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表。对斯大林采用恐怖手段来推行自己政策的程度和范围究竟
是否合适,这是另一个问题。我们这里要说的是,斯大林不仅实行
了恐怖,而且非常热衷于恐怖。斯大林自己就直接参与了镇压。
这在许多书中都有描述。例如《斯大林秘闻》中的记录:年

日,叶若夫在一小片脏纸上(枪决昼夜进行,没时间找公
文用纸)匆匆写道
“:斯大林同志,将应受一类判决(枪决)的被捕
者名单呈上。
”得到的批示是
“:批准枪决全部
人。斯大林、莫
洛托夫。
”书中还提供了这样一个数据:在大审判时期,在

处决名单上发现有斯大林的签名,这涉及到人。
恐怖甚至被斯大林当做革命的最高境界来颂扬。斯大林称,
“高压手段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是进攻的必要因素”
。说到这
里,不能不承认,斯大林个人品质中确实有一些很难作为优点来称
道的东西。有一件事情能说明一些问题:在索契休假时,斯大林穿
一双皮靴。他向其他人解释爱穿这双皮靴的理由
“:这很方便,可
以一脚踢得某些同志满口的牙全飞掉。”在同加米涅夫、捷尔任
斯基的一次闲谈中,斯大林酒后吐真言,声称“最大的乐趣是留心
①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目的和手段的相互关系》,《哲学问题》杂志
年第
期第
页。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页。
③[美]爱德华

月版,第
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新华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176 页
你的敌人,作好一切准备,彻底报复一下,然后就去睡大觉”。
对恐怖手段的过分宣扬,使社会上对于恐怖的畸形心态得以
产生。一个当时的经济学家就在一本专写革命暴力的书中,建议
以牺牲的人数、以历史形成的社会结构被破坏的程度和非无产阶
级被消灭的程度来作为测量革命的道德水准。他声称:“无情的
阶级排他性和对剥削阶级实行社会性灭绝是高度道德的源泉,是
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剥削者的高度热情的源泉。
”在他看来
“,剥削
阶级出身的烙印所开辟的道路只能是进集中营、坐牢房和在最好
的情况下住进无产阶级迁入好房后丢弃的破屋子里去”

大规模使用恐怖手段带来的心理畸形不仅体现在当时那代人
身上。文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写信给高尔基,谈到一件事,并表示了
对由此产生的长久后果的忧虑:“两名生产突击手的儿子小
学生,把自己的同学推到电车下,因为他是医生的儿子,是阶级敌
人。这说明灭绝人性的自发势力猖獗盛行。”但是,后来的实践
表明,对恐怖的畸形认识不去除,诸如此类的事情就很难绝迹,相
反会变得更加放纵。
对于斯大林对党内同志的杀戮,有人认为是一种必要的代价,
似乎用牺牲一批革命家的代价来保住一个哪怕是变了形的社会主
义是值得的。先暂且放下建设社会主义是否必然要用革命者自己
的鲜血作祭品这一点不论,这种议论,显然没有把由此产生的道德
堕落计算在内。但是,以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的党居
然可以忽略人们的道德状况不计,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离开了人,离开为了人这个目标,社会主义还有什么意义?
①马尔科维奇、塔克等:《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上册,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美]爱德华
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新华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177 页
心理、道德的毒化
“左”的思维对人们思想产生的消极后果,还有一个不可忽视
的方面,就是对社会道德和党的道德的毒化。在斯大林模式下,不
可否认,苏联经济有很大的发展。行政命令的方法产生了一定的
成效。年,取消了面包和其他一些食品的配给制。到
年,集体农庄庄员在完成交售任务之后,按劳动日得到了约
亿
普特谷物和其他粮食,在个人经济中,他们拥有
万公顷的庄稼
地,
多万匹马和骆驼,超过
万头),
万头猪,约
万头牛(其中奶牛
)万只绵羊和山羊。在工业方面,总产量从
年到
年增长了

。但是,如果
认为,经济的发展等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人的尊严的增长,那
就大错特错了。相反,如果经济发展了,却没有带来社会道德水平
的提高,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尊严,那么,经济的成就是要大打
折扣的。传统党建模式的一个巨大缺陷,就在于它忽视了这方面
的问题。
在这个模式中,人的品质的恶劣的一面得到鼓励。一些人出
于自我保护和政治投机的需要,干起了用出卖甚至诬陷别人来为
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行当。最典型的恐怕是贝利亚。贝利亚一开
始从格鲁吉亚来任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的副职时还常说:“这里
发生的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们正在到处抓人和关人,甚至包括一
些省委书记。整个事情搞得太过头了。我们必须及早制止它,免
得太迟了。
”然而,就是这个贝利亚,后来却变得极其无耻。据说
倍,重工业增长了
①马尔科维奇、塔克等:《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版,第页。
[美]爱德华
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新华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178 页
他接替了叶若夫成为国家安全部门的头头后,在谈到任何一个嫌
疑犯时常说一句话
“:你听着,只要把他交给我一个晚上,我会叫
他供认他是英国的国王。

古比雪夫州委第二书记揭露的第一书记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一个典型:“在波斯特舍夫同志身上出现了一种新作风。他开始
到处大喊大叫说,哪里也没有正派人,敌人却很多。。波斯特舍夫
经常把区委代表叫来,然后便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他们用的学生
练习本。所有练习本的封皮都已被撕掉,因为波斯特舍夫曾在一
个封皮的图案上认出了法西斯德国纳粹党党徽。所有的市委书记
和区委书记都配备了放大镜。

党的道德的堕落使一些没有什么信念、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在
党内官运亨通。卡冈诺维奇无疑就是其中的一个。布哈林对这个
人的评价是非常辛辣的:你只能遗憾为什么老天爷把这么多的聪
明才智赋予了这么一个道德品质为众人所不齿的人。在党内这个
人是以言而无信著称的。他的诺言从来靠不住:自食其言、睁眼赖
账和许愿保证来得同样容易。这也许应当由他上台的时代环境来
负责。但从另一方面说,对于这种口是心非风气的盛行,他的贡献
比谁都大

在人的品行方面,叶若夫怕是更比卡冈诺维奇有过之而无不
及。说到叶若夫,布哈林的评价中充满义愤:“我活了这么大岁
数,从没遇见过比叶若夫更叫人讨厌的个性。我看见他,禁不住想
起拉斯捷拉也夫大街上的小无赖。他们最爱干的营生就是把一张
蘸了石蜡的纸系在猫尾巴上,把它点燃,然后兴高采烈地看着这只
吓坏了的小动物一溜烟窜到大街上,绝望而徒劳地躲避愈烧愈近
的火苗。我确信叶若夫小的时候一定爱用这种方式取乐,他现在
①[美]爱德华
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新华出版社
年版,第
页。
《论布哈林和布哈林思想》,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179 页
不过是用另外的形式继续干同样的事而已。你只要观察他一遇机
会就怎样欣喜若狂地整治任何一个老反对派分子就明白了。曾有
好长一段时间,他在党内的官运似乎并不那么亨通。他遭人厌恶,
遭人藐视。他对那些原先在党内身居高位的人有能言善辩的
知识分子(而他自己不会演说)、有出名作品的著作家(而他自己
除了打小报告,别的不会写)、有光荣历史的老革命家(而他自己
在地下时期还没有参加工作)蓄积了一肚子的怨恨。到了打
出使布尔什维克党‘年轻化’的正式旗号,对老布尔什维克进行迫
害的时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在这方面大显身手了。大自然绰绰
有余地赏赐给他的惟一才能,就是在幕后施展阴谋诡计。凡有发
挥这种才能的机会他从不错过。在组织局和中央监委机关将近十
年的工作,使他对党的机器中的主要干部的个人特点了解得十分
透彻。他天生嫌恶有丝毫独立见解或坚持自己看法的人,一个一
个地撤掉这些人的职务,换上那些惟上司之命是从的人。”以布
哈林这样的思想理论道德素养,恐怕不能说布哈林表达的只是个
人受委屈后的不满和怨恨。
“左”的东西也需要“事实”的支撑,尽管这些“事实”实际上
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这样,撒谎、说假话就成了党内和社会上
的流行病。个人迷信的泛滥和国家权力的滥用极大地加剧了这一
病症。对此布哈林有深切的体会。他描述了高压政治下自己的心
情“:要做个忠诚的人吧,党要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吧,这几乎是
不可能的;那就等于要当情报员,偶然听来几句反对派的言论,碰
巧发现一份反对派文件,你就赶紧跑到中央监委去报告吧。一个
要求它的党员做这种事情的党,绝不能要求人家把它看成是一个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团结在一起的相同观点的人们的自由联合。我
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撒谎,否则混不过去,然而撒谎也不应超过一定
《论布哈林和布哈林思想》,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页。

第 180 页
限度。

大家都讲假话的政治是“泡沫政治”,如同大家都不顾效益的
投入是泡沫经济一样。这种泡沫政治,迟早要导致人们对政治的
幻灭。列宁绝对反对向人民掩盖真相。他强调:“用美好的词句
掩饰令人不快的真相,对无产阶级事业来说,对劳动群众的事业来
说,是最有害最危险的事情。不管现实如何令人痛心,必须正视现
实。不符合这一条件的政策是自取灭亡的政策。”他认为“,迄今
那些已灭亡的革命政党,它们之所以灭亡了,就是因为它们骄傲起
来,不知自己力量之所在,因为它们怕说出自己的弱点。可是我们
不会灭亡,就是因为我们不怕说出自己的弱点,而且能够学习克服
这些弱点”。
但是,在斯大林时期,掩盖、欺骗和粉饰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
基本手段。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年
月曾应高尔基之邀(实际上也是斯大林的邀请)对苏联进行
访问。尽管访问期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凭着作家的敏锐观察,他
还是看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当然他只讲到了一方面,即如何看待
超出苏联国界的外部世界方面),并正确地预见到了问题的严重
性。他写道:不仅工人的个人自尊或者工作自尊“,而且苏联公民
的自尊,都以歪曲真相的代价而得到强化。来自国外的消息本来
能使苏联劳动者对他们国境之外的世界上的事态具有正确的概
念,但这种消息却遭到系统的隐瞒和歪曲。我确信,他们倾向于低
估,并且有时甚至过分低估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政
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它们的生存力。千百万正直
的苏联劳动者坚信,他们拥有并且亲自创造了一切最美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