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玉妙一跺脚:“我到前头店面喊人去。”
她提起裙裾,往院子前端的门面跑去。
还没有走到店面的后门,她就看到陆明生和洛掌柜正急匆匆往院子里赶。他们也是听到呼救声,从店面里赶出来的。
“那在建的小房子,墙倒了,压到了两个人。国公爷已经在救人了。”乔玉妙说道。
洛掌柜白胖的脸一凝:“嗳,我们这就去帮忙。”
等乔玉妙和陆明生、洛掌柜几人来到那坍塌的小房子时,齐言彻已经把木梁搬开,把那被木梁压着腿的男人救了出来。
此时,他正站在那堵塌墙旁边。两只大手握住塌墙的边缘,用力往上抬。玄色锦衣包裹的胸膛,因为发力而鼓起的肌肉轮廓,隐隐可见。
“快来帮忙。”洛掌柜急忙喊了一句。
三、四个人一起上前,围住那塌墙的四周,一起往上抬墙。
墙终于被抬了起来,随后又被挪了个方向,重新放到了地上。
地上的男人还活着,眼睛也睁着,只是动不了了。众人也不敢挪动他。
陆明生赶紧让书坊里的学徒去找大夫。
很快,大夫就过来了。
大夫对两个伤员进行了现场紧急处理。随后,众人找来了担架,把两人抬离了现场。陆明生安排了几个学徒在一旁照应着。
见帮不上什么别的忙了,众人才回到了云落书坊的店面。
此时,众人之中,最脏的人竟然是齐言彻。
他最早钻到泥砖瓦砾的废墟中,又是搬木桩又是搬墙,现在一身都是尘土。
上好的玄色面料沾了尘土,这里一块,那里一片。英俊的脸上也落了半脸的灰。
眼眸里含着及时救下人的庆幸,嘴角却是凝固出一片肃然。
------题外话------
pk求收藏,求冒泡~
【46】一抹暗生的柔情
齐言彻面对着乔玉妙站着,单手负在身后:“《岳英传》是写完了,子明先生,他可曾说过还会写别的话本?”
眼前的男人身形高大,乔玉妙微微仰着头,看着他。他离自己不过几尺的距离,伟岸挺拔,神色真诚。
乔玉妙心里暗叹一口气。子明先生还会不会写别的,要看她乔玉妙还想不想写。
她现在手头已经有不少银子,倒是也没有立刻再写的打算。不过她也不想把话说死,便道:“先生他倒也没有说他会再写,不过也没有说不再写了。”
“恩。”
齐言彻淡淡应了一声,便不再说话,转过身,看向窗户。
乔玉妙便顺着齐言彻的目光朝窗户看了过了。
现在是冬天,窗户是关紧的。这个时代又没有玻璃,窗户关紧了,就看不出窗外的景色了。
她在心中腹诽,关紧的窗户有什么好看的?
乔玉妙转过头,趁着齐言彻看窗户的当口,悄悄的打量起这个男人来。今天发生的事情,让乔玉妙对齐言彻有了新的认识。
齐言彻正侧着身对着乔玉妙,背却是刀削般的笔直,像极了山巅的悬崖峭壁。这样静静而立,挺拔如松,山峙渊渟。
乔玉妙原本以为他从战场上回来,看惯了血腥厮杀的场面,应该早已淡漠生死,对人的性命也不会太在意的,却没想到,刚才,他看见有人被墙和木梁压了会这样的着急救人,还会因为墙的质量而生出怒意来。
齐言彻突然回转过身,撞见了一双专注凝视自己的桃花眼。他眉梢微微一挑,凤目中闪过意味不明。
乔玉妙正想的出神,冷不防他突然转身,还跟自己对视。
偷偷打量他,被他抓个现形。乔玉妙只好尴尬的轻咳一声,微微笑了笑,桃花眼弯得格外真诚:“以前只知道国公爷杀敌勇猛,今日却见国公爷窄心仁厚。”
齐言彻看着她略弯的桃花眼,眼波流转,不可方物。
他听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
她是说他在小院里救人、又为墙倒塌而蓄了怒意,这件事情出人意料了。她大概觉得,像他这样一个,在战场上不知杀了多少敌人,又看着多少兄弟死在敌军手下的大军统帅,应该早已淡漠人的性命了。
齐言彻一向不在意旁人的看法,可是这次他却回了她的话。
“上战场杀敌,不过是以杀止杀,我并非天生喜欢血腥厮杀的场面。”
乔玉妙听到这句话,心中微微震动,以杀止杀,自染一身杀孽,只为身后的一片净土,铁血仁心。
她微微勾了唇,抬了眸,迎上那一双深邃幽暗的凤眸,“以杀止杀,杀出一片净土。以战去战,只为身后广袤大地父老乡亲。”
声音柔柔的,缓缓的,然而,掷地有声。
齐言彻目光一凝,锁住她潋滟的桃花眼。
他幽暗深邃的凤眸像化不开的浓墨,渐渐的,浮出一抹暗生的柔情,就像早春第一缕破冰的春风,将来未来。
乔玉妙莫名心弦一颤,连忙行了一个礼:“国公爷,若没有旁的事情,我先退下了。”
齐言彻滞了一滞,沉默了几息。
“恩。”他轻轻应了一声。
听到这声简短的鼻音,乔玉妙连忙退出了门外,只脚步有些慌乱。
刚才她心弦的微颤,没有让她感觉到任何的愉快,反而让她心中一凛。
直到退出门外,她这莫名的悸动才算平复下来。方才的感觉,渐渐没了踪影。
冷静下来之后,乔玉妙仔细想了想。那人颜值太高,长的太好,她大概是偶然起了点少女心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过了就过了。以她这具身子的身份,跟他根本没有可能。更何况,她还有一堆问题去解决,哪有空去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
很快,乔玉妙就将心中那微起的不平静挥了个一干二净。
随后,她跟云落书坊众人道了别,悄悄遛回了齐国公府。
——
这几天,乔玉妙老老实实的待在竹园院里。
不过她也没有闲着,而是思索着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她手里已经有了大几千两的银票了。乔玉珩的药钱暂时也不差了,她手头银子也足够了。她终于处于一个不差钱的状态了。
就算她明天就离开这齐国公府,她也可以在这世上过得很好。虽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也足够让她过上一辈子颇为富足的日子了。
可是怎么离开齐国公府?
她在竹云院里,翻着各种书籍,先看看能不能从书上得到一点讯息。
那些话本都是些不靠谱的。
不是才子佳人忠诚眷属,就是妻子在家里为丈夫守节多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话本是不用指望了,乔玉妙在厢房和卧房里到处找书,终于在犄角旮旯的地方找到了一本律法书。
律法书很新,原主显然没怎么翻过。也不知道原主从哪里弄来的,倒是正好对乔玉妙有用。
她仔细看了遍律法书,让她欣喜的是,她还真的看到了“和离”,两个字。
------题外话------
二更提前奉上了,今天没有三更了,明早七点继续约~
吆喝一声~文文求收藏~谢谢乃们,么么哒~
【47】他离她三步之遥
仔细一读这“和离”的条款,乔玉妙却是如同一盆冰水从头淋到了脚。
彻底浇了个透心凉。
哪怕房内染着炭盆,她也仿佛身处冰窟窿。
“诸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者,徒一年半,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意思是说,如果妻子没有“七出”的情况,如果妻子有“三不去”的情况,丈夫是不能休妻的。
所谓三不去是指,妻子如果无家可归,不可去。妻子如果给公公婆婆服丧三年,不可去。妻子如果是脏糠之妻,不可去。
如果丈夫在“三不去”的情况下休妻,妻子是可以告官的。而官府是要对丈夫判刑的。丈夫要挨一百下板子的。
如果妻子没有“七出”的情况,丈夫强行休妻,妻子也是可以告官的。丈夫被判流放一年半。
但是,如果妻子是同意的,那么官府就不管,丈夫就不用挨板子,也不用流放,这就是“和离”。
所以说,所谓“和离”,是指丈夫在不能休妻的情况下休妻,而妻子也同意的情况。
“和离”的前提条件是丈夫休妻,万万没有妻子主动提出和离。
“和离”并不是什么平等条约,完全要看丈夫的意思。
在能休妻的情况下,丈夫可以选择休妻或者不休妻。
在不能休妻的情况下,丈夫也可以提出休妻,妻子可以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同意就是“和离。”
妻子是没有提出和离的权利的。
……
原来“和离”是这个意思,乔玉妙叹了一口气,怪不得,她之前问舒清有关和离的事情,舒清说她从来没有听说过。
舒清的生活圈子是豪门贵族,这些人家都是讲脸面的,结亲是结两家之好,哪个男人会在不能休妻的情况下休妻呢?就算他想,他的家族也不会允许。就算男人真的提出休妻了,同为贵族的妻子也不会同意,所以“和离”的情况几乎就不会发生。
——
从乔玉妙交了《岳英传》最后一册稿子之后,又过了十日。
乔玉妙窝在齐国公府里,齐国公却是去了云落书坊。
齐言彻到了云落书坊,洛掌柜和陆明生都十分狐疑。这《岳英传》都已经连载完了,这位爷怎么还来?
不过两人只敢腹诽,却是不敢相问的。
齐言彻进了书房,又把洛掌柜和陆明生也叫进了书房。
“我听闻云落书坊印制了一版九眼缀线装钉的盒装《岳英传》?”齐言彻问道。
“回禀国公爷,这精装的九眼缀线《岳英传》,尚未制成上市。”陆明生答道。
“我定一套。”齐言彻道。
“是。”陆明生道。
此时,陆明生和洛掌柜心里更加奇怪了,国公爷为了定精装《岳英传》,特地亲自来了?定书买书,随便打发个下人来,不就得了,犯得着亲自跑一趟吗?
“此外,那送稿子的缪姑娘家住哪里?”齐言彻似乎觉得自己问的有些突兀,便又加了一句,“上次走的急,关于子明先生的事情,我还没有来得及细问。”
“缪姑娘家住哪里,我们也不知道。缪姑娘每过十日都会把子明先生的稿子送过来。”陆明生道。
齐言彻一滞,云落书坊竟然也不知道她的住处吗?
浓眉微微促了起来,齐言彻接疑惑道:“你们也不知道她是哪家的姑娘?”
“确实不知道。”洛掌柜和陆明生齐齐摇头。
“好,知道了。”齐言彻道。
齐言彻离开了云落书坊,留下陆明生和洛掌柜面面相觑。
——
离开云落书坊之后,齐言彻又命人暗查一位姓缪的女子。
手下的人几乎把京城里姓缪的适龄女子都翻饿个遍,也没有找到国公爷要找的那人。
没有任何结果。
就像人间蒸发。
齐言彻在齐国公府里,慢慢踱着步子。
他相信自己手下的能力和忠诚。若是京城里真的有那么一家姓缪的人家,若是这缪家真的有个十六七的女儿,他一定是可以查得到。
可是如今竟然连半个人影都不见,查不到一丝一毫,实在奇怪。
除非她报的这缪姓,是个假的。她并未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
如果缪姓是假的,那人海茫茫,他又到哪里去查?
齐言彻走着走着,突然脸上有微凉的感觉,原来是下雪了。
雪一片一片落在他棕色的裘皮大袄上。
——
而此时,乔玉妙正在竹云院的厢房里,跟自己的娘亲说着话。
“今儿风大雪大的,娘,你怎么来了?”乔玉妙给舒清倒了一杯热茶,关切的说道。
舒清道:“五毒日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