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文坛大神林黛玉-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酒会开始之前,她尚有功夫同几位年轻人混在一起,这对她而言也是难得的放松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喜欢
么么哒~~

☆、013

  按照惯例,这种晚宴往往会稍微推迟一会儿,所幸推迟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场内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只留下正前方台子周围的几盏射灯。尤氏手里拿着一直话筒,蹁跹上台。
  黛玉听了一会儿,在例行开场寒暄之后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一场慈善拍卖晚宴,场内拍卖的物品,大多都由几位商界大佬提供,宁国集团也出了几样。而究竟都有哪几样东西,她们朝惜春打听了几句,惜春也都说不知道。据说拍卖所得都会捐助给某个慈善基金会,是真是假这就不是黛玉她们所关心的了。
  先拿出来拍卖的几样东西,大多是些华美的珠宝或是瓷器摆件,拍价都不太高,黛玉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无聊,又不好找借口走开。她走了会神,主持拍卖环节的司仪已经让礼仪小姐拿了一副卷轴上来,打开,是一幅水墨国画。
  “这是一幅很特殊的水墨画。”司仪得体地介绍着,“这幅画的完成者,是第二十二代北静王水桓,这是他送给自家门人的一幅画作,没想到后来辗转流落到一位王姓先生手中,今天,这位王先生也是主动把这幅画作捐出,以作慈善,让我们先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位王先生对慈善事业的支持。”
  一阵掌声之后,对于这幅画作的拍卖正式开始。黛玉也随着大流拍了几下手,只听旁边宝钗同凤姐轻声说道:“这幅画若是真迹,那确实值钱了。”
  这位第二十二代北静王水桓,在皇室中也是出了名的才子,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书法,画作仅次之。
  凤姐也有些意外地点头,“没想到今天现场还能有这样的好东西,珍大哥哥真是口风好紧,竟然连咱们家都瞒住了。”她像是对这幅画有些意动,却又有些犹豫。
  说话间,这幅画从五十万的底价起拍,已经瞬间飙上了三百万。大家正在猜测这幅画最后会以什么样的价钱收官,就听一侧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八百万。”
  这一下就把价钱翻了一倍不只,场内就算土豪众多,也不禁被这人的豪气吓到。众人仔细看去,才发现喊价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他容貌清隽,身上穿着一身白色西装,刚刚举起的喊价用的牌子此时正在他的指尖翻转。
  “他竟然也来了?”凤姐诧异地道。
  宝钗却是一脸的淡然,“怕是提前听到了消息,为了这样东西特意过来的吧。”
  黛玉着意看了那人两眼,却只觉得有些脸熟。她想了想,确定自己并不认识,才凑到宝钗耳边小声问她,“这人是谁啊?怎么如此大手笔?”
  “这位就是这一代北静王了。”宝钗笑着对她解释,“他名叫水溶,前两年就袭了爵位。细算起来,水桓刚好是他的曾祖父。”
  这样说起来,子孙后代花大价钱拍回祖上的真迹,这种事在当今社会也屡见不鲜。并且黛玉也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看他有些眼熟——虽然北静王一支同皇室之间早就是出了五服的亲戚,但是这位年轻的北静王爷,却奇异地和当今太子水泓长的有些微妙的相似。黛玉知道的皇室八卦不多,但是也恍惚听人说起过,这两人的母亲好像是表姐妹什么的,本身就有几分相似。
  凤姐轻笑一声,“也就是他家了,数代单传,祖上又会经营,才能有这份财力。依我看,现在宗室这些人家里,也就皇室能比北静王这一支有钱了。”
  “可不是。”探春接话,“他家应该是早年圈了不少地——也不只是地,还有商铺什么的,因此改制之后才能从容转身。皇室自然是不用担心的,不说他们本就在宗室基金里拿大头,就算是为了国家形象,政府也不会让皇室就这样落魄了。但是剩下的宗室基金够几家人分的?还不是要靠祖产活着,孩子多的那些,坐吃山空,分着分着可不就没多少了。”
  事实如此,在君主立宪制的制度下,宗室中人也不能再安图享乐。哪怕就是皇室,黛玉也听说有几位小皇子、小公主已经在计划出来读公立大学了。
  “可不是这样。”凤姐也有些唏嘘,“前些日子还有新闻在报,不知道是哪家王爷家里的小郡王,家里的产业被哥哥占了,他一个人去别的城市打工,还要同外人合租房子住。若在以前,哪里会出现这样的事……”
  随着水溶露出真容,会场内也是着实热闹了一阵,她们几人这样凑在一起说话,反而并不显眼。黛玉八卦清楚了水溶的身份之后就不再参与讨论,在她看来,改制之后若是那群宗室子弟依旧仗着身份故步自封才是最愚蠢的表现。
  外出打工和别人合租公寓又有什么不可?也许,未来那位小郡王的成就更要在他哥哥之上呢!
  她轻轻抬头,眼睛下意识地就又瞄向了北静王水溶的方向。当然,这种祖产丰厚的自然又与别人不同。如今人们爱说富二代、富三代,但是在更多人眼中,还是这种已经富了不知多少代的才是真富贵。在他们面前,贾家这种改制之前已经是没落王爵,借着改制的机会重新投机中兴的家族,就有些不够看了。
  拍卖会继续往下进行,然而这一波热闹过去之后,其余的拍卖品就再也没有引发出这样的关注,偶尔有拍得价高的,也多是百万出头,连喊上二百万的都没有。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了将近两个小时,拍卖才算结束。
  场内的灯光复又亮了起来,酒会正式开始。大家这时才看清楚,今天晚宴真的是请来了不少人,一些商界大佬、或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们就不必说了,凤姐看到他们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叹了口气,宝玉过去同那些公子哥们打招呼,被拉住说了将近半个小时的话才放他回来。另外还有很多娱乐圈内的人士,黛玉随意一扫,就看见在场内穿梭的一对主持人姐妹花:尤二姐、尤三姐。
  她们二人都是尤氏继母从原夫家带来的女儿,对外也说是尤氏的妹妹,但是其中曲折,自然瞒不过有心人。此时,她们两人正各自傍着一位商界大佬的手臂,黛玉粗粗扫了一眼,只觉得忧伤风雅,便转回头不再多看。
  宝玉刚一回桌,黛玉就闻到了他身上的一股酒气。
  “二哥,你又喝这么多酒,回去奶奶和二婶又该骂你了。”就连惜春见宝玉这个样子都忍不住说他。听起来,惜春同贾母之间的关系倒是不错,对老人家的称呼,就好似贾母是她亲祖母一样。
  宝玉似是喝得有些晕了,他一手支头,另一只手胡乱摆了摆。桌上没有茶,探春就给他倒了一杯橙汁让他喝下,酸酸甜甜的,总算把上头的酒意冲得淡了些。
  “没想到会遇到他们。”宝玉有些无奈地摇头,“珍大哥在应酬那些老板,蓉儿在陪着北静王爷说话,他们那群人正愁没人能作弄,我这一过去可算是撞到了枪口上。”他虽然在抱怨,可是黛玉听得出来,他同那群世家公子见,很是熟稔。
  不一会儿,凤姐也笑着端着酒杯走了回来,见到宝玉这副模样,倒是先吓了一跳,“宝兄弟这是怎么了?”她急急地摸了摸宝玉的额头,“怎么这就喝醉了?”
  “都是冯紫英他们那几个闹的!”宝玉又对着凤姐抱怨,“说是我家的宴会,竟然连北静王都能请来,面子大得很,非要轮番给我敬酒。我分辨不过,只好多灌了几杯。”
  凤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望了那桌一眼,回头给宝玉出主意,“我看陈家那小子竟然也在,他怎么也敢灌你酒?不怕回头太太知道了不高兴,推了他公司的那部戏?”
  宝玉摇了摇头,又替那人解释,“他也是无奈,那一桌人也就他和卫若兰帮我说了两句,还被冯紫英他们挤兑,最后也只能跟着一起喝了。”
  “你们啊!”凤姐点了点宝玉的额头,被他说得没了脾气。这时又有人热络地走过来同她寒暄,她只好放下这边,又迎上了那边。
  凤姐和宝玉都有人需要应酬,姐妹们却都没有这种任务,她们是真的清闲,陪着宝玉醒了醒酒,正商量着要不要找个机会回去,就见秦可卿领着一位年轻小生,朝着她们这个方向走了过来。
  黛玉先抬头看到,不禁一愣,这位年轻小生长相白净,看上去却有些腼腆。只是这人之所以能引起黛玉的注意,最大的原因还是他的身份:真是今年上半年新选秀出道的新星,秦钟。
  之所以知道他,是因为哪怕面临高考,黛玉班上还是有很多女生在关注这场选秀,还在课业之余积极主动地为这些秀星投票。而秦钟,自然是其中人气最高的一位,也是那场选秀的冠军。
  比赛之后,他很快出道,并且出了一张新的专辑,就在黛玉来帝都的那天上午,她同贾敏一起坐在贾秘书的车里赶去机场的路上,还听到了他的新歌。
  她不自觉地想起远在姑苏的父母,今天还没有给他们打电话,但是看着现在的时间,等回家再打电话就有些晚了,不如,自拍一张抽空发条微信过去?
  正想着,秦可卿领着秦钟,已经走到了他们这张桌旁……
作者有话要说:  咳得怀疑人生……昨天又去看了大夫,大夫竟然说我怕是要咳三个月,也是不能好了
不过更新不会停,希望大家看得开心

☆、014

  “宝叔叔。”秦可卿拉着秦钟走了过来,“您之前说想见见我这弟弟,刚巧他今天有空过来,我就带着他过来和您打声招呼。”
  没想到秦钟竟然是秦可卿的弟弟,黛玉将目光在这两人脸上移来移去,只觉得若单论五官,这姐弟二人并没有几分相似。但是身上那股子风流婉转,却仿佛一脉相承。宝玉一下就醒了酒,笑着同秦钟打招呼。秦钟又依着姐姐的吩咐,同桌上的几位姑娘都打了招呼——他辈分小,皆以“姑姑”称之。黛玉她们也都礼貌问好,就连惜春,小姑娘虽然对秦可卿不假辞色,但是对着她这位弟弟却无论如何做不出冷脸。
  秦可卿又笑着对宝玉道:“我还要去招呼客人,就让秦钟在这里陪着宝叔叔说话吧。”说完就把弟弟留下,转身应酬别人去了。
  秦钟在宝玉身边坐下,也是局促得很,宝玉问他几句问题,他都老实回答,并且必礼貌地叫宝玉一声“宝叔叔”。他们二人年龄相仿,秦钟似乎还要比宝玉更大一岁,再开学已经要在音乐学院读大三了,又都在娱乐圈里混迹。平时若是家宴上还好,此时平白差出一个辈分去,黛玉等姐妹们在一旁听着都抿嘴闷笑。
  姐妹们一笑,不禁秦钟更害羞得红了脸,就连宝玉也被闹得尴尬起来。他只好同秦钟商量,“咱俩年纪差不多,又是同行。这一行里哪有那么清楚的辈分讲究?不如以后只以朋友兄弟论处。”
  秦钟起先不肯,后来姐妹们都帮着宝玉劝了两句,才改了称呼。只是万不肯与宝玉兄弟相称,宝玉比秦钟早出道将近一年,秦钟就偶尔喊宝玉一声“前辈”,宝玉虽有些无奈,却也只得这样了。
  两人聊了几句圈内的事情,秦钟大多数回答的都很大众化,只偶尔会显露出愤世嫉俗的一面。宝玉知道学艺术的都有些左性,他同惜春都是如此,更不要说秦钟是学音乐的——他常听人说,学音乐的人最多叛逆,因此也不以为意。
  比起那些商界的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