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时只要钟进卫提出的建议,崇祯皇帝一般都会听从。可这一次,他的建议就被崇祯皇帝否了。因此,钟进卫就只好接受这个安排。
当钟进卫到达东门城头时,已经看到城门处站了一大批官员,什么官袍颜色的都有。又看到御驾仪仗也在,就明白崇祯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已经在等候了。
于是,他当即让骑军都随他下马,步行走向城门处。
文武百官按照职位高低分列两边,崇祯皇帝和内阁成员就站中间官道上,笑着看钟进卫走近。
钟进卫还未走到崇祯皇帝处,就单膝跪地,领着全军一起拜见崇祯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势之响,响彻京师上空。
第七百八十四章 封赏
崇祯皇帝一见,面带微笑,快步上前,俯身扶起钟进卫,一边道:“钟师傅不必多礼,快快起来!”
等钟进卫依言站起来后,崇祯皇帝仔细看了下,感慨道:“钟师傅,你又瘦了一分!为国操劳,辛苦了!”
钟进卫感觉今天的崇祯皇帝比起平时,好像多了一份多愁善感的意味。就笑了笑道:“陛下,臣尽忠国事,是应当的。”
钟进卫还真没猜错,崇祯皇帝此时在内心感触良多。因为他想起了以前时候,在云台,袁崇焕向他夸下海口,五年平辽。可是,最终却是辽东局势恶化,甚至到了京畿之地失守,京师也差点被建虏攻下的局面。
可今天,钟进卫虽然没有夸下海口,说要五年平辽,可是他却用实际行动在做着。
崇祯二年救驾昏迷,在苏醒之后,就辅助自己进行各项革新。特别是为国库增收,使得朝廷有了钱好办事。
崇祯三年初,钟进卫仅以八百民壮,就敢去偷袭当时如日中天的建虏,所占领的清水明月关。然后把八千建虏死死堵在关内,甚至还活抓了奴酋爱新觉罗阿敏。为后来创造了机会,使得大明最终有机会重创了关内建虏,并光复了所有被建虏占据的关内城池。
崇祯三年末,钟进卫整顿京营,改编新军,千里赴援救出被建虏重重围困的登莱明军。
崇祯四年初,钟进卫又领军突袭辽东海州城,在建虏眼皮底下扎下了一颗钉子。同期又火速回援江南,一举平伏了红夷之乱。
崇祯五年初,就出兵一举荡平了辽东建虏,让一个强大的金国灰飞烟灭。
这一算算,钟进卫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就做了这么多事情,不仅仅局限于平辽。
纵观大明开国的三百多年历史,哪怕是明初开国的那些功臣,要论功劳,也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钟进卫的。
因为钟进卫,不但在军事上的成就耀眼,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民事、政事等等方面也拥有不输于军事的成就。只是在世人面前,军事上的成就更直观一点而已。
崇祯皇帝想起这些,又怎么会不感慨一二呢!钟进卫是真得在实践当初他刚见自己时,所承诺的帮自己中兴大明的诺言。
崇祯皇帝牵着钟进卫的手,转身面对身后的群臣。
内阁首辅温体仁领着内阁和六部九卿,一大群身穿绯袍的老爷爷,向钟进卫拜见行礼。
钟进卫一见,这怎么可以!连忙想去阻止。但是他的手被崇祯皇帝牢牢握住了,同时听到崇祯皇帝对他说道:“钟师傅,这是你应得的!”
钟进卫颇为无奈,只好受了。
接着崇祯皇帝牵着钟进卫,走向御驾;一边说道:“钟师傅和朕一起去献俘太庙。”
钟进卫一见,崇祯皇帝这是要自己和他一起坐御驾去太庙。心想这个,好像太耀眼了吧!
他就悄悄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这个不好吧?”
“钟师傅,休要顾虑,拿出你蹭朕饭的那股子气势便是了,蹭个车怎么了!”崇祯皇帝微笑着小声回道。
钟进卫一听,无语了。那蹭饭吃是在宫里,没有外人在场。这蹭车是在万众瞩目之下,根本不一样,会被写入史书的。
但崇祯皇帝又握着他的手,握得紧紧地,也不好挣脱,无奈地被崇祯皇帝牵着走近御驾。
等到了御驾前,钟进卫看到那驾车的,忽然灵机一动,就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就为陛下驾车吧!在中兴大明,让大明走向日不落帝国的路上,一直为陛下驾车!”
然后不等崇祯皇帝答应,就对那驾车的道:“不好意思,今天抢你饭碗了,我来给陛下驾一回车。”
那驾车的原本一脸的肃穆,兼带着一丝尊敬,听到钟进卫的话,一下又变得愕然。
他不敢听,又不敢不听,没有主意之下,只好拿眼看向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刚才被钟进卫那句在中兴大明、让大明走向日不落帝国的路上,一直为陛下驾车的话感动。这是一个好说法,崇祯皇帝便不再坚持,心中想着,就让君臣一起把大明带向世界之巅!
御马是经过训练,虽然看似高头大马,威武不凡,其实是很温顺的。钟进卫也就做做样子,御驾自个就能往前走。
于是,钟进卫驾着御驾在前面慢慢地往太庙而去,温体仁为首的文武百官则在御驾之后步行跟着。在他们的身后,则是缴获自建虏皇宫的一些标志性东西,还有几个奴酋的脑袋,由京营护着跟在百官身后。
一路之上,夹道欢迎的百姓已经认出驾着御驾的就是中兴侯。御驾一到,百姓就纷纷跪拜在地。
后世的野史上,对此就有争论。有说百姓是因为御驾过来而跪拜;但更多的意见则是认为百姓跪拜的中兴侯,因为中兴侯才是主角,百姓也没有三呼万岁。
在太庙的献俘祭拜仪式上,不知道谁事先准备的祭文,洋洋洒洒一大章,从建虏的兴起开始说起,一直说到如今国灭,让崇祯皇帝念了好长一段时间。
反正折腾了好久,才算搞完。然后崇祯皇帝领着文武百官回到平时大朝会才会去的皇极殿。
崇祯皇帝还特意赐了座位,让钟进卫坐在文武百官之前。然后由内阁首辅温体仁宣读圣旨,列举钟进卫的功劳,长长的圣旨,说了半天才说完。
最后则是封赏,加封钟进卫为太子太傅,进爵世袭兴国公。
由此,钟进卫年纪轻轻就封为大明世袭公爵,为大明历史上所罕见。要知道,上一个活着就凭自己的功劳进封为世袭公爵的,还要追溯到宪宗时期,据此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了。
当然了,其实在前些年也有过一个,就是魏忠贤从子魏良卿,被封为宁国公。但谁也没有在意这个公爵,或者说,大明上下都自动忽略了这个公爵,因为这是大明官场的耻辱。
接着是追封辽东巡抚袁可立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忠。
这一切都完了之后,已是将近黄昏之时。钟进卫此时仍不得休息,被崇祯皇帝抓去文华殿,开小会去了。
第七百八十五章 朝廷的困难
文华殿内,因为天窗装了玻璃,因此光线还很不错,并不需要点烛火之类的。
殿内只有崇祯皇帝、内阁首辅温体仁和新晋兴国公钟进卫三人。其中温体仁和钟进卫被赐座,分别坐在崇祯皇帝面前的左右两侧。
三人就位之后,崇祯皇帝看了温体仁一眼,见温体仁也正看着他,就会意地微微点头,然后对钟进卫道:“钟师傅,事情也无需瞒你,朕和温卿都在头疼征辽将士的奖赏。”
大概**万将士的封赏,确实难倒了朝廷。这种灭国之功,将士的奖赏要少了,势必会寒了众将士的心,从而影响到军心。
要是多了的话,朝廷又拿不出那么多钱。崇祯皇帝倒是想直接印九思宝钞来对付,可这又会影响到朝廷信誉,不敢做!
崇祯皇帝见钟进卫听了后,眉头就皱了起来,连忙解释道:“钟师傅,不是朝廷不舍得奖赏,而是国库的钱都已经定好了用途,没有那么多余钱。说起来,这还得怪钟师傅你。”
“啊,我?”钟进卫一听,不由得用手指着自己,惊讶地反问道。
崇祯皇帝一笑道:“谁也没想到钟师傅竟然一战就灭了建虏,这善后的款项就没有预留。你说是不是该怪你?”
钟进卫一听原来崇祯皇帝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不由得也笑了。
这时,温体仁在一边给钟进卫解释道:“中兴。。。兴国公,江浙一带,前阵子忽然海啸而至,海水倒灌,良田淹没无数。加上去年的飓风影响甚大,国库的余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拨去救灾了。现在国库是还有点钱,但这是预留着修建大型补给点用的。”
“一点没剩的?”钟进卫听了,有点惊讶地问道。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反问,就先开口解释道:“有是还有一部分,但不足于封赏灭国之功的奖赏。”
“等下个月初,国企会有一笔银两上交国库,到时候能缓解一下。但现在只是月初,要是朝廷拖久了封赏怕将士会有怨言。”温体仁也在一边补充道。
钟进卫一听,叹了句道:“这钱还真不够用啊!”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听了,心中都有共鸣。如果在几年前,国库有那么多钱,作梦都会笑出声来。
可现在相比以前,国库的钱是翻了好多倍,可没想到依旧不够用。
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干旱不说,还有南方的水灾,几乎是年年都折磨大明的神经。幸亏是有了钱,这些地方的救灾力度也还算大。否则按照以前的国库情况,这些地方的百姓不是饿死估计就是当流贼了。
还有大明辽东、西南等地的军费开支,也是一笔大头。不过现在倒好了,至少辽东的负担以后就会逐步减少。西南那边,虽然现在看似无事,实则也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迟早要付出代价去解决他。
崇祯皇帝想着想着,忽然摇摇头,不能再想了,再想下去心情就又会沉重起来。
“还有其他问题么?”钟进卫发完感慨之后,就问温体仁道。
崇祯皇帝一直是在注意钟进卫的,他见钟进卫只是感慨了一下,没有一点担忧之色。当即心中一喜,凭他对钟进卫的了解,知道钟进卫肯定心中已有主意。
不但崇祯皇帝发现了,连温体仁也发现了。他一听钟进卫的话,想了一下,就又说道:“昨日陛下刚给下官看了东厂调查各地油盐酱醋价格的奏章,除盐价之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浮。其中又以米价为甚。”
钟进卫听到这里,眉头才皱了起来。各地米价都上浮的话,说明存量米有限,供需紧张,才会这样。这粮食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没有粮食,王朝的根基就会动摇,哪怕有钱都没用。
看钟进卫的样子,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刚有所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看来钟进卫也不是万能的,被粮食问题难住了。
过了一会,刚低头沉思的钟进卫又抬起头来,看向崇祯皇帝道:“陛下,当前还有其他难题么?”
还真有,崇祯皇帝马上介绍道:“辽东光复,朕已收到不少奏章,推荐人员出任辽东各级官员。”
崇祯皇帝说的各级官员,自然是级别比较高的那些。因为低级别的,直接吏部就可以根据候补官员的考核排名,进行安排。当然,名单最终还是会送到崇祯皇帝这里来走个形式。
钟进卫又等了一下,没见崇祯皇帝或者温体仁诉苦了。就结合目前的情况,想了一下,便胸有成竹,见招拆招便是。
他正待说之时,殿外忽然响起了鸣钟之声。钟进卫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由得拿眼看向殿外。
这时,崇祯皇帝却大声地说话了:“原来天色已暗下来了,这时间过得真快。该是用晚膳的时辰了,两位爱卿,我们边吃边聊如何?”
原来,上次体检之后,崇祯皇帝担心臣子的身体,就让内侍到了用膳时间,就用鸣钟来提醒。这样,既不会打扰殿内的议事,也能及时提醒到了用膳的时辰。
钟进卫赶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