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时候,刘濞也不得不改变作战方向了。
  因为粮食已经不多了。
  三天!
  三天内吴楚大军必须打开一条通向北方的道路。
  不然,这大军没了吃喝,必然是崩溃!
  那么,刘濞只能在撤兵与东进之间做出选择。
  撤兵,肯定是被排除的。
  大家都不傻,刘濞更是清楚,自古以来撤兵都是大败的预兆。
  几十万军队,后撤,一旦敌军追击,本方的殿后和狙击部队稍微应对不当,马上就是全军覆灭的结局。
  更何况,现在吴楚联军人心惶惶,后路已绝,此时,刘濞很清楚,他前脚宣布撤军,后脚整个大军就立刻就会崩溃,人人都会开始逃亡。
  与其那样,还不如去东边,去周亚夫的铜墙铁壁前试一试运气做最后一搏。
  于是,刘濞想都不想,就下了决定——改道下邑。
  在刘濞看来,选择下邑,有很多好处。
  首先,他可以拿高皇帝刘邦的故事来鼓舞士气,当年,高皇帝彭城一败,几乎是面临绝迹,正是在下邑重新崛起,并底定了击败项羽的基础。
  对于刘濞来说,这也属于一个心理安慰。
  其次,昌邑方向的壕沟和营寨,密密麻麻,多得数不清楚,对刘濞来说,去昌邑,那几乎就是去送死!
  再者,下邑离雒阳最近,只要能通过下邑,就可以去雒阳,雒阳有武库,有敖仓,只要能占据雒阳,那就不算输!
  最重要的是,刘濞心里面还有一根救命稻草。
  起兵前,他曾让人去联络赵王刘遂,让其与匈奴人取得联系。
  只要匈奴大兵破关,届时燕赵并起,长安腹背受敌,这成败就在两可之间了!
  是以,第二天早上刘濞大军拔营,只留下了几万人监视睢阳,其他二三十万大军,转道向着下邑进军。
  ……
  这时候,长安刚刚接到俪寄奇袭淮泗口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到长安,立刻,全城都欢欣鼓舞起来。
  在许多人看来,淮泗一下,大局已定!
  刘彻也是这么看的。
  不是每个姓刘的都是打不死的小强,像刘邦、刘秀、刘备那样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崛起不断的失败,最后取得成功的人,那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英雄豪杰。
  虽然刘濞算是一个人物。
  淮泗一破,他的失败就不可避免!
  即使刘彻不是穿越者,也知道刘濞没有翻盘的希望了。
  原因很简单,淮泗一下,刘濞与其根据地吴国的联系就被切断了。
  几十万大军孤悬在外,没吃没穿,除非刘濞搬出系统流,变成天启坦克,或者化身亡灵巫师,不然,不可能翻盘!
  最关键的是,刘濞的军队都来自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江南人自古以来就有着严重的思乡情结。
  亥下之位,四面楚歌,让项羽的大军都崩溃了。
  刘濞虽然很厉害,但却还是不如项羽,连项羽都约束不住楚人在失败后必然出现的思乡情绪,他就更不可能了。
  刘彻估计,此时,恐怕吴军的中坚主力,上上下下,都开始思念故乡了。
  既然刘濞败亡已经注定了,刘彻就不再关注这些事情。
  他最近忙的很。
  既要管种田攀科技,还被皇帝老爹拉去当了壮丁,与少府兰台的尚书们研究着吴楚之乱后的藩国政策。
  什么叫过河拆桥?
  什么叫翻脸不认人?
  老刘家充分的诠释了这两句话!
  刘濞还没授首呢,刘彻在与兰台的尚书们研究藩国政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讨论,怎么削弱诸侯王的权柄,防止再有人叛乱了。
  政策很清楚。
  只等吴王脑袋被送到长安,狭此大胜余威。
  兰台的尚书们提出了许多限制政策,包括但不限于诸侯王从此不可再任命千石以上的官员,不可在任命和掌控郡兵,除了王宫卫队外,其他一切兵权收归中央。
  这些限制与前世相比,相对轻了一些,链子没有那么紧,保留了不少本该本撤销的特权。
  刘彻既然参与了进去,自然,也趁机塞了些私货进去。
  譬如说,全面推行推恩令等等。
  这些建议,兰台尚书们自然不敢反对,于是也写进了给天子的奏疏中。
  此刻,刘彻正走在长乐宫的走廊中。
  俪寄攻下淮泗口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整个关中的紧张气氛顿时就一扫而空。
  宫廷之中也恢复了歌舞宴会。
  这一次来长乐宫,刘彻是奉了窦太后的懿旨来的。
  按照老太后的说法是,太子已经立了差不多半年了,是到了广纳秀女,充实后宫,早日为刘家开枝散叶,生下一个龙孙的时候了。
  这也是刘彻身为太子的天然权力!
  事实上,刘彻也期待,能早日生下一儿半女。
  一个没有后嗣的太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太子!
  前世,小猪迟迟不能生下儿子,不知道急坏了多少人,更令多少诸侯王蠢蠢欲动。
  只是可惜,无论是义婼还是新纳的御姐,一直以来肚子都不见动静。
  这就让刘彻心里有些打鼓了。
  既然集中火力不行,那就只能靠博爱了。
  在宦官的引领下,刘彻来到长信殿,这时候,殿中人群瓒动,数不清的公卿贵族,衣冠楚楚,俱都在列。
  这些人一看到刘彻,立刻就像饿狼一样,双眼放光,几乎恨不得立刻跑过来献殷勤抱大腿。
  人人都想着自己家的女儿,能被太子选中,从此位列后宫,成为皇亲国戚。
  但刘彻却心知,这些贵族,尤其是彻侯家的女人,一个都不可能被选入。
  汉室,虽然没有像明朝那样规定,后妃不可为贵戚之后,但是却也有着类似的潜规则。
  看看史书上,历代汉室天子宠妃之中,除却外戚外,可有彻侯勋贵之女?
  答案是五个指头数的清楚!
  刘彻自然知道这个潜规则,事实上,皇帝老爹也跟他交过底了,除了公卿外,他看上谁都行!
  与一般人想的不一样,汉室的太子在正妃上虽然没什么话语权,但在正妃之外,却有着极大的自主权利,基本上,选谁不选谁都是太子说了算!
  譬如汉书就记载了刘婺亲自指妃的故事。
  而且,汉室太子的选妃,其实是充满了娱乐性质的选妃。
  基本上有点类似后世的选美。
  一排排妹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站成一排,各展所长,尽其所能,取悦太子,然后太子看谁顺眼,就随手一指,那个妹子就晋级了!
  甚至,汉室的太子选秀的秀女范围,相当的广泛。
  基本上老刘家是荤腥不忌的。
  萝莉也好,御姐也罢,人妻也得!
  秀女之中可谓是应有尽有!
  刘彻走进长信殿中,满室公卿连忙纷纷起身恭迎。
  刘彻自也一一还礼,然后,就被一个宦官带着坐到上首的太后銮座之下。
  等了一会,窦太后在薄皇后的簇拥下自后殿走进长信殿。
  刘彻与公卿们连忙起身拜迎。
  “孙儿彻恭迎皇祖母!”刘彻最近托陈阿娇的福,在窦太后面前的地位水涨船高,已经仅次于馆陶和陈阿娇,成为窦太后的新心肝宝贝。
  因此,一听到刘彻的声音,窦太后就笑了起来,道:“太子坐到哀家身边来!”
  刘彻自然识趣,连忙起身,扶着窦太后,坐到坐位上。
  窦太后坐下来后,笑了笑道:“今日太子可要多选几位美人,早日为哀家剩下皇曾孙,为我汉家开枝散叶!”
  刘彻自然连忙道:“诺!”


第333章 选秀(二)
  刘彻静静的坐在窦太后和薄皇后的下首,等待着待选秀女们依次入见。
  他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案几的桌沿。
  说实话,他还是颇有些期待的。
  这一次选秀,可谓是美女云集,佳丽如雨。
  据王道从少府打探来的小道消息,有好几位绝世佳人。
  只是……
  不知道为何,刘彻此刻感觉有些别扭。
  说起来,这得怪刘彻的皇父和皇祖父,老刘家在色这个问题上,可谓是节操掉尽,刘氏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处女情节,相反,爱好熟女御姐的,远超喜欢青涩苹果的。
  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是以,每到太子选秀年,民间各种鸡飞狗跳,狗屁倒灶的事情,层出不穷。
  各种退婚、悔婚甚至离婚事件层出不穷!
  刘彻觉得,要是后世点娘上的退婚流的主角来到西汉,估计得爆种几十次!
  但,刘彻感觉别扭,却不是因此。
  身为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男人之一,占有更多漂亮妹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刘彻之所以感觉别扭,是因为他很讨厌这样的风气。
  人妻、御姐,固然见之心喜,倘若别有风情,那更是要赞。
  只是,在这样的风气下,最终他的身边,恐怕就会充斥无数各怀鬼胎,满脑子争宠的女人。
  刘彻记得,汉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宣帝的太子刘姡г谀昵岬氖焙颍涑桢韭砹兼啡静〗溃僦涨拔兆帕鯅'的手说: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
  虽然司马良娣可能更多的是看不惯那些平日里嫉妒她的妃子,因此临死了还挖个坑来坑人。
  但空穴来风,岂是无因?
  刘家宽松的选秀制度和到处都漏洞和潜规则的审查制度,注定了,最后能到太子面前走一遭的,基本都是些心计厉害无比,而且深谙手段的女子。
  说起这老刘家的秀女甄别和审查制度,那简直就是一个筛子啊!
  连王娡这样本身有过丈夫,生过孩子的女人,都能堂而皇之的以良家女的身份入宫选秀。
  其他不过订婚或者结过婚的,就更容易混进来了。
  而且野史上,类似皇室内部收受秀女好处的记载也层出不穷。
  譬如王昭君的故事就很好的证明了,在刘氏治下的宫廷,光是长的漂亮,有着才貌,不一定就能见到皇帝。
  你不送钱,走后门几乎就等着放弃了竞争,放弃了上位的机会。
  这就好比后世的苦逼写手,你不刷,就会被刷子们骑在头上。
  想着这些事情,刘彻就揉了揉太阳穴。
  作为这个国家未来的主人,刘彻很清楚,管好自己的女人,也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拔掉无情固然大丈夫,但,刘彻却很清楚,自己做不到,或者说觉悟不够。
  这样一来,选择枕边人,就成了一个必须考虑和权衡的问题了。
  “出身赵国的暂且全部淘汰掉吧……”刘彻在心里想着。
  赵国的女子,在此时可谓鼎鼎有名,以风情万种著称,像是馆陶长公主给刘彻的老爹拉皮条,那些献上去的美人,十之八九,都是来自赵地。
  这真不是刘彻地域歧视,而是此时,赵地的风气大抵如此。
  前世他是河间王,而河间本身就是自赵国割裂出来的一个郡。
  身为君主,刘彻实在太清楚大部分赵国的地主士绅精英阶级是些什么货色了。
  那些家伙,一个比一个精明,也一个比一个厉害。
  而且赵地风气奢靡,攀比之风盛行。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甚至连民间,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后来太史公著史,就毫不客气的评价赵国与附近的中山、常山等国,说他们男子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墓做巧奸治,多美物,为倡优,至于女子,鼓鸣瑟,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