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谷蠡王!
这是匈奴金字塔体系中,仅次于单于与左右贤王的高级贵族。
号为二十四长之二,其与左右贤王,左谷蠡王,共同构成了统治草原的基石。
因此,其又号为四角之一。
在历史上,伊稚斜就是以右谷蠡王的身份起兵,在军臣死后,推翻了于单,自立为单于。
“这下子热闹了!”刘彻心里想着。
很显然,军臣是绝对,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对伊稚斜放心的。
可以预见,匈奴内部的新一轮权力倾轧将要开始了。
“马上传召丞相和执金吾以及卫尉入宫!”刘彻稍加思索后,立刻就毫不犹豫的下令。
整个汉室的对匈奴政策和国防政策,都将因此,必须调整。
甚至,汉室的野战军团,必须立刻进入战时状态。
第644章 庙算(一)
一刻钟的时间都没到,丞相周亚夫就带着执金吾郅都和卫尉李广急匆匆的赶到了温室殿。
西域发生了如此重要的事情,每一个军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是以,其实,在得知了情报后,汉室的将军们,就已经在北阙的公车署等候天子的召见了。
在过去,中国对长城以外的世界,知之甚少。
汉室的将军,甚至都不知道,在匈奴人之外,还有着全新的世界。
大抵,在人们印象里,长城过去就是匈奴,匈奴过去就是世界的边界。
但这两年,随着汉室偷偷摸摸的跟匈奴人做起走私买卖,同时,从匈奴嫁来长安的夏夫人的陪嫁队伍里,也有着不少来自西域甚至更远的世界所来的人。
渐渐的,至少朝臣们都清楚。
自身所处的世界有多大。
至于将军们,更是敏感无比。
有关匈奴的地理和地图,汉室就千方百计的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不少。
对匈奴,对西域,对世界,中国不再懵懂,而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有了清晰认识后,乌孙的灭亡,就变得非常重要而敏感了。
哪怕是从没有过领兵作战经验的执金吾郅都都知道,乌孙灭亡的背后,显示出了极为可怕的事实。
那就是目前,匈奴的战斗力,依然非常强。
原因很简单,骑兵之间的战斗,在通常情况下,只会打成追逐战。
类似乌孙陷入伏击圈,主力被全歼的事情,可以说是百中无一。
要知道,骑兵,很少会出现被人包围的事情。
从平城之战以来的历次汉匈交锋的经验来看,匈奴人每次进军,都会在先锋广撒探马,侦查战场情况。
想要埋伏一支骑兵,首先就必须清扫对方的游骑。
可问题是,这些游骑的警惕性非常高,稍微有蛛丝马迹,人家立刻就逃之夭夭。
同样的道理,能反推乌孙被伏击的大略战斗过程。
首先发生的,必然是匈奴游骑与乌孙游骑之间的战斗,事实毫无疑问的告诉了汉室的君臣,匈奴人在游骑的战斗压制上,碾压了乌孙人。
他们不仅仅全部消灭了乌孙人派出去的游骑兵,使之变成了一个瞎子,聋子,直至落入伏击圈,也一无所知。
不然,稍微有所察觉的话,乌孙骑兵,早就跑的没影了!
因此,在考虑了这个情况后,汉室的将军们,都知道,自己的骑兵,依然非常稚嫩,与匈奴那些经验老到,久经战阵的骑兵比起来,中国的骑兵,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孩。
“执金吾,卫尉,此番乌孙灭亡,匈奴人恐怕尾巴都要翘上天了,某觉得,今年,匈奴可能会狭此大胜之威,凌迫中国!”周亚夫一边走,一边跟着郅都和李广交流。
毕竟,无论郅都也好,李广也罢,周亚夫都很陌生。
李广还好一些,至少,三年前吴楚叛乱,李广曾在他账下听命。
但是,也就那样了。
李广是东宫太皇太后的嫡系,除了军务上的事情,周亚夫并不想跟他牵扯太深。
至于郅都,那就连交道都很少打了。
此君是先帝心腹,为了避嫌,周亚夫除了公务外,基本上跟郅都有过私底下的交流。
但如今不一样了,这两人,一个卫尉,一个执金吾。
在大将军、太尉、车骑将军空缺的现在,这两个人就是目前汉室军方在朝堂上的代表和话筒。
且又出现了这样的大事,必须与他们形成默契。
“丞相说的极是!”李广点点头,如今的李广,正值壮年,血气方刚,是一个十足的愤青和对匈奴鹰派。
他对周亚夫恭身道:“末将已经决定,明岁请辞卫尉一职,去边关为一郡守,只要能打匈奴人,陛下就算命我去上郡,我也心甘情愿!”
周亚夫听了,有些哭笑不得。
李广这货当了卫尉以来,已经无数次在公开和私下的场合嚷嚷着要回长城边郡了。
按他自己话的说是:在这长安,他骨头都快生锈了。
而李广此人,素来在汉室九卿中以忠厚憨直闻名。
简单的来说,就是神经粗线,喜怒溢于言表。
“卫尉恐怕还得在长安继续做几年卫尉……”周亚夫低声的道。
很显然,只要东宫的太皇太后不放人,李广哪都别想去。
天子不可能放他走!
李广也是苦笑一声。
实际上,即使是他这样自以为是纯粹的军人的他,也明白了,自己和自己这个卫尉的官职,好像陷入了什么了不得的泥潭之中。
东宫的太皇太后需要他来证明,东宫的权柄,依然如故。
而未央宫的天子,现在掌握了南北两军,自然不可能做出公然打东宫脸的行为。
看上去,李广的地位,似乎牢不可破。
但实际上,李广是有苦自己知。
他身上,已经贴上了东宫的标签。
翌日东宫太皇太后归天,那他会是个什么下场?
运气好一点,回家种田,运气不好,祸及家族。
当然,天子若是心胸宽广,如同齐恒公用管夷吾一般,不以为忤,反而重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只是……
当今天子怎么看也不像那种会不计前嫌,一切唯才的天子。
这即位连三年都不到,就已经前前后后搞掉了接近十个列侯了。
李广的密友,可怜的大鸿胪公孙昆邪,至今依然被放假……很可能,明岁的正月朝后,假如没有意外,公孙昆邪就可以收拾行装,回家种田了。
郅都在旁边,沉默了一阵后,将李广提起来的那个话题绕开,对周亚夫道:“丞相可是有什么想法?”
“嗯!”周亚夫点点头,道:“吾想上奏天子,请天子开内库,增拨五千万钱的训练经费!”
“我汉家骑兵,需要更严格和更好的训练!”
汉室玩骑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几十年的骑兵发展史告诉所有人,没有钱,别玩骑兵。
一支标准编制的骑兵约两千人左右。
一旦开始进行强化训练,如跨地域机动和演练。
那钱就跟流水一样。
今年,汉室在关中组织了一次一万骑兵的拉练,前后约一个月,结果,开销高达五百多万钱。
这还是地方政府负担了军队的衣食住行的情况下。
骑兵,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吞钱的怪兽。
尤其是作战状态下的骑兵。
不仅仅马要吃的金贵,鸡蛋什么的,使劲加,就是人,一日两餐,也必须有充足的肉食供应。
可,骑兵不练不行。
“另外,乌孙不是有一支残兵,逃出了包围圈吗?”周亚夫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广和郅都:“吾欲让东胡王和云中郡想办法,将这支残兵,接应回长城之内!”
“这存亡断续,兴灭国,继绝学,圣人之政也!”
郅都和李广相互看了一眼,内心都是忍不住的澎湃了起来。
接应乌孙残部?
不得不说,周亚夫的这个想法确实很大胆!
但值得一试!
只是,这样子一来,岂不是就要跟匈奴人撕破脸了?
天子会同意吗?
但在考虑了之后,李广和郅都都无法拒绝这个充满了诱惑力的提议。
因为,乌孙人善养马,而且熟悉匈奴的内部情况。
若能成功的接应到这支乌孙残部,对汉室来说,显然是一个无比美妙的结果。
有了乌孙人的帮助,不仅仅汉室的马政会更加完善,骑兵的作战能力也将得到大大增强。
更何况,乌孙人对草原的情况无比熟悉。
借助他们,或许能绘制出一个完整的草原地理地图。
未来汉军出塞作战,就等于有一个保障。
因此,李广和郅都不约而同的拱手拜道:“愿从丞相之议!”
第645章 庙算(二)
端坐在温室殿的御榻上,刘彻托着下巴,进入了沉思之中。
他的脑海里,许多的想法逐一浮现。
毫无疑问的,对匈奴战争必须提前发动!
但,汉室的战争准备做好了吗?
这个答案在刘彻心里很清楚——没有!
目前汉室的军队,八成以上,依然是笨拙的步兵和弓弩兵。
只有几个精锐的野战军团完成了骑兵化。
三年后,汉室最多能武装出十五万左右的骑兵。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刘彻不可能将这十五万人全部送上草原去跟匈奴人死磕。
汉室的后勤体系,也根本负担不起如此多的作战部队出塞,在远离长城数千里的草原上作战的需要。
事实上,能一次性支撑起五万骑兵和三万左右的步兵、弓弩部队出塞,就已经是奇迹了!
在历史上,小猪与匈奴的战争中。
元光五年,汉军首次出塞作战,兵分四路。
卫青以车骑将军,出上谷,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
总共兵力合计是骑兵四万人。
为了供给这四路大军的后勤补给。
从云中到上谷,自长安至雁门,汉室政府为此组织了超过三十万人的民夫和五万以上的步卒,转运粮草。
但这一战的结果,很不理想。
除了卫青这一路在奇袭龙城成功,斩首数百外,其他三路都是损兵折将。
公孙敖出塞的时候,是满编的一万骑兵,结果,只回来了三千骑。
李广更惨,他这一路几乎全军覆灭,自己都被匈奴人俘虏了……
这一战的结果,让刘彻回忆起来,都心惊肉跳。
四万人出塞,连两万人都没有回来,总共战果就只有卫青斩首数百级。
而当时是元光五年,在二十多年后。
很显然,刘彻现在虽然觉得自己干的不赖,但怎么也没办法在短短三年内就赶上历史上汉室二十多年休养生息,训练士卒,培养军官的成果。
虽然新式武器和装备很多。
但刘彻很清楚,决定战争走向的,永远都不是那些冷冰冰的兵器。
而是人。
现在的汉室,在骑兵的素养和骑兵军官的数量上,是拍马都赶不上那个元光五年出塞的四万汉军的。
但那次战争,汉室也并非一无所获。
三年后,即元朔二年,在卫青统帅下,吸取元光五年失败教训,重新训练和编组军队的汉军,再次出塞。
这一战,汉军扬眉吐气,一雪前耻!
卫青统帅大军出云中西进,一路所向披靡,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击溃匈奴白羊、楼烦两大主力,收复河套,斩首三千七百一十一级,俘获数千人,牛羊战马累积百万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