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荣宠手札-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说让全城撤退迁到这边来的,就是蔺君泓。

保证路上行驶安稳的,是元槿。

因此到了这里后,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依赖起了他们夫妻俩。

有什么事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去找官员,而是找端王爷。

对于这种现象,蔺君泓也有些发愁。生怕皇上会忌惮。就将事情分派了下去,选了一些能力卓绝的兵士来帮忙。

御林军和驻防士兵,俱都守在了皇家新行宫那边。

所以,这些兵士大都是九门提督的手下,亦或者是负责京畿安全的守卫。

因为京城受了天灾,迁都之事未定,他们的差事就暂且搁置了下来。

平日里闲散无事的时候会搭把手,给老百姓帮帮忙。

蔺君泓就是从这些人里选了些小头目出来。

他们受过正规训练,有能力。又出身大多寒苦,能够真正为百姓着想。

百姓们说点什么苦处,他们可以理解,也好寻到相应的解决法子。

将这些安排好后,蔺君泓就主要着手于和外间联系,保证物资的及时运送这样的大事了。

至于元槿……

她现在俨然成了女人们的主心骨。

由于之前她骑着马保证马儿都正常赶路,大家早已认得了这位端王妃。

后来到了平安镇后,元槿又提出了一个意见。

首先保证好人的身体健康,让每个人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再考虑其他。

这句话得到了所有掌家太太们的一致同意。

无论家中是贫是富,对于此类事情,太太们的观点倒是出奇的一致。

那些爷们儿整天在外头,不知道这些琐事的辛苦。

可是如今的状况,吃口干粮,或许容易。

但是一口热水、一碗热饭,哪那么简单?

平安镇里一下子多了几十倍的人出来,原先镇上的那些灶台明显不够用了。

于是元槿就让大家找了合适的地方,多垒了一些灶台出来给大家做饭吃。

所有人的人,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就都站了出来帮忙。

平安镇的百姓们已经全体出动。

京中过来、家中无人受伤的,也都帮忙。

会做事的,帮忙做事。或是垒灶台,或是劈柴火,或是做饭。

什么都不会的,就帮忙分一下东西。

待到吃的问题大致解决了后,其他问题就又陆续冒了出来。

元槿毕竟是亲眼看到过震后场景的。

她便想了办法给大家一一解决。

结果,大家就更加依赖她了。

对于这个情形,蔺君泓倒是乐见其成。

毕竟元槿在后宅夫人里再受欢迎,皇帝也不会多管的——在皇上看来,不过是些无知妇孺罢了,再怎么闹也没什么用。

而元槿又是个喜欢帮助人的。

这种时候正巧可以让周围的百姓多多看到她的善良、她的努力。

端王爷觉得,现在或许看不出什么来。

但是,以后的事情可真是说不准。

比如虹日那事。

如果不是元槿好心帮了虹日一把,哪里来的虹日主动提醒他?

在他看来,她并不是他的附属物。

而是要和他比肩并行的女子。

她应该有她自己独立的想法和独立的成长空间。

而且,他坚信,她有这个能力,来支撑起这一切、做好这一切。

蔺君泓知道元槿每日里忙的脚不沾地,如今见她来了,自然晓得是有事寻他,便问了出来。

元槿想了想,说道:“葛姐姐她们也想帮忙做点事,又不知道做什么好。因为葛老太君和贺太太、许太太都不同意她们抛头露面。该怎么办才好?”

葛雨明在路上的时候,为了护着旁人,也受了伤。

因此,葛家和贺家一样,都在平安镇住着。

至于许林雅,因为许家在榆安县住着,所以她和元槿一样,是两边来回的跑。

白日里在平安镇上帮忙,晚上回榆安县住下。

今天元槿到了平安镇后,忙了一会儿就被女孩儿们给叫走了。

原因无他。

无事可做。

她们想让元槿帮忙找点可以做的事情。

葛雨薇抱怨道:“刚来的时候,我们帮忙照顾受伤的太太姑娘们,还帮忙整理东西。前两天还帮忙分了分刚到的食物。如今倒好,说什么也不准我们做了。”

“对啊。”许林雅也皱眉。

贺重珊哼道:“她们尽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还不是不准我们和外间的人多接触。”

贵女们身份矜贵,长居于闺阁之中,外人等闲见不得。

元槿之前看她们能来帮忙,以为家里人都是同意的。此时骤然听闻,有些讶然,“真的?”

“可不是。”葛雨薇和元槿说话,没甚顾虑,直截了当,“曾祖母她们说了,端王妃是已婚之人,又身份高贵,旁人自然没什么好置喙的。我们这些还没出嫁的姑娘们不同,需得守礼,不能再和旁人混在一起。因为过段时间日子正常了后,还不是要和以往一样?”

因为这一次防范得及时,大家撤退的很快,所以,并未又多少伤亡。

只要朝廷决定下来迁都和让百姓迁徙之处,也就开始要慢慢回归到正常生活了。

葛雨薇说的含蓄,但元槿知道,葛老太君她们肯定是说贵女们要自矜身份,不能和外人随意碰面。特别是那些贩夫走卒。

听闻这些后,元槿深觉自己之前忽略了一些事情,不由沉吟。

这时葛雨薇抱怨道:“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干脆和穆效那家伙成了亲算了。省得那么多约束。”

她这话一出来,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贺重珊掩着口斜睨她,“哟,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原来知道啊。”

葛雨薇是一时心急,口快这么说了。如今想想,也有些脸红。

不过,倒是大大方方点了头。

“啊。知道。傻子才看不出来。”

虽是好友,但这事儿大家都不好多说。

故而一两句话就揭了过去。

女孩儿们就让元槿给拿个主意,到底做什么妥当。

毕竟是世家之女,元槿不好随意地安置她们,就想着来问问蔺君泓的意见。

但是蔺君泓却反问道:“你怎么想?”

他看元槿愣了下,就又问了一遍:“你觉得如何去做才好?”

元槿没料到蔺君泓会问她,该怎么办。

一时间,元槿有些犹豫了。

蔺君泓看她神色,便知她其实有了一些打算。

只不过,她有些顾虑,所以不好开这个口。

蔺君泓低低一笑,用力握紧她的手,说道:“你想了什么,尽管与我说就是。若是能成,我全力相助。若是不能成,我自然会想了法子给你其他建议。”

元槿依然有些犹豫。

但他既是鼓励她说出来,她还是慢慢地开了口。

“我想请温大师出面,号召绣娘们聚集起来负责制作衣物。然后葛姐姐她们去帮忙。”

“温大师?”

蔺君泓没料到元槿突然提起她来,不由问道:“这事儿和她有什么关系?”

“这两天锦绣阁的绣娘们都在帮忙。”元槿轻轻说道:“可我觉得,从长久来看,让她们这样帮下去,不妥当。”

绣娘们都是穷苦出身。

包括温大师。

权贵人家的女儿,即便绣工再好,谁会去做那劳苦的差事?

因此,绣娘们很懂得怎么适应这样艰苦的环境。

她们虽然垒灶台不在行,但是洗衣、做饭,样样拿手。

故而这几日来,绣娘们做的最多的就是这个。

元槿这些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所以之前没有发现,也没有留意到。

今日听了葛雨薇说的葛老太君那番话后,她才想到,自己终究是忽略了一些事情。

因为人员伤亡不多,如今不过是因为住处不够、物资不全,所以日子过得有些艰难。

但是,熬过去初期的这一小段时间后,待到迁移之城定下来,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一切都会慢慢步入正轨。

元槿知道,锦绣阁的绣娘们,是顶级的好手。

平日里锦绣阁有专门的粗使丫鬟和婆子,来做粗活重活。

她们十指不沾阳春水,为的就是能保护好手指,做出最好最佳的绣品。

如今绣娘们想着为大家出一份力,什么苦都肯吃,什么苦活都肯做,固然是好。

可是安定下来呢?

她们的手已经伤到,或许,再不如之前那么灵巧了。

那么她们赖以生存的技艺,岂不是白费了?

“我觉得,现在或许可以让有特殊技艺的人来做她们该做的事情。”元槿说道:“比如锦绣阁的绣娘们,可以在温大师的带领下,为大家做衣裳。”

做衣裳,是她们擅长的。而且,不丢下拿针,平日里可以继续锻炼手指的灵活度。

还不至于伤了手指。

待到稳定下来后,她们也能很快就重操旧业。

而且,现在的情形下,衣物也确实紧缺。

若是温大师她们肯答应的话,葛雨薇她们想要做事,刚好可以跟着温大师一起做衣裳。

既合了葛老太君她们的想法,不用少女们抛头露面,也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到此,元槿继续地道:“不只是绣娘们。有些其他有特殊技艺的人,或许也可以单独请出来,做应当做的事情。只是我暂时还没有想到,所以只能先安排这些。”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蔺君泓紧紧握着女孩儿的手,轻揉着她有些发凉的指尖,“你做得很好。若有没有考虑周全的,无需太过担忧。和我说,我会帮你想法子。”

这样的话,他今日已经是第二次说了。

元槿听在心里记在耳中,当真是无比安心,又无比感动。

就好像有他在,她什么都不用怕。

她知道,他不只是空口说说那么简单。

当初不过是为了她的几句话。

甚至,她自己都不敢保证那个想法百分百的会发生。

但他宁愿赌上性命,也听了她的想法、让全城百姓尽数撤离。

在这个世间,女子大多依附男子而生。

可他却能够毫无保留、毫无条件地信任她、支持她。

这样的男人,怕是绝无仅有,只他一个了。

元槿一时间思绪万千,但心中千言万语,却又不知如何表达。

她扭过身子扑到他的怀里。紧紧地抱着他。

半晌后,她又从他的怀抱中挣脱。

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双唇,元槿羞涩地笑笑,主动亲吻了上去。

第68章 9新章

元槿将这个想法和温大师提起后,温大师思量了许久。

路上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不少人的车马翻了。因为怕余震到来,所以大家顾不上收拾掉落的东西,只能将它们遗弃在那个地方,急急离开。

最关键的是,这次撤离,人们虽是答应了离开京城,但大部分人都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过不多久就会回去了。

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带多少东西出来。莫说是衣物了,就连吃食,很多人都不曾带上。

故而赶制衣物,其实也是很必要的。不然的话,大部分人家根本连衣裳都没得换。

不过,温大师也有些为难。

她觉得比起大家热火朝天做着的那些事来,她们只用待在屋里做衣裳,好似有些太过清闲了。

旁边正和她一起择菜的妇人却是笑道:“温大师是擅长做针线活儿,所以这么说。要我啊,我宁愿做饭养鸡,也不愿拿那针线!我做一个袖子都得花上半个月。可是做一顿饭,一盏茶时间就够了。”

她倒真不是吹嘘。

温大师分明和她是一起择菜的,她跟前摞了一大堆了,温大师慢条斯理地,才弄了一小把。

旁边也有太太跟着附和:“可不是。锦绣阁的衣裳,咱们等闲看都捞不着看一眼。如今能穿上绣娘们的衣裳,那可真是福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