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是为了将宣室殿腾出来,进行维修和翻新。
刘彻让少府,制作了一块大牌匾,准备挂到宣室殿的殿堂之上。
这是学的满清。
满清在紫禁城的勤政殿上,挂了一块正大光明的牌匾。
先别说,这个东西,满清的皇帝们信不信,但,最起码,忽悠了不少百姓和文人。
后世的辫子戏,更是大赞特赞。
在刘彻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文宣策略。
最起码,能忽悠人。
当然,刘彻可没打算效仿满清,挂个正大光明的牌匾。
因为,那根本不可能,也无济于事。
政治本来就是黑暗的,政坛本来就是无数的黑箱操作。
挂个正大光明,除了自欺欺人之外,别无他途。
刘彻让人挂的是: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这是尧帝禅让给舜帝时发布的策命中截取出来的。
全文是:兹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穷苦,天禄永终。
意思就是:舜啊,现在我按照天命,将大位传给你,你要诚实恰当的执行中正之道,假如,天下的百姓陷入穷困之中,那么,上天就要收回赐予你的天命了!
刘彻挂这个牌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提醒自己。
同时,也给后世子孙画一条红线。
你们可以吃喝玩乐,做木匠,炼丹什么的。
但是,假如,百姓穷困,国家经济困难了,你们就等着做亡国之君吧。
这是刘彻思虑了许久后,才选定的中心思想。
并且,打算今后,将这句话,当成汉室政权的统治合法性来源进行宣传。
就如同日后的天朝。
将喂饱百姓的肚子,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的任务和目标。
除此之外,商汤祭天时的祭文,刘彻也觉得,有必要勒石为记,就放在宣室殿的御座之前。
这样,每一个皇帝,在登上御座之前,都会看到那段商汤鼎革之时对天所发的誓言:予小子履敢用玄社,敢昭告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在刘彻看来,中国古代的王朝帝王们,只要能读懂和记住这两位帝君的誓言和诰命,根本不会玩脱,也根本不可能出现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统治者们,压根不需要去学什么西方的民煮自由大宪章什么的,从老祖宗哪里,就能得到足够的智慧和策略。
可惜啊,大多数人,都只是将老祖宗的话,当成了口号,当成了飙演技时,掉眼泪时的台词。
而刘彻这么干,就是要逼着后来的子孙,不管怎样,至少在表面上,他得做个态度,做个表率出来。
不然,他的皇位,马上就要不保!
当然,这只是一个预防性的策略和保障。
要真出个类似宋钦宗那样的奇葩,再怎么保障和预防也是没用。
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脑残,能做出什么有智商的事情出来。
人家硬要作死,你也无奈不是?
所以,关键还是在自身,在于教育,在于传统。
秦国七代君王的教育,刘彻看来,就很有必要学习学习。
所以,刘彻现在来到了槐里县的茂乡。
这个他未来的安息之所。
虽然,视察自己的陵寝这样的事情,看上去怪怪的。
但这却是汉室每一个皇帝的必修课。
帝陵在汉室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帝陵的规格和制度,能直接反应出,当政的皇帝,对天下的态度和治政的思想。
太宗孝文皇帝的霸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整个霸陵工程,尽量俭朴,尽量的没有加重人民的负担。
甚至连霸山本身的地理地貌,太宗孝文皇帝,都禁止官员和后来者破坏。
原因就是,他不喜欢也不想加重百姓的负担。
到刘彻这里,帝陵工程,就开始承担更多的东西了。
第584章 视察
刘彻的茂陵,刚刚开始破土动工不久。
陵墓选址跟后来小猪的茂陵略有不同,但大体方向基本一致。
这个工程规模非常浩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
仅仅是陵寝的边墙,就足足有差不多两百米,高度则将超过四十米。
这等于是人造一个城市了。
而这个工程所需要的资金,也是非常庞大。
仅仅是开工至今,刘彻拨付的资金,就已经超过了两万万钱,相当于汉室去年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还调集了少府三千名精干工匠,出动了五千军队,还征发了七千人的民工。
站在陵寝之工地之前,刘彻抬头仰望这个浩大的工程,心里面也是纠结的很。
将如此多的资源,投入到坟墓里,对一个穿越者来说,简直无法接受。
只是……
没有办法!
这是刘家的传统,也是汉政权维系统治的政策之一。
晋书就曾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一为宗庙,一为宾客,一为陵。
换句话说,刘彻的这个工程,已经很节俭了。
真要按照制度和传统,茂陵工程,每年都要吞掉汉室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当然了,耗费如此巨大。
若仅仅只是给皇帝死后享受,这样的蠢笨政策,早就执行不下去了。
老刘家的陵邑政策,并非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
首先,庞大的陵邑工程,必然会带动陵邑所在地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民生发展。
如此庞大的资源,堆砌在一个地方,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后世的魔都和深圳,已然说明一切。
举全国之力,养一县,这个县想不牛逼都不行!
另外,陵邑工程,通常会附带迁徙工程。
老刘家会不遗余力的将那些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官府很难制衡或者无法监督的豪强家族,迁徙来自己的陵寝所在地。
这就是强本弱末。
来自汉室天下三十六郡,十余国的地方豪强、巨贾大族,被迁来陵邑所在地。
这些人,有着庞大的财富,家族和人才。
一位家产千万级别的大户人家,怎么会没有知识分子呢?
这等于,将地方上的英雄豪杰,弄到长安,充实关中的人力物力。
这样,关中就永远能碾压其他一切地方郡国——不管是从人才还是财富、经济、技术各个方面。
更关键的是,通过迁徙,汉政权,能强行的人为在关中制造一个经济人口热点。
史载,小猪的茂陵工程完工之时,茂陵城中人口,达到了将近三十万!
西元前,一个三十万人口的城市,基本上不比后世的三千万级别的都市差。
当然,弊端也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当地肯定要迎来通货膨胀,各种物价飞涨。
不过,这个问题,已经被刘彻解决了。
有关民生的基本需求的粮食、盐与铁,少府和大农令平价供应之下,很难出问题。
其次,陵邑工程,势必会大发徭役,而且是所有徭役中最可怕,最恐怖最残忍的城旦。
在汉室的所有徭役种类中,修陵跟修城墙一样,是死亡率最高的种类。
基本上,被征调来此服役的民众,不是赘婿,就是有案底的无赖,或者干脆就是在押的犯人。
这些人,没有人权,死了也是白死。
但给自己修个坟墓,要死几千甚至上万人,作为一个穿越者,刘彻多少有些于心不忍。
所以,工程开工后,刘彻几次三番下诏给少府,要求优待民众和工匠,工程进度慢一点也无所谓,总之是要求尽量减少工人的死伤。
在另一方面,刘彻则把最近从各个渠道弄来的各种夷狄野人奴隶,塞到了工程队里,充足消耗品。
反正,危险的活,繁重的活,统统都交给这些奴隶去办。
刘彻这次来视察,也是想要给少府的官僚们施加些压力。
这些家伙,必须要给些压力,才会知道怎么做事。
但,这些不是主要目的。
在陵寝工程地,粗略了看了看,留下几个亲信侍从继续在工程中巡视后,刘彻就驱车离开工地,前往在茂乡东南方的茂城。
这同样是一个新兴的城市。
在刘彻决定了自己的陵寝地址后,就被建立起来了。
现在,这个城市的规模还很小。
连城墙都没有。
占地面积,甚至还比不上长安城的九市中最小的一个。
大约也就相当于一个长安随便哪个县的集市的规模那样,从头到尾,只有一条街道,全长都不过一里。
但矗立在街道两侧的建筑,却是一点也不简单!
汉室最高学府:太学。
汉室武将的摇篮:武苑!
还有汉室未来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兰亭阁。
最后是汉室功臣名将纪念馆:凌烟阁。
全部集中在这条街道上。
换句话说,这里,就是未来的大学城。
刘彻甚至都不需要去想太多,用屁股都能知道,这里未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将变得价比黄金。
这条街道附近方圆百里的地区,将成为汉室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望子成龙的天下地主,希冀自己能更进一步的列侯子弟,还有那些钱多得没地方花的商人们,会用他们自己的财力,将这个地方,彻底变成一座黄金城。
在侍从们的簇拥下,刘彻漫步在这条刚刚完工不久的街道上。
街道两侧,大部分的建筑,都已经现出了轮廓。
恢宏的武苑之中,有完整的演武场,完备的武库中储存了目前汉室所有现役和还停留在实验室的武器装备,还有一个能容纳五百匹战马的马驷,几百个可以推演历史上各种经典战役的沙盘模型,也已经制作完毕。
更重要的是,武苑的老师们,将星璀璨。
韩颓当、俪寄、李广、义纵、栾布、灌夫、窦婴,基本上所有现役或者退役的汉室大将,都挂名其中。
甚至就连丞相周亚夫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至于太学,更了不得了。
被收编的各博士官以及天下闻名的诸子百家巨头们全部在列。
法家巨头张恢更是以八十高龄出山,担任太学的律法祭酒。
儒家那边派出了包括董仲舒、胡毋生在内的豪华阵容。
诸子百家,对于话语权和未来政坛影响力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但真正让刘彻关心的还是那个被命名为兰亭阁的国立公共图书馆。
第585章 张苍去世
兰亭阁位于这条街道的中轴。
向前是太学和武苑,后面则是规模宏伟的凌烟阁。
与刚刚破土动工不久的其他三座建筑不同。
兰亭阁早在今年的夏天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建造了。
现在,整个兰亭阁的基本轮廓已经初具雏形。
它的规模并不大。
占地面积也就几百平,分为三层。
每层预计将藏书超过一千卷。
这个数字看上去好像很可怜,后世随便一个新华书店,估计都能轻松吊打。
但考虑到目前的时代,其实这个规模,已经很可怕了!
著名的《道德经》五千言,已是煌煌巨著。
当代的文学标杆《诗经》就算所有版本加起来,可能也就几万字。
有史以来篇幅最长,字数最多的杂家经典《吕氏春秋》全部十二卷,也不过二十余万字。
当代,多数著作,可能也就千把字,两千字的样子。
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