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这么设置是为了表明文武有别。

    当然也不是所有衙门官署都集中在这一小片区域,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便在西城阜财坊、而顺天府署则在北城灵椿坊。如果官员想去这些地方办事,大多要穿过大半个城区,没有轿子代步恐怕要累到吐血。

    书童陈虎儿和护卫鲁种田早已叫来了软轿,将自家少爷请了上去。

    谢慎满意的坐上轿子,正打算闭上眼睛好好眯一觉,却觉得轿子猛地一抬,险些向前跌倒。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谢慎都没有坐过轿子,猛然间这么一坐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谢慎掀开帘子道:“先别回府,直接去黄华坊文思院。”

    鲁种田挠着头道:“少爷,为何这会要去文思院?”

    谢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叫你去就去,哪里那么多话。”

    鲁种田嘿嘿一笑,便吩咐轿夫起轿往文思院方向去了。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四十八章 观政选官的年轻人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按照大明制度,一甲三人直接授官,二甲进士中再挑选出精英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进学修习。至于剩下的进士则会去各部、各寺衙门观政,实际就是实习。

    新科进士只有进行过观政这一环节,才算完成了选官流程,能够被吏部授官。

    而王守文王小郎君的观政地点,就在文思院。

    按照职官志的记载,文思院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采、绘素装鈿之饰,以供舆輦,册寳、法物凡器物之用。

    王守文被分到了这个衙门观政,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文思院不算显贵衙门,竞争压力小,只要不是烂泥扶不上墙,观政之后大多可以选官留在工部。而像户部、吏部、通政使司这样的显贵衙门,即便被朝廷派去观政考察,最后也多半会被竞争对手挤掉。除非背景真的够硬,才可能留在京中。

    京官和地方官的地位差别无需赘言。

    对于王守文来说,殿试的名次不算出众,能够留在京中便是首要任务,至于衙门是否显贵就不重要了。

    若是在这种时候还挑肥拣瘦,那真是脑袋被驴踢了。

    从翰林院到更东边的文思院,距离并不算短。轿子落在文思院前时已经陆陆续续有官员从官署中走出。

    谢慎仔细观察,出来的多是官场老油条,至于像王守文这样的观政新人则没有一个出来的。

    还好,还好。。。。。。

    谢慎长出了一口气。

    果然过了盏茶的工夫,王守文才一脸憔悴的走出公署,正自要上轿回府,却被谢慎招手拦住道:“守文兄,来我这里!”

    王守文咦了一声,见轿子里的确实是谢慎,不免有些惊喜。

    “慎贤弟,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应该在翰林院编纂史料典籍吗?”

    王守文声音大如闷雷,吓得谢慎连连摆手道:“你这么大声音干什么,怕人听不到吗?”

    王小郎君这才意识到谢慎这个时间出现在文思院外很不合常理,意味深长的道:“慎贤弟,你不是。。。。。。”

    谢慎翻了一记白眼道:“还不是为了你,快上轿子来。”

    王守文犹豫了片刻,还是挥了挥手示意自家轿夫先回府,自己则是三步并作两步上了谢慎的轿子。

    “少爷,现在去哪儿?”

    谢慎淡淡道:“去谢府。”

    “哪个谢府?”

    “自然是谢侍讲府上。”

    如今大比尘埃落定,谢迁作为会试的主考官、殿试读卷官也终于可以不用避嫌了。【。aqx。】

    谢慎此时去拜会谢迁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

    谢迁如今的宅邸在南薰坊。

    之所以谢迁将宅邸定在商贾较多的东城是有缘由的。

    原先谢家的宅邸在鸣玉坊广济寺一代,因为弘治八年受皇命入阁参与政务,这才又新购置了南薰坊的宅子。

    这个宅子有一个好处,紧挨着东华门。

    而从东华门进入紫禁城到内阁极为方便。

    谢迁如今也是上了年纪的人,自然要考虑上班路途问题。

    当今天子又是圣君明主,迟到早退是要不得的,故而谢迁才会就近买下这么一套宅子,权当做就近上班了。

    这么一番折腾,轿夫们直要跳脚骂娘了。

    那小哥定轿子时明明说从翰林院到西城徐宅即可,怎么来回折返了足足两次?

    不行,这次说什么也得要求加价。

    翰林院的老爷又怎样?翰林院的老爷坐轿子也得给钱不是,难不成翰林院的老爷就可以赖账了?

    本是三五里的路,变成了十几二十里,任谁也得埋怨几句。

    谢慎自然是不知道轿夫心中所想的。

    他只觉得轿子越来越摇,越来越晃,直叫人头晕目眩。

    好不容易轿子落下,谢慎长出了一口气。

    再继续这么摇下去,非得叫人吐血不可。

    至于王守文也好不到哪里去,无奈的摇了摇头,表示这是他做过的最差的一次轿子,等有机会一定介绍一些靠谱的轿夫给谢慎。

    闲话不提,却说二人下了轿子直奔谢迁宅子而去。

    这宅子由于是供谢迁上下班方便而购置的,故而并不算大,内眷也都在城西鸣玉坊老宅,并没有跟着谢迁到这新宅来。

    谢慎上前叩了叩门,来开门的是一个年约四十的门子,上次见面谢慎便在他这里吃了闭门羹,这次自然不能再失了面子。

    咳嗽了一声,谢慎上前一步道:“在下翰林修撰谢慎拜见翰林院侍讲学士谢大人。”

    他之所以称呼谢迁为侍讲学士而不是詹事府詹事,也是有讲头的。

    毕竟谢慎现在是翰林院修撰,而谢迁相当于他的上司,以下属身份来拜见上司,谢迁就没有理由拒绝。

    而如果谢慎是以私人身份来拜见谢迁,谢迁就可以用其他的理由搪塞过去。

    这其中便是说话的艺术,以及对于官场规则的理解。

    那门子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知道只有状元郎才能任职翰林修撰。自家老爷当年不就是得了状元,才被御前点封授予翰林修撰的官职吗。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比自家老爷当初中状元还要年轻。

    当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

    “这位小郎君是。。。。。。”

    那门子的目光又从谢慎身上落到了王守文身上,迟疑道。

    “这位是谢某的同榜同年,王日讲王老大人的公子。”

    谢慎的介绍打消了门子的疑窦。王华王老大人虽然官职不高,但也是自家老爷的同乡,而且同为状元,其公子来拜访自然是没有理由不通报的。

    “二位公子且稍候,小老儿前去通禀一声。”

    “自该如此。”

    谢慎笑着点了点头,任由那门子进府通禀了。

    王守文直皱眉道:“慎贤弟,这老门子也真是事多。要是丕贤弟也在就好了,省了这许多磕绊。”

    “谁叫丕贤弟落到了吏部屠老大人那里呢。在吏部观政便别想轻松了。”

    谢慎可不是胡乱说的。吏部本来就是六部中最繁忙的部门,加之屠滽这个工作狂成了新任尚书,其下属四司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这个已经不是工作效率的问题了,而是体现了工作态度。

    换句话说,吏部各司官吏加班加点的处理公务就是为了讨好顶头上司。

    而作为观政的实习生,谢丕自然不能落在同僚前辈后面,不然不但丢了脸面,还会影响到选官。

    等待的工夫,谢慎便冲王守文询问道:“守文兄,听说朝廷要组织翰林院编纂《会典》了,不知道令尊是否想替陛下分忧?”

    如果谢慎没有记错的话,王华老爷子便是主持编纂《大明会典》的领头人,如果按照既定的历史进程,王华作为《大明会典》的主编凭借功绩最后做到了翰林院学士,又一路升迁到礼部右侍郎。

    翰林院学士可是翰林院的正印堂官,如果谢慎提前卖一个人情给王华,让王华有了这条“终南捷径”从此踏上人生巅峰,恐怕王华心中也会记挂着谢慎的人情。

    人情这种东西到了用时方恨少,故而平时还是要注意累积的。

    “《会典》?我可是从未听父亲大人讲起过。”

    王守文听得云里雾里,挠头道:“慎贤弟,你确定吗?”

    谢慎摊了摊手,叹息道:“算了,既然守文兄不信我,那就算了吧。”

    王守文连连摆手道:“我不过是随口一说,慎贤弟你莫要在意啊。”

    王小郎君转念一想,再怎么说谢慎也是翰林院修撰,像编修典籍这种内幕事情,肯定是翰林院的官员最清楚啊。

    “等今日回到府中,我便向父亲大人禀明此事。父亲大人一直慨叹无法为陛下分忧,这个机会着实不错。”

    “不过,令尊还是等朝廷正式文书下来再自荐为好。”

    谢慎压下心头狂喜幽幽说道。

    “这是当然。”

    王守文不禁攥起了拳头。

    父兴则家兴的道理他自然懂得,编修《会典》不仅对他父亲是个机会,对王家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王家能否就此崛起,便在此一举了。

    没过多久,那谢府门子便折返回来,陪着笑脸把谢慎、王守文迎进府中,一路引着到了谢迁的书房。

    谢侍讲此刻正自闭目养神,听闻脚步声渐近便缓缓睁开眼来。

    屏息,凝神。

    谢慎与谢迁四目对视的那一刻不禁窒息。

    这谢迁也保养的太好了吧。。。。。。

    虽然谢迁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但却面容白皙,皮肤紧凑,简直和三十来岁的人没有什么分别。

    加之温润如玉的气质,更衬显得谢于乔如仙人一般。

    “坐吧。”

    谢迁点了点近旁的官帽椅,淡淡说道。

    长辈有命,安敢不从。

    谢慎和王守文在谢迁近旁坐下,静静等候谢迁发问。

    “谢修撰今日是第一次去翰林院当职吧?”

    一个人的态度,从他对你的称谓就可以看出大半。

    谢迁可以用很多种方式称呼谢慎,譬如贤侄、譬如小友,可他却偏偏选了修撰二字,足以见得谢迁以公对公的姿态。

    谢慎稍稍一愣,随即拱手答道:“谢阁老所言非虚,今日下官方从吏部领了官服、印绶,前往翰林院当职。”

    谢迁的名头很多,譬如詹事府詹事,譬如翰林院侍讲。但真正重要的却是阁老二字。

    作为弘治八年与李东阳一同入阁的新人,谢迁在内阁中的资历远不如首辅徐溥和次辅刘健。

    但这并不是说谢迁前景不如这二人,恰恰相反,单从晋升条件上看谢迁的优势最大。

    因为谢迁年纪轻,方才四十七岁,有的是机会熬。

    而反观徐溥、刘健都上了年纪,唯一可以与谢迁相争的恐怕就是李东阳了。

    “翰林院掌拟诏、编纂史典之重任,谢修撰要恪尽职守,切莫辜负皇恩。”

    谢迁多是说些场面话,谢慎也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