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湖异闻录-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吗?”荆雨原这才知道丽娘来访只是为了和宁珠见上最后一面而已。
他很好奇,不断询问,宁珠告诉他说:“你所曾见过的野寺聚会的一众女子,其实就是一些花妖木精,因为佛道有一个龙华盛会,每隔很多年才举办一次,在那里出现踪影的,都是神通广大的人物,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法力,思想也深阔高远,互相之间谈经论道,道法与佛理都不同寻常,我们这些草木感染了这种天地之间的道理才得以修炼成人形。但草木的生命容易凋谢,所以也不长久,更无法用真实的肉体来与你鱼水交欢。现在你既然知道了我的来历,以后分别的时候就不至于过于悲伤了。”
荆雨原流下泪来,紧紧握住宁珠的手不松开,说:“要怎么样才可以与你厮守呢?我真希望能够变成一棵树,你就不会这样拒绝我了!”
绛绡到了十岁,喜欢舞刀弄枪,没有半点书香人家的闺秀风范。母亲过世后,宁珠更加宠溺她,为她延请了许多当地有名的武师教授武术,绛绡在这方面的天资非常高,往往花费很短的时间就能领悟掌握别人长年不能达到的境界。别人开玩笑地问她原因,她很正经地回答说:“是为了将来可以保护宁珠。”
她的武艺日渐纯熟,到了十六岁,居然在江湖上已经颇有盛名,自创了一种叫做“乱迷眼”的枪法,以桃木为杆,精铁为刃。枪法展开,红缨乱闪,如同桃花盛开,纷繁艳丽,本应该走的是精柔路数,她却因为性情刚猛狂烈,枪法便在阴柔中夹着刚强,与人对敌时往往难留余地,出手便伤人。她又常年戴着一张面具,头发和胡须都好像挺立的戟,看上去就像怒目金刚一样,非常狞恶可怕。由于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江湖中人背后都把她叫作“金刚客”。
荆雨原因为读书人不涉江湖事,又并没有过于为绛绡操心,所以根本没有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潜心修道,时常到深山大川去求访传说中的高僧,祈望能够解开心中的一些疑惑。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不再像少年时候那样意气风发地与人高谈阔论,长街买醉,就连和宁珠也很少说话。整天在家里打坐冥想,过着苦行僧似的日子。家里人都认为他读了太多的书,人变得迂腐自束了。忽然有一天,他从家中离开,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别人都认为这是很奇异的事情,只有宁珠仿佛能够接受这样的结局,表情坦然而宁静。她将荆家诸多田产房宅财物等一一安置妥当,别人也就知道她有了去意。果然没过多久,宁珠也离开了荆府,不知道去了哪里。
有人说宁珠离开是为了寻找荆雨原的下落,也有人说曾在京城见过宁珠坐在一架华美的马车里,诸如此类的传言不胜枚举。
事情过去了很多年,荆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是修道中人,当年曾与荆雨原有过一面之交的雪道人,某次在勾栏里喝醉了酒,无意中说起曾在江浙一带的山中遇见过荆雨原,须发霜白,苍老得很厉害,四处求问关于龙华会的消息。雪道人在道术的成就上不凡,曾被江湖上认为是与方丈仙山的继承人卓无尘并秀的人物,只是到了修道中期忽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胸怀中的灵性渐渐磨灭,到死也终于没有获得大成就,让人很是惋惜。
他指点荆雨原到杭州郊外的某座尼庵中寻找一位叫做流霞的尼姑,也许可以获得帮助。荆雨原急忙感激地告辞而去。过了几年,佛道之间恢弘盛大的龙华会恰好在普陀山举行,雪道人在来往如云的友朋之中果然见到了荆雨原,正在向“落英水府”的主人织叶先生请教关于草木永生之道,织叶先生奇怪地说:“像你这样具有肉身的生命,和草木成精幻人有根本的不同,学习这样的术法又有什么意义呢?”荆雨原并没有解释,只是苦苦地哀求,但终于没有能学习织叶先生独特的以水养生之术。最后只好怏怏地离开了。
雪道人因为荆雨原的出现隐隐窃喜,认为这是昔日的红颜知己流霞与自己言归于好的先兆,于是逗留在龙华盛会中,四处探寻关于流霞的消息。这天夜里忽然在寺外的一棵桃树下见到荆雨原,坐在那里发呆,嘴里喃喃地念叨着什么。他走近了,看到那棵桃树已然枯死,树下又有一丛枯死的绛珠草,这才明白事情的始末。他笑着拍拍荆雨原的后心说:“到了放手的时候了!一个人的感情有所寄托,并不是坏事情,但何必为了不可能的结果,轻易浪掷宝贵的生命呢。上天为什么赋予人以丰富的情感?无论是爱还是憎,又或者是相守和离别,都是为了不让生命出现空白啊。宁珠本来就是一株绛草化成的精怪,恐怕内心只能与桃金刚契合,这就是所谓的同类之聚。只有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循着世间法度所安排的顺序,才能够逐步修习更深的道术,也才能够更接近你理想中希望达到的目的啊。”
荆雨原辩解说:“如果为了此而踏向彼,那么到达了彼,此又有什么意义呢?”
雪道人笑着说:“等你到达了彼的境界,我再告诉你此的意义何在吧。”认为荆雨原过于痴妄,就拂袖走了。荆雨原坐在桃树下想了很久,忽然微笑着闭上眼睛,说:“那么就放弃追求彼的境界吧。”就这样死去了。
离空洞的金大佛路过,见到这一幕,叹息着说:“这个人如果不是过于痴迂,或者我会引渡他到本门来。”另一个朋友则看到枯死的桃树很惊讶,说:“桃金刚曾在修得人形后投胎转世,希望得以固本培元,成为真正的肉身之人,再来修炼长生之道,为什么却回复原形枯死在寺外呢?”
金大佛回答说:“或许是他欠下了荆家十六年的生养之恩,也或许是绛珠草精的纠缠误了他的修行。命运的因果承袭很玄妙,我也不能尽数掌握啊。”


『江湖异闻录』 人物之十七 狐道人
巴蜀的山里有狐狸成了气候,修炼成人的形状,一个叫狐道人,一个叫狐姑,另外一个自称狐长老。狐道人的皮毛呈紫色,另外两个则呈银白色。
这三只狐精的交情很深,互相勉励,相约到青城山去学习正统道术,希望能够脱胎换骨,炼成不死丹药,羽化登仙。他们借助无意中获得的半册《天幻大卷》,辛苦采炼,修持了几十年,没有取得效果。过了一段时间狐长老就寂寂地死去了。
又过了半年,狐姑也因为道基未成,气数已尽,奄奄一息。临终的时候握着狐道人的手,哀伤地说:“像我们这样的异类,要想修得与天同寿,何其难呀!这般日日夜夜在风寒露重的恶劣环境下,放弃世间悦耳的丝竹之声,不理会世间俊美的少年男女,吃着粗粝的草根,穿着破旧的麻衣,有华美大屋不居住却守在茅屋里,有各种声光欢娱的场景不去享受,却缩在寂寞的山林中,到头来所追求的竟然是一场空,仙海无涯,长生难至,仍旧免不了要面临死亡。仔细想来,真是令人后悔。难道所谓的长生道术,竟然是哄骗世人的吗?”
狐姑死去以后,因为长期服用丹药,竟然从腹中凝结出一颗光华耀目的内丹。狐道人取出来服下后,意外地发现自己丹田能够凝聚气流,身体骨骼和经脉都比以前有了很多微妙的变化,这才知道自己是借着同伴的尸丹炼成了道术,心里又是悲凄又是欣喜。再去翻阅先前那半册无论怎么琢磨都似懂非懂的《天幻大卷》,觉得许多道理和言论都能够领悟出来,于是据此修炼,终于有了成就。
《天幻大卷》,本来是魔教的一册道家修行秘笈,分为上下两卷,因为魔教内部矛盾,四分五裂,才在纷争中流落人间。主要记述的是以药草养生培元的方法。狐道人悟彻下半卷的神通以后,对于炼丹之术很有心得,也因此在丹田里炼出了所谓的“紫气”,类似于人类的真元,游走在经脉之间。借着这种紫气,可以飞行千里而不需要停歇,遇到敌人,又能够放出绚丽的紫色光芒,附在兵刃之上,有很多妙处。
因为道术已成,狐道人渐渐在江湖上交到了许多朋友,大部分都是源出魔教一脉的高手。狐道人为此在青城山绿幕崖开辟了一处洞府,仿照道家隐居修炼的方式,把洞府布置得美轮美奂。洞前遍种修竹梅花,用玉石铺设地面,引溪水绕着山石潺潺流过,奇花异卉随意点缀,每隔几步所见到的景色就会有所不同,景物之妍媚令人无法形容。洞里也很奢华地用白玉和明珠制成各种用具,就连棋桌旁的石凳都精心雕刻着细致的云鹤。受到邀请前来聚会喝酒的人没有不感叹羡慕的。
也许是狐姑临死前的赠言使狐道人有所省悟,他对人世间的声色享受非常注重,也总是有种种新奇有趣的玩耍方法。比方说在绕洞而过的溪水前设置了许多锦榻,仿照世间骚人墨客曲水流觞的做法,让朱红色的玉质酒杯沿溪漂流,流到哪一张锦榻前绕之不去,那个客人必定要展露一些新鲜而又与众不同的道术供大家玩乐。又自创一个“幻仙节”,定为八月十八,满月初残的时分,高朋良友纷至沓来,齐集于洞,饮酒听琴,斗棋赏灯,各种游乐方法都准备得很齐全,简直无法尽列。
渐渐地狐道人的名声就在魔道中愈传愈盛,所交的同道好友,也多是源出青木教、湘西巫教等魔教。其中与之最为相交莫逆的,是西域拜火族的铁若铁。魔教分阴阳五行,风头最盛的青木教教主谢中天,也曾兴致勃勃地应邀到这座洞府游玩过,回去以后淡淡地问弟子半尺罗:“你认为怎么样?”半尺罗回答说:“不过是在炫技罢了。”
这句话并不是随口而出。因为建造这么宏大壮丽的洞府,所耗费的人力财力,都不是一个凭借着狐身修道的妖精所能做到的,其中一定用了很多违背天理的术法。谢中天虽然认为狐道人将来一定会受到天谴,但因为狐道人交游广阔,本身所擅长的道术也很奇妙,所以他仍旧愿意和他往来。
狐道人对于男女之间的房事很着迷,经常有同道看到他与不同的女子交往出行,那些女子姿色都非常艳丽。有人推测说狐道人出身异类,大约精于采补之术,实际上《天幻大卷》中并没有记载这方面的术法。
狐道人贪美恋色的名声渐渐传播开来,江湖上的人对他都很警惕。曾经有人在皖西浣霞溪畔很有名的“秋水长天”景致中见过狐道人与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斗法,老者大约是湘西巫教出身,以“草蛇灰线”术沿溪遍置各种奇毒之物,辅以传自巫教嫡系的“摄生咒”。路见的人是东山日照寺的一名僧人,不是非常精擅法术,但因为炼有护身佛光,百毒不侵,所以并没有受到太多伤害。
浣霞溪,曾经被人称为人间仙府,沿溪十景,或淡烟微岚,或空翠湿衣,或枯槐挂月,或水涯松云,都是罕见的景色,向来为隐士们所称道。秋水长天是处于山溪开阔的一段,山色遥邈而天光流碧,最宜秋日午后流连。
僧人的法号叫做含生,虽然仗恃着佛光护身,但嗅闻到的腥气使得他五脏翻涌欲呕,加上“摄生咒”令人魂魄不能自禁,不是佛光所能护佑的,所以就马上驭剑离开了。
东山日照寺离皖西不远,住持竹大师听闻这件事情后,赶了过来,但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整座浣霞山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中,飞鸟绝迹,走兽横尸,沿溪的草木都枯萎焦黄,更别说那些赏景的游人是如何惨死毙命了。
沿溪向上,见到有人躺在溪边一棵树下,胸膛处破开了一个血洞,失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