握不稳。
没有五分钟,她丢下眼前所有公文,拿着外套和公文包步出办公室。
“咦?副理,妳要去哪里?”
“我要请假。”
丢下一句话给部属,这是她工作多年来头一回提早下班。
茶坊下午才开门,她骑着机车,直奔他家。
……
“沅沅,我昨天看了一部日剧。”某年的某个日子,她这么对高沅沅说过。
“然后呢?”高沅沅眨着眼。
“男女主角是不用言语也可以有默契的好朋友,最后他们跨过那条线,上床了。”
“嗯……接着?”
“结局是女主角嫁给别人。”
“哦?”
“虽然最后一幕拍的让人留有感动和余韵,但我觉得是个悲剧。”
“……徐又伶小姐。”高沅沅搭住她的肩膀,正视她:“戏剧不等同于真实人生,我相信里面也有很多角色是妳的情况里没有的。”她就不相信好友死心眼守着这段感情这么多年,还能去嫁给哪个路人甲配角。
“可是最后他们还是分开了。”
高沅沅放下手,从皮包里掏出手机给她:
“要不要赌,妳自己决定。”
“……还是……下一次好了。”她还没准备好对他开口。
“下一次?”她听过几遍了?高沅沅摇头叹息,“妳不是会变成高龄产妇,就是准备做一辈子老姑婆。”她下了结评。
……
她本以为,还会有多一点的时间,所以她再三鸵鸟地拖延。
但是,他又要从她身边离开了。
跟以前不同的是,他已经逐渐到了成家的年纪,她总是很害怕,有那么一天他会忽然对她介绍他心爱的女朋友。
要是这一去几年,回来时身旁会不会真的多了另一个“她”?
她真能够忍受他与另一名女性步上结婚红毯?她真能像日剧的男主角那样有度量的割爱?
在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停下,她紊乱无序的心情就像此刻面对这柏油路,不知该坚定直走还是选择退缩。
灯号转换,冲动变成了迟疑。
她几乎是发怔地将车停在路边,想了又想,想了又想。
她已经想很久、很多次了,数也数不清那些日子和往事,总是纠缠着她,不放过她。
要怎么解决?她真的不知道!
心中有着走投无路的挣扎冲突,她抬眼,看到前面有家便利商店。瞪着那招牌半晌,她发动车子骑过去,进去买了十几罐啤酒。
提着沉重的袋子,她载到他家,爬上楼梯,站在他的公寓门前。
叮咚!
摁下门铃,她深深呼吸。
里面的人打开木门,瞅见是她,脸上的表情有些微轻讶。
“又伶?”不是应该在上班吗?林熙然把铁门也打开。
“嗨。”她轻松地打招呼,“我听到你的……留言了。”进入屋内,她看见卧房门口放了一个灰黑色的大行李箱。
这让她胸口抽痛了一下。
他关上门,还是带着疑问。
“那妳……”今天不用工作?他注意到她手上拎的那个塑料袋了。
“熙然。”她深深呼吸,将重达几公斤的一袋啤酒“碰”地搁上桌,直视着他,“我们来喝一杯吧。”她道。
“……咦?”他看见退冰的塑料袋滴下一颗水珠。
然后,在地垫上晕开。
硕士一年级,林熙然离开的那年,她真的好难受好难受。
她虽然没有夜夜躲在被子里哭,也没有不吃不喝几个星期,但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是拿起日记本,写了就撕,撕了又写。
把所有想或不想告诉他的字句统统写下来,那些话或许真诚,可能也掺些她不满的假装。短短半年,她写掉九枝原子笔,三本厚厚的日记本。
即便是这样,她还是记挂着他。
她气自己没出息,人家都不想她了,她干嘛要对他这么在意?
于是她把所有心力寄情于念书,高分取得博士班甄试资格,但她却没有欲望再念下去,指导教授还为此惋惜不已。
但是在研究室里的两年,她认识了高沅沅,一种奇怪的投缘,让她们成为手帕交。偶尔去吃吃美食或逛逛街,课余时间,她在现在任职的公司里工读,她的生活,一直都是很丰足充满的。
只是在深夜,她偶尔会拿出他给她的卡片,反反复覆地看着他的字迹。生日卡里面只写着“生日快乐”,圣诞卡里面只写着“圣诞快乐”,这个男人,老是这么笨拙直接又平凡真心。
她反问自己,有什么不满意?
除了身旁消失一个他以外,她还有什么不满意?
即便她问自己一百次、一千次,不论她再找什么借口给自己,终究还是无法逃避一个早就在她心里形成许久的事实。
她爱他。
她爱上林熙然。
不知何时开始,不知何地觉悟,她爱上他,并且已经错失掉太多机会。
“熙然,我们来喝一杯。”
她这样说,而且很豪迈地拉开易开罐,坐下来就先灌了一口。
“妳怎么了?”林熙然敏感地察觉到她的异样。
“没什么。”又喝一口,她拿一罐递给他。“不准你说不。”对他,难得强硬。
或许在公司又受到什么委屈?他犹豫接过,只能这样猜测。
默默地陪她喝着酒,他很尽职地当个倾听者。
徐又伶用双手使劲捏扁一个铝罐丢进袋子,才开新的一罐来喝。她气恼自己现在居然还记起台北市政府要回收铁铝罐这种无聊事情!
快点醉、快点醉!
她不是要灌醉他,因为她从未看过他喝醉。或许是他总在微笑中无形化解朋友的敬酒,又或者他是千杯不醉的体质,总之,不论出席各种场合,他最后总是神智最清醒的那一个。
她更非要赌他会趁她酒后乱性。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她知道他绝对不会这样做;就算她像八点档连续剧里的女主角那样毫无防备地醉倒,自愿送上门,他也不会碰她一根手指。
因为,他是林熙然。那个该死不会动歪脑筋的迟钝鬼!
“咚”地一声,她把喝完的罐子放上桌,双手用力捏紧,让它变形缩小体积后,丢进塑料袋。
“好苦!”她皱着秀丽的眉毛,不习惯国产啤酒特有的苦涩。她最多,也只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