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三关-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二十八章 省委书记
    省委书记刘新风听说高厅长昨天晚上回来后,心里很高兴,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了。
他叫秘书通知高厅长务必于早上7点钟到达他的办公室。
他要专门听取高厅长此行的汇报。
刘新风,今年54岁,中央委员,在全国省委书记中,他是比较年轻的一个,中等身材,国字脸,浓眉,大眼,目光如电,声如洪钟,举手投足均有大将的风度,很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器重。
刘新风十分注重党内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尤其注重各级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人必须勇于负总责的理念。
他认为: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第一责任人。如果第一责任人都不敢大胆干事,他手下的干部一定不会,也不敢有所作为。
因此,他在全省党的干部会议上,不止一次地向同志们提出这样的一个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当发起冲锋的时候,不要说:同志们给我上!必须说:同志们,跟我上!
正是在他的这种理念的感召下,全省县市一级以上的第一把手不管在任何场合下,都坚持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各司其职,各守其责。
比如高厅长,他是管农业的就应该为解决“三农问题”尽其职尽其责。
但是,刘新风心里总是这样认为:自己是省委书记,不能不说“三农问题”也是自己的责任。
所以,高厅长这次江州之行,刘新风十分重视。
他希望高厅长能带给他好消息。
他心里认为:中央三令五申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并且该为农民减去的负担都已经尽量减去了,但是,光减免农民的负担能解决问题吗?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去从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方式、产业发展体系去考虑在行。
农业、种养业,必须向节本、提质、抵耕、高效、减负的方向发展,必须尽快完成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社会生产力必须进行变革的进程。
这样一来,就必然会牵涉到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科技素质的问题。
当然,开放改革后,不少农民靠党的好政策富裕了起来,但是,这代表了广大农民的综合科技素质提高了吗?率先富裕起来的部分农民是农民中的精英,他们靠胆色和智慧,籍着党给予的好政策这个机会富裕了,但毕竟是少部分,大部分呢?怎么办?
现在摆在刘新风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农民富,中国富。”只有农民富裕了起来,中国才能繁荣富强,可见中央领导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是十分正确的。
此外,刘新风心里还这样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固本强基,重在建设。一定要坚持以龙头企业引领农业养殖业实行标准化、工厂化、产业化经营,坚持“生态立市”,轻重工业、第三产业、农产品加工业齐头并进;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党中央关于以科学发展观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除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糸,利为民所谋”外;还要教育广大干部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理念,这是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进行的理论实践;一定要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出发;一定要牢牢记住: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我们所做的事情如果人民说还不行,就要改进;一定要充分体现出党中央的爱民情怀,彰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一定要时刻把百姓的生产、生活、冷暖寒热牵挂于心,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和所求,了解人民群众的困难和忧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实实在在地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全面推进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刘新风这样一想;更加意识到:一项决策的好与坏,效果如何,群众是评价主体,实践是检验标准。人民群众是实践者,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思,充分发扬民主,让人民群众发言、说话,才能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符合百姓利益,真正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一切决策如果人民说还不行,就要找出原因想法改进”,使决策朝着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方向改进,朝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方向改进。只有不怕“改进”,并且善于在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改进,才能既科学又符合群众的利益,一定要时刻把百姓的生产生活、冷暖寒热牵挂于心,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和所求,了解人民群众的困难和忧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实实在在地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现在党和政府部门却有个别干部认为:新时期的干部没有什么工作可做了,因而深居简出,出入警车开道;前呼后拥。这怎么行呢?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尚能微服私访,更何况是我们党的干部!”
刘新风心里想道:今天的新农村与解放初期的新农村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不弄清楚这个概念我们也就不知道怎样干。
刘新风心里认为:解放初期的新农村建设是土地改革,分田到户,耕者有其田,彻底改变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人平等,自由幸福。
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什么呢?这个新农村的新字,新在什么地方?
刘新风始终认为自己在省委班子中是第一责任人,农村还有贫穷落后的现象,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两天来,他都在思索着如何寻找一条可以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路子。
他心里认为:自己是省委书记;是全省领导班子中的班长,中央提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重提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使党内很多同志感到不理解。
他们简单化地把新农村建设理解成修路、建房、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理由是:路通,财路通。只要修好路;建好房屋,搞好城镇化建设,安居乐业就是了。
其实;这样行吗?刘新风认为这样想是不正确的;片面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
刘新风心里想道:这些同志也许是因为新村镇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结果没有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他们不知道:农民如果不发展好生产,拿什么去建房子?不错,修公路、建新居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有的地方发生过这样的事:村里依靠招商优势或者村集体积累,统一修建别墅式新居,但是;农民嫌贵,不愿搬进去住。
这是为什么?刘新风认为:这是因为农民手里的钱还不多,他们对未来不敢乐观,消费不起这样的新居。其实,目前绝大多数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发展生产,闯市场经济大潮;尽快让腰包鼓起来。
刘新风心里非常清楚:中国如此之大,经济发展各地不一。有的地方的农民,家家户户都有十万、百万的存款,生活水平早已超越了城市居民;但仍有很多地方农民的收入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生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经济才是当务之急。
但是,发展经济靠什么?要靠本地的产业、靠产业化经营。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
然而;怎样才能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呢?
刘新风心里想道: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经过资源经济、产业经济和资本经济三个阶段。但是,有的地方,尚有人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思想,仰仗大自然的赐予,过着资源经济的日子。
这样;简单地吃资源饭,将意味着什么?肯定是简单的劳动、粗放的模式、微薄的利润。
刘新风觉得:这距离党中央规划,老百姓企盼的新农村目标相隔千万里。
刘新风意识到:在全省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实践还存在模糊认识的时候,强调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树立一批以“科技十公司十基地十农户”为运行模式的重点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和辐射大批农民建立更多“产业强村”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刘新风认为:引导各地农民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引进资金;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各村抓好一个品种的科研转化,建设好这个品牌,做强做大这个产业,实现一村一品的格局,可以振兴一方经济,可以富裕一方农民。
刘新风想起上个月下乡调研时,发现有些地方农业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最缺乏的是产品结构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刘新风心里想道:什么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一村一品”的发展生产模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如果一个地方的干部能够围绕这个切入点培育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健全产业发展体系,经济发展就会逐渐向产业经济转化;就可以通过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强村庄的经济实力,逐步实现产业强村的目标;就会有效拓展农业的功能和农民的就业领域;就会有可靠的保障农民的收入增长;就会获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刘新风认为:实现产业强村,必需要努力提升农产品结构,选准一村一品、强村富民的主导品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特别是品种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实现产业强村,必需要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狠下功夫,强化一村一品、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产业,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实现产业强村,必需要改善农村的就业结构,拓展一村一品、强村富民的渠道,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民就业领域,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科技扎根于农村的泥土里。闯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关。过不了这一关;一切都是空话。
所以,高大河的回来,确实引起了他的无比重视。
这时,刘新风想起了日前到中国农科院调研时,得知山东省金乡县依靠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大蒜产业,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的创业事迹。
刘新风回到省里不止一次的向省委一班人谈了自己的感受。
他用“金乡“十户农家,八户种蒜;剩下两户,也都贩蒜”这样一句话形象地说出了大蒜在金乡的地位。
刘新风清楚地知道:金乡全县80多万亩耕地,有50万亩种蒜,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汇数千万美元,占全国大蒜出口量的70%。
刘新风更加清楚地知道:
金乡的蒜农、与大蒜相关的产业,无时无刻不在承受国际市场的压力。近几年来,国际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农产品出口屡有不顺。
1990年,因为出口受阻,金乡大蒜几乎变得一钱不值:一麻袋换不了一个烧饼。地头、路沟、农贸市场边上,被成麻袋倒掉的大蒜到处都是。
而金乡大蒜是怎么挺过来的?金乡县委县政府的招数就是:〈1〉、更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