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子传奇-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郎收回目光,感到额前刚才公主点过的地方,像是敷了一块热得有些烫人的布巾。布巾下,有无数小虫在皮肤里蠕动,将一股股火辣辣、痒酥酥的暖流带向四周。他忍不住抬手在眼睛的上下左右摸摸按按,惊奇地发现,额头已经平复如前,疼痛的感觉全然消失,眼睛反复睁合几遍,也完全恢复自如。喜出望外的他,冲着公主消逝的方向拱手辑谢,痴痴张望了好一会儿,才回头对仍愣愣站在那里的弟弟们招呼道:“弟弟们,公主已经走了,我们回去吧。”

    一郎恍如刚从梦境里出来一般,抱着漆盒,带着八个弟弟回到房间。八个弟弟禁不住困意,先后又都躺在柴草上睡去,只剩下一郎独自坐在门口,面对那只表面镶嵌着五光十色的宝石花朵、用黑红两色底漆漆成的错金盒发呆。从百花公主的悲惨遭遇,他揪心地联想起了父母和四个妹妹,不禁为他们能否躲过劫难深深忧虑起来。他站起身,望着门外缕缕清新的阳光,听到屋前的树上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原来,是两只喜鹊正站在枝头上,尾巴一翘一翘地冲着一郎不停地叫。一郎不禁喃喃自语道,“喜鹊啊喜鹊,难道你们是受父母之托来向我们报平安的?如果是的话,那你们一定知道我们的父母、妹妹现在在哪里啦,他们也一定像我们这样平安、自由吧。那么,就请你们回去告诉我们的父母,我们九兄弟时刻都在想念着他们,牵挂着他们,但愿他们都平安无事,待到一切事情都过去后,全家能重新聚首,像以前那样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随着“喳”的一声欢叫,那两只喜鹊好似衔签领命一般,嗖的一下腾身而起,箭一般射向空中,很快就没了踪影。

    由父母想到淮南王,由淮南王想到当朝的武帝,想到前朝的秦二世,想到百花公主,一圈过来,不禁感慨万分想起百花公主说的那些话,真是字字带血,句句剜心啊。“但愿百花公主能一路平安地回到她父皇的身边,但愿她的来世能投身到一个充满阳光快乐的人家。”

    想着想着,一郎突然想起公主临别前插在自己发髻上的那枚金簪,什么样子的还没来得及看。立刻伸手取下,是一枚衔云凤头素身的发簪,比一郎以前见到的母亲和妹妹们用的,似乎要细长、光亮一些。他想起公主临别前对自己的耳语,走到屋外,口中一念,那金簪陡然暴长到一丈,但拿在手中却并未重出许多。再念一句,金簪长至三丈有余,并且直直的没有一点弯曲,果然是个宝物。他平举起金簪,面朝西面,恭恭敬敬地说了声,“一郎在此再次谢谢公主。”

    回到屋里,一郎拿起那个漆盒,拉开别在搭扣上的钩型金栓,掀开盒盖。里面是一块金黄色的丝绢,揭开后,在同样一块金黄色的丝绢上,并排整齐摆放着九条金光闪闪的鲤鱼,寸许长,一般大小,嘴、眼、腮、鳞、鳍、尾包括嘴须一样不缺,做工十分精细考究,每条鱼的上唇都穿有一个小金环,环上系着一根红丝线。一郎拎起一条试着戴了戴,扭头看了看都在熟睡中的弟弟,起身从九郎开始,把金鱼一一系在了他们的手腕上。

    正所谓:

    英雄魂断骊山寒,

    泪溅百花井底眠;

    金枝滑落无人问,

    千古一梦弹指间。


第五章 干戈隔世化玉帛1



    九兄弟再次醒来已近晌午。一郎独自出去,在村子里找来一张猎兽网,这是当地猎户常用的一种软索束网,张开后伪装铺在野兽经常行走的山野地上,捕捉虎豹豺狼等大型猛兽。趁着房东午休时间,一郎叫上几个弟弟,悄悄来到那个铜盆跟前,用树枝伸在盆里搅一搅,沾起恶臭的狗血鱼腥淋在猎兽网上,淋得差不多了,把网卷起藏在屋后的阴凉处。又把那盆狗血鱼腥抬回屋里,依旧放在磨盘的基座上,再扶正昨晚被掀到一边的两扇石磨,抬起重新放回原位。一郎把昨晚掀动过的物品重新摆好,地面也仔细打扫了一遍,看看屋内的一切没有什么大的变动破绽,才领着弟弟们回房休息。

    三更时分,村民差不多都已进入梦乡。一郎带着三个大弟弟又来到那座破屋的窗前,抬来猎兽网,把两角拉绳解开;穿过檩条后重新系好,再把网拉起覆盖张挂在窗外。然后进到屋内,伸手到外面把门锁好,四个人并排躺在磨盘边的一堆柴草后面,以逸待劳,静等好戏上演。

    躺下没多久,一郎似睡非睡中感到一阵十分轻微的凉风拂面而过,睁眼时惕听观察,近旁并没有发现任何东西,但直觉告诉他,应该是那个侍卫来了。他起身探头仔细一看,石磨已经微微偏到一旁,他赶紧把三个弟弟拍醒,四个人握着铜棍蹑手蹑脚围了过去。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一道黑影“呼”地一下从石磨旁钻出一半时,四根铜棍泰山压顶般几乎同时打了过去,黑影虽有些猝不及防,但反应也迅如闪电,就在他回身向下的同时,一柄宝剑横空飞起,越过黑影的头顶,回旋迎击铜棍。随着“吭啷啷”一串兵器间的撞击,飞溅的火花在黝黑的空中,显得格外耀眼。这边的四兄弟先后感到虎口一震,铜棍嗡嗡作响地都被一一卸了力道弹回。那边的黑影虽然躲过致命的一击,但也感到分外吃惊,没想到对方的功力这般大,竟让自己握剑迎击的手臂出现一阵折断般地疼痛,这可是他出道以来的第一次。他一时弄不清对方什么来路,有多少人,只得缩回地下活动缓解一下手臂的疼痛,再待时机。上面的四兄弟,通过刚才那一交手,知道对手武功非同一般,也不敢轻举妄动,手握铜棍一动不动地守在出口边上,用耳朵和感觉仔细搜索任何可疑的响动。下面的不敢上来,上面的不敢靠近,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一郎盯着刚才黑影被打回去的地方,心中渐生疑窦,“这么长时间不出来,难道是被我们打晕在里面了?不可能,凭他刚才出剑反击的速度和力度,说明他成为秦始皇的殿前侍卫,绝非浪得虚名。这样一等一的顶尖高手,凭我们四个人功夫,即使偷袭也不可能打到他,难道地下还另有其它通道,趁机甩开我们去追百花公主了?”想到这儿,一郎不由得有些着急,弯腰伸头过去探看。谁知头刚一伸,就见一道耀眼的白光从地下喷射出来,一郎暗叫一声“不好”,立刻一招“吐雾掩月”仰首退身,一股腥臭的凉风呼啸着紧贴一郎的鼻尖而过。虽说仅是眨眼的瞬间,但一郎还是看清了,那是一柄宝剑的剑锋,带着死亡的气息,以憾山的力道和闪电的速度向自己咽喉部刺来,分明企图把自己一剑毙命。

    一郎回身的同时,铜棍也贴腹横起隔开宝剑,左掌把铜棍大力向外一推,一招“霸王推月”将宝剑“铛”的一声弹开,紧接着蹲身一招“芦笛啸月”,棍稍犹如蛇缠身一般,径直向剑柄方向飞去。二、三、四郎也以“飞菱击月”、流星赶月”和“猿猴叩月”循声跟进,只听“砰”的一声,那宝剑又缩回地下,双方立马清楚,难分高下的僵局仍将持续。沉寂片刻,黑影避开何氏兄弟突然从另一侧钻出,挥手“唰”地抛出一把铁菱角,随即提剑起身奔窗而去。一郎心里早有所料,几乎就在黑影起手的同时,挺身起棍,祭出几近密不透风的“镜花映月”,“呯、呯”打落飞来的暗器。并不急于追赶黑影,而是叫上三个弟弟从房门走出来。

    眼前的景象正是一郎的预想,收拢的猎兽网吊在窗前,正在那里晃悠打转,黑影在里面越挣扎,散发着腥臭气味的猎兽网裹得越紧。一郎上前,夺下宝剑,用软索将黑影四马攒蹄绑住,按照百花公主的交代,扯下黑影脚上豹头靴前的两只豹头,然后放低猎兽网,把黑影的头颅挪到猎兽网收口处伸出。借着亮闪闪的月光,一郎看到,方正、霸气的却敌冠下,是一张年轻的、散发一股咄咄逼人英气的脸庞,刀刻斧凿般轮廓分明,只是十分苍白,一种没有任何血色的冷峻苍白。他闭着眼睛,仰着头,很安静地躺坐在网里,就像一个熟睡在母亲怀中的婴儿,面色安详得让人生出爱怜,与前一刻刺出夺命一剑的煞星判若两人。

    


第五章 干戈隔世化玉帛2



    一郎张口想跟他打个招呼,可心里却犯起难来。看他年纪不过自己这般大小,可他又是数十年前朝之人,实际年龄至少大自己三代以上,不知该怎么称呼才合适,想想还是佯装糊涂。“这位兄台,请恕我等兄弟冒犯,我们也是受人之托,终人之事。知你乃秦朝始皇帝殿中侍卫,武功十分高强,所以只得采取如此不齿的下策。”

    侍卫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依旧闭着眼,双臂交叉一动不动地蜷在网中,一副听天由命、任尔宰割的漠然神情。一郎低头对着侍卫拱了拱手,把百花公主诉说的落井前后的无辜遭遇,原原本本转述给了他。侍卫依旧面无表情地躺在网中,好似已经进入沉沉的梦乡,只差鼾声。可是,一郎知道他在听,因为说到公主母女俩被乱军追杀,万般无奈投井自杀时,他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剧烈地抖动了几下。也许是被百花公主的不幸遭遇动情伤感,原本躲在树梢后面悄悄注视屋檐下的五个人的月亮,逃也似地躲进了云海,洒下一阵泪滴。 

    “尽管百花公主被你掠走,遭受八十多年的囚禁和百般虐待、侮辱,走时却再三叮嘱我们,千万不要伤害你。说你当年‘伴君如伴虎’,只是因言获罪被她父皇逼迫自杀,这八十年,她只当做是冤冤相报,代父偿罪而已,因此,她并不怨恨于你。”

    听到这里,那侍卫突然睁开眼。“她确实是这样说的?”

    “确实如此。”

    “唉,什么因言获罪,原来,她并不知实情啊。”话未了,两行泪水潸然而下。男儿有泪不轻弹,一郎知道这侍卫心底一定有一道一直过不去的坎,坎里有一件始终无法释怀的伤心事,八十年来,始终喷血不止。

    侍卫仰起头,望着屋檐外迷茫无际的夜空,声音低沉地说:“在下姓齐,乃阳武县人,自小喜爱搏击。六岁时在外与人游戏过招,避过攻击后,顺势抓住对方腰带送出去,没想到起手太高,一只手竟“嘭”地拍向一位黄袍过路人的裆中。登时吓得我拔腿想跑,谁知路人出手飞快,一下把我死死逮住,笑眯眯地说‘好家伙,没想到你小小年纪,脑子灵,出手快,力道还不小。’原来,他正是外出访友归来的泰元道掌门恒元道长。我误打他,他却不恼,反而几番找我父母,说我身手敏捷,灵气逼人,是一块难得的天生习武之材,非要收我为徒不可。八年寒暑,尽数传授我泰元道的搏击、剑术等密功,师成后,他又引荐我拜在几位武功高强的道长门下。稍长又走出阳武县域,遍访天下搏击、刀、枪、剑、戟和暗器等独门绝技高人为师,习得一身武艺后,通过与南来北往的功夫高手切磋,技艺更是大有长进,也渐渐有了些名气。”

    我朝二十八年,始皇帝出巡在原六国之地上新设的郡县,并准备登泰山封山勒石刻碑。赵、魏、韩三国流亡遗贵知道后,暗中联络齐王建的旧臣,秘密招募了一些原六国的武士杀手,准备在途中采取甲胄马队冲撞出巡队伍,制造混乱后由三名顶尖刺客趁机刺杀秦始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